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 论
一. 作者:但以理,以“我”自称(见8:1-7,9:2-22,10:2-5),某些地方虽用第三人称,论自已的事(如:但 6:3-5),这也符合写传记的笔法。 二.
写作年代:公元前604-535年: (一) 现代学者不信派对本书的抨击。被历史考古的确据,证明本书是确实无误的。 1.现代学者武断本书为公元前二世纪的冒名作品,认为某些情节是捏造的。但经考古学者在中东契形古文译出之后,就证实了但以理书。 1)但1:1说,“犹大王约雅敬在位第三年……“而耶25:1说事情发生在约雅敬第四年。(详见 但1:1 注) 2)近代学者认为本书的部分预言酷似描述公元前二世纪希腊暴君安条四世(Antiochus IV)的事迹,故断言但以理书是安条克死后,某犹太作者冒但以理之名写作的。现代有些天主教及现代不信派的基督教神学院,皆传授此一谬论。
考古学的资料证明但5章伯沙撒王确系历史人物,拿波奈德斯因远征阿拉伯半岛攻打提曼,曾将王权委派长子伯沙撒摄政。(见《但注》P.2) 3)现代人文主义学者避开但2章不谈,专对但8,9,11章发表偏见说是描述希腊王朝安条克四世逼迫犹太人的历史。他们说但8:14的2300日是1150天。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不合预言的真意。(《但注》P.38-39) 4)曾有评经家引证但3:15“角,笛……瑟……”其中“瑟”是希腊的乐器,所以但以理3章所提出的“瑟”必是第二世纪写的。但后来考古学家证实主前六百年巴比伦宫廷中早有此乐器。(见《但默》P.6) 2.本书不可能是公元前二世纪作品的证据,但以理书中三青年在火窑被救。以及但以理脱离狮子的口等事迹已为犹太人所通晓,不可能是当时才写成的。 3.人文主义把《但以理书》著作年代推迟四百年,(在希腊末叶)。而但以理书预言罗马分裂,小角等预言就更使人信服,是上帝所默示的。 (二)本书的外证: 1.历史的证据:公元一世纪犹太人的历史学家约瑟弗为但以理所作的见证说:“但以理乃是以色列诸先知中最大的先知,……但以理的智能更超越世上一切明哲之士。”
“亚力山大王因犹太人诚心悦服波斯王,就立意要责罚他们,(这事发生在公元前332 年)。犹太人非常害怕,所以大祭司耶多亚遂带多人前往求亚力山大,停止战争,并将但以理书第十一章的预言给王观看,并向王说明,按此章二节到四节的预言,希腊国必将毁灭波斯国。犹大便得亚历山大的欢心和保护。”(《但默》P.7;《但理书》概论(一)2) 2.七十士希腊文译本,旧约圣经三十九卷于公元前250年已完成。 3.犹太人早将但以理书列在正经内,正经最后一卷玛拉基书是在公元前四百年写成的。 4.1947年死海古卷手抄本的发现,证实是公元前二世纪抄写的。 (三)本书的内证: 1.文字方面的证据,本书用希伯来文和迦勒底人的亚兰文轮流交替写的,正符合但以理时代犹太人长期被掳生活在巴比伦国家中的特点。 2.内容方面十分熟悉迦勒底人的习俗,礼仪和宗教,如“房屋必成粪堆,”“被凌迟”,以“金链”为重赏
“位列第三”等证实但以理书为巴比伦掌权时所写。 3.预言准确的应验,更相信是大有智慧,无所不知的上帝在公元前处于巴比伦时,启示但以理写了但以理书。以上本书内外证参见但默P.6-9 三.但以理的生平所处时代及地理环境。(参见《但信》0-2,0-3,0-4) (一)但以理出生于公元前622年,(见《但信》0-2)。 (二)巴比伦地处“肥沃新月”地带。 (三)但以理童年在犹大国渡过,成年一直住在巴比伦。晚年处在波斯统治时期,一生荣耀上帝,为真理作见证。 (四)尼布甲尼撒王曾三次进攻耶路撒冷,一次比一次严厉:第一次在公元前604年,挑选犹太青年侍立在王面前(但1:1-7)。第二次是公元前597年,掳去一万人,及圣殿大部分器皿,(王下24:13-14)以西结在第二次被掳。第三次公元前586年圣殿被毁,西底家背叛。(王下25:1-12) (五)据说,波斯王古列(居鲁士)攻巴比伦城时,但以理等人迎古列,将以赛亚书44:28, 45:1-4,13给他看,古列大受感动,遵上帝命令,叫以色列人回耶路撒冷重建家园。(拉1:1-3) 四.本书中心内容和我们的关系:
本书中心:救恩的计划,至高者在人的国中掌权,最后上帝荣耀的国存到永远。
“当我们临近这世界历史的末叶时,我们需要特别注意但以理书所记载的,与我们现今这个时代有关的各项预言。这些预言应与新约圣经最后一卷的教训连结起来。撒但已经诱使许多人相信但以理和启示录作者约翰的书卷是无法了解的。但这应许是很清楚的,研究这些预言必有特别的福分伴随着。有话论到但以理所见到的,那些将在以后的日子要启明的异象说:“智慧人能明白”(但12:10),至于基督所赐给祂仆人约翰为指引上帝各世代子民的启示,则有应许说:“念这书上预言的和那些听见又遵守其中所记载的,都是有福的。”(启1:3) 我们需要从但以理和启示录两书所阐明的邦国兴亡史中,明白仅有外表和属世的荣耀该是多么地无价值。巴比伦及其空前绝后的一切权势与荣美,──这种权势与荣美在当时的人看来,似乎是十分稳固而持久的,──已是何等彻底消逝了啊!它已象“草上的花”那样衰残了。随之而兴起的玛代波斯、希腊与罗马等帝国也都一样地灭亡。而一切不以上帝为基础的都必如此消灭。惟有完全符合祂旨意而表现祂品德的,才能永远长存。世上唯一永不变易的事物,就是祂的原则。 仔细研究上帝的旨意如何在各国历史和有关未来之事的启示中逐步实现,足以帮助我们对一切能见和不能见的事物之真正价值而作估计,并明白何为人生的真正目的。如此,我们既根据永恒的观点而观察一切暂时的事物,便可象但以理和他的同伴一样,为那真实、高贵、永恒的事物而生活。我们要在今生学习我们救主的国度、就是那存在永永远远的幸福国度的原则,俾能准备妥当而在祂复临时与祂一同承受这个国度。(见《P.K.》44章最后三段。)
说明:在《但以理书》学习大纲中,引证参考资料的简称如下。 P.P.——《先祖与先知》
P.K.——《先知与君王》
D.A.——《历代愿望》
A.A.——《使徒行述》
G.C.——《善恶之争》 但注——《但以理书注释》
但默——《但以理书研究与默想》 但信——《但以理书的信息》 但研——《但以理书、启示录之研究》 但纲——《但以理书》学习大纲 但学——《但以理书高级学课》 迈史——《迈尔通史》
中欧——《中古欧洲史》 梵冈——《梵蒂冈》(约·拉甫列茨基著) 古希——《古希腊史》 古罗——《古代罗马史》
古史——《古代世界史》
英言——《但以理启示录预言》(英文)乌利亚·史米司著 圣册——《圣经手册》
世通——《世界通史》
基史——《基督教会史》
罗衰——《罗马兴衰史》 世纲——《世界史纲》注释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