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返回上级目录】

第一段 宣告神的忿怒即将来临(一章)

读经提示

1.注意弥迦作先知时的时代背景(一1,参王下十五至二十章,代下廿七至卅二章)。

2.先知怎样自荐?基督徒该怎样使人认识自己是基督徒而使神得荣耀?

3.本章的信息是针对以色列国还是犹大国?

4.先知警告同胞要留心神正在采取行动,对我们有什么教训?

5.以色列家的罪与外邦列国的罪有不同之处吗?在那一点上不同?

6.第七节的妓女指谁?所得的雇价指什么?(参:何三章)

78~10节先知为同胞哀伤呼号,给我们什么教训?88~16之城镇是什么地方?(参圣经字典与串珠)。先知在描写些什么灾祸?


一、先知的自荐(~1

作为神的一个先知,要怎样自荐呢?弥迦正像许多其他的先知那样,只简略地提到他从神得着了默示,这就是他最好的自荐。神的仆人最好的自荐就是把自己从神所领受的信息忠心传出去。在世上有学问有地位的人,不一定有神的信息。若在教会中只有传道的职位,却没有神的信息,任何方式的自荐都是多余的。所以每一位神的仆人应当自己省察,为什么耶和华不常有默示呢?我是否忠心勇敢地传讲神所交托的信息呢?

本节显示本书的事应与王下十五至二十章对照(参代下廿七至卅二章),也就是以色列国从撒迦利亚起至何细亚之末后六个王朝以及南方犹大国约坦、亚哈斯、希西家诸王在位的时期。那时北方以色列国已濒临亡国边缘,犹大国的约坦、亚哈斯也是恶王,幸好还有希西家王敬畏神,领导全国在信仰上复兴,情形较北方以色列国略胜一筹。

论撒玛利亚和耶路撒冷”——表示本书信息是对以色列人说的,因撒玛利亚是北方以色列国的京都,耶路撒冷则是南方犹大国的京都

二、神的行动(一2~4

在这几节中,先知竭力呼唤全国同胞都要留心听他的警告,因为神已因他们的罪行采取行动。无论以色列人和犹太人,他们似乎都忽视了神要作什么?他们心中所筹算的,手中所作的,完全不理会神是一切人的主宰。先知在此唤醒他们要侧耳而听神要从他的圣殿见证他们的不是。他已经出了他的居所,采取行动。神不再默然忍耐他百姓的狂妄,当他在怒中显出他那权能的作为时,众山必消化,诸谷也必崩裂,岂是血肉之躯的人所能担当?

今日基督徒的生活情形是否如以色列人那样,在一切言行动作之中,已不再理会神的旨意如何,只顾到自己或别人的兴趣怎样了?

主耶和华从他的圣殿要见证你们的不是。特提从他的圣殿为强调以色列民族在事奉神的事上之失败是无可掩饰的。他们在圣殿以外另设邱坛,在独一的神以外事奉偶像。这等恶行绝不能被算为他们在宗教上另一方式的虔诚表现,他们任何由在圣殿以外的事奉都是信仰上的悖逆行为,因为:

1)他们早已知道神是独一的神,在耶和华以外,不可事奉别神(出廿3;王下十七35;赛四十三11~12;耶廿五6;民卅五15;何十三4),他们竟公然凭自己的喜欢事奉外邦的偶像。

2)他们早已知道,不可在神认可的圣殿祭坛以外,擅自献祭(书廿二11~121928~29)。祭司的职任必须由神设立,且要先接受那特别调制之圣膏油膏抹,这才算是分别为圣,才可以任祭司职(出卅22~23,廿九章;利九章);但北方的以色列国,一开始就大胆违犯神的命令,不但擅自设立金牛犊代表耶和华,且擅自设立祭司(王上十二2833),直到以色列亡国,他们从未离开这样的罪(王下十七33~3441)。以色列国如此大胆拜偶像,对犹大国影响很大。犹大王亚哈斯曾使儿子经火(王下十六3),又仿制亚述偶像的坛,取代了圣殿的铜祭坛(王下十六10~16),所以神说他要从他的圣殿见证他百姓的不是,因他们凭己意冒犯神的律法。

今日信徒的心灵是圣灵的居所,是神的殿(林前六19)。我们是否也擅设偶像的坛,不按神的旨意,只按自己的喜欢?

