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以色列的罪行与刑罚 3章至6章
一、第一篇( 3:1-15 ) (一)审判的基础 3:1-2 1.以色列人是上帝从埃及领上来的―上帝有主权。 3:1 2.上帝在万族中独特的拣选以色列人―关系独特。 3:2 ●「认识」:不只是理智上的知道,还包括共同进入一個密切的 关系。在这里可以解释为独特的拣选。创 4:1 用 此字来表示「同房」的意思。 ◎享有独特的恩典,同時亦有严格的要求。所以这样的标准只能直 接適用於以色列人与教会,用到社会上的人要多经過些考虑。但 无论如何我们可以由此看见上帝对一個国家社会的真正要求是什 么,因而我们也該尽力让我们的社会公义符合这里的要求。 (二)先知发言的缘故 3:3-8 1.凡事必有因。 3:3-6 ● 3:3 可以译做「二人若没有约定,怎会一同走路呢?」。当日在 犹大荒僻的山地,路人稀少,若有两人同行,必是预先约定的。 ●「机槛」:指装上饵的陷阱。 ●「咆哮」:狮子抓住猎物時所发之声。 2.先知发言也是因为耶和华的指示。 3:7-8 ◎先知用一连串说明因果关系的問句,目的要指出先知的信息是由神 而来,他既提出审判的警告,必定是因为神要降灾,故此听的人应 該有回应。 (三)罪行与审判 3:9-15 1.撒玛利亚城内公义混亂,欺压之事不断,人以强暴夺财,不知正直 之事。 3:9-10 ●「亚实突」:非利士的城市,希腊译本则作「亚述」。 ●「家」与「宫殿」:原文都是「城堡」。 ◎埃及、非利士、亚述一向被以色列人认为是罪恶的外邦国家,而 先知邀请这些国家的首领来观看上帝选民犯罪的状况,更是讽刺 以色列人犯罪程度的惊人。 2.审判: (1)敌人围攻、抢掠城堡,得救者只是少数之人。 3:11-12 ●牧人要抢回狮子口中羊的残骸,是为了向主人交代,证明羊的 确是被野兽吃了,可参考 出 22:12-13 。 ●「躺卧在....榻上」:原意不详,原文无「躺卧」一字,「铺 绣花毯」:有古译本做「大马色」。 ●「得救」:这与第12节的「抢回」原文是同一字。 (2)亦要审判其宗教上的罪( 王下 23:15 实现此审判)。 3:13-14 ●「警戒」:原文是「作证」的意思,該字是法庭上控诉的专用术语。 ●「坛角」:逃命人之庇护与依据,可参考 王上 1:50-2:28 。 形状是突起的,祭司行赎罪之礼時,要将血抹在坛 角上,后来坛角演变为罪犯的避难所。 ●「砍下坛角」的意思是不留任何寻求安全的机会,亦即以色列 人在审判的日子,没有任何保障可倚靠,而且无人幸免於难。 (3)剥削者的奢侈房屋亦要被毁。 3:15 ●「過冬和過夏的房屋」:避寒和避暑的别墅。 ●「象牙的房屋」:指以象牙嵌饰的屋宇。 二、第二篇( 4:1-13 ) (一)对欺压贫穷之妇人的审判 4:1-3 1.罪行:欺负贫寒、压碎穷乏的,怂恿家主一同宴乐。 4:1 ●「巴珊」:为加利利北部的高原,此处草场肥美,家畜优良。 ●「巴珊的母牛」:形容富人的妻子。 ●「家主」:「丈夫」的意思。 ●「拿酒来,我们喝吧!」:「来欢宴喝酒吧!」的意思。 2.审判:被不人道的俘虏到他国。 4:2-3 ●「用鉤子鉤去」:古人赶牛群上路的方法,而当年亚述用了类似的 方法赶逐俘虏離開国土。 ●「破口」:城墙被敌人攻破時所留下的缺口。 ●「哈门」:原文意思不明显,可能指亚述的一個山名,即百姓被掳 之地,或指黑门山(位於巴珊山脉),亦有人解释成「 粪池」或「亂葬岗」。 ◎一般认为女人较有怜悯同情之心,而这些高贵的妇女不但没有,还怂 恿丈夫欺压穷人以增添自己的享受。 (二)虚有其表的宗教 4:4-5 1.先知讽刺以色列人的敬拜活动有如「犯罪」。4:4 ●伯特利和吉甲很早就是迦南人的敬拜中心,而此時是以色列人的敬 拜中心。 2.先知指出献祭等宗教仪式都只是自己所喜欢的(与敬拜上帝无关)。4:5 ●献上「有酵的感谢祭」并没有错(参考利 2:11,7:11,7:13,23:17)。 ●摩西律法规定百姓每年三次朝见神(#申 16:16),每三年 把土產十分之一留给穷人( 申 14:28 )。这里记载的却是每天朝 见神,三天献上一次十分之一。 ◎以色列人的敬拜盛大壮麗,又超越律法的要求甚多,似乎十分敬虔 ,但生活上没有公义圣洁的表现,这样的崇拜仪式只是形式的,人 喜爱的,得罪神的,加增罪過的。 (三)以色列的硬心与审判 4:6-13 1.七灾之后以色列人仍不归向神: 4:6-11 (1)饥荒 4:6 (2)旱灾 4:7-8 (3)霉烂 4:9 (4)剪虫 4:9 (5)瘟疫 4:10 (6)兵灾 4:10 (7)倾覆毁灭 4:11 ●上帝与以色列人立约時,饥荒、瘟疫、刀劍兵灾三类是盟约中背 约者当受的咒诅。可以参考 利 26 , 申 28 。 ●前五灾是天灾、兵灾是人祸、倾覆是神诅。 ●「牙齿干净」:描写饥荒的情况。 ●「归向」:「归回」、「转回」、「悔改」的意思。 ●「在收割的前三月」:指每年的二、三月间,那時的春雨对农作 物的收成非常重要。 ●「旱风」:指沙漠吹来干燥的东风,把农作物吹的枯黄。 ●「霉烂」:指的是寄生虫的危害,将农作物弄得发白。 ●「剪虫」:就是「蝗虫」。 ●「倾覆城邑如所多玛、蛾摩拉」,不在盟约之中,但旧约审判中 常出现。 ●「从火中....一根柴」:指经過刑罚后所剩下的余民。 ●原文这些灾都是用過去式,表示事情已经发生過了。所以看起来 这些都是警告性的灾祸,并没有动摇以色列的国力。 2.以色列人屡经苦难的教训仍不悔改,所以上帝要他们准备面对审判 的主―一次最终的审判。 4:12 ●12节之前有個「因此」,和合本没有翻译出来。亦即因为警告性 的灾祸对以色列人不发生作用,所以上帝要他面对自己:最终的 审判者。 3.你的神:创造者、启示者、使晨光变为幽暗,脚踏在地之 高处,名字是耶和华,万军的神。 4:13 ●「高处」:原文作「背脊」,古人以战胜的王用脚踏在敌人背上 来描写胜利者的主权,这里是指神掌管全地。 ◎以色列人遭遇前七灾時,应該会想到利未记、申命记中与上帝的 盟约。而他们还不悔改,至终要面对审判的主。 ◎本来面对上帝应該是一件可喜的事,而这里的面对上帝却是一件 恐怖的刑罚,那位创造、启示、大有能力的掌权者,将是以色列 人所无法面对的审判。前七灾的恐怖,决比不上这次要面对先知 用平和语气描述其属性的上帝。而且这灾势必要施行。 三、第三篇( 5:1-17 ) (一)以色列的哀歌 5:1-3 ●「哀歌」:即「挽歌」,丧礼的主要部份。 1.国家遭遇完全的灾祸,失去了原来的地位,且不能再复原。5:1-2 2.只有十分之一的人能逃離兵灾回来报告消息。5:3 (二)向国民呼吁 5:4-17 1.要寻找耶和华得存活,不要只寻找那些被神圣化的地点,这些地方 将成虚空(或错误)。要寻找神得存活,免得其审判如火烧无法扑 灭。 5:4-6 ●「吉甲」:与「必被掳掠」於原文采用相同的字母。 ●「无有」:於原文可作「忧伤」或「罪恶」,后者尤其指拜偶像 。圣经作者( 何 4:15 )曾以此字称呼伯特利 ,并把伯特利(神的家)改为伯亚文(偶像的家)。 ●上帝(天使)曾在伯特利和吉甲向以色列人的祖先显现( 创 26:23-25,28:10-22,46:、1-4)。 ◎以色列人以为到这些宗教圣地献祭就等於寻求神或敬拜神,先知 劝告他们要真心寻求神,而不是迷信这些宗教圣地。 ◎今日的基督徒是不是也如此?迷信圣地如「祷告山、教会」,迷 信名牌讲员,迷信特会。但真正努力研经、祷告寻求上帝的有谁 呢? 2.列举以色列人的罪与审判: 5:7-12 (1)使公平和公义失去。 5:7-9 a.这样的以色列人要寻找神,寻找设立恒星、日夜规律、水循环 定律(上帝设立公义的规律)的神。 b.寻找使力量强大的灭亡,摧毁堡垒的上帝(现在强大而踐踏公 义的强者,将要面对的审判者是可以摧毁强大力量的神)。 ●「茵陈」:是迦南地出產的一种苦菜,为一种沙漠植物,味极 苦涩。作者以此形容百姓抹煞公义所带来的后果。 ●「昴星和参星」:为亚述人所敬拜,当時被认为是掌管季节更 换的恒星。 ◎自然定律与公平正义,都被视为是上帝所设立的规范。 ◎本来公平和公义是上帝设立的,也是人民应該享受的美好果实 ,而今天以色列人居然让这甜美的公平变成人民想到就有如吃 茵陈般苦涩,又把上帝设立的公义丢弃於地。所以他们要面对 设立大自然规律,与人间公义并大有能力的审判者―耶和华。 (2)憎恶正直话与谏言。 5:10 ●「城门口」:是当日生意买卖和裁判(地方司法)的地方。 ●「说正直话的」:指公正的证人和法官。 (3)踐踏贫民。 5:11 ●「勒索麦子」:是指以高利贷的手段,收取麦子做为利息。 另一可能是穷人已把田地抵押,所收的麦子 要归还债主。 (4)苦待义人。 5:12 (5)收受贿赂。 5:12 (6)曲枉穷乏人。 5:12 (7)审判:不得享受所得来的美物。 5:11 ●「用凿過的石头」:用这种石材盖的房子会更坚固耐用。 不過先知预言以色列人不久就亡国了 ,盖这种坚固的房子也没用。 3.这样的情况,让慎重的人也只好闭口不言。 5:13 ●「通达人」:指慎重的人。 ◎国家社会到了这個地步,慎重的人也只好闭口不言,等待上帝的 审判。 4.先知劝百姓要恶恶好善,秉公行义,或者上帝会向审判后的余民 施恩。 5:14-15 ●「余民」:显示上帝的审判下以色列人不会全部灭绝。 ◎百姓以为到宗教圣地献祭,上帝就会与他们同在,而先知说他们 必须弃恶行善,才能得到上帝的悦纳。基督徒是否追求公平正义 (至少追求教会内的公平正义)胜過追求「说方言」、「感动」 、「被摸著」、「受激励」? 5.神(审判者)要从以色列人当中经過,以色列人要死亡,四处必有 哀歌响起。 5:16-17 ●「宽闊处」:指城内的公众场所。 ●「街市」:或指「街道」,或指「城墙外的乡村地方」。 ◎上帝由民中经過,让人想起出埃及的第十灾( 出 11:1-12:51 ) ,上帝经過的结果是全城的长子死亡。如今上帝也要如此 经過以色列地,带来死亡的审判。 四、第四篇( 5:18-27 ) (一)耶和华的日子 5:18-20 1.想望耶和华日子到来的人有祸了。 5:18 2.耶和华的日子黑暗没有光明,灾祸连连,无可躲藏。 5:19-20 ●百姓一向以为「耶和华的日子」是仇敌受挫,选民获救,以色列 人在列国中被高举的時刻,一個荣耀的日子。 ◎先知指出,对於不行公义的百姓而言,耶和华的日子是出乎意外 的灾祸连连与审判。 (二)虚空的宗教 5:21-27 1.上帝厌恶一切形式化的敬拜仪式、献祭与献诗。唯盼望敬拜者的生命 实质表现-公平与公义,出现在生活之中。5:21-24 ●「厌恶」:彻底憎厌,如同上帝厌恶迦南宗教一般( 申 12:31,16:22 )。 有形式而无内涵的崇拜方式,对耶和华而言有如迦南宗 教一样可厌。 ●「节期」:指无酵节、五旬节、住棚节。 ●「严肃会」:指任何节日(百姓放假庆祝)。 ●「燔祭」:整只动物完全焚烧。 ●「素祭」:所有献为礼物的祭。 ●「平安祭」:神与人共享的祭。 ●「不喜悦」:不闻(嗅觉方面的),不接受。 ●「不顾」:不看(视觉方面的)。 ◎这些节期、敬拜与仪式都是「你们的」。本来崇拜应該是上帝与人 共享的活动,而今天上帝用「你们的」显示上帝眼中这样的敬拜只 是以色列人自以为是的活动,而上帝并不悦纳。 ◎想想我们今天的崇拜、奉献与献诗,是不是也只是形式化的敬拜? 貌似虔诚,却无法带出教堂外。 2.以色列人在旷野40年所敬拜的,以及今日的敬拜,都是在拜偶像, 所以要被掳到大马色外。 5:25-27 ●26节整节可以译做「所以你们将要抬著你们的王『索古特』和你们 的偶像『克完』,就是你们的星神,是你们为自己所造的。」 「索古特」和「克完」是亚述神只的名,前者是战争神,后者是土 星神。 ●26、27两节原文都是未来式,可以解释成以色列人既然喜欢外邦的 神只,上帝就让他们被掳到外邦去。 ●「大马色外」:是指亚述地,西元前722年以色列人被亚述掳到这里。 