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返回上级目录】

第三段 尼尼微倾覆的惨像(一15至二13

读经提示

1.一15为何忽然向犹大报好信息?与上文有何关系?劝犹太人向神守节还愿有何要训?

2那打碎邦国的是谁?二1何以先知劝尼尼微谨慎防守?

3那使地空虚的已使雅各空虚……”何意?与尼尼微倾覆有何关系?

4.留心尼尼微被敌军攻陷的悲惨景象(二3~10)。

511~13节的狮子指谁?怎么知道它一定不是象征属神方面的人?

6.总结全段,列出要训。


一、向犹大报好信息(~15

本书每段都在描写尼尼微的毁灭。上文先知说明了神本性的圣洁忌邪,不轻易发怒,却也万不以有罪的为无罪之后,随即指明尼尼微人将无法逃避神的报应,不论他们想用什么计谋抗拒神,就像醉酒的人那样,根本不能在神跟前站稳。本节却忽然转向犹大人报好信息。当时亚述已吞灭了北方以色列国(公元前722)。南方的犹大也岌岌可危,但因希西家王专心倚靠神,整个局势扭转过来。尼尼微于公元前612年被玛代王西阿萨利斯(Cyaxaras)所灭。这对犹大人正是好消息,所以看哪,有报好信传平安之人的脚登山……”按当时历史的事实,是指传达尼尼微倾覆的好消息的人说的,他们可能要翻过山坡才能向犹大报喜信.所以说他们的脚登山……

现今基督徒为福音争战,也该像当日的希西家王勇抗西拿基立那样。人的讥笑误解,多数人的轻视,家人的反对……像敌军一般,四面围着我们,而人心顽固不肯相信,真像坚固的尼尼微,难以攻破,而这一切都不是凭人的口才、理由可以使人信服的,只能靠神在人的能力以外动工,求圣灵赐人信服的心。

15下:犹大阿,可以守你的节期,还你所许的愿”——本节可有两方面的领会:(1)强敌既已覆灭,可以向神守节欢乐,还愿了。(2)当时战祸的急逼,已影响许多人无心事奉神,甚至所许的愿无法偿还,因犹大人还愿要到圣殿献祭(民六21;撒上一21~28),所以在强敌倾覆后,报好信息的说,可以向神守节还愿了。

要训:(1)遇苦难困境时要专心倚靠神,(2)为福音争战要凭信心,不看环境,不看人。(3)从困境得神解救的,勿忘感恩还愿。

二、警告尼尼微(二1~2

1~2尼尼微阿,那打碎邦国的上来……”——按当时的邦国是指玛代王西阿萨利斯及巴比伦王尼波布利沙(Nabopolassar,见The Ryie Study Bible附注)。他们联合攻破尼尼微,第一节下半先知警告尼尼微要看守保障,谨防道路,使腰强壮,大大勉力,其实是带讽刺口吻的预言,其隐意大概是:尽管你们竭力防守罢!神所用以打碎你的强敌就要到了。你们的努力防守又有什么用处呢?反面描写那攻击亚述的敌人远较亚述强大,尽管他们竭力防守,仍将难免亡国的命运。

2上:耶和华复兴雅各的荣华好像以色列的荣华一祥”——很明显的将雅各以色列作为比较来说明神要怎样复兴他的百姓。可见先知用雅各以色列时,他的观念中必

然把这两个名词各作不同意义的代表,然后指明终必得着一样的复兴。这样雅各和以色列有什么分别?

雅各和以色列是同一个人的名字,只不过雅各是旧名,以色列是他和神摔跤后,神为他改的新名,但那是雅各一生的重要转折点(创卅二22~28)。在此把新旧名一起提及,似乎要表明神是看顾雅各一生的神,不论他灵性低沉或高峰、失败或成功,神都曾同样看顾他。照样,神对雅各的子孙以色列人——神的百姓,也必同样看顾。

2上:复兴雅各……以色列的荣华……”实际上指以色列在末后日子的复兴。虽然他们从巴比伦回国重建圣殿也可算为小复兴,但直到新约基督升天之前,使徒们还在问说:主阿,你复兴以色列国就在这时候吗?(徒一6)可见复兴以色列的荣华,这预言并未应验。

2下:因为使地空虚的,已经使雅各……空虚。”——吕振中译本作那劫掠一空者已把雅各和以色列劫掠一空,英译本NASB.作“devasator”即蹂躏毁灭者,及“devastated”即蹂躏了,荒废了。

2下:将他们的葡萄技毁坏了”——葡萄是巴勒斯坦地的主要农产品,毁坏了他们的葡萄枝指毁坏了他们的农产品。战争向来影响农耕与收成。

这下半节的总意是:神既已藉亚述惩治了他的百姓以色列,现在该轮到亚述本身受惩治了。亚述得以复兴富强,并非因他们的义,乃因以色列人的恶(参申九4~5),以色列既不肯自己空虚,在神前自卑,神只好容许亚述来使他们空虚了。但这并不表示亚述比以色列更好。亚述只不过按自己的恶性行恶而已,并非有意遵守神的旨意,不过他们的凶恶残暴却为神惩治了他的百姓。反之,神的子民,虽然受管教惩治,仍是神的儿女,他仍会使他们得着复兴。按肉身作神属地子民的以色列民,也必按肉身在地上的列国中复兴他的荣华,那是千禧年中以色列国在地上的荣华。(以色列人个人的灵魂灭亡或得救,一向都是按个人的信心而定,非按种族或国家)。

以色列分国后,以色列一词有时指全族,有时仅指北方的以色列国。在此用雅各和以色列。似指全以色列族。当时虽然只有北方以色列国已亡于亚述,但南方犹大国也仅凭约西亚王的复兴,苟延残喘,也同样饱受异族欺凌。约西亚王之后,只隔了一个约哈斯王朝,到约雅斤时第一批犹大人已被掳至巴比伦,实际上已经在半亡国的状态。先知那鸿既在约西亚王时作先知,按大体而论,整个以色列族已濒临国破家亡,国势空虚的地步了!

