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级目录】
(一)但以理书第7、8、9九章中的小角
耶稣在马太24:15
说:“你们看见先知但以理所说的那行毁坏可憎的,站在圣地”(读这经的人须会意)“行毁坏可憎的”是圣经中的专用辞,耶稣特别强调读经的人须会意,“这经”就是但以理书,我们研究但以理书,就是按照耶稣的吩咐。
“行毁坏可憎的”是指什么势力?研究了但7章8章得知这是指“小角”说的。再看路21:20“你们看见耶路撒冷被兵围困,就可知道他成荒场的日子近了。”这里说的就是太24:15的话,马太是记下耶稣的原话,路加则把耶稣的话加以解释,所以“行毁坏可憎的站在圣地,”就是“耶路撒冷被兵围困”,是罗马的兵。罗马当时是信邪教的,这“行毁坏可憎的”就是罗马国,后来变相成了罗马天主教,他们都是逼迫上帝子民的。
“行毁坏可憎的”可以用在但7:25所说的势力,即“小角”第一次出现是围困耶路撒冷,把圣城毁掉。耶稣吩咐我们要把但以理书,尤其是“小角”的势力弄懂,它是什么势力?它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但7:25说明“小角”这个势力是与至高者敌对的,它有以下的特点:一、向上帝说夸大的话,自称是上帝;二、折磨至高者的圣民,杀死五千万基督徒;三、必想改变节期与律法。上帝的律法是不能改的,耶稣说:莫想我来要改变律法和先知。耶稣不会改变上帝的律,但这小角竟胆敢改变。
查看历史资料自古以来在这个纪元,第一道守星期日的法令是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在公元321年发布的,并没有提到圣经,没有提到耶稣复活,而是称星期日为“可尊敬的太阳日”,他虽是在321年改信基督教的,但根本没有提到要在星期天做礼拜,纪念耶稣复活……等等。
再查历史记载,第一道有关守星期日的宗教法令是于公元538年在法国的奥尔连市召开的宗教会议的决议案发布的一道命令,538年正是教皇掌权的一年,东嘎特的兵力被击败了,教皇在罗马城单独掌权,再也没有与他抗衡的势力了。
上帝律法问题━━安息日,最早在罗马天主教引起争论,是在公元1054年,这时罗马教会已分为东西两大部分,西部以罗马城为中心,东罗马则在君士坦丁堡,即现在的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尔。这两个都市中,有两个大主教,在公元1054年,这两个大势力发生矛盾,开始是东边的教会向西边的主教提出建议,要取消星期六的禁食,早在几百年前罗马天主教发布法令吩咐他们的信徒要守星期日为“主日”、圣日,是欢庆的日子,欢庆耶稣复活,同时吩咐他们在星期六要禁食,目的是要,贬低安息日,使之成为一个痛苦挨饿的日子,星期日一到,大家很高兴,可以吃了。
东方教会认为这样做不妥,东方主教塞如拉利乌斯提出圣经中说到安息日是可喜乐的,赛58:13,14“你若在安息日掉转你的脚步,在我圣日,不以操作为喜乐,称安息日为可喜乐的,称耶和华的圣日为可尊重的,而且尊敬这日,不办自己的私事,不随自己的私意,不说自己的私话,你就以耶和华为乐。耶和华要使你乘驾地的高处,又以你祖雅各的产业养育你,这是耶和华说的。”这里有两个“乐”字,“称安息日为可喜乐的”,“以耶和华为乐”,所以安息日是要庆祝,不可禁食。
他的建议本是正确的,但得罪了罗马教皇,这时西方主教已以教皇自居,就是利握九世,他断然拒绝这建议,认为东方主教竟敢教训我教皇,他带信给东方主教,斥责他和他的信徒为“与魔鬼及其使者同等,是罪恶的”,决不接受他们的建议,这就是教会史上分裂的起因,分裂的过程持续了四百之久,后来矛盾更加严重,到1439年分裂状态已成定局,这就是苏联的东正教与罗马天主教分家的起源,开始就是为安息日问题。
有人问:东正教也主张守安息日吗?那时东方的许多教会,在罗马东部和阿米尼亚省,阿比西尼亚(即现在的埃塞俄比亚)教会都是守安息日的,同时也守星期日,守安息日的习惯是从耶稣时代一直守下来,未曾停止过。守星期日的习惯是后来发起的,说是纪念耶稣复活,至于西方教会较早就停止守安息日了。
再提一个历史事实,最早提出要恢复安息日的神圣性是马丁路得运动中的二个得力助手,路得会的两个牧师葛来特和费雪,他们在公元1529年━━马丁路得改革的十几年后,研究圣经发现安息日也是应该恢复的日子,是不能埋没的真理,当时马丁路得派几名最有学问的神学家去同他们辩论,总结他们的问答如下:
问:安息日岂不是仪文律法吗?
