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返回上级目录】

第一段 第一次的求问与答复(~1~11

读经提示

1.什么事使哈巴谷激愤不平?我们有没有与哈巴谷相似的情形?

2.哈巴谷为什么质问神?我们曾否向神提过类似的质问?

33~4节的话先知所称的奸恶律法放松是指他本国还是巴比伦?

4.神怎样回答先知?他的答复给我们什么启示性的教训?

5.先知得神第一次答复后,为什么还发出第二次问题?

6.神给先知第二次答复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新约圣经三次引用义人因信得生,解释因信称义的真理,何故?


一、求问(一1~4

在这一段中,先知因为看见罪恶势力的继续横行,却不见恶人受报而感到困惑不解,他带着质问的语气向神求问,神却要他自己向列国观看,便可以知道神是否不惩治恶人的神。现今有一部分信徒轻忽了这件事——“向列国观看,看世界局势之演变以领会神对这世代的行动。不但神如此吩咐哈巴谷,主耶稣也曾用类似的话,使门徒留意地上国攻打国、民攻打民的情形,以留心他来的时候近了,又叫我们向田野观看,就知道工作有何需要,看无花果树长叶,就知道这些事近了。(参太廿四7~1433;约四35)。一2他说,耶和华阿,我呼求你,你不应允,要到几时呢?我因强暴哀求你,你还不拯救。

先知哈巴谷在这里所发出的问题,正是历代以来那些敬奉真神的正直人心中所要问的问题,乔布(伯廿一7)、所罗门(传七15)、耶利米(耶十二1)也都曾发出类似的问题。神为什么任让强暴的恶人继续存在,为什么看见奸恶而不干预呢?甚至当神的子民和仆人为着所见暴虐背理的事,向神呼求的时候,却也未见神的应允?正如先知在此所说的“……耶和华阿,我呼求你,你不应允,要到几时呢?我因强暴哀求你,你还不拯救……”。注意本书之末句解释了上句所说的呼求而不蒙应允,是特指为强暴奸恶2节)之事而言。神既是喜爱公义,恨恶罪恶的,所有属神的人也必自然同有这种属神的性情,对恶与不义有难以容忍的心态。

在今日的世代中,不也是充满各样强暴和奸恶的事吗?许多人也在问说,神既是公义的,为什么容许那些事存在呢?但请注意现今那些质问神为什么不伸张公义、惩罚恶人的人,和先知哈巴谷的情形大不相同。虽然他们所发生的疑难是相似的,但他们内心对神的态度大不相同。先知哈巴谷所发出的愤慨与不平,不是为个人的利益,乃是为神的律法放松(见一4)。他眼见同胞蔑视神的法度,以致在信仰和道德上(宗教制度与社会安宁上),都背离神的道,失去了以神为中心的生活标准,却始终未见神采取惩罚行动;因而内心焦急愤慨,于是在呼求而未蒙应允之中向神质问为什么

但现今那些埋怨神为什么不伸张公义的人,他们本身的行事就充满了不公义,只不过在自己受亏损时埋怨神为什么不报应那些使他们吃亏的人。但当他们自己用奸恶强暴对待别人的时候,根本就忘记了神的公义。事实上,神倘若真的像他们所埋怨那样,立即按公义施报的话,这等人早就已经到永火里去了!

我们的内心也常为恶人心怀不平吗?(诗卅七1)是为我们自己或亲友的利益受亏损而不平?还是为神的本性和神真理的权威,因恶人之尚未受报而被人轻视误解感到愤慨不平?关于这几节中所指的强暴奸恶的事,有解经家以为不是指犹太国,而是指外族如亚述或巴比伦。这种见解较为不当,因:

1.当时犹大尚未亡国。而只有犹大国是敬畏独一真神的民族,先知显然是因同胞的罪而向神发出呼求。第二节中我因强暴哀求你,你还不拯救。应指犹大人之间的强暴,而非外敌入侵。因下文——

2.第四节首句因此律法放松必是指旧约的律法。先知不至为外邦异族的律法热心,而外邦异族根本就不明白神的律法,无所谓放松

3.下文第六节说的迦勒底人横行天下,占据那不属自己的住处,而511节整小段中对迦勒底的描写,偏重他们的威武可畏方面,显然是属于被神用作施行惩罚者的姿态,而不是描写他们的暴虐可恶方面,与下文1217节先知再质问神的时候所描绘的迦勒底人,在语气上大不相同,证明这几节当然不会是指巴比伦,而是指先知在自己本国中所见的罪恶。忠心的神仆对一切罪恶,不论敌人的恶行或自己同胞的恶行,都会同样觉得难以忍受。

二、神的答复(一5~11

5耶和华说,你们要向列国中观看,大大惊奇,因为在你们的时候,我行一件事,虽有人告诉你们,你们总是不信

神并未直接回答先知他为何看着奸恶而不理,但他却要先知和他的同胞向列国观看,就是神要兴起巴比伦,作为惩罚以色列家和一切恶人的工具.这是神早已藉他仆人说过的,但以色列人却总不肯信。

