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 论
【返回上级目录】
一.
作者
先知哈巴谷的身世不詳,只知他是一位先知,是猶太人 所認同和敬重的先知。他的言論雖只有五十六節,卻非常有
價值,被重視,因為他被新約作者引用。義人因信得生(二4) 被保羅和希伯來書作者引用,成為因信稱義的重要經文根據
(參羅馬書一17,希伯來書十38)。又例如「雖然遲延,還要 等候,因為必然臨到,不再遲延」(二3) ,被希伯來書作者
引用作為主再來的根據(參希伯來書十37) 。
哈巴谷的名字是「抱」或「擁抱」的意思。是他希望人 抱緊神,擁抱神嗎?還是他要人明白,神是時刻懷抱著我們,
我們不得而知。不過,本書以介紹神,以神為歡欣,為喜樂, 為力量作結尾,是先知自己的經歷,他自己緊緊的依靠神。
人真的要一生擁抱神,這樣他無論在怎樣的環境下都能安然 居住,安穩前行。
哈巴谷不但是位先知,也是一位詩人,第三章的禱告調
用流離歌,可見是可以唱吟的。先知以詩人的情懷來頌讚神, 勸人抓緊神,實別有一番風味。
二. 主題
當我們一打開本書,我們會立刻看到「律法放鬆,公理
也不顯明,惡人圍困義人,所以公理顯然顛倒」(一4),「你 眼目清潔不看邪僻,不看奸惡,行詭詐的,你為何看著不理
呢?惡人吞滅比自己公義的,你為何靜默不語呢?」(一13) 等經文,這明顯是有關罪惡,和處理罪惡有關。換言之,這
是一卷論到公義問題的書。世上到處都出現不公平,不公義 的事,人在這情況下怎樣面對?人要怎樣處理?先知哈巴谷
代表了人的想法,透過與神的辯論,得出一個答案:義人因 信得生(二4)。那就是說,在這罪惡充滿不公的世界,人唯有
信靠神才可以生活,生存下去,因為神是義的,祂必按祂的 時間和方法去處理惡和不義。緊緊信靠神是唯一的出路,否
則人活在不公的世界,就只會嘆息,埋怨,質疑,忿怒,甚 至會作出激烈的行動,有時會造成更大的傷害。因此,我們
可以給這本書一個主題:義人因信得生。
三. 全書分段
這本書的分段是相當明顯和簡單的,全書可分作三個部分: 1. 疑問 - 人對不公的疑問
(一章) 2. 宣示 - 神對不公的處理 (二章) 3.
禱告 -
人的出路
(三章)
【返回上级目录】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安息日会心雨文字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