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返回上级目录】

按照七十士譯本(TheSeptuagint),本事發生於尼布甲尼撒王第十八年,但以理與其三友在巴比倫已有廿年之久,正是尼王焚燒耶路撒冷的那一年(主前586年)。

神在十餘年前,把尼王的夢與其講解顯示給但以理,現在把向神忠心到底的決心給予但以理與其三友,並在火窯中與他們同在,不但為要使他們因信心而得榮耀,也向那些圍集於火窯之前的帝國大官們證明,耶路撒冷之神的權能乃在巴比倫所誇讚的眾神之上。這是神第二次在這強大帝國的王宮中顯示自己,也是尼王第二次在神前下拜,向全國宣稱衪是真神。

俄伯特(Oppert)於1854年在巴比倫從事攷古發掘時,發現了一個巨大雕像的底座,可能就是尼布甲尼撒王所立金像的餘留部份(1)。

巴比倫王立金像╱三少年拒拜金像(三章1-18節)

19 當時,尼布甲尼撒怒氣填胸,向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變了臉色,吩咐人把窯燒熱,比尋常更加七倍; 20 又吩咐他軍中的幾個壯士,將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捆起來,扔在烈火的窯中。 21 這三人穿著褲子、內袍、外衣,和別的衣服,被捆起來扔在烈火的窯中。 22 因為王命緊急,窯又甚熱,那抬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的人都被火焰燒死。 23 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這三個人都被捆著落在烈火的窯中。 24 那時,尼布甲尼撒王驚奇,急忙起來,對謀士說:「我捆起來扔在火裡的不是三個人嗎?」他們回答王說:「王啊,是。」 25 王說:「看哪,我見有四個人,並沒有捆綁,在火中遊行,也沒有受傷;那第四個的相貌好像神子。」 26 於是,尼布甲尼撒就近烈火窯門,說:「至高神的僕人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出來,上這裡來吧!」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就從火中出來了。 27 那些總督、欽差、巡撫,和王的謀士一同聚集看這三個人,見火無力傷他們的身體,頭髮也沒有燒焦,衣裳也沒有變色,並沒有火燎的氣味。 28 尼布甲尼撒說:「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的神是應當稱頌的!他差遣使者救護倚靠他的僕人,他們不遵王命,捨去己身,在他們神以外不肯事奉敬拜別神。 29 現在我降旨,無論何方、何國、何族的人,謗讟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之神的,必被凌遲,他的房屋必成糞堆,因為沒有別神能這樣施行拯救。」 30 那時王在巴比倫省,高陞了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

解讀:

19節:"(王)向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變了臉色"。當我們得罪了非基督徒,他們常會變臉,因為人的本性是自私的。基督徒則應不同於世人,要愛那些即使冒犯了自己的人。

25節:對於在窯旁觀看的人來說,窯中的第四個人顯然是超自然的。我們不能肯定這人是誰。他可能是一位天使或是道成肉身之前的基督。可以確定的是,在這幾位忠實的信徒受到嚴峻考驗的時候,神派遣了天上的使者前來陪伴解救他們。

25-30節:神拯救沙得拉、米煞和亞伯尼歌的這件事,對於被擄猶太人來說是信仰上的一次巨大勝利。在這場考驗中,他們獲得賞賜、得到保護、免遭傷害,也榮耀了神。讓我們無論在任何艱難困苦中都堅定對神的信心,神的保守將超越我們所能想像的。

27節:這三個青年未被烈燄灼傷一根毫毛,而捆綁他們的繩索卻被燒盡了。如果神要我們自由,則無人能捆綁我們。神拯救沙得拉等人和使耶穌基督從死裡復活的大能,也可臨到我們身上。(參弗18-20)無論在甚麼情況下都要信靠神。永生的盼望使我們坦然面對暫時的考驗;為我們的命運被掌握在神而不是人的手裡滿心感謝神吧。

28-29節:尼布甲尼撒並沒有承諾只敬拜希伯來人的神。他只是承認神的大能,要求手下不可說謗讟神的話,而沒有下令廢除其他的假神,只不過是把這位神加在諸神的名單上而已。

30節:這段故事發生時,但以理在哪裡?聖經沒有提及。這裡有幾種可能:(1)但以理出差去外地了。(2)他可能在場,但因其手握大權,下屬官員未敢指控他拒拜金像。(3)在尼布甲尼撒赴杜拉平原為金像行開光之禮時,但以理留在首都處理日常國事。(4)由於他通過神圓夢的聲望,但以理被允許不用向金像膜拜。無論但以理當時是否在場,我們都可以肯定他不會去敬拜那偶像。

【返回上级目录】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安息日会心雨文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