答:不是,他不可能是献祭和割礼条例的一部分,因这些条例是在人犯罪后才发布的,目的是叫人仰望救主耶稣,而安息日是在人被造时就设立的(创2:1-3),是在人犯罪之前。故此,安息日的设立,是早于人类需要预指救主所设立的礼节,二者不能混为一谈。
问:安息日本身岂不就是一个礼节吗?
答:不,这是十诫的组成部分,上帝把他放在十条诫命里了。路得自己也说过,十条诫命是道德律法,故此,守安日的问题,是个道德问题。
问:耶稣岂不是在十字架上废了安息日吗?
答:不是,耶稣在太5:17,18
说“莫想我来要废掉律法和先知,我来不是要废掉,乃是要成全,我实在告诉你们,就是天地都废去了,律法的一点一画也不能废去,都要成全”。
问:使徒们岂不是声明守安息日的义务已经解除了吗?
答:不是,保罗在罗3:31说“这样,我们因信废了律法吗?断乎不是,更是坚固律法”。雅2:10说“因为凡遵守全律法的,只在一条上跌倒,他就是犯了众条!”
问:你们知道守星期日的习惯是谁发起的吗?
答:葛来特和费雪应用但7:25回答“那个试图更改上帝律法的,就是那个小角”。
但七、八章的预言大部分都应验了,巴比伦、玛代波斯、希腊、罗马都已过去了,现在只有继承罗马政权的“小角”还存在,这小角与我们有什么关系?我们要密切注意他的动向。
有人说这个恶势力━━小角,在但以理时代已出现过,这种说法与预言不符之处有以下几点:
1、耶稣说是未来围困耶路撒冷的势力(太24:15)。
2、起初微小后来渐渐成为强大,向东━━巴比伦,向南━━埃及,向荣美之地━━耶路撒冷扩展。
3、是关于末后和定期,是关于后来许多的日子。
4、这异象要封住,当时没有人能明白。
为什么要封住不叫人明白?既写在圣经中,肯定是不会永远封住,总有一天要开启的。要封多久?何时启封?请看但12:4“但以理啊,你要隐藏这话,封闭这书,直到末时,必有多人来往奔跑(小字作切心研究),知识就必增长”。
耶稣要我们对但以理预言,要会意明白,虽是封闭的,到了末时,必有多人切心研究,对圣经预言的知识就必增长。耶稣说“你们的眼睛是有福的,因为看见了;你们的耳朵也是有福的,因为听见了。我实在告诉你们:从前有许多先知和义人要看你们所看的,却没有看见;要听你们所听的,却没有听见。”(太13:16,17)
但12:8-10,第三次说到要封闭,直到末时(但8:26;
12:4,9),所以到末时就必启封,我们的眼睛是有福的,因为看见了。“一切恶人都不明白,惟独智慧人能明白。”(但12:10)如果我们不去研究,不要明白,满足于不明白,就是把自己与恶人同列。因为不去研究,不要明白,就得不到真理的福气。“要来往奔跑”为研究传扬福音而奔跑,在圣经中翻来翻去,前后对照,一段预言和一段预言来比较。切心研究,是要花费时间精力的,耶稣说要寻找才能寻见。劝大家都要作智慧人,要认识这是珍宝,要下工夫去把它挖出来,成为自己的。如果只满足世俗的东西,跟世俗跑,而不用心祈求圣灵向我们启示圣经预言的知识,恐怕会落到不明白真理的恶人之中。
第九章中但以理的祷告,他是严格遵守上帝诫命的。可是他把自己同自己的民族视同一体,他说我们得罪了上帝,他并没有把自己另外看待,认为我是听上帝话的,他承认自己就是犹太民族的一分子,也是要受到咒诅的。他是以民族的代表,很谦虚在上帝面前恳求,他的祷告给我们很好的榜样,我们祷告也应如此,要认识到我们是主教会的一分子,决不比别人好,跟别人一样的得罪了主,要在主面前谦虚恳求。
(二)洁净圣所
问:但8:14:“到二千三百日,圣所就必洁净。”这既是指天上圣所,难道天上的圣所也会污秽吗?
