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⑵ 十角中的小角

【返回上级目录】

五、十角中的小角
  “我正观看这些角,见其中又长起一个小角;先前的角中有三角在这角前,连根被他拔出来。这角有眼,象人的眼,有口说夸大的话”(但7:8)。
四大兽的重点是第四兽,第四兽的重点是十角,十角的重点是,“又长出一个小角”。 预言中重复三次论述“小角”出现的时间,方式,过程,特点和强横,情形极为可怕,使人最为感到惊慌。 这“小角” 是指着谁呢?
天使解释说:这“一个小角”是“一位王”而且与先前的十角(王)不同,他要先拔掉十角(王)中的三角(王)。这“小角”有眼, 象人的眼,有口说夸大的话,形状强横过于他的同类。
    公元第十世纪的瓦典西人,特别是十四世纪到十六世纪的欧洲各国宗教改革家,以及十九世纪复临运动的传道人和解经家,都一致指出本章的“小角”是指罗马教皇。
根据小角预言的应验来证明,分十二点来查考:
(1)、小角性质的特征
天使解释说:他是“王”,却“与先前的(十王)不同。”(但7:24)。的确,罗马教皇不仅具有属世国王的权力,而他又是与列王不同的教皇。
   “中古教会不但执行国家之职务,而且有国家之组织。”“中古教会之组织,可称之为专制君主之政府,为教皇者,大权独揽,无异专制的君主。”(中古欧洲史128页)
 “教会以教皇为首领而握有政权,隐然为罗马帝国之继起者。组织完备,俨然专制之王国,实可为中古时代最有势力之国家。”(何炳松著中古欧洲史173页)
庇乌九世教皇(1846-1878年)曾吩咐所有殷实的天主教徒务要遵从教会的元首,过于顺从地方长官。
利欧十三世(1878-1903年),宣称他乃是‘所有掌权者的主脑’。在教皇接受加冕盛典中,那教皇冠冕一放在教皇头上时,话:‘你是众王之父,世界的统治者,并基督的代表人。(海来博士著“圣经手册”1012页)
(2)、小角兴起的地点
先知但以理说:“我正观看这些角,见其中又长起一个小角在十角中”(7:8)。说明他兴起的地点应在罗马国分裂成的十国疆域以内,果真教皇兴起于罗马城。
(3)、小角兴起的时间
先知但以理说:“先前的角中有三角在这角前,连根被他拔出来”。(但7:8)“后来又兴起一王,与先前的不同;他必制伏三王”。(但7:24)
应在公元476年罗马分成十国之后,并在公元538年小角“拔出”十国中的三国之时。这预言时间已完全应验在罗马教皇身上。
教皇兴起掌权的时间,也正好是在阻碍和敌对教皇权势的三个王国被拔除之时。当时被拔除的三个王国是:黑如莱、汪达尔、东哥特、教皇兴起掌权的年代正好是538年。
(4)、小角兴起的过程
天使解释说:“有三角被他打落”   “他必制伏三王”。 (但7:20-24)
“拔出”、“打落”、“制服”这三个被铲除的国家就是指黑如莱、汪达尔和东哥特。因这三个王国在宗教信仰上属于亚里安派,否定基督具有完全的神性,被罗马教皇视为异端和敌对派系。而当时意大利和罗马城却又偏偏先后处于黑如莱和东哥特的统治之下,更加深了彼此的矛盾,而汪达尔则时常逼迫国内的罗马天主教,因此他们都成了教皇的眼中钉,终于相继被教皇拔除。
