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级目录】
概论
第一段 宣告神的忿怒即将来临(一章)
一、先知的自荐(~l)
二、神的行动(一2~4)
三、雅各家的罪与罚(一5~7)
四、先知的呼号(一1~16)
第二段 痛斥雅各家的各种罪行(二至三章)
一、好恶者欺压穷人的恶行(二1~5)
二、“我的民”拒绝神的情形(二6~11)
三、预言末后的盼望(二12~13)
四、官长的罪行(三1~4)
五、先知的罪恶(三5~8)
六、小结-领袖们的罪行与恶果(三9~12)
第三段 耶和华的国权与拯救(四章)
一、耶和华殿的山(四1~5)
二、耶和华作王(四6~8)
三、锡安劬劳(四9~13)
第四段 教赎主的来临(五章)
第五段 耶和华与百姓的争辩(六至七章)
一、神的争辩与劝戒(六1~5)
二、神所要的敬拜(六6~8)
三、指责城内居民的罪恶(六9~16)
四、先知的哀叹(七1~6)
五、信心的仰望与盼望(七7~13)
概论
一、先知弥迦
弥迦的全名是MICAH,意即“谁像耶和华”(参杨氏经文汇编),旧约先知的名字常有重要意义,并非随意乱取。这可能是早期信心伟人开始已有习惯,如:亚当给妻子取名夏娃,意即众生之母(创三20),亚当为儿子取名该隐,意即“得”(创四1),挪亚意即安慰、安息(创五29),亚伯拉罕意即多国的父(创十七5)……。但不少先知名字的意义是与神有关的,如以利亚(ELIAH)意即“神是主”,伊莱沙(ELISHA)意即“神是救主”,何西亚(HOSEA)即“神是帮助”,约珥(JOEL)即“主是神”(或耶和华是神),俄巴底亚(OBADIAH)即“神的仆人”……等等可显示这些先知事奉的态度,都是以神为中心的。
二、工作时期
本书一1说弥迦是在犹大王约坦、亚哈斯、希西家在位时作先知(这几个王朝约为公元前739~687);但弥迦大概开始于约坦王的晚期,经过亚哈斯全期,至希西家中期。这样他必定与以赛亚同时在犹大国作先知。但以赛亚颇具政治影响力,常出入宫庭,其社会地位较弥迦高。但弥迦虽在民间作先知,他的信息却也同样受君王的重视(耶廿六18、19)。那时北方的以色列国已濒临亡国边缘,先知何西阿正怀着悲痛的心情向以色列全国发出扎心的呼喊。弥迦则在犹大国民间严厉的指责罪恶。
三、主要信息
1.宣告神已采取行动惩戒他的百姓(一2~7)。
2.指责犹大人从君王以致祭司、官长、百姓各阶层的罪恶,必受报应(三l~2、9~11,六8)。
3.阐明神所要的敬拜不是礼仪和礼物,乃是真诚悔改,真实品德(六6~8)。
4.预言救赎主之降生,神的国度必因神自己能力建立(四1~5,五2)。
5.神的选民终必因神的信实蒙拯救,在神的眷爱中蒙恩(二12~13,五7~9,七14~20)。
四、历史背景
当时北方的以色列国,不论政治或宗教情况都极为混乱,实际上以色列国从撒迦利亚王以后直到最后一个何细亚王这几十年中,信仰与道德都堕落到极点,国势垂危,不倚靠神却四处求助外邦敌人,如亚述埃及等。以色列国这种情形必然影响南方的大国。因二国人民之间的同族关系,互相交往中所受到信仰与道德的影响,是无法避免的。例如以色列最坏的王亚哈,与南方犹国的约沙法王结为姻亲,他女儿嫁给约沙法的儿子约兰(王下八18)。在拜偶像的事上,犹大国也受到北方以色列国若干程度的“鼓励”而放胆悖逆神。弥迦作先知时的亚哈斯王,其热心拜偶的程度几乎可比北方的亚哈,亚哈斯甚至把自己的长子经火献给假神(王下十六3),他又派人到亚兰国的大马色去,仿制外邦拜偶像的祭坛,占夺圣殿祭坛的地位(王下十六10~13),而弥迦作先知的时期,经过了亚哈斯正在位的整个时期,所以本书六7:“耶和华岂喜悦千千的公羊,或是万万的油河么?我岂可为自己的罪过,献我的长子么?为心中的罪恶,献我身所生的么?”很明显是针对亚哈斯王的恶行而说的。
弥迦虽然是一个平民,他却靠神刚强,严励斥责罪恶,警告说神已采取行动要惩治犯罪的百姓,对当时有权势的富户(二1)、官长和宗教领袖,弥迦坦率地指出他们的恶行,其大胆与率直的程度,甚至在现今民主时代的人也会为他的安危而担心,例如:
三2——“你们恶善好恶,从人身上剥皮,从人骨头上剔肉……。”又如:
三11——“首领为贿赂行审判,祭司为雇价施训诲,先知为银钱行占卜,他们却倚赖耶和华说:耶和华不是在我们中间么……。”
虽然如此,他的话深受希西家王的赏识,后来先知耶利米因直谏约雅敬王几乎被置于死地,民间的首领却引用弥迦忠谏的话为先饵,救了耶利米(耶廿六16~19)。可见忠心按神的托付说话必不徒然,且蒙神眷顾。
五、章题
第一章:神的忿怒
第二章:受灾祸的原因
第三章:领袖们的罪恶
第四章;耶和华殿的山
第五章:救主降生的预言
第六章:敬拜的真义
第七章:罪人的指望
六、全书分析
第一段
宣告神的忿怒即将来临(一章)
一、先知的自荐(一1)
二、神的行动(一2~4)
三、雅各家的罪与罚(一5~7)
四、先知的呼号(一8~16)
1.先知个人的伤痛(一8~10)
2.先知为各处的人呼号(一11~16)
第二段
痛斥雅各家的各种罪行(二至三章)
一、奸恶者欺压穷人的恶行(二1~5)
二、“我的民”拒绝神的情形(二6~11)
1.他们怎样拒绝神的信息(二6)
2.他们怎样蔑视神的宽容(二7~10)
3.他们怎样欢迎假先知(二11)
三、预言末后的盼望(二12~13)
四、官长的罪行(三1~4)
五、先知的罪行(三5~8)
六、小结——领袖们的罪行与恶果(三9~12)
第三段
耶和华的国权与拯救(四章)
一、耶和华殿的山(四l~5)
二、耶和华作王(四6~8)
三、锡安的劬劳(四9~13)
第四段
救赎主的来临(五章)
一、击打以色列的审判者(五1)
二、救主降生伯利恒(五2)
三、复兴的以色列国(五3~6)
四、余民蒙眷佑(五7~9)
五、太平的景象(五10~11)
六、信仰上的复兴(五12~15)
第五段
耶和华与百姓的争辩(六至七章)
一、神的争辩与劝戒(六1~5)
二、神所要的敬拜(六6~8)
三、指责城内居民的罪恶(六9~16)
四、先知的哀叹(七1~6)
五、信心的仰望与盼望(七7~13)
六、求告与称颂(七14~20)
── 陈终道《弥迦书讲义》
【返回上级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