答:请看来9:22,23:“凡物差不多都是用血洁净的,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免了。照着天上样式作的物件,必须用这些祭物去洁净;但那天上的本物,自然当用更美的祭物去洁净。”使徒的话告诉我们,不论是地上表号性的圣所,或是天上圣所的真体,都必须用血去洁净。前者是用动物的血,后者要用“更美的祭物”就是基督的宝血。保罗还提到洁净圣所必须用血的理由,说:“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免”。罪得赦免或是被涂抹,就是洁净圣所的目的。
地上圣所中的供奉礼节可分为两部分,一是祭司每日在圣所中的工作,二是大祭司一年一度在圣所中执行赎罪的特别工作,以洁净圣所。地上圣所中所行的各种象征性的礼节,在天上的圣所中都要真实执行,因为地上祭司供奉的事,“本是天上事的形状和影像”。(来8:5)我们的救主升天之后就开始他的工作,作我们的大祭司。使徒说:“基督并不是进了人手所造的圣所(这不过是真圣所的影像)乃是进了天堂,如今为我们显在上帝面前。”(来9:24)地上的祭司每天的职务,是把赎罪祭物的血,以及那和以色列的祈祷一同上升的香,奉献在上帝面前。照样基督也在天父面前用自己的血为罪人代求,同时也把自己公义的馨香与悔改信徒的祈祷一同献在天父面前,这是第一层圣所里的工作,“并且不用山羊和牛犊的血,乃用自己的血,只一次进入圣所,成了永远赎罪的事”。(来6:19,20;
9:12)
基督曾在第一层圣所执行赎罪的工作有1800多年,藉他的血为悔改的信徒代求,从父那里领受饶恕和悦纳,但他们的罪还留在记录册上。在地上圣所的预表崇祀中,到了一年结束的时候,必有一番赎罪的工作;照样,在基督为人类所作的救赎工作完成之前,也要进行一番赎罪的工作,从圣所清除罪迹。这就是在2300日结束的时候在天上圣所要开始作的工作。那时,按先知但以理所预言的,我们的大祭司进了至圣所,去执行这严肃工作的最后一部分,就是洁净圣所。
古时,洁净地上圣所所预表的工作,必须把那污秽圣所的罪除掉,才能完成。照样,洁净天上圣所的实际工作,也必须把那记录在圣所里的罪除掉或涂抹。在完成这工作之前,必须先审查记录册,以确定得蒙救赎的人选。从此看来,洁净圣所的工作,势必包含一种审查案卷,也就是审判的工作。所以在2300日结束的1844年,基督进入天上的至圣所中执行赎罪的最后一部分工作即审查案卷,去除罪迹,这就是洁净圣所的工作,然后就准备复临。
(三)罗马教皇要在耶路撒冷设置宫殿
1994年9月2日版的《犹太报》(Jewish
Press)发表题为“出卖耶路撒冷”的社论如下:
当“巴解”组织主席阿拉法特早些时候在约翰纳斯堡演说时,他无意中透露了以色列外长佩雷斯曾于1993年10月给挪威外长写信,表示以色列承诺要尊重“巴解”组织设在耶路撒冷的政府机构。
人们向佩雷斯询问此事时,他矢口否认之。当以色列议会向警察局长沙柴(Moshe
Shachai)征询此事时,他也断然否认了。事后他得知此信确实存在,表示大为震惊。
此后当人再逼问佩雷斯时,他答道:“你若想暗示我们要分割耶路撒冷,那是卑鄙的侮蔑!”
侮蔑之外又加上了损伤。有人说,佩雷斯也曾写信给教皇约翰保罗二世。据说,信中概括地说明佩雷期改革耶路撒冷的规划。信是由佩雷斯的亲信哈尔特(Mark
Haltre)送交教皇的。哈尔特透露:“佩雷斯愿将旧耶路撒冷的主权(译者按:耶路撒冷分为新旧二城)移交给梵蒂冈。耶路撒冷一直是以色列的首都,但其旧城将由梵蒂冈治理。”
哈尔特补充说:“信中提出,那城将有一名以色列市长、一名巴勒斯坦市长,二人同受梵蒂冈管理。”
哈尔特说:规划是早两年,奥斯罗会谈前夕由佩雷斯递交梵蒂冈的。
在鉴署《原则宣言》前夕,这“梵帝冈化”的规划曾给“巴解”组织过目。当时阿拉法特同意不反对此规划。他征询几名有势的“巴解”要人,他们对规划表示高兴。
规划拟定旧城及其阿它罗机场享有治外法权,成为国际交流中心。
意大利报纸 La Stampa
于1993年9月10日,即在拉宾同阿拉法特在华盛顿会谈三天之前,发表了这规划。之后,佩雷斯吩咐他的外交人员否认此事。据说,其外交人员并未发表辟谣声明,且私下予以默认。
