第九章(中)
四、但以理的祷告 但9:3-19记述了但以理的祷告,这个祷告是旧约中间非常有名的祷告之一。总的来说,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认罪;第二部分是祈求。现在我们就把这一段内容进行一个比较详细的结构分类。 但以理知道耶路撒冷荒凉的日子已到期了。于是他就开始恳切的祷告起来,希望上帝应允祂藉着耶利米所发出的预言,让以色列民在这个时候回归耶路撒冷。 A、祷告的背景和时间(但9:1) 但以理的这个祷告发生在刚刚改朝换代的时候,也是耶利米“70年”的预言快到期的时候。上帝承诺让以色列人回归的预言似乎豪无动静。时间是公元前538年,在玛代人掌权的新环境之下, Jer 25:11-12 这全地必然荒凉,令人惊骇。这些国民要服事巴比伦王七十年。
(12)
七十年满了以後,我必刑罚巴比伦王和那国民,并迦勒底人之地,因他们的罪孽使那地永远荒凉。这是耶和华说的。 Jer 29:10-14 「耶和华如此说:为巴比伦所定的七十年满了以後,我要眷顾你们,向你们成就我的恩言,使你们仍回此地。
(11)
耶和华说:我知道我向你们所怀的意念是赐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灾祸的意念,要叫你们末後有指望。
(12)
你们要呼求我,祷告我,我就应允你们。
(13)
你们寻求我,若专心寻求我,就必寻见。
(14)
耶和华说:我必被你们寻见,我也必使你们被掳的人归回,将你们从各国中和我所赶你们到的各处招聚了来,又将你们带回我使你们被掳掠离开的地方。这是耶和华说的。 1Ki 8:46-53 「你的民若得罪你(世上没有不犯罪的人),你向他们发怒,将他们交给仇敌掳到仇敌之地,或远或近,
(47)
他们若在掳到之地想起罪来,回心转意,恳求你说:『我们有罪了,我们悖逆了,我们作恶了』;
(48)
他们若在掳到之地尽心尽性归服你,又向自己的地,就是你赐给他们列祖之地和你所选择的城,并我为你名所建造的殿祷告,
(49)
求你在天上你的居所垂听他们的祷告祈求,为他们伸冤;
(50)
饶恕得罪你的民,赦免他们的一切过犯,使他们在掳他们的人面前蒙怜恤。
(51)
因为他们是你的子民,你的产业,是你从埃及领出来脱离铁炉的。
(52)
愿你的眼目看顾仆人,听你民以色列的祈求,无论何时向你祈求,愿你垂听。
(53)
主耶和华啊,你将他们从地上的万民中分别出来作你的产业,是照你领我们列祖出埃及的时候,藉你仆人摩西所应许的话。」
这样的时期使我们想到一个问题,我
们看到的但以理是一位经常祷告的人。我们已在第一和第二章中学习了关于他的祷告。那么,现在我们来到了第六章和第九章,看看它们之间有没有什么联系呢? 这个时候的但以理已经年迈。第六章告诉我们,他在管理一切,担任了相当于国家总理的崇高的职位。这个时候,从他的个人因素上来讲,他对于耶利米的这些预言非常的关注,因为70年被掳的日子快满了,第三代人差不多都忘了。过了三代人,第一代人还打算回去,第二代人基本上无所谓、习惯了,第三代人更是落地生根,就住在这个地方了。 所以在当时,尽管但以理年纪已高,但他的心里还在想着这一件事情;他仍旧每天三次祷告,我们有理由相信,他就在为这件事情祷告。 但以理书第六章向我们展示了,即使在那样的环境之下——当时这些人要找参他的把柄,颁布了这样的一道命令,但是“但以理知道这禁令盖了玉玺,就到自己家里(他楼上的窗户开向耶路撒冷),一日三次,双膝跪在他神面前,祷告感谢,与素常一样。”(但6:10) 为什么他有这么大的胆子不去理会这件事情?最根本的理由是——他忠实于上帝!但以理不愿意做表面工夫、不轻易屈服,这些都是他的原因;但是还有更加深刻的原因。 在第八章里面,他明白了很多关于预言及异象的解释。在第八章的预言有五点,他明白了: 第一是公绵羊,第二是公山羊,第三是一个大角,然后就裂断成四角,第四是这个小角,第五是2300日。 2300日里面又分为两件事情:1、时间:是2300日;2、事件:洁净圣所。