但先知的信息,不是偏重宣告雅各家的败亡,而是预言亚述受报应的时候已到。神的百姓尚且因他们的罪受了惩治,何况不认识神的尼尼微呢?这些外邦既蹂躏了神的百姓,怎能逃避神的报应呢?

三、敌军的威武善战(二3~4

3~4他勇士的盾牌是红的,精兵都穿朱红衣服……”——当时的玛代军兵可能喜用红色。红色是各种色素最刺激的颜色,且与血色相近。先知在此特强调其敌军的盾牌与军装都用红色,更增加流血惨烈的景象。

3中:战车上的钢铁闪烁如火……”——可见那些战车是经常磨擦光耀的,意味着他们的士兵是训练有素,早有准备的,——而且有不少犀利簇新的武器。按“The Mac Millan Bible Study 圣经图集,玛代王于公元前614年攻占亚述城,又于公元前612年与巴比伦联合,攻陷尼尼微。

4车辆在街上急行,在宽阔处奔来奔去,形状如火把,飞跑如闪电。”——战车跑得快如闪电,也就是战马精壮,战车操作极为顺利的意思。所以本节实意与上节相同。他们的车辆既可在尼尼微的街上急行无阻,可见他们前进如人无人之境,以大获全胜的态度攻陷了尼尼微城。

四、倾覆的情景(二5~10

5~7尼尼微王招聚他的贵胄,他们步行绊跌,速上城墙,预备挡牌,河闸开放,宫殿冲没,王后蒙羞,被人掳去,宫女捶胸,哀鸣如鸽。此乃命定之事。

5上:招聚贵胄”——可见已到危急,缺乏守军,准备作孤注一掷的地步。

5中:步行绊跌”——是描写战败慌乱的情景。

5下:速上城墙”——古时战争必须保护城墙。有些大城城墙宽厚达数十尺,敌军需用绳梯爬墙,很容易被守军击杀,而进攻这类坚固的敌军常特建与城墙同样高度的攻城塔,用人力推近城墙攻打,这些描写表示军情十分危急。

6上:河闸开放”——古代大城喜欢建造在大河附近,甚至跨越在大河之中(如巴比伦大城),以便引导河水围城的四周;作为保护。尼尼微的水引自底格里斯河(Tigris),上游有河闸控制河水。可能玛代军兵夺取了控制河水的水闸,开了水闸,因而使全城泛滥,甚至宫殿冲没,全城溃没。

6下:宫殿冲没”——The Ryrie Study Bible,宫殿很可能是指伊斯塔庙,若然则王后可能指庙中女神,而所谓宫女可能指庙中服役的女尼。

8~9尼尼微自古以来,如同聚水的池子……”形容她一向是商业与政治的中心,也是权力与财富积聚的所在,各种各样的人都在此争取今世的富贵荣华,但旦战祸来临,人民都四散逃亡,无数的金银宝器任人抢掠,而抢掠的人也无法保障自己的安全。

10尼尼微现在空虚荒凉,人心消化人膝相碰,腰都疼痛,脸都变色。

全节形容全城空虚,人心惊惶的情形,消化即溶化。战祸之可怕令人整个精神崩溃,双膝相碰,又引起腰痛,都是精神过度紧张和惊恐的结果。可见世上金银财富,并不能保障生命的安全,不论古今都是如此,在真正面对生死的危难时,平素凶暴残忍的人,也都显得胆怯可怜。

五、被吞灭的狮子(二11~13

这几节中先知把全盛时期的亚述比作狮子,它四周的邻邦就像被撕碎的食物一般,任它吞吃。

11狮子的洞和少壮狮子喂养之处在那里呢?……”——亚述不再是百兽之王,连自己的洞穴都没有了,可以安全喂养小狮的地方也没有了,全国已彻底沦亡!

12公狮为小狮撕碎食物……乞满他的洞穴。”——指亚述强盛时侵吞各国的财富,积存为自己享用。

13万军之耶和华说,我与你为敌……”——这就是亚述倾覆的原因,她虽像一只猛狮,却是被神吞灭的狮子。从此,亚述不再成为世上的国度。

13末:你使者的声音,必不再听见。”——既没有国家,当然也就没有使者,但本句可与西拿基立之使者辱骂神之声音对比(赛卅七9~13)。这是敌挡神的人的下场。

这一小段可给我总结几点要训:

1.世上的邦国,兴衰都在神的掌握之中。

2.不要为恶人心怀不平,神必按各人所行的,照他的时候施行报应。

3.在别人受神管教时,自己应知警惕,不要自以为义。在自己受管教时,要及时悔改,不要怨天尤人,要省察罪恶求神赦免;不要因所受管教灰心。要知道神是我们永远的父。

4.不要爱世界和其上的情欲,不要与世人同流合污,因这世界和其上的情欲都要过去(约壹二15~17)。

5.没有神的人纵然是勇士,在急难中也会慷慨无措,但信靠神的人,有主所赐平安(约十六33)。
── 陈终道《那鸿书讲义》

【返回上级目录】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安息日会心雨文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