  罗马教皇所以能拔除他们,是因为依靠了东罗马皇帝的帮助。怂恿东哥特国王于公元493年攻入意大利,毁灭了黑如莱王国。以后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于公元533年又发布御令,承认罗马城主教为全世界教会领袖(教皇);接着派遣大将,率领精兵,于533到534年毁灭了汪达尔王国,又于538年将东哥特人赶出罗马城。于是罗马主教西弗流斯在538年真正名符其实地登上了教皇的宝座,开始掌权逼迫基督徒,并在同年奥尔良第三次宗教会议上,制定了强迫人遵守星期日的法令,内容如下:“在星期日骑马、乘车、修理房屋、或装饰人仪容等事,都是不合法的,但在田地里的劳工却是应当禁止的,以便人民可以到教堂去敬拜。如果任何人作了其他行动,他是要受罚的。”(星期日的沿革96-97页)
(5)、小角兴起的方式
先知但以理说:“又长起一个小角。”(但7:8)。说明他是渐渐地生长起来,成为强大的。的确,由罗马城的主教变成了控制欧洲列国的罗马教皇,确是经过了几百年的时间。历史公认罗马教皇是到第六世纪才兴起的,十三世纪达到权力的顶峰。
(6)、小角兴起的强横
天使解释说:“形状强横,过于他的同类。”(但7:20)是的,在教皇势力最强大时,欧洲各国君王都受他的管辖,拜倒在他的脚前,亲吻他的脚趾。他也公然自称为“众王之父,世界的统治者”。
‘教皇’字意,乃是‘爸爸’‘父亲’。最初这一个称谓应用在所有西方教会的监督身上。到了主后500年,这个称谓的应用就单单限于罗马教会的监督了,以致过了不久,其通用的意义就成为‘普世之父’了,意即管理全教会的监督(主教),在罗马教教皇的名单上乃是包括了那从第一世纪以来所有罗马的监督(主教)的。但是约有500年之久,罗马的监督(主教)有管理全教会的权柄,这一观念乃是逐渐形成的。(中世纪卷一980页)
贵钩利七世希勒德布兰(1073-1085年为教皇)曾声称:“惟教皇之足,受所有君主之接吻”。他认为教皇可以废止皇帝,凡上诉于教皇者,无人能定其罪,无人能撤销教皇之命令,而教皇得宣布世俗君主之命令为无效。教皇之行为无论何人不得加以判断(中古欧洲史103页)。
他也确曾废掉德皇亨利第四的王位,迫使他向教皇屈膝求赦  “在教皇对待德国皇帝亨利第四的事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显著的例子,说明这自称绝无错误者的专横作风。因为亨利擅敢冒犯教皇的威权,教皇便宣布开除他的教籍,废了他的王位。同时,还鼓动亨利手下的公侯造反,他们就背弃并恫吓他,使他不得不向教皇求和。他携同王后和一个忠心的仆人,在仲冬严寒的时节,攀越阿尔卑斯高山,以便到教皇之前卑躬服罪。及至他到了教皇贵钩利驻跸的城堡,便把卫兵留在城外,进入宫殿的外苑。在冬日严寒之下,他免冠徒跣,衣衫单薄,站在那里等候教皇的传见。直到他禁食认罪三日之久,才蒙教皇予以赦免。就是这样,他还必须等候教皇正式下令许可之后,才能恢复王位,行使王权。贵钩利因这次的胜利而非常得意,并夸口说他的职责乃颠覆骄横的君王”(G.C.第三章)。
教皇英诺森三世(1198-1216年)说:“他是所有教皇中最有权势的一个,自称为‘基督与神的代表人’,‘管辖教会、世界至上无比的君王’,拥有废除罢免君王的权柄,所有地上、天上和阴间中的事物都是受治于基督的代表。 他使教会具有管辖政治的最高权柄,所有德国、法国、英国,甚至所有欧洲的君王都要听命于他。 ‘教皇绝对无错误可能’(海来博士著998-999页)
(7)、小角有人的眼睛
先知但以理说:“这角有眼,像人的眼”(但7:8)。这是指教皇有属世的智慧和手段,藉以管辖教会和控制列国。
