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一段 人對不公的疑問 (第一章) 哈巴谷書第一章給人的印像是對話式的,是先知向神提 出的疑問。疑問的中心是:社會上有那麼多不公,不義的事, 神為何不理? 一. 對不義的疑問 (一1-4) 「律法放鬆,公理也不顯明,惡人圍困義人,所以公理 顯然顛倒」(v.4),可說是這幾節經文的中心。先知哈巴谷覺 得神沒有理會不公,不義的事。大概是他看見了猶大國許多 不義的事一直發生,因此向神提出這樣的疑問。 這疑問也是一般人的疑問。因為在人的心目中,人普遍 認為,如果有神,神又是公義嚴明的,那麼祂怎會容讓這些 不公不義的事發生?怎會容讓這些事存在。 1. 神不聽禱告 (v.1) 「耶和華阿,我呼求你,你不應允,要到幾時呢?我因 強暴哀求你,你還不拯救」,這是哈巴谷向神發出的哀求, 他哀求,因為他心中痛苦。他痛苦不光是因為罪惡太多,同 時因為神好像沒有理會。「要到幾時」,及「還不拯救」正 好說明神不聞不問,不聽他的禱告。 「因強暴哀求你」,先知因為痛恨罪,到了哀痛的地步, 因此向神發出哀求。「哀求」就是向神發出呼喊,哀鳴,因 為他心靈痛苦。他向神發出呼喊「有強暴!」,好像是在提 醒神,世上有許多不義,強暴的事。 先知的禱告不是為自己求什麼,他的禱告完全是為了國 家,為了社會。先知有神一樣憎惡罪的性情,滿腔熱情的向 神祈求,求神干預,求神制止。 可是,對於先知的哀求,神好像沒有反應,沒有處理, 任由強暴的事?續發生。「要到幾時呢?」,說明先知已禱告 了好一陣子,神依然沒有答應,沒有動靜,而且好像遙遙無 期。先知百思不得其解,神為什麼會這樣,先知心裡焦急。 每當人的禱告未蒙垂聽,人常有這樣的感覺,也會向神 發出同樣的疑問。特別是當人的禱告是正當的,合神心意的, 是為整体的好處時,如果神不立即答應,人就會有同樣的疑 惑。 2. 神不理惡 (v.3) 「你為何使我看見罪孽,你為何看著奸惡而不理呢?毀 滅和強暴在我面前,又起了爭端和相鬥的事」(v.3)。先知向 神發出疑問,因為他覺得神不理惡事發生。 A. 他常見惡。「你為何使我看見罪孽」,先知常常看到罪 惡的事發生。「罪孽」不但是罪,更含有苦毒,苦害,勞碌 的意思。那就是說,先知看見所發生的惡事,往往是人用毒 計,處心積慮而犯的,這些罪惡並帶給人和社會很大的災害, 苦痛。 B. 神知有惡。「你為何看著奸惡而不理呢?」,先知看見 奸惡的事發生,他更知神也看見。而這裡的「看見」有「觀 看」的意思,和神「看」祂所創造的萬物時的「看」同一字。 先知覺得,神現在看著惡事不斷的發生,祂好像也只在那裡 觀看,並沒有做任何事。 C. 神沒理會。「毀滅和強暴在我面前,又起了爭端和相鬥 的事」,因為神只在那裡觀看而不理會,因此各種各樣的壞 事不斷發生。「毀滅」就是使用暴力,帶來毀壞性的災殃。 「爭端」是打官司。「相鬥」是相爭,分爭的意思。這都是 社會的亂象,造成社會的不安,可是神好像全不理會。 3. 法律不彰 (v.4) 「因此律法放鬆,公理也不顯明,惡人圍困義人,所以 公理顯然顛倒」,這是先知哈巴谷的看法,他認為因為神沒 有干預,任由罪惡發生,因此,法律形同虛設,完全失去作 用。 「律法放鬆」。「放鬆」有冰冷,緩慢,疲憊的意思。 律法雖然仍存在,但很鬆懈,像疲憊不堪的樣子,沒有約制 力。雖然有律法的條文,但已僵化。 「公理也不顯明」。「顯明」有出來,出現的意思。就 是公理沒有出現,人看不見公理。執法機構失去作用,主持 公道的審判官也不公正,司法制度失效,因此,惡人往往得 勢,圍困義人,使奉公守法,行事規矩的人反而吃虧。 「公理顯然顛倒」。「顛倒」有彎曲,扭轉的意思。正 因律法鬆懈,公義沒有出現,就形成沒有是非曲直,黑白不 分,真理和真相常被扭曲,使人有不知所從的局面。 這一切在先知眼中看來都是神的責任,是因祂沒有出面 加以阻止,沒有干預所致。先知滿腹牢騷,向神發出質疑。 人都是這樣,一有什麼事情發生,矛頭常指向神。我們 總覺得神不理會惡,沒有好好處理。明明是人的問題,都要 歸到神的頭上,凡事都要神負責。 二. 