从天使对这个异象的解释,我们发现了,他所解释的这个预言,到了一个部分就结束了。到了哪个部分就结束的呢?到第八章的2300日就开始停下来不讲了。正如但8:26所说:“所说2300日的预言是真的,但你要将这异象封住,因为关乎后来许多的日子。” 所以,这个时候他就被留在不明白之中了。他是不是不明白这些异象中的表号呢?他已经明白了,但这一切却让他担心。在这个预言中间,这些都是外来的民族,犹太人已经身陷异邦了,但在预言中,似乎一个国家完了,又来一个;一个完了再来一个,好象没完没了。 因此,但以理就祷告上帝。原来先知预言说是被掳70年,但现在70年快到了,怎么在异象中间,逼迫的势力一个接着一个地没完没了呢?他的心里就非常地忧伤,甚至昏迷不醒!昏迷不醒的主要原因还可能不是2300日的问题,可能有2300日的因素,但是这2300日,他反正都不明白、不知道也就暂时放在一边。 可是,前面的这些内容他明白,明白这些势力必要任意而行。前面我们也分析到,这些势力有一个特征,叫做自高自大。每一个势力都用自高自大来描述它,一共讲了四次。同时,这个势力到后来的时候,它自高自大不仅是一种横向的行为——政治的,还发展到一个纵向的行为——他一直针对天象之君。 谁是天象之君呢?我们在启示录1:5上可以读到,“并那诚实作见证的、从死里首先复活、为世上君王元首的耶稣基督”。耶稣基督是不是天象之君呢?启11:15节,“第七位天使吹号,天上就有大声音说:世上的国成了我主和主基督的国;他要作王,直到永永远远”。我们在这里可以很清楚地看见,这个天象之君不是别人,而是耶稣基督。他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来针对他呢?在诗2:1-2:“外邦为什么争闹?万民为什么谋算虚妄的事?世上的君王一齐起来,臣宰一同商议,要敌挡耶和华并他的受膏者。” 所以我们在这里看见,地上的邦国、君王,他们一起商量要抵挡他,就是抵挡这个 九年或者十年之后,他还是在思考这个问题。当70年一天一天地逼近的时候,他的祷告也就越来越急切了。所以,在这个时候,当这些官长们设计陷害他,不许祷告的时候,但以理心里想的是什么事情呢?我们认为,但以理心里想的就是这个事情——70年快满了,上帝也该这么严肃来处理这些问题的时候了。这一次,他们设计不允许祷告,再一次地证明,我就更需要祷告。所以,他每日三次地祷告。祷告的内容、祷告的目的就是为了明白70年的预言如何应验,他向上帝所求的就是这一件事情! 经上说:“你的应许要得着”。我们在你面前认罪,我们在这里受欺压,现在我虽处在高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是我依然没有一个自由,依然是为奴的,甚至连祷告的权利都没有。 所以,这一切的事情就促使了但以理不断地祷告。既有个人方面的因素,又有政治方面的因素,更多的是关乎整个国家,还有关于预言异象方面的因素。透过这样的分析,就使我们看到了第六章和第九章之间的相连性。在第六章里面,我们没有看见跟但以理一起祷告的人。第九章也没看见通国的人跟但以理一起祷告,或以色列人跟但以理一起祷告;很有可能但以理就是所剩下不多的一个人。早期那一代过来的人,有这么长寿的,恐怕也不多了。 我们来看一下,但以理所研究的是什么预言? B、耶利米的预言(但9:2) 但9:2清楚地告诉我们,但以理当时所研究的是先知耶利米的预言。耶利米是一个流泪的先知,他是生活在一个动荡背道、以色列快要亡国的时候所出现的一位先知。 耶25:1,“犹大王约西亚的儿子约雅敬第四年,就是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的元年,(.耶和华.)论犹大众民的话临到耶利米”。耶25:4,“耶和华也从早起来,差遣他的仆人众先知到你们这里来(只是你们没有听从,也没有侧耳而听)。” 