历史中提到:教皇的政权之所以蒸蒸日上,乃是凭借罗马的威信,基督的名号,骗诈的手段,并武力与屠杀流血等等,而维持教皇的政权。(海来博士圣经手册1011页)  
“中古教会不仅为宗教机关而已,实无异国家,既有法律,又有法庭,并有监狱,有定人终身监禁之罪之权。”“中古教会不但执行国家的职务,而且有国家之组织。可以称之为专制君主之政府。为教皇者大权独揽,为最高之立法者,为最高司法者。”(中古欧洲史127,128页)
(8)、小角有夸大的口
先知但以理说:“有口说夸大的话,”“他必向至高者说夸大的话。”(但7:8,20,25)。如历代教皇自称的名目:自称为“诸父之圣父”“至大的祭司”“教会的元首”“上帝的代表”“基督的代表”“第二位上帝”“主上帝教皇”“万万不能错”之教皇等等。使徒保罗所预言:“甚至坐在上帝的殿里自称是上帝”(帖后2:1-4)。又如教皇的三层冠冕,表示教皇是天上的王,地上的王和炼狱的王。这一种夸大的话,是史无前例的,也只有教皇才说得出。<圣经函授课>  
教皇已僭称了上帝的尊号。他也被称为‘主上帝教皇’,并被宣布是绝无错误的。他要众人都向他敬拜。并且必须绝对的服从(G.C.第三章37,42页)。
(9)、小角迫害的对象
天使解释说:“这角与圣民争战,胜了他们”,“必折磨至高者的圣民”。(但7:25,21)。
罗马教皇组织十字军一次次屠杀瓦典西人,阿比尖西人,又藉所谓“异教徒裁判所”“耶稣会”杀害了无数圣徒等等。据有人统计罗马教皇在中古时期,在西欧列国杀害的圣徒人数,至少有五千万之多。“天主教说他自己可以用肉身的刑罚,以罚不守规的人(教理详解上卷57面上)。
大经士巴纳司(ALBERT BARNES)的但以理第七章之注释,讲到小角折磨上帝圣民的事说,当西历1208年,罗马教皇英诺森第三命定要杀戮住在以大利北边的瓦典西派,并住法国南边的阿比尖西派,这两派是坚心遵从圣经的人,不服罗马教的道理,所以教皇一下旨意,这两派中的人舍身亡命的有一百万。
罗马教皇自创设‘耶稣会’,从西历1540年直到1580年,他们杀了九十万不佩服天主教道理的人。在西历一千二百三、四十年间,罗马教设立异端裁判所,就捉拿那些抵当并不佩服天主教道理的人,用严刑拷问他们,只是被拷问的一百人中,有九十九个是被定死罪的。
异教徒裁判所乃是英诺森三世所创始,经下一个教皇贵钩利九世所完成的。一宣布了某人的罪状后,那犯人就被解到地方的民事政府那里终身监禁,或被烧死。那受害者的产业要被充公,由教会与政府平分。异教徒裁判所曾在法国南部作了非常毒辣的工作,并在西班牙,意大利,德国,与荷兰等国宣布了大批的人为异端者。后来到了改教时代,异教徒裁判所又作了教皇粉碎改正教运动的主要的机构。自主后1540至1570年三十年之中,改正教徒被处以死刑者不下九十万人。其时正是教皇要澈底消灭那些瓦典西派教徒的时候。”(海莱博士著“圣经手册”999页)
在2000年3月12日教皇公开承认罗马天主教过去杀害不服他教义的人,并给于残酷的刑罚。(环球时2000.3.17)。
(10)、小角迫害的年数
  天使解释说:“圣民必交付他手一载二载半载。”(但7:25)。共三载半(即三年半),使徒约翰说:“他们要践踏圣城四十二个月”,逼迫“圣徒一千二百六十天”(启11:2,3;12:6,14;13:5)。按预言表号,日期,时间算法一贯是“一日顶一年”(民14:34;结4:6)。所以罗马教皇掌权迫害圣徒的年数应为一千二百六十年。这个预言果然奇妙应验了。