众山在他以下必消化……”似乎是描写地震或火山爆发的情形(弥一4)。

圣经常用地震形容神的威严与大能,如:摩西领导以色列人到西乃山下,宣布律法之前(出十九18),基督在十架上断气时(太廿七50~51),大灾难之末期,基督从空中降至地上时(启十六17~19)。事实上,不但古人惧怕地震,直到现今,虽然科学进步,人们对地震海啸仍感到可怕,心寒胆战。

三、雅各家的罪与罚(一5~7

先知在此把上文神所要见证以色列家的不是指明出来。神为什么要发怒使众山消化,诸谷崩裂?是因为以色列家事奉偶像的缘故。注意,以色列家的罪不是不事奉神,只事奉偶像,而是既事奉神,也事奉偶像。

5——“雅各的罪在那里呢?岂不是在撒玛利亚么?犹大的邱坛在那里呢?岂不是在耶路撒冷么?”——撒玛利亚是以色列国的京都,耶路撒冷是犹大国的京都,都是政治与信仰的中心地。以色列的金牛虽不设在京都,信仰的领导权却在撒玛利亚。可见不论以色列国或犹大国,都同样深陷在拜偶像的罪中。这些人原本该向万民见证独一真神之作为,如今竟去效法外邦列国去事奉他们的偶像,何等羞耻?

岂不是在……”这话表明他们犯罪的证据十分明显,无可狡辩。实际上神根本也不理会人对罪的狡辩。人虽然可以只顾自己犯罪,不理会神的行动;神也同样可以按他自己的时候施行刑罚,不理会人的争辩。罪与罚是相连的,逃避刑罚的唯一途径是丢弃罪恶,悔改归神。

当神的百姓不肯自己毁弃偶像的时候,神只好藉他们的仇敌前来吞灭他们,然后连他们的偶像也一并灭掉。他们既不肯在撒玛利亚和耶路撒冷还是繁华美好的时候,清除偶像,神就只好让它们变成田野的乱堆之后,清除那些跟他们一起毁灭的偶像了!

7——“从妓女雇价所聚来的,后必归为妓女的雇价。”——吕振中译本将雇价译作淫资,更为易明。妓女卖淫所得的钱是淫贱的代价,行淫是圣经明列为应治死的罪(申廿二20~30)。所以卖淫所得的淫资当然是污秽的钱财。这种钱财不论积累了多少,仍是下贱污秽,不蒙神悦纳的。不能因此提高身价。在此妓女比喻以色列人。他们在独一的神之外,另求偶像的保护,又求助于亚述与埃及,虽可从外邦得到暂时的平安,其实是出卖了自己,对神不贞不专,有如妓女淫贱堕落,所换取的保护就像所得的淫资一般,下贱又没有保障。

何西阿书一至三章明明用淫妇代表偏向别神的以色列(何三1)。在此先知弥迦所称的妓女,虽没明指以色列人,但实际意义已甚明显,是与何西阿书相似的用法。注意:弥迦与北国的何西阿是同时期的先知。

四、先知的呼号(一8~16

由于本段所提及的若干城镇多在犹大西南,或近非利士人之地,先知描述的口吻,显然是逃避战祸的情景;所以本段的描写大概是指亚述军队侵占犹大城邑的情形。按圣经的记载可能指亚述王西拿基立围攻耶路撒冷之役(参王下十八至十九章;赛卅六至卅七章;代下卅二1~23),又按圣经图集 The Mac Millan Bible Atlas)第二五四图,当时亚述军队从北方南下,除围困耶路撒冷城之外,且已包抄耶路撒冷,攻占了耶路撒冷城南部或西南的城邑,也就是本段11~16节提及的城镇。