耶25:8-12,“所以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因为你们没有听从我的话,我必召北方的众族和我仆人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来攻击这地和这地的居民,并四围一切的国民。我要将他们尽行灭绝,以致他们令人惊骇、嗤笑,并且永久荒凉。这是耶和华说的。这全地必然荒凉,令人惊骇。这些国民要服事巴比伦王七十年。七十年满了以后,我必刑罚巴比伦王和那国民,并迦勒底人之地,因他们的罪孽使那地永远荒凉。这是耶和华说的。” 所以在这里我们发现,但以理看到了耶利米25章,特别是10-12的预言。但是,以色列人是不是相信这段话呢?请看以下的经文是如何论到他们的: 耶27:1:“犹大王约西亚的儿子约雅敬约雅敬是西底家的别名,看第3)登基的时候,有这话从耶和华临到耶利米说:耶和华对我如此说:你作绳索与轭,加在自己的颈项上,藉那些来到耶路撒冷见犹大王西底家的使臣之手,把绳索与轭送到以东王、摩押王、亚扪王、推罗王、西顿王那里,且嘱咐使臣,传与他们的主人说,万军之耶和华以色列的上帝如此说:我用大能和伸出来的膀臂,创造大地和地上的人民、牲畜,我看给谁相宜,就把地给谁。现在我将这些地都交给我仆人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的手,我也将田野的走兽给他使用。列国都必服事他和他的儿孙,直到他本国.遭报.)的日期来到。那时,多 但以理就在这里对他们宣布说:“你们这些国家都要作巴比伦王的奴仆。” 耶28:1:“当年,就是犹大王西底家登基第四年五月,基遍人押朔的儿子先知哈拿尼雅,在耶和华的殿中当着祭司和众民对我说:万军之耶和华以色列的上帝如此说:我已经折断巴比伦王的轭。二年之内,我要将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从这地掠到巴比伦的器皿,就是耶和华殿中的一切器皿都带回此地”。 这是一个假预言,上帝说是70年,但在这里却搞了“两年制”,两年就毕业了。怀师母在《历代愿望》中说过这样一句话:以色列人在巴比伦为奴70年期间,根治了他们拜偶像的毛病。他们花了70年的时间学会了这门功课! 耶28:10:“于是,先知哈拿尼雅将先知耶利米颈项上的轭取下来,折断了”。藉着这种象征性的行动,表明巴比伦加在犹大国头上的这个轭被他们折断了。 耶28:11,说到耶利米的反应是,“于是先知耶利米就走了”。可是第12,这个轭被折断以后,“耶和华的话临到耶利米”,耶利米再次地回来,继续发出,犹大国和列国必要服侍巴比伦的预言;同时宣告这个假的先知哈拿尼雅当年必要死。果然,就在当年七月间,他就一命呜呼——死了。 耶30:1-3,“耶和华的话临到耶利米说:耶和华以色列的上帝如此说:你将我对你说过的一切话都写在书上。耶和华说:日子将到,我要使我的百姓以色列和犹大被掳的人归回;我也要使他们回到我所赐给他们列祖之地,他们就得这地为业。这是耶和华说的。” 我们在圣经中间发现,大流士允许以色列民回国。他是怎么会允许他们回国的呢?是不是说他在夜里做了一个梦,梦见了一位天使?天使对他说:“王啊,现在你发一个号令,让以色列人回国,不用等了。”不是的。我们可以断定,这是但以理跟他说的。当时但以理年事已高,品格高尚也应该是众所周知的,不然作为战败国的俘虏如何能被他亲眼看中,还要给他做通国的总理。说明他对但以理是非常尊重的。另外也有可能从但以理或其他以色列人口中得知,上帝在 因此,但以理对他说的话可能都“言出必从”。一定是这样的,在这位长者的面前,他像一个小孩子一样地,很尊重他的智慧,甚至愿意把国家的大事,全部让他来治理。所以,我们可以想象,但以理肯定有机会向他说明,上帝曾经为犹大人定了70年的被掳时期,这时候他们应该要回去了。这位大流士可能在这种情况之下也就明白了。 还有以赛亚45:1的预言,提到古列王将要灭掉巴比伦,又释放以色列人回去。)