规划的另一目的要使耶路撒冷成为世界第二个梵蒂冈,让三大宗教服在梵蒂冈的权势之下。将出现一个同约旦王国结盟的巴勒斯坦国,其宗教首都将在耶路撒冷;行政首都另设他处,可能在那布路斯(Nablus)。
外交部某官员盛赞此规划,认定以色列同天主教世界的联络必促进贸易、旅游、经济繁荣。佩雷斯还相信,强有力的政权有利于解决阿拉伯人同以色列人之间的纠纷。
尽管有这些情报已经公开,以色列政府仍否认它对耶路撒冷的未来进行交涉。(译者注:请参阅但以理书11:45,研究是否与此局势有关)佩雷斯拟订的‘梵蒂冈化’的改革方案体现了这种国际领域的设想。
1984年是罗马天主教的‘救赎禧年’。该年年终,教皇约翰保罗二世发表题为‘救赎之年’的使徒书信,大谈他对耶路撒冷的期望说:“‘耶路撒冷象征着团结、合一及人类家庭的普世和平。……我思念并渴望着大家都要‘蒙上帝的教训’(约6:45)的那一天,以致我们都要聆听他那平安与和好的信息。我预期将来的一天,犹太人、基督徒和穆斯林人在耶路撒冷城内相遇时,要用基督在他复活之后招呼门徒时所用的话彼此招呼说:‘愿你们平安!’(约20:19)”
教皇书信的结束语,对此平安所作的评论饶有意义:
“耶稣基督奉天父的名所祝的平安,就此使耶路撒冷成为合一、兄弟爱及各民族和谐一致的伟大理想活的象征。这将实现以赛亚书的光辉嘉言:‘来吧!我们登耶和华的山,奔雅各上帝的殿;主必将他的道教训我们,我们也要行他的路。’(赛2:3)”
早在1881年,基督教作家怀爱伦夫人对罗马教廷的全球战略预言说:“关于这种迫近的危险,圣经已经发出警告;基督徒若忽略不听,就要在难逃网罗,悔之晚矣的时候,才发觉罗马教的真实性质与宗旨。她现在正在暗暗扩充势力。她的教义正在立法院中、各教会内和世人的心理上发挥作用。她正在为自己建造高大雄伟的教堂,而在这些教堂的隐密处,她过去的残忍逼迫将要重演。现在她正在静悄悄而出人不意地增强自己的势力。及至她采取行动的时机一到,她就要推行自己的策略。目前,她所渴望的是要取得优势;这种便利,她已逐渐得到了。我们不久要看到并感受到罗马都的企图何在。凡信仰并顺从圣经的人将要因而招致欺侮和逼迫。”《善恶之争》601页
“罗马教的策略和行动方针是广泛而远大的。她正在千方百计地努力扩展自己的势力,并增强自己的权柄,以便再度施行逼迫,并推翻改正教所有的成就。现今罗马教在各方面都有发展。我们且看她在……美国所办的各大学和神学院的声誉日隆,……再看英国国教形式主义的发展,以及其教徒脱离母会而加入罗马教会的普遍现象。这一切都应该使凡重视福音纯正原则的人不胜焦虑之至。”
“改正教徒已经向罗马教表示参预,并且予以赞助;他们所作的种种妥协和让步,连罗马教徒也不禁惊奇而莫名其妙。人们闭眼不看罗马教会的真实性质,以及她掌权之后所必有的危险。现在人人需要警惕起来,去抵拒这政治与宗教自由的最阴险的敌人。”《善恶之争》585,586页
美国的《时代周刊》,1992年2月24日版的封面上登出教皇约翰保罗二世同美国总统里根合影的彩照,写的大标题为:“神圣同盟:里根与教皇如何密谋支援波兰的团结运动并促使共产主义丧亡。”里根总统的国民安全顾问阿伦宣称:“这是有史以来最大的秘密同盟之一。”
(四)为何以公元508年作为上述二个预言年代的起点?
因为公元508年,罗马教正在与敌对的亚里乌斯派争战之时,藉着法王哥罗维斯(Clovis)的帮助,得到了很大的好转。
“哥罗维斯是法兰克王中第一个信奉基督教的王,他是在公元496年圣诞节受洗。……所以他得到了‘最大基督徒’和‘教会的长子’等称呼。”包韦著《教皇史》卷一295-296页
“在公元507年初,哥罗维斯在国会中,曾很激烈的宣示说,那些亚里乌斯派的人占据高
(Gaul)这么大部分,我痛心的认为这是大错……我们去打败他们,将那地夺回来吧!”哈亨著《戈特人提奥多力》199页
“公元508年提奥多力攻打哥罗维斯,而且得了胜,在得胜之后,不知为什么,他却与败方(哥罗维斯)和好,至此亚里乌斯派的压迫便完了。”史密斯但以理注解328页
【返回上级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