五、第五篇( 6:1-14 ) (一)审判安逸放纵的领袖有祸了 6:1-7 :同時向南北国发言。 1.以讽刺的手法指明审判的对象是那些安逸的领袖(包括以色列和犹大 的首都)。 6:1 ●「国为列国之首」:这些领袖自认自己的国家强大。 ●「人为最著名」:指国中杰出的领袖。 ●「为以色列家所归向」:指百姓将他们的纠纷诉讼带到首领和审判 官面前。 ◎这些领袖因为国家的强盛而自满,自以为灾祸不会来临,他们可以 安枕无忧。 2.这些首领自傲的展示己国之虚荣。 6:2 ●「甲尼」、「哈马」:均为亚蘭的都市,位於以色列之北,当時可 能被以色列人攻陷。「甲尼」可能是 赛 10:9 的「迦基米施」。 ●「迦特」:非利士的都市,当時臣属於犹大。 ●原文本节的意思是那些自大的首领的陈言,要大家到那些城市看看 ,由南到北再也找不出比以色列更富强的国家。 3.这些人以为神审判的日子还遠,尽行强暴。 或:他们使以色列人脱離衰败的日子,却带来强暴的政权。 6:3 ●「位」上:为特定名词,专指王位或审判官之位。 ●第3节可译做「你们将衰败的日子抛開,却带来强暴的政权」。 4.这些领袖過著糜烂奢侈的生活,一点也不为国家的破败担忧。 6:4-6 ●「舒身」:斜躺。 ●「羊羔」、「牛犊」:「上等的嫩畜肉」。当時的人以小麦与大麦为 主食,肉则是留到特殊的日子才吃。这些人却 可以以上等的肉为主食。 ●「如同大卫」:讽刺这些首领没有大卫的贤明,却又自比为大卫, 制造乐器为了表示自己颇懂音律。 ●「唱消闲的歌曲」:原文意思不详,大概是指「无目的地弹奏乐器」 或指「即兴地演奏音乐」。 ●「大碗喝酒」:用「大碗」或「盆」喝酒,生动的形容狂欢牛饮的 样子。 ●「约瑟」:指以色列人。 ●1908-1910年发现的撒玛利亚陶器碎片(西元前841-742年)中,记 载了撒玛利亚统治阶级类似的行径(挥霍油跟酒)。 ●「苦难」:「破败」、「粉碎」、「碎裂」。 5.所以这些人将要首先被掳,一切宴乐要止息。 6:7 ●这些人既然是「为首」、「最著名」所以神的审判也就是「首先被 掳」。 ◎直接应用到教会身上,我们該想想我们是不是单单享受弟兄姊妹之间 胡搞瞎混的快乐,而忘记教会的危机?是不是以为自己是基督徒 ,拥有特权,可以随意度日。而今天教会中少有努力研经,忠心 为上帝的子民分解真理的道的人。当上帝的子民来往奔走寻找上帝的 话時,多少人是用自己的经验强加於弟兄身上?多少人实行「属灵专 制」?又有多少人因为单单听到人的声音或假冒上帝声音的人声,而 陷入痛苦与旁徨中?多少渴慕真理的人是被教会专制的旋风卷離上帝 的?我们为「基督身体」的苦难担忧吗? (二)毁灭与审判近了 6:8-11 1.上帝发誓,一定行审判,将一切交付敌人。 6:8 ●「指著自己起誓」:因为没有更大的存在,所以上帝指著自己起誓。 ●「荣华」:「骄傲」。 2.死亡全面性的临到,耶和华的名成为恐怖咒诅的名词。 6:9-11 ●「烧他尸首」:火葬本是不被以色列人接受的方式,但是当時大概 为了防止瘟疫发生,或因死亡人数過多,只好用火 葬的方式。 ●不提耶和华的名是因为怕提起会触怒神(百姓深知此刑罚是来自耶 和华),可能会降下更多的灾祸。 (三)结论 6:12-14 1.以色列人做出夸大愚昧的事-把公平、公义变成苦胆、茵陈。 6:12 ●一般人不会做出违反上帝所设立自然律的愚昧事(在山崖上要马奔 跑、牛耕地),而以色列人竟然把公平、公义丢弃! 2.以色列人又自夸力量大,结局就是全国灭亡。 6:13-14 ●「虚浮的事」:或作「微不足道的事」。暗指「罗底巴亚米」, 位於基列东部的城市。 ●「角」:力量的象徵。暗指「加宁」,以色列东北面的城市。 ●罗底巴亚米、加宁是亚述的边境城,为约阿施或耶罗波安二世由亚述 人手中夺下。先知的意思是以色列虽自夸自己能夺取此两城,却无法 与亚述的力量相比。 ●「哈马口」、「亚拉巴」分别为北国的南北边界。意思就是全国被攻 取。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