PK577.1 C、禁食、披麻蒙灰(但9:3) 但以理在这里做了两件事。第一件事:禁食;第二件事:披麻蒙灰。 在以斯帖记中讲到,“末底改知道所作的这一切事,就撕裂衣服,穿麻衣,蒙灰尘,在城中行走,痛哭哀号。”斯4:1)可见,在以色列人中有这样的传统,当他们面临大灾难,要向上帝祷告的时候,常常选择“禁食而且蒙灰”,表明自己这种痛悔的心情。同样,在这里我们看见了,但以理也是这样的。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但以理是不能穿麻衣去王宫上班的,说明他每次回来以后,他要把他荣耀的朝服脱下来,然后在上帝面前穿上麻衣,表示他的痛悔和谦卑。在这种情况之下,然后他才祷告。 在前面我们提到了,但以理在第八章的时候,关于异象的四个方面的解释,其中就有一个问题没有得到解释。2300日是怎么回事,2300日与70年相比的话,但以理明白得很。整个圣经里有三种这个年代但以理非常清楚。 第一个日子:晚上/早上; 第三个日子:耶和华的日子。 这个日子非同小可,耶和华的日子跟主日不是一回事;主的日子不等于耶和华的日子。耶和华的日子在圣经中间是指审判的日子,而主的日子在圣经中间是指安息圣日。 那么,在但以理的心中,当他一想到2300日,他首先排除了第一个日子从早到晚)。为什么呢?但以理是那么聪明的人,智慧比别人胜过十倍还不止,他到了80多岁,眼一点也不花,耳不聋,心里面还是非常的敏觉。如果是2300个普通日子的话,这么一算,就是六年三个多月,还不到四个月,数秒钟就算出来了。况且,天使跟他说,这是关乎后来许多的日子。所以,他就知道,肯定不是这个。 这个2300日会不会是“耶和华的日子”呢?也不是!因“耶和华的日子”是一个既定的日子。他知道这个日子来临,是整个地球得赎的时候。他也明白70年这么一个日子,可是这一个却变成了2300年,但以理肯定为此着急。 所以,我们要站在但以理的这个角度来看个问题。还有一点没有解释的是圣所的问题,也是他不能明白的问题。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他是为他不明白的事情祷告!2300日圣所会怎样呢?2300日和这70年是一个什么关系?70年就要到期,以色列人不但还没有像耶利米所说的会回归耶路撒冷,还多出个2300年的预言来。可想而知但以理心里是多么的焦虑,切切的期望上帝能照先前所应许的,应验70年预言。于是他就全心,全情,全力的祷告上帝。 D、祷告(但9:4-19) 1.悔改(9:3-4上) “3我便禁食,披麻蒙灰,定意向主神祈禱懇求。4a我向耶和華我的神祈禱、認罪。” 悔改的表示之一就是披麻蒙灰;如尼尼微人一样,他们藉披麻蒙灰,来表示他们悔改的心情。 像但以理那样任人挑也挑不出毛病的人,他有何需要悔改的罪吗? 作为一个以色列末代王室贵胄的后裔,但以理目睹了大卫后裔的堕落以至没落,更经历了惨痛的从巴比伦国来的侵略、掠夺、以至败国,自己无论有罪无罪都被牵连在内,成为战败国的俘虏,被掳到遥远的巴比伦国去。他深深的体会冒犯上帝的律法,不听从上帝藉着先知警告的后果。同时也体会到上帝在这一切惩罚背后的爱心——就是要以色列人悔改。他是个聪明、有睿智的人,又有从天而来特别的智慧,对属灵的预兆更是有深刻的体会。然而他却披麻蒙灰,以深痛的悔改心来向上帝祈求、祷告。像他那样任人挑也挑不出毛病的人,他有何需要悔改的罪吗?然而,越是清心的人对罪更加敏感。在但9:5,7-9,他谦卑地承认:“我们犯罪作孽,行恶叛逆,偏离你的诫命典章。”“我们是脸上蒙羞的……我们和我们的君王都是脸上蒙羞……我们却违背了他……”。他一直都把自己和以色列民摆在同样的位置,不说自己是一个圣洁的人,而是与他们一样,是有过错的。或者应该说,在那个时刻,他不只代表以色列人,他是以色列人,全以色列人就是他。在他,全以色列人已和自己合为一
– 一个无罪的人和一群有罪的人合而为一。他所行的不正是意表基督作中保的工作吗?基督在世上为我们这样祷告说,22你所赐给我的荣耀,我已赐给他们,使他们合而为一,象我们合而为一。23我在他们里面,你在我里面,使他们完完全全的合而为一…”(约17:22,