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于公元533年发布御令,承认罗马城主教为东西方所有教会的领袖,随即又派遣军队攻打教皇的敌人,于公元538年将东哥特军队赶出罗马城。于是罗马城主教西弗流斯于公元538年,才真正名符其实地开始登上教皇的宝座,将许多持守不同信仰观点的信徒投入狱中,并在这一年奥尔良第三次宗教会议上,制定了强迫人遵守星期日的法令。因此公元538年可视为罗马教皇真正开始兴起掌权,逼迫圣徒的一年。从公元538年起,经过一千二百六十年掌权逼迫圣徒之后,正好来到公元1798年。这一年法国将军伯赛斯带兵攻入罗马,宣布共和,将教皇庇乌六世逮捕到法国。次年教皇死于监狱。教皇权势从此衰落。启示录预言中指出,教皇权势末后时代还会东山再起。(启13:3)
罗马教的著作家李克柏氏说:‘法国将军伯赛氏1798年2月10日带兵攻入罗马,宣布共和。当时年老的教皇反对共和,不愿违背他所宣布的誓愿,因此被拘到法国,囚禁起来,曾迁移过许多地方。教皇年已老了,气力也衰了,所以在1798年8月19日就死在法国某处军营中。当那位教皇死的时候82岁。欧洲大半的人都是同情他的。教皇死了之后,他所有的大权柄也同时归于乌有了。(但以理书之研究130页)
怀爱伦提到:这里所提到的四十二个月是与但以理七章的‘一载、二载、半载’,即三年半,或1260日,都是同一个预指教皇掌权逼迫上帝子民的时期。教皇掌权的1260年是从公元538年开始的,所以应到1798年终止。那一年有法国军队进入罗马城把教皇掳去,他就死在异乡。不久之后,虽有一个新教皇被选出来,但从此以后教廷就一直未能发挥它以前所拥有的权柄(G.C.25章459页,15章277页)。
(11)、小角改变的律法
天使解释说:“必想改变节期(原文为时间)和律法。”(但7:25)。
圣经中明显有两种律法:
一种是摩西的仪文律法,放在约柜旁边。  利11-16章
一种是上帝的道德律法,放在约柜里面。  太5:17-30
“节期”按原文和英文应译为“时间”
    在上帝的十诫中,只有第四条诫命是关系到时间的。而罗马教也果然将第四条诫命中安息日的神圣时间改变为七日的第一日(星期日),并又将第二条不可拜偶像的诫命废除了。
我们翻开任何一本罗马天主教的基本教义书籍,都可看到他们的十条诫命,如下:
(1)、钦崇一天主万有之上。 (2)、毋呼天主圣名以发虚誓。
(3)、守瞻礼之日。         (4)、孝敬父母。
(5)、毋杀人。             (6)、毋行邪淫。
(7)、毋偷盗。             (8)、毋妄证。
(9)、毋贪他人妻。         (10)、毋贪他人物。(教理详解1925年第八版82页)
  将它和圣经中的十条诫命相比(出20:3-17),就可看出其中主要有两点改变:
  第一点、上帝诫命中的第二条不可拜偶像的诫命被取消了。但为了凑足十条诫命的数目,他们又将第十条不可起贪心的诫命分为两条。因罗马教是敬拜各种偶像的,如敬拜马利亚的像,圣徒的像和耶稣的像,甚至敬拜圣徒的遗骸、遗物等等。而且早在中古时期罗马教皇即已批准了对偶像的敬拜。
  第二点、上帝诫命中第四条“当纪念安息日,守为圣日”的诫命,被更改为遵守星期日(七日的第一日)。
主耶稣和门徒,并使徒时代和早期教会都一直是遵守安息日的(太12:11,12;24:20;可2:27;路4:16;23:54-56;徒13:14,42,44;16:13;17:2;18:4;)。