神的回答 (一5-11) 哈巴谷一連串的疑問,神給哈巴谷一個他意想不到的回 答。 1. 慨嘆猶太人不信 (v.5) 「你們總是不信」。首先,從神的答覆中我們看見神指 責猶太人的不信。 這樣看來,不是神不理,乃是猶太人不信。不信是猶太 人一直以來的毛病。有時神雖然作了工,猶太人還是不信。 A. 要觀看 「耶和華說,你們要向列國中觀看」,神要人觀看,要 人注意。人要看才會發現神在作什麼,人要留意才會看見神 其實在作工。神要猶太人留意看外邦人,要留心他們的動靜, 動向,留心神在外邦人中作了什麼事。神時時會透過外邦人 來完成祂的計劃,用外邦人來達成祂的心意,過去如此,現 在如此,將來也如此,故人要留意,要小心觀看。神不一定 要在本國動工,神有時會在外邦作工,是要叫人看見而受警 誡。可惜猶太人都看不見,看見了也不信。 B. 要驚奇 「大大驚奇」,驚奇就是使人詫異,使人吃驚。神做事 往往是人意想不到,出人意料之外的,因為祂是獨行奇事的 神(詩篇七十二18)。當人看見神的作為時,人會大大驚奇, 希奇神怎會用這樣的方法來成就祂的旨意。 C. 要相信 「因為在你們的時候,我行一件事,雖有人告訴你們, 你們總是不信」,神也要猶太人看看他們自己是怎樣的不信。 神預告要向當代的猶太人行奇妙的事,但神知道,即便有人 告訴他們,他們也不會信。 這是猶太人的問題。在過去,神為了警誡他們,曾行了 多少奇事,可猶太人總是不信。神過去也曾藉外邦人教訓過 他們,在士師時代如此,在列王時代如此,但以色列人總是 不信,沒有從歷史得到教訓。現在神又再一次要他們留意外 邦人,要透過外邦人來成就祂的心意,巴不得猶太人相信。 2. 使用巴比倫人懲誡 (v.6-11) 其次,神要刑罰猶大。先知以為神不理會,不處理猶太 人所犯的罪,神告訴他,祂要起來刑罰他們,不過不是用人 以為的方法。 「我必興起迦勒底人」,神宣佈祂要興起迦勒底人,就 是巴比倫人來懲罰猶太人,要用他們成就祂的旨意。 這些巴比倫人是怎樣的一些人呢? A. 殘暴的人 (v.6) 「就是那殘忍暴躁之民」。「殘忍」就是凶殘,苦楚的 意思。「暴躁」除了是性情暴戾之外,也含快速,迅速的意 思。迦勒底人是些性情殘暴易怒的人,他們動不動就會發怒, 而且會快速地用凶殘手段使人受苦,令人痛苦。 B. 搶掠的人 (v.6) 「通行遍地,佔據那不屬自己的住處」,就是喜歡搶掠, 霸佔別人的地方。巴比倫人因為強盛勇猛,常以武力征服別 國,霸占土地,無往而不利,成為一時霸主。他們常這樣侵 佔別人的土地,家園。 C. 勇猛強悍 (v.7-8) 「他威武可畏,判斷和勢力,都任意發出」(v.7),迦勒 底人是威猛叫人害怕的。「威武」是指其氣勢可怕。「判斷」 是指其決定,「勢力」是指其毀滅,破壞能力。意思是他的 兵力龐大,無人能敵,要別人留存,或毀滅都隨他的喜歡, 任他決定。因此他所到之處,都叫人畏懼,使人害怕。 「他的馬比豹更快,比晚上的豺狼更猛。馬兵踊躍爭先, 都從遠方而來。他們飛跑如鷹抓食,都為行強暴而來」。巴 比倫的強項在於他們的馬兵,他們快速像鷹,像豹。他們兇 猛像夜晚的餓狼,飢不擇食,凡遇見他們的必倒霉,必遭其 毒手,無一倖免。雖然他們居於遠方,但因其行軍快速,常 叫人措手不及,敗在他們手下。 D. 談笑用兵 (v.9-11) 巴比倫太強了,他們談笑用兵,在談笑間就會把敵人征 服,使人灰飛煙滅。 聞風喪膽。「定住臉面向前」就是一意向前攻取,要征 服敵人。他們一定意這樣做,就無人能倖免。這句話也可以 譯作「未到之先,人就懼怕他們」,這是因為他們太強了, 只要他們喜歡,他們定意要攻打誰,誰就會遭殃,因此人聞 風喪膽,未到已經害怕。 談笑用兵。「將擄掠的人聚集,多如塵沙。他們譏笑君 王,笑話首領,嗤笑一切保障,築壘攻取,他以自己的勢力 為神,像風猛然掃過」(v.10-11)。他們擄掠人易如反掌,人 要抵抗他們,他們都覺得好笑,覺得他們不自量力。他們真 可以在談笑間就把人打敗,在談笑間叫人灰飛煙滅。他們太 強了,他們自以為是神。 三. 對神回答的疑問
(一12-17)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