23)。实实在在要为罪人代祷的人,应像基督那样,不论有无犯了要为之代祷之人的罪,都应站在那罪人同等的地位,甚至与那罪人合一的身份来求告上帝。何况圣经已说,“人人都犯了罪,亏缺了上帝的荣耀。”罪人之所以能成为义是因为基督的缘故。在新约时代是如此,在旧约时代也是如此。基督自己岂不为我们作了一个榜样,祂——一个无罪的、上帝的儿子,作为人的时候,岂不也天天过着依靠上帝,祷告上帝的生活吗?罪人更是应该籍着祷告依靠上帝、因着真理而成圣(约17:19)。因此但以理的义,其实也和我们一样,也是需要藉着不时的祷告,默想圣言而能成为圣洁的人(但6:10, 帖后2:13)。 “声称自己是圣洁的人没有一个是真圣洁。被记录在天书里的圣洁人,他们却毫不意识到这事实,他们也将是最后一个吹夸自己的良善的人。从没有一个先知或使徒曾自称自己的圣洁,甚至是但以理、保罗、或约翰。义人绝不会自以为义。 他们越是接近基督的样式,越是为自己因为不能像基督而哀悼;因为他们的良知是敏感的,而且他们对罪的看法也更像上帝的看法。他们高举上帝的观点和那伟大的救恩计划;他们的心,在他们自己无价值感下而贬抑,将达到被算为君尊家庭成员的荣耀,是永恒君王的子女。”{一个新生命,第57面} No one who claims holiness is really
holy. Those who are registered as holy in the books of Heaven are not aware of
the fact, and are the last ones to boast of their own goodness. None of the
prophets and apostles ever professed holiness, not even Daniel, Paul, or John.
The righteous never make such a claim. {NL 57.1}
The more nearly they resemble Christ,
the more they lament their unlikeness to Him; for their consciences are
sensitive, and they regard sin more as God regards it. They have exalted views
of God and of the great plan of salvation; and their hearts, humbled under a
sense of their own unworthiness, are alive to the honor of being
accounted members of the royal family, sons and daughters of the King Eternal.
{NL
57.2}[1]
2.公义的上帝和犯罪的人民 (9:4下-11上) 但以理在祷告中重复的宣告上帝的圣洁的品格和承认人民所犯的罪。
3. 罪的结果(但9:11下-14) 但以理意识到以色列人因为犯了上帝的律法,不听从上帝的话才招致这一切的祸患。
4. 求上帝的饶恕与拯救(但9:15-19) 但以理不只有一颗悔改心,他更像是在替全以色列人悔改,如果这是可能的话。带着这样的一颗心,他求告上帝,求上帝的饶恕、求上帝的拯救。 “主啊,求你按你的大仁大义,使你的怒气和忿怒转离你的城耶路撒冷,就是你的圣山。耶路撒冷和你的子民,因我们的罪恶和我们列祖的罪孽,被四围的人羞辱。”(9:16) “求主垂听,求主赦免,求主应允而行,为你自己不要迟延。我的上帝啊,因这城和这民,都是称为你名下的。”(9:19) 这个“不要迟延”有什么重大的意义呢?但以理很可能这样思想,“70年已经到了,再往后推连我但以理都快死了。第四代人又要兴起了,那个时候他们会不会沦为像以色列人在埃及那样,以后就完全忘记了上帝?”