“主日”(启1:10原文:主的日子,为单数)人子也是安息日的主(可2:28)。也是指安息日说的(赛58:13,14)。
  后来安息日所以会渐渐被更改为星期日,可分为三个阶段简述如下:
  第一个阶段、在第二、三世纪时,埃及的亚历山大城有几个喜欢标榜自己哲学思想的神学家和教父,如巴拿巴、革利免、杰士丁、奥利根等,因深受知识派异端的影响而提倡遵守星期日,但当时对其它地方广大教会还没有造成什么大的影响。他们的错谬言论也遭到使徒约翰的门生波利卡普教父,和波利卡普门生爱仁纽教父,以及亚细亚一带正统教会的竭力反对。由于知识派异端提倡遵守“太阳日”(七日的第一日),敬拜太阳,并以太阳为他们实际上的基督,因此亚历山大城的教父也都遵守七日的第一日,认为是阳光开始照进地球之日,也是基督从死里复活之日。据研究:“在第二世纪中一切赞成守星期日的人,都是具有知识派的色彩,及反对犹太教义的。”他们惯用的手法是“以寓言(法)解经”,实际上是歪曲了圣经的真意,并将异教的神哲思想混入到基督教的信仰中来(星期日的沿革51-52,54-55页)。
杰士丁也是深受知识派异端尊重太阳日的传统影响,而提倡遵守此日的。他曾一连三次称第一日为“太阳日”,他提到知识派的发源地亚历山大城的情况说:“太阳日,凡住在城市或农村里的同道都聚集在一起,宣读使徒和先知的遗著,然后由会督讲道。……我们都在太阳日聚集,因为那是上帝在创造世界时开始在黑暗的虚无中作工的日子,也是我们的救主耶稣从死里复活的日子。因为他是在星期六的前一天被钉十字架,而在星期六的次日,即太阳日向使徒和门徒显现的。”(辩解首篇,约公元150年,引自圣道查经课第十八课)
  然而,亚历山大的神学家和教父的这些错误教训和作法,却遭到了广大正统教会的抵制和反对。因“在耶路撒冷城沦陷之后好多年,安提阿城乃是作为正统基督教的活动中心点。(星期日的沿革66页)当时世界各地教会仍普遍守安息日,而不守星期日。
    第二个阶段、到了第四世纪时,罗马皇帝康士坦丁表面上悔改信主,接受基督教为国教后,为了能更好地利用基督教为帝国的统治服务,他向教会的领袖提出建议:最好能将宗教崇拜聚会的时间改在“太阳日”(即七日的第一日),以便能争取全国的百姓都能在“太阳日”进教堂聚会,有助于他们接受基督教。因他本国的百姓原都是敬拜“太阳神”,在太阳日休息的,而全国绝大多数地方教会则都是遵守安息日,在安息日聚会的,对他们有所不便。当时教会领袖感到他的建议似乎很有道理,同时亚历山大城提倡遵守七日的第一日(后又谬称之为主日)的传统这时也已影响到罗马城,于是同意在此日安排聚会,而同时安息日的聚会也照旧不变。为了在宗教的名义上能“名正言顺”起见,教会当局开始正式提倡七日的第一日(谬称为主日)聚会纪念主的复活,而安息日纪念上帝的创造。康士坦丁看到他的建议被教会当局采纳后,更为大胆了,竟然于公元321年,康士坦丁发布了遵守“太阳日”的命令,原文如下:“在可敬的太阳日,县长与人民都应居留城中休息,一切商户都应停业,唯乡间的农民,仍可自由合法继续其业务,因往往在另一日撒种或种葡萄,将感极其不便也。”(引自“星期日的沿革”102页)
从此之后,广大教会也普遍遵守两日,既遵守星期日纪念主的复活,又遵守安息日纪念上帝的创造,达两三百年之久。但罗马城和亚历山大城的教会领袖显然带头贯彻罗马皇帝的意图,尽量高举星期日为圣日,以取代安息日的神圣地位。