1.先知个人的伤痛(一8~10

神的仆人——时代的先知,和别的以色列人有什么不同?不单是不事奉偶像而已,就是对于罪恶的污秽、痛苦、可憎、和它所带来痛苦的结局,另有属灵的远见,看见罪恶的可恶。先知又有真切的爱心,为那许多无知眼瞎的人焦急哀号。先知在这里一面宣告神的忿怒就要来临,一面自己为同胞的罪过哀号焦急。他自称呼号如野狗,强调其同胞的住处将被侵占而荒凉,如野狗没有自己的地方,没有主人的保护,哀鸣如鸵鸟。圣经中野狗与驼鸟的住处都是代表荒僻的地方,如:赛十三21~22——“只有旷野的走兽卧在那里,咆哮的兽满了房屋,驼乌住在那里,野山羊在那里跳舞。又如赛卅四13~14——“以东的宫殿要长荆棘,保障要长蒺藜和刺草,要作野狗的住处,驼鸟的居所·……(参赛四十三20,耶五十39,伯卅29),所以先知这话是强调同胞被仇敌赶逐掳掠,国土沦亡荒凉的危险。先知预见这种凄凉悲惨的厄运,而这种厄运他自己也要一同遭遇到的。所以他用这两句很特别的话——呼号如野狗,哀鸣如驼鸟,形容他对所预见的国家命运表示痛苦和悲伤。

9——“因为撒玛利亚的伤痕无法医治,延及犹大

这话有双重意义:

以色列国在信仰上的堕落,从立国开始就敢悖逆神,把事奉金牛犊代替事奉耶和华。这种观念日渐影响了南方的犹大国,在拜偶像的罪上受到鼓励

指撒玛利亚(以色列京都)被亚述倾覆的结果,使亚述军可长驱南下,祸延犹大。

不要在迦特报告……”10节)——先知虽为着警告同胞而向人宣露他自己为国家前景的暗淡而悲伤,却不想让邻邦的外族知道,因为先知深深觉得,这不只是神的百姓自己的羞辱,也使他们的神脸上无光,成为外邦人的笑柄,所以说不要在沙特报告这件事……”(一10),就是不要在外邦人跟前宣扬的意思。

2.先知为各处的人呼号(一11~16

l)沙斐(Shaphir)意即佳美,在犹大西南部。

2)撒南(Zanon)意即羊群之地(place of flock ),是犹太高原的一个城镇,或即洗楠(书十五37

3)伯以薛(Bethezel),意即坚固之家或邻人之家,位于非利士平原上,可能属犹大,或属撒玛利亚。

4)马尔(Maroth)意即苦,是犹大的一个镇,在非利士平原,真实地点无可考查。

5)拉吉(Lachish)意即坚固难攻的,或人的行为,是耶路撒冷的西南部,近非利士边境的一个城镇,筑有坚垒。

6)摩利设迦特(Moresheth~Gath)意即榨酒器,在拉吉附近之东北方,耶路撒冷之南部偏西,即先知弥迦的住处,颇近非利士境。

7)亚革悉(Achzib)意即诡诈的,犹大西部低地之一镇(参书十五44)。

8)玛利沙(Mareshah)意即山岭或隘口之首领,属犹大低原的一个小城,在拉吉与摩利设迦特之间,地势险恶,罗波安王曾在此筑坚城作为耶路撒冷之外围保障。

9)亚杜兰(Adullam)意即人民之正义,是犹太低地之一城,在伯利恒之西南(书十二15,十五35;代下十一7),大概不是大卫逃避扫罗时所躲藏之洞穴所在地。

以上先知所提的地区都在犹大西南方,是接近非利士境的城镇。按圣经新释所记,公元前七二一至七一九年间,亚述王他珥根二世,在吞灭了北国之后,曾在这海岸的大道上歼灭埃及军队。数年后犹大与以东、摩押、非利士等国互相联盟,加上埃及的援助,企图击倒亚述,却被亚述的大将他珥探打得落花流水。当亚述的军队沿着海岸向埃及进攻,忽然又转向耶路撒冷猛击,所以弥迦在此所描写的,是从埃及经非利士至犹大西南部的各城镇,在受战祸牵累之中的情形。

先知在此用了许多悲伤的话,都是形容战争失败,国破家亡的悲惨情景。其中提及拉吉说:锡安居民的罪由你而起。(一13)大概因拉吉是犹大近非利士边境的坚固城,筑有堡垒,因而造成国民的一种安全感,自以为平安,其实这种安全感是自欺的,并不足以防阻他们的强敌,却使他们因傲慢而轻忽神的警告,不悔改归向神。

要用快马套车”——大概指当时犹大、以色列等国向埃及购买战车的事有关。他们以为多买这些战车,使可以成为军事上的强国。先知在此似有讥讽的意思。你们要用快马套车,究竟是要敌挡强敌呢?还是要快速逃命?