“所以,上帝祢不要迟延,要来拯救这个城和这个民。”可见,他求上帝拯救、求主应允而行的,就是重建耶路撒冷。 在圣经中间只有很少的几个人没有犯错误的,但以理就是其中一位,几乎没有犯过错误的。甚至在圣经上讲到,就是有人到处去找他的毛病也找不着。其实是谁来找他的毛病呢?撒但!那指控弟兄的。 E、祷告的一个重要的基础——“约” 以色列民与上帝之间有一个“约”,没有这个“约”,他就无从祷告了。老百姓虽然没有守约,但上帝是一个守约施慈爱的,我们才有这个需要来祷告。 英语中有一个单词 unpredictable——
不可预测,不可预言的。另一个经常和这个词连在一起用的是
changeable –
易变,反复。中国人常说的,一反一复小人心。变来变去就让人没法预测。 但上帝说,他是不改变的。因此,我们可以预测。倘若上帝是不可预测的,那我们就没有办法了。但令我们庆幸的是,上帝是可以预测的。可以预测,说明他是不改变的。他之所以不改变,是因为他遵守他的约。他为他的约定了一个条件。因此,要符合这个条件,他一定可以给你相符合的结果,他是可以预测的。 但以理不是一个妄求的人,他知道上帝是一个守约的上帝。除了他与以色列民族的这个约定之外,上帝还透过耶29:10的预言成就他的应许:“耶和华如此说:为巴比伦所定的七十年满了以后,我要眷顾你们,向你们成就我的恩言,使你们仍回此地”。 耶29:11,“耶和华说:我知道我向你们所怀的意念,是赐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灾祸的意念,要叫你们末后有指望。” 虽然以色列民被掳到巴比伦,并经历了一些灾难。但上帝说:我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原来我的意念、我的主张是为了给你们带来平安,是为了给你们带来长久的平安),是为了叫你们末后有指望;你们要呼求我,祷告我,我就应允你们。所以,上帝告诉他们,要他们祷告。而但以理也正是按着上帝的条件去祷告! 在耶29:13-14,上帝曾应许说:“你们寻求我,若专心寻求我,就必寻见。耶和华说:我必被你们寻见,我也必使你们被掳的人归回,将你们从各国中和我所赶你们到的各处招聚了来,又将你们带回我使你们被掳掠离开的地方。这是耶和华说的。” 所以我们看到,但以理的祷告,原是根据上帝通过与耶利米所说的这些话,上帝要求他们、告诉他们,这事情虽是坏事,但却可以变成好事情;而且这个坏事最终是为了变成好事情,是叫他们最终有指望。 那么,他们要怎么样使它变成好事情呢?要祷告!而且祷告还要专心!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正当他开始祷告的时候,撒但却来他,使停止祷告。但是,但以理已经为这件事情祷告了一段时间,上帝肯定鼓励他要持续祷告。至于但以理书第六章中所记载的有关但以理祷告的方式,我们可以相信他压根就没有注意到窗户是要开着,因为他满怀关心着预言期满、以色列要复国这事。他所要关注的是什么?认罪,悔改,祈求!因为他清楚也有信心上帝是要应许祂藉着耶利米先知预言说,当七十年满了之后,上帝要把他被掳的子民带回故土去,这件事情正是他所关心的。何况上帝赐下这七十年的预言的同时也鼓励他们到时要向祂祈求。 