  以后,“罗马皇帝(于公元365年)在老底嘉城曾召集一次宗教会议,制定许多宗教法令。今将有关安息日和星期日的法令摘译于后:‘第十六条:在星期六要诵读福音书和圣经其他文选。’‘第29条:基督徒不可效学犹太人守星期六的方法,却要在这日作工。如果他们效学犹太人,就与基督无关。但要特别尊敬主日(谬指星期日)。既为基督徒,就尽可能不在这日工作。’‘第50条:在封斋的预备期间,不可遵守圣徒记念日,除非在星期六和星期日。’”(圣道查经课第十八课)
第三个阶段、到了罗马教皇于公元538年掌权后,便一次次利用会议制定法令,强制人遵守星期日,并禁止人遵守安息日,甚至发展到后来,以死刑处罚那些不顺从的人。以后又将上帝诫命也公然更改了。罗马天主教自己也在各有关教义书中公认,是他们将遵守安息日的诫命,更改为遵守星期日的。这样便应验了预言中所说:“必想改变节期(时间)和律法。”  
历史资料:
关于强迫人遵守星期日:公元538年,罗马天主教皇召开的“奥尔良第三次会议”上,通过以下法令:“在星期日骑马、乘车、修理房屋,或装饰人仪容等事,都是不合法的,但在田地里的劳工,却是应当禁止的,以便人民可以到教堂去敬拜。如果任何人作了其他行动,他是要受罚的。”(引自星期日的沿革96-97页)
公元“589年在法国拿尔邦召开的宗教会议通过了以下的法令:‘无论自主的、为奴的、戈特人、罗马人、叙利亚人、希腊人或犹太人,一律不许在主日作任何工作(谬指星期日)。除非有特别必要,也不准使牲畜劳作。如有冒犯的,自主的罚款六所利地(每所利地约可买六十几斤米),为奴的鞭打一百下。’(译自德文宗教会议史卷三,286章)。
禁止人守安息日:“公元600年前后,教皇贵格利一世曾对罗马城居民发布反安息日的通告,今摘译一段如下:‘上帝仆人贵格利致他最爱的市民:近来发现有悖逆分子在你们中间散布与神圣的信仰相反的异端,甚至禁止人在安息日作工。他们是敌基督的传教士,因敌基督者来到时,他必吩咐人在安息日不作工,像在主日一样。……’(尼西亚时代教父遗著,卷13册第一信函336页)
可见安息日虽被许多人践踏了,但总有人在黑暗的日子里高举真理的火炬。”(同上)公元1054年东正教为了坚守安息日而和罗马天主教形成大分裂。又如中非和亚洲的亚美尼亚、埃提阿伯教会等也都一直遵守安息日直至今日。
  关于罗马天主教会对改变安息日诫命的公开承认:
“在贝尔福德神甫所著的‘基督教信仰及实行的新教义问答’第86,87面中,有下列的问答:问:第三条(天主教把第四诫改为第三诫)诫命是什么?
答:当纪念安息日,守为圣日。问:安息日是那一天?
答:第七日,即我们的星期六。问:你们守安息日吗?
答:不,我们守主日。        问:这是那一天?
答:第一日,即星期日。      问:谁把它改变的呢?
答:天主教会。’”(基督徒的安息日63页)。
‘当纪念安息日,守为圣日。’但是天主教会说:‘不,要守每周的第一日。’于是全世界都低头敬从天主教会的命令(基督徒的安息日65-66页)。
在‘教义问答’第174面上说:
问:你还有别的方法证明教会(天主教)有设立节期和训令之权么?
答:教会若没有这样的权柄,她绝不会以遵守星期日(每周的第一日)来代替安息日(第七日),这个变换是圣经未曾准许的。
天主教出版的‘基督教义节要’第58页有以下的问答:‘你怎能证明教会(天主教)有立定节期和圣日的权柄?
答:就在把安息日改为星期日的事上证明,而且此事也是各改正基督教徒所公认的。所以改正基督徒,既严格地守星期日,而又不守天主教所设立的其余一切节期,于是他们便妄然地自相矛盾了。
问:你怎么证明这话呢?
