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5:1-6 一位君王将要来临 犹大虽被敌人围攻,但将来有一君王(弥赛亚)要从伯利恒而出,治 理与牧养百姓,使民安居。 1 「成群」:或作「组成军队」或「被围攻」。 「聚集成队」:为应付外敌入侵而组织成军;此字原文亦可译 作「自刺」(即割身),是哀悼死人时的举动。 (参申14:1; 耶16:6) 「审判者」:指古时带领百姓脱离敌人压制的士师。 「击打 ...... 的脸」:当时的国君,与昔日的士师相反,竟被敌 人征服和凌辱(参哀3:30)。 2 「伯利恒以法他」:伯利恒旧称以法他(参创35:19; 得1:1-2)。 「诸城」:原文作「千」,可指部落或乡镇。新约马太福音引 用此节时则作「诸首领」(参太2:6注)。 「根源」:指出处。 「亘古」:或作「古时」。 「太初」:於原文可指 1 人类历史之始(赛64:4); 2 摩西和约书亚的日子(赛63:9); 3 大卫的时代(摩9:11)。 此处大概指远古时代,表示弥赛亚的根源可追溯到以色列最古 的祖先;亦可能暗示弥赛亚自永恒即存在。 3 「那生产的妇人」:指弥赛亚之母,或以色列中属神的百姓( 弥赛亚从他们而出)。 「其余的弟兄」:指失散的以色列人。 「归到以色列人那里」:或作「与以色列人一同归回」。 4 弥赛亚这位理想君王并非代替神治理百姓,而是以神权统治。 5-6 神在百姓中间立首领保卫他们,敌人(亚述)不但不能进侵,且受以 色列人辖制。 「七个」、「八个」:指很多(参摩1:3)。 「毁坏」:原文或作「统治」。 「宁录地」:即巴比伦和亚述之地(参串)。亚述和宁录这里 可代表敌对势力。 「的关口」:或作「用拔出来的刀」 : 有学者认为5-6节的预 言於主前二至一世纪玛加比独立时期,已应验了,当时以色列 脱离了叙利亚西流基王的统治。 5:7-15 神恩待余民并洁净他们 7 学者对本节有两个不同的解释: 1 神向身处万国中的以民大施恩泽,如同降下露水甘霖; 2 神藉处於异国的以色列人赐福给万民。 从8-9节看来,1 的解释似较合理。 8-9 以色列民虽被掳至异邦,但他们勇猛非常,不受敌人克制。 9 「手举起」:表示成就大事、击败对方。 10-14 神洁净余民,使他们不再依靠车马、城邑与异教的神祗。 10 「车辆」:指战车。 11 「城邑」:约坦及希西家王均致力兴建城邑,作为防御用途( 参代下27:3-4; 32:5, 29)。 13 「柱像」:见何3:4注。 14 「木偶」:或作「亚舍拉」。 迦南人立木柱於坛旁,象徵巴力神之妻亚舍拉。 「城邑」有学者译作「偶像」,与上句「亚舍拉」平行。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