但以理祷告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呢?回去的目的,包括重建耶路撒冷、重建家园、重修圣殿……等等。在这之前的十年以前,在异象中天使没有解释的部分提到了圣所!所以他思想这一定和重修圣殿有关,这可在他的祷告中提到“因着这城的民”和“为自己使脸光照你荒凉的圣所”(17节)这事可看到。 第17节说,“我们的上帝啊,现在求你垂听仆人的祈祷恳求,为自己使脸光照你荒凉的圣所。”可见,他在祷告中所求的是恢复耶路撒冷的圣所。下面18节说,“我的上帝啊!求你侧耳而听,睁眼而看,眷顾我们荒凉之地和称为你名下的城。” 这个称为你名下的城,既指耶路撒冷,又是指着耶路撒冷的子民,这在16节中就是这样解释的! 所以,但以理的祷告,他讲的就是耶路撒冷,求上帝光照圣所以及他的子民。请注意但以理并没有告诉上帝当怎么做!除此而外,他通篇的祷告几乎就是认罪! 第5节说,“我们没有听话,违背了你。”这个不听话,就包括不听先知的,也包括不听律法。 另外,在13说,“这一切灾祸临到我们身上,是照摩西律法上所写的,我们却没有求耶和华我们上帝的恩典,使我们回头离开罪孽,明白你的真理。”这里还承认没有明白真理!没有明白真理,在但以理看来就是一个罪,而且没有明白真理就使这些灾祸临头。 这使我想起我们在这末世的时候,怀师母说,“但以理书是末时所特别应该警醒学习的一本书,因末时有许多真理;倘若我们不去明白的话,就像但以理在13中的祷告,就有可能应验在我们身上!如果我们不竭尽全力去寻求真理,那么灾难就有可能临到我们身上。”(ref) 保罗肯定也看明了这一点,所以在帖后2:10-11上说:有一等人要沉沦,“因他们不领受爱真理的心”,所以,其结果就是沉沦!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尽管但以理是这样的伟大、这样的了不起,但他还是一个人!我们对于但以理的祷告就分析这么多了,因为祷告是一种经验的体会,而不是单用知识所能讲透的。 五、天使的出现(但9:20-23) 但9:20-23“20我说话,祷告,承认我的罪和本国之民以色列的罪,为我神的圣山,在耶和华我神面前恳求。21我正祷告的时候,先前在异象中所见的那位加百列,奉命迅速飞来,约在献晚祭的时候,按手在我身上。22他指教我说:「但以理啊,现在我出来要使你有智慧,有聪明。23你初恳求的时候,就发出命令,我来告诉你,因你大蒙眷爱;所以你要思想明白这以下的事和异象。” 正当但以理正在祷告时,天使加百列二次出现。这次来主要是向他解释他先前所不明白的异象。 A.
但以理对祷告的总结 “我说话、祷告,承认我的罪和本国之民以色列的罪,为我上帝的圣山,在耶和华我上帝面前恳求。”(9:20) 这里但以理对自己的祷告作了个总结。 1、
但以理承认自己的罪和他本国之民的罪,然后,为上帝的圣山祷告。这圣山是指着什么呢?是指耶路撒冷(16节);这使我们想起利未记16:6提到的,在赎罪日,大祭司在为别人赎罪之前必须先为自己和本家赎罪。 2、
在我上帝面前恳求。但以理这位伟大忠实的先知,他的思维是横向的还是纵向的?他所祷告、祈求的事情是天上的事情,还是地上的事情?主要还是地上的事! B.