答:因为他们藉着遵守星期日,便承认了天主教有立定节期并指挥他们的权柄。(同上62页)
  “美国堪萨斯城的天主教报于1893年2月9日曾刊登有下列的一段话:‘天主教会凭着它自己确实的权威,创立星期日为圣日,以代旧律法之安息日的地位。’”(同上65页)
在天主教出版的中文的“教理详解”一书中,天主教也承认:“至于定的日期和恭敬天主的样子,这是圣教会因自己权柄定了的,奉教的人都当遵守。”
问:为什么罢工在主日,不像古教的时候,在瞻礼七上呢?
答:因为我主耶稣复活同圣神降临都在主日上。所以圣教会定了在主日上罢工,为纪念我主耶稣复活的光荣和传教起根的日子。”
问:圣教会能更改或除去瞻礼的日子么?
答:圣教会既能定下瞻礼的日子,自然也能更改或除去瞻礼的日子”(教理详解103,107页)。  当时主教犹西比乌说:“凡是人应在安息日遵守的本分,我们已经移到主日(指星期日)上去了。”(G.C.35章)
(12)、小角最后的结局
先知但以理说:“那时我观看,见那兽因小角说夸大话的声音被杀,身体损坏,扔在火中焚烧。其余的兽,权柄都被夺去,生命却仍存留,直到所定的时候和日期”(但7:11-12)。
天使解释说:“然而,审判者必坐着行审判;他的权柄必被夺去,毁坏,灭绝,一直到底”(但7:26)。
  这里所说的“那兽”主要是指罗马帝国分裂形成的西欧列国,它们要一直存到基督复临时为止。“那兽因小角说夸大话的声音被杀,身体损坏,扔在火中焚烧”,是指末后的西欧各国,以至于世界列国都将要被“小角”,也就是大淫妇巴比伦大城所散布的各种狂妄自大的异端邪道以及使人贪爱世界,和世俗为友的世俗化的谬道所败坏,以致在七灾倾降、四风大刮,以及基督复临的荣光烈火中被毁灭,此也即“扔在火中焚烧”。至于小角本身当然更是被“扔在火中焚烧”。正如以下圣经的预言中对此已有详细的启示。
  启示录十八章另一位天使“大声喊着说,巴比伦大城倾倒了,倾倒了,成了鬼魔的住处和各样污秽之灵的巢穴,……因为列国都被他邪淫大怒的酒(代表她所散布的异端、谬道)倾倒了,地上的君王与她行淫,……”以致上帝最后不得不倾降七灾,任凭四风大刮,刑罚巴比伦城和一切拜兽和兽像,接受兽印记的巴比伦大城的子民。上帝也呼召他自己的子民从巴比伦大城出来,“免得与他一同有罪,受他所受的灾殃。因他的罪恶滔天,……所以在一天之内,他的灾殃要一齐来到,就是死亡、悲哀、饥荒,他又要被火烧尽了”(启18:1-5,8)。
巴比伦大城在末后时代已扩大为兽和兽像,包括披着基督教外衣的招魂术在内的三合一宗教大联盟,以致“成了鬼魔的住处和各样污秽之灵的巢穴。”实也即三个污秽之灵的巢穴:“我又看见三个污秽的灵,……从龙口兽口并假先知的口中出来。他们本是鬼魔的灵,施行奇事,出去到普天上众王那里,叫他们在上帝全能者的大日聚集争战。……(指联合起来和圣徒争战,和羔羊争战)”(启16:13-16;17:12-14)。
这里所提到的被拜的兽也就是但以理七章的小角(启13:1-10;14:9-12;但七章)。因此,小角也即“兽”,和“假先知”也即包括披着基督教外衣的招魂术在内的“兽像”,都将在第七灾中和基督复临时被投入硫磺火湖中焚烧。这不是指一千年后的末日的火湖,而是指在第七灾和主复临时的象征性火湖:“那兽被擒拿,那在兽面前曾行奇事,迷惑受兽印记和拜兽像之人的假先知,也与兽同被擒拿。他们两个就活活的被扔在烧着硫磺的火湖里”(启19:20;18:1-10)。其余一切还未死亡的罪人,最后也要被主口中的气(即所谓口中的剑)所杀灭,并被主降临的荣光(即烈火)所焚烧(启19:21;彼后3:9-12)。
