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纯金赋
在第三章,我们只看到一种精金吗?不,还有另一种精金在闪耀。 当火窑的火力加大七倍的时候,后者发出非同寻常的光华——璀璨、荣耀,使尼王的金像黯然失色! 一、尼王的金像——黄金何其失色! 在上一章,我们看到,尼王及其巴比伦王国只是金头,而不是金身,转眼之间会被银胸代替;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至高的神在人的国中掌权,“他改变时候,日期,废王,立王。”(但2:21)掌握着历史的方向。 可是,在骄傲精神的支配下,他胆敢向神的绝对主权挑战:“尼布甲尼撒王造了一个金像,高六十肘,宽六肘,立在巴比伦省杜拉平原。” 1–7节中,我们注意几个关键词: 1、造——企图国度永存 “造”,是人意的办法;“造”,是人公然与神的对立。 从前人们为了不再受洪水的灭绝,非但不思悔改,向神皈依,反而企图建造通天的巴别塔。 出埃及的百姓,在旷野造了金牛犊。 其实,金像不能叫国祚延长。在第四章,但以理指出了叫延长国祚的惟一办法:“王啊,求你悦纳我的谏言,以施行公义断绝罪过,以怜悯穷人除掉罪孽,或者你的平安可以延长。”(但4:27) 2、立——立在杜拉平原 金像所立之处,正是巴比伦的杜拉平原。是立功主义的发源地,是人类“立自己的义,就不服神的义”的渊薮(参创11:2–9)。 圣经让我们看见,宁录建巴比伦国(巴别),洪水后造巴别塔,尼布甲尼撒立金像,都是在同一个地方,表明他们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3、召——呼召人来拜它 “尼布甲尼撒王差人将总督、钦差、巡抚、臬司、藩司、谋士、法官和各省的官员都召了来,为尼布甲尼撒王所立的像行开光之礼。” 同样,今天魔鬼的邪灵运行在世界上,叫人离开对造物主的敬拜,而向金像屈膝,勾引人进入人意的宗教。 召,是一种软的办法。就如魔鬼在旷野对着人子耶稣,把万国的荣华指给他看,说:“你若拜的话,这万国的荣华都归你了。” 4、令——强制人来拜它 这是一种硬的方法。魔鬼藉着尼王及其他工具软硬兼施,恩威并用,用政权的力量推行伪宗教。 有学者把政教关系概括为四种: 5、音——用音乐来迷惑 尼王使用了角、笛、琵琶、琴、瑟、笙和各种乐器,让人在狂乱的音乐中被迷惑,使人身不由己地拜偶像。 是的,狂乱的音乐会挑动人的肉体。许多纯洁的青年,就是在舞厅的音乐中放松警惕,拜倒在放荡的石榴裙下。 当日,杜拉平原盛况空前:“各方、各国、各族的人民一听见角、笛、琵琶、琴、瑟和各样乐器的声音,就都俯伏敬拜尼布甲尼撒王所立的金像。” 可是,当中出现了不谐和音,有几个似乎不识时务的犹太人仍然站着。他们是孤单的,但是他们身影却挺拔非凡! 正是他们,使尼王的金像黯然失色…… 二、选民的信心——试炼之中闪光! 黄金是宝贵的,它是金属之王。可是比黄金更贵重的是选民的信心。 彼得说:“叫你们的信心既被试验,就比那被火试验仍然能坏的金子更显宝贵,可以在耶稣基督显现的时候,得着称赞、荣耀、尊贵。”(彼1:7) 基督非常强调信心的重要性,他对老底嘉教会说:“我劝你向我买火炼的金子,叫你们富足。”(启3:18) 在《雅歌》书中,基督称赞教会说:“我妹子,我新妇,你夺了我的心!你用眼一看,用你项上的一条金链,夺了我的心。”那夺了主的心的金链是什么呢?信心! 现在我们来看一看,当初在杜拉的平原上叫金像黯淡无光,而且夺了主的心,使他从宝座下来的那三个人:沙得拉、米煞、亚伯尼哥。虽然他们的名字被改了,但黄金的成色没有改变,生命的质地没有改变。 1、信心的表现 信心是藉行为表现的。行为是信心的印证。《来》11章是信心篇,又是行为篇。经文把 信心伟人的出于信心的行为见证出来,如同云彩围绕我们。其中与但以理书有关的有:“他们因着信,制服了敌国,行了公义,得了应许,堵了狮子的口,灭了烈火的猛势。”(来11:33) (1)不看环境艰险 临到他们的第一个挑战,是来自环境的。各国、各方、各族的人都一同敬拜,形成了一 股环境的潮流。 随流而去?还是逆流而上? 摩押女子路得在皈依真神时也遇见这挑战:“看哪,你嫂子已经回他本国和她所拜的神那里去了,你也跟着你嫂子回去吧。”(路1:15) 主的门徒也遇见过这个。面对离主退去的滚滚潮流,主问:“你们也要去吗?” 几年前,我用圣经中几个以“至于我”开头的章节,合成一个讲章,取题:《信仰的独立宣言》。这些经文有:弥7:7、书24:15、伯5:6–9、诗5:7、52:8。今天的基督徒仍然应该有“至于我”的精神:不同流,不合污,不随伙;从悖逆神的环境中独立出来。对环境的压制不理会,对金像不敬拜,对假神不事奉。今天,我们痛感这种“至于我”之精神的沦丧。 “所以,我们当越发郑重所听见的道理,恐怕我们随流失去。”(来2:1) (2)不畏强权压制 在尼王恩威并施,强迫他们向金像屈膝的时候,那无畏的信心化成一股力量,使他们为 真理而站立。他们对尼王的淫威毫不畏惧,以至直呼其名——“尼布甲尼撒啊”。 (3)不与试探周旋 “尼布甲尼撒啊,我们不必回答你。” 是的,在这大是大非的问题上,是没有妥协、折衷、商量的余地的。有些真理界限非常清楚的事情应当机立断,稍微犹豫就会给撒但可乘之机。这方面,巴兰先知给我们惨痛的教训。他荒唐到一个程度,竟然把“要不要咒诅神的选民”这样的事,放在祈祷中看看。这样大是大非,祷告个什么?岂有此理! (4)不爱惜己生命 他们虽至于死,也不爱惜生命。正像保罗所说:“我却不以性命为念,也不看为宝贵。 只要行完我的路程,成就我从主耶稣所领受的职事,证明神恩惠的福音。”(徒20:24) 因为基督徒有着非同凡响的眼光,所以他们视死如归。巴刻牧师把基督徒的死定义为“第三个生日”。死亡不再可怕,因为确信离世便是与基督同在,这是好得无比的(腓1:21–26)。面对死亡的肆虐,留下安详的身影,这是神本信心的芬芳见证。 现代的基督徒已经渐渐淡忘了信心的内涵。所以,雅各说:“虚浮的人哪,你愿意知道没有行为的信心是死的吗?”(雅2:20) 2、信心的支柱 (1)真信心是相信——神有大能 “我们所事奉的神,能将我们从烈火的窑中救出来。”这里信心眼光专注的是神的大能。 在他没有难成的事。“他行大事不可测度,行奇事不可胜数。”(伯5:9) 我女儿六岁那年,每当一个问题或者一件事不会做的时候,就到我的跟前,偎着我说:“爸爸,你会的,教教我!”这时,我常常受到感动,想到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是否这样纯真的靠赖天父?! 基甸带领区区的三百精兵就冲进敌阵,是相信神有大能;慕迪先生那著名的“五分钟的信心”故事,是相信神有大能。 相信神有大能,这是信心最基本的支柱。 (2)真信心是相信——神有美意 “即或不然”,这句告白与基督在山园的祷告有异曲同工之妙。这里专注的是神的美意。 我们单单相信神有大能是不够的,还要相信神有美意。我们每一个祈求神都会答应,但是不会都按着我们的心愿答应。 有一次,我三岁的儿子向我要一把剪刀。我有,可是不敢给他,因为怕他不小心伤了自己。 我非常喜欢《感谢神》这首诗歌,这是一个对神恩典经历很深之人的歌咏。其中有一句“感谢神,祈祷蒙应允;感谢神,未蒙垂听。”这里专注的,是神的美意。神有大能,但他不能因听以利亚在罗腾树下求死,就显出神能使他如愿以偿。神实在有美意,他的意念是赐平安的意念,他的意念高过我们的意念。使亚伯拉罕富足的是他,使穷寡妇贫穷的是他,使雅各英年早逝的是他,使约翰足享长寿的是他……“父啊,我感谢你,因为你的美意原是如此多。” 对神的恩典经历深刻的人,对神的大能和美意都会有实际的摸着。如此,信心的锚才是抛在至圣所,又安稳又牢靠! 3、信心的闪光 也许,在安逸的环境中,我们看不见信心的闪光。所以,必须有火窑。加倍的火力,就有加倍的闪光。 所以,有时,主把我们放在苦难的窑里。这个窑可能是你的家庭,是一张寂寞的病床,是一间阴暗的囚室,可能是别人的毁谤论断。让我们相信这是主手的安排。 在但以理书中我们看见,信心的多次闪光都与苦难有关。 一章,若没有被掳,就没有在王宫里的闪光; 二章,若没有王的残暴,就没有但以理因解梦而为主所做的见证; 三章,若没有加了七倍的火焰,就没有这一个信心的千古绝唱; 六章,若没有狮子坑的惊心动魄,就没有外邦王心悦诚服的归顺。 在十字架功课上造诣极深的信心伟人盖恩夫人,后来竟向主求苦难,求十字架。因她深知这属灵的规律:信心的闪光,必须有火窑;加倍的火,就有加倍的闪光。 经历苦难很深的司布真牧师读到主的话:“你在苦难的炉中,我选择你。”顿时满得力量。他说:“感谢神,神给了我们多大的安慰!这真像火焰中忽然来了一阵细雨,又像给我们穿上一身耐火衣,使火焰不能将我们灼伤。苦难啊,你尽管来吧,神已经选择了我。无论什么患难临到我的时候,我知道神已经选择了我。” 而且,对别人有益。但以理三友在火窑里见证使尼布甲尼撒,这位刚愎自用的王感到神的伟大,是使他服下来的异象。 在新约时代,如果没有保罗在腓立比狱中的信心闪光,就没有禁卒全家的得救。 4、信心的成就 信心是活泼的、能动的。怀爱伦说:“真正的信心就是生命。”信心能成就大事。 (1)试炼前——内在平安 世人的安全感、平安感都是外来的,而且随环境而忽上忽下。但是基督徒的平安是内在的,不随环境而变迁。基督徒可以很安静地等候试炼的来到。 文革时,胡牧师听说公安局要来抓他,他祷告后,就收拾了衣服、日用品,坐着安静地等他们来,就像等着朋友的到来。 信心的战士,他们的内心已经有了不能震动的国。 (2)试炼中——同在喜乐 感谢神,他为我们进入苦难的窑中。 王说:“看哪,我见有四个人,并没有捆绑,在火中游行,也没有受伤,那第四个的相貌好像神子。” (3)试炼后——成全完备 “我的弟兄们,你们落在百般试炼中,都要以为大喜乐,因为知道你们的信心经过试验, 就生忍耐。但忍耐也当成功,使你们成全完备,毫无缺欠。”(雅1:2–4) 神的儿女在苦难中所交出的学费是不会白花的。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