“……要为你所喜爱的儿女剪除的头发,使头光秃……,(16节)——旧约时的犹太人常以撕裂衣服,并剃光头发表示悲哀。例如乔布听闻儿女在一日之间死去时,就撕裂衣服并剃了头发(伯一20),以赛亚及耶利米等也同样以剃发光头为悲哀的表示(赛廿二12,耶七29)。当时的摩押人也有同样的习惯(赛十五2),先知伊莱沙时,曾有童子取笑他秃头的上去罢……”,那些童子因而受神严厉咒诅(王下二23~24)。新约书信中使徒保罗曾提到“……人若以剪发剃发为羞愧,就……”(林前十一6),看来剃发或光秃还含有羞耻的意味。事实上所有因神管教而遭灾或受惩治而悲哀哭泣的,也都有自觉羞愧的成份。在此先知呼吁他的同胞要为他们的儿女剪除他们的头发,意即要他们为国破家亡的命运悲哀痛悔。

总括全章,可得如下要训:

1.基督徒要从世俗中分别出来才能有属灵的眼光,领受从神而来的信息,并能看见这时代的危险和需要,不在罪恶的潮流中沉睡(1节)。弥迦若像以色列人一样犯罪,心中隐藏偶像,怎会有神的默示临到他呢?

2.世人虽不理会神的旨意而行事生活,基督徒却要时刻留心神的旨意,从每日生活中留心神的作为,留心圣灵在我们心中说话的声音,留心神所憎恶和喜爱的事,留心神要惩治或奖励的人,留心神无比的权能与荣耀(2节)。先知留心神的心意,所以他预先知道神将要怎样管教他的百姓,向同胞发出警告。

3.不要为自己的罪辩护,要诚实认罪。难道神果真需要找寻我们的罪,才能找出来么?他的查问,其实全都是为叫我们在他脸光中省察自己,好叫我们的灵性得复兴,心灵得洁净。所以不要把神藉神仆人的警告当作恶骂,要接受责备,诚实归向神(5节)。

4.许多人在受神惩治或管教时,埋怨神太残酷了,却忘记了神的管教未来到之前,曾长久的忍耐等候,多方的警告警戒,但人总是存侥幸的心理,就像以色列那样,既不肯打碎他们的偶像,又想得神的眷佑,一旦发觉神不理会人的取巧,便埋怨神太残酷(6~7节)。

以色列王亚哈,遇见以利亚时,对以利亚说:使以色列遭灾的就是你么?以利亚说:使以色列遭灾的不是我,乃是你和你父家,因为你们离弃耶和华的诫命,去随从巴力。(王上十八17~18)亚哈王以为是先知求神不下雨致使以色列国遭灾,但先知却说使以色列国遭灾的是亚哈王,因为他把以色列全国陷在拜偶像的罪中,所以神才藉先知宣告降旱灾。人只顾怨渎神惩治罪恶,把人间一切悲剧全归咎于神,竟轻忽了那招到神惩治的原因,是人自己的硬心与悖逆。这竟是自古以来一再重演的悲剧。

5.因自己犯罪而悲伤的人不少,但能因别人犯罪,为人灵性的光景悲伤的实在难能可贵。先知竟能为同胞的悖逆神,大声哀号,赤脚露体而行,绝不是装模作样而是真情流露,如丧考妣,这种爱心是因认识神而来的。我们对属灵的同胞骨肉,有没有这么深的亲切感?为什么我们不能像先知那样善于体会神的心肠?
── 陈终道《弥迦书讲义》

【返回上级目录】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安息日会心雨文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