  因此,“那兽因小角说夸大话的声音被杀,身体损坏,扔在火中焚烧”,也是指罗马分裂成的列国以至于普世列国的罪人,将要在基督复临时,被主口中的剑所杀灭,被主降临的荣光烈火所焚毁。就如先知的预言中所指出的:“看哪,耶和华必在火中降临,他的车辇像旋风,以烈怒施行报应,以火焰施行责罚。因为耶和华在一切有血气的人身上必以火与刀施行审判,被耶和华所杀的必多”(赛66:15,16)。诗篇中也说:“我们的上帝要来,绝不闭口,有烈火在他面前吞灭”(诗50:3)。启示录中又说:“有利剑从他口中出来,可以击杀列国。”(启19:15)。使徒保罗也提到:在主来的“日子以前,必有离道反教的事,并有那大罪人,就是沈沦之子显露出来,他是抵挡主,高抬自己,超过一切称为神的,和一切受人敬拜的,甚至坐在上帝殿里自称是上帝。……主耶稣要用口中的气灭绝他,用降临的荣光废掉他”(帖后2:3-8)。
“其余的兽权柄都被夺去,生命却仍存留,直到所定的时候和日期。”“其余的兽”原指古代巴比伦、玛代波斯和希腊三个帝国的已死亡的罪人。此处可扩大代表普世一切已死亡的罪人。 “权柄都被夺去”,是指他们都已退出人生或历史的舞台,失去了一切属世的权柄。“生命却仍存留”,是指他们第一次的死亡是肉身的暂时的死亡,如同在地里睡眠一样,以后还要复活醒起,接受审判和刑罚。正如主耶稣早已指示我们说:“你们不要把这事看作希奇,时候要到,凡在坟墓里的都要听见他(基督)的声音就出来,行善的复活得生,作恶的复活定罪”(约5:28-29)。只是义人和罪人要按不同的次序复活。义人要首先在基督复临时复活,被称为“头一次的复活”(帖前4:16,17;启20:5)。罪人要在千禧年后基督第三次降临时复活。正如启示录中所说:“这是头一次的复活。其余的死人(指灭亡的罪人)还没有复活,直等那一千年完了。在头一次复活有分的,有福了,圣洁了,第二次的死在他们身上没有权柄。他们必作上帝和基督的祭司,并要与基督一同作王一千年”(启20:5-6)。
“直到所定的时候和日期”,意即普世一切已死亡的罪人,要一直等到千禧年后,基督第三次降临时从死里复活,最后经受上帝白色大宝座的审判,而被投入硫磺火湖中永远灭亡。“这火湖就是第二次的死。”(启20:5-15)。
本章异象传给我们的信息
  通过以上但以理七章四兽、十角、小角的预言可见,所有这些预言都已完全应验了,由此可见基督复临真是极其临近了。而且从接下去查案审判的预言中还可看到基督复临迫近的最严肃的证据。但愿我们都接受主耶稣的劝告:“所以你们要儆醒,因为不知道你们的主是那一天来到。……所以你们也要预备,因为你们想不到的时候,人子就来了。”(太24:42,44)。
  通过以上对小角“改变节期和律法”预言的研究,也向我们传出了严肃的信息:我们究竟是要遵守上帝的诫命和其中的安息日呢?还是要遵守罗马教皇制定的诫命和其中的星期日呢?
  让我们聆听上帝在他的诫命中向我们发出的慈爱呼声:“爱我守我诫命的,我必向他们发慈爱,直到千代!”
  让我们重视主耶稣对我们的恳切劝告:“你若要进入永生,就当遵守诫命。”(太19:17)。又说:“你们为什么因着你们的遗传犯上帝的诫命呢?”(太15:3)。
使徒约翰也勉励我们说:“我们若遵守上帝的诫命,这就是爱他了,并且他的诫命不是难守的。”(约壹5:3)。

【返回上级目录】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安息日会心雨文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