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1:1-16 预言撒玛利亚和耶路撒冷受审判 2 「万民」:审判的对象在此主要是以色列与犹大(见1及下文 )。 3-5 宣告耶和华的降临和审判 3 「居所」:指圣殿。 「步行地的高处」:原作「践踏在地的背上」,象徵战胜全地 (参哈3:19注)。 4 众山「如蜡化在火中」,诸谷「如水冲下山坡」,象徵神要毁 灭选民和他们的土地。 5 「雅各」:於本节指北国以色列(与下半节「犹大」成对比) ,於本书其他地方通指南国犹大(见3:1, 8-9等)。 「犹大的邱坛」:包括对异教神祗的敬拜(参代下28:2-4, 25)。 6-9 宣告撒玛利亚的灭亡 6 「作为种 ...... 根基来」:种葡萄的人将丘岭上的石头掘出,然 後投入谷中。先知以此暗示撒玛利亚必被亚述彻底消灭。 7 「妓女雇价」:在神看来,拜偶像即犯奸淫(参何1:2),给偶 像的献祭等於付给娼妓的淫资。 8 「赤脚」:当时哀悼仪式之一。 「露体」:指裸著上身,象徵极度的哀伤。 9 「伤痕无法医治」:神屡次责打无效,因此以色列将无复国希 望。 「延及 ...... 城门」:犹大也要受罚,但仍有存留的机会。 10-16 耶路撒冷所受的刑罚,本段所提及的城邑可能都在耶路撒冷的西南, 城邑的名字都是双关语。 10 「迦特」:原文与「报告」一字相似。亚述入侵犹大的噩讯, 不可以传到邻近的迦特城,以免那里的非利士人嗤笑。 「伯亚弗拉」:意即「灰尘之家」。 「辊於 ......中」:象徵哀伤、懊悔、屈辱。 11 「沙斐」:即美丽;「赤身蒙羞过去」表示原先的美丽将被剥 夺净尽,也可能暗示亚述和巴比伦对待俘虏的卑鄙行径。 「撒南」:原文读音与动词「出来」相似,整句讥讽该城居民 因畏敌而躲在城内,不敢出去迎战。 「伯以薛」:意即邻埠;整句表示此城不再被当作「邻城」供 人歇息、避难。此名亦可解作「收回」,指它因自己的患难而 撤消对别人的援助。 12 「玛律」:原文与「苦毒、灾祸」一字相似。 「临到 ...... 城门」:灾难直逼犹大的京城,但「耶路撒冷」此 名原有「平安」之意。 13 「拉吉」:距耶城西南约四十八公里(三十英里),此名原文 与「马」音似。当时南北国都倚赖盟邦埃及提供战车战马,而 不仰赖神。新购的马匹车辆通常先在拉吉歇息,然後运进耶城。 「快马套车」:原指准备出发迎战,但现今却变成逃避敌人的 追杀(参赛30:16)。 14 「你要将 ...... 摩利设迦特」:「摩利设」意即许了婚的女子, 当时父亲把妆奁送给将出嫁的女儿(参王上9:16)。这里预言 犹大要跟摩利设迦特道别,如送女儿出嫁离开父家,暗示此城 将落入敌人手中。 「亚革悉」:意即欺骗;这城可能在拉吉之东北。犹大诸王( 「以色列诸王」)以为亚革悉城可以御敌,谁知却不能。 15 「玛利沙」:原文读音与「夺取」相似。此城位於犹大北境的 险要地带,昔日罗波安王曾加以修筑以御防北国的入侵。 (代下11:8) 「亚杜兰」:昔日大卫为躲避扫罗而藏匿於该地的洞穴。 「以色列 ...... 亚杜兰」比喻以色列昔日的荣耀将要逃去。 16 剃头为犹太人传统的哀悼仪式,而大大光秃是极悲伤的表现。 「被掳去」:主要指被迦勒底人掳至巴比伦。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