加百列 9:21a,“我正祷告的时候,先前在异象中所见的那位加百列,奉命迅速飞来,” 这是加百列第二次向但以理显现。第一次是在这之前约十年前,但以理见了异象之后,向他解释异象的其中一位圣者。 1、
“我正祷告的时候”- 在第八章,但以理见了异象之后,只是“愿意明白其中的意思”,就有两位圣者显现,然后加百列受指示向他解释异象。相对第十章记载的,加百列被拦阻二十一天才能赶来为他解释问题。 2、 “加百列”是谁? 10:21,“但我要将那录在真确书上的事告诉你,除了你们的大君米迦勒之外,没有帮助我抵挡这两魔君的。” 我们知道米迦勒是天使长,而且是基督,是怎么证明的呢?在但12:1,“天使长米迦勒”,原文是“大君”。 犹9节,“天使长米迦勒为摩西的尸首与魔鬼争辩的时候……” 保罗在帖撒罗尼迦前书4:13-18说,当基督复临时,所有得赎的子民要听见天上吹号的声音,最后是天使长的声音,要把死人从坟墓里召出来。 而在约5:25节耶稣曾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时候将到……死人要听见上帝儿子的声音,听见的人就要活了。”所以,耶稣就是天使长,而天使长的名字就叫米迦勒! 那么,在圣经当中出现的加百列又是什么身份?我们在新约圣经中看到,有许多重大的使命都是他来宣告、他来完成的。譬如:加百列曾去访问马利亚……等等。据他自己对自己的介绍是“我是站在神面前的加百列”(路1:19)。 在旧约里,这之前没有出现过加百列。但以前出现过路锡甫,我们可以断定/推测,路锡甫从天上被摔下来以后,替代他执行任务的就是加百列。 3、
“奉命迅速飞来” “迅速飞来”的希伯来原文muam
biap的意思难确定,或译:“在精疲力竭时”。 当但以理正在祷告的时候,加百列来一下子就来了。说明他到地上来可以瞬间完成,他执行任务的时候可以不受时间限制,可以瞬间完成。但如果他是进行一些仪式,有一整套仪式要完成的时候,就不可能在瞬间完成了!这个部分我们说是迅速。如果我们接受“在精疲力竭时”,那么这说明但以理已为这事忧心忧虑得“精疲力竭”了。他就在“在献晚祭的时候”把这负担交托给上帝。 4、
“按手按手在我身上”,按手在口上或在身上,意味着领受圣灵。 现在教会施洗时通常是举手祷告,这是从外邦和罗马教会学进来的。但事实上,这是对圣灵恩赐的误解!因为当我们受洗的时候,就是领受圣灵恩赐的时候。这个按手意味着圣灵的恩赐,就是受洗的时候赐给我们的。所以,在我们中间,以后要给人施洗的话,根据圣经的教导,还是应当按手! 我们注意到,按手在他身上,就是让他受圣灵。受圣灵就是给他智慧的灵和聪明的灵,让他能明白下面的异像。 C.
加百列前来指教但以理 9:22,他指教我说:「但以理啊,现在我出来要使你有智慧,有聪明。”在第一章里我们读到但以理和他的三个朋友被形容为比别的青年人聪明十倍。但是这里,这么聪明的但以理仍需要天使的指教,何况你我呢? “…要使你有智慧,有聪明。”在这世上但以理可算是顶尖的大有聪明、有智慧的人,但是要明白天上的事他的智慧和理解力还是不够的!他还得天使来给他加填智慧和聪明。何况他只想到地上的事,没想到天上的事,也想不到。他毕竟是人! D.
“发出命令” 9:23, “你初恳求的时候,就发出命令,我来告诉你,因你大蒙眷爱;所以你要思想明白这以下的事和异象。” 这里“命令”的希伯来原文是dabar,意思是说话,语言。Dabar Yaheweh在中文圣经里经常被翻译为耶和华晓喻。yaca dabar 就是“发出命令”,因为只有上帝有资格对加百列发出命令。“你初恳求的时候就发出命令,”可见,上帝是何等的认真看待我们的祈求!祂不但郑重其事的“发出命令”,而且是但以理一开始祷告就发出了这命令。 E.
“我来告诉你” “我来告诉你,因你大蒙眷爱,所以你要思想明白这事和异象。”上帝对人间的一个祷告,是以命令的仪式,郑重其事地派天使来帮助;而且天使也是从上帝那里承受命令之后,才来行动的。 所以,我们看到整个宇宙,其它的生灵,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是根据上帝的命令!天使尚且如此,何况我们人呢?岂不更应当依上帝的指示行事吗?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