在此虽没明说有人是谁人,但最少有早过哈巴谷作先知时的以赛亚曾对希西家预言说:凡你家里所有的,非你列祖积蓄到如今的,都要被掳到巴比伦去,不留下一样……”(赛卅九6),而与哈巴谷曾有一段时间同作先知的耶利米,则说得更具体:我必召北方的众族、和我仆人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来攻击这地,和这地的居民,并四围一切的国民,我要将他们尽行灭绝,以致他们令人惊骇、嗤笑,并且永久荒凉。这是耶和华说的……这全地必然荒凉,令人惊骇,这些国民要服事巴比伦王七十年(耶廿五9~11)。犹太人不但不信,不接受,且因此逼迫耶利米。

虽有……”5节)英文圣经译作就算有……”

510节,几乎完全是描写巴比伦人的威武强悍、凶猛众多,目空一切,和无法抵御的军事势力。这就是神所给先知的答复。

换言之,神的回答,就是:神早已预备了惩罚犹太人的工具了!巴比伦就是神的工具。神绝非不惩罚罪恶,但神只能按照他自己的智慧判定什么时候施罚是最适当的。人的焦急和诉怨并不能扰乱神行事的计划和时间。

有人说神为什么不立即捆绑撒但呢?为什么容许恶人仍然横行恶道呢?为什么看见教会受逼迫,却不为他们伸冤呢?但谁能作神的谋士呢?(罗十一33~36)谁能断定照神既定的时间除灭撒但会比现在除灭更好呢?我们不是也可以像神要先知向列国中观看那样,看看这个世代的邪恶时势,从其中领悟神的旨意吗?恶人诚然仍可行恶,但恶人岂不也正受恶人的报应吗?历史上的埃及、亚述、巴比伦……不是都相继地成为神施行刑罚的工具又受了报应吗?自古以来,神从小姑息罪恶;但他绝不听凭人的指使向谁施报,乃是按他自己的旨意和时间施行审判,显明公理,建立他的国度。

1516节用单数的、似特指某一个暴君。(英译NASB.作他们NIV.与吕振中译本均与和合本同译作)。

用钩钩住”——当时对待俘虏确有用钩钩鼻者。用钩捕获……”与上下文连在一起读,可知主要是描写巴比伦王对待战俘如捕获野兽的残暴情形。



第二段 第二次的求问与答复(一12至二4

读经提示

1.先知既获神答复,为什么仍发出第二次的问题?他的内心有什么矛盾?

2、先知为什么要站在守望所……”等待神的答复?

3.二2~4给先知的回答有那几个要点?

4义人必因信得生对当时的人指什么重要启示?



一、求问(一12至二1

12耶和华我的神,我的圣者阿,你不是从亘古而有吗?我们必不致死……”

先知表现他对神的信心——“我们必不致死,神既是从亘古而有,永恒不变的全能者,所以信靠他的人必不致死,神虽然会惩治他的百姓,又设立惩治他百姓的人施行刑罚,但正如亚一15所说的,这只是神稍微恼怒我民,却不想巴比伦人对他的百姓加害过份。注意:派定他……设立他英文圣经作他们,但无论他们都是指巴比伦人。可能指巴比伦的一个王,他们则包括他所率领统治的军兵与人民。

但先知第二次的求问,表示他对神在上文所给的答复并未完全满意。虽然神已经兴起巴比伦作为惩罚列国与犹大之工具,但这怎么见得就是伸张公义,显明公理呢?因为巴比伦本身并非秉行公义,更不是敬奉真神的。反之,巴比伦的残暴凶恶,比较他所吞灭侵害的列国更甚。这样,还不过是恶人吞灭比自己公义的,神为何静默不语呢?神既是眼目清洁,不喜欢看见邪僻奸恶和诡诈的事,但他为什么只惩罚那些罪恶轻的.却任凭那些罪恶更甚的得势?就如任凭巴比伦鱼肉列国,待他们像海中的鱼、林中的兽,任意用网罗捕捉杀戮呢?

先知这一连串的疑难,表露其内心的困惑,比第一次向神的质疑更透彻。先知大概忽视了上文神的答复中对巴比伦的强暴凶残早已提及,而第十一节末句更明说他在神的面前显为有罪,倘若先知留意思想上文的话,就必能领悟,神这样设立巴比伦作为惩治人的(12节末),必有他的计划和用意。神既然不姑息列国之罪,而用巴比伦惩治有罪之列国,当然也不会纵容巴比伦的罪了。

在此先知的观念正和我们的观念一样,以为神只会用无罪的义人,绝不会用有罪的恶人。但事实并不是如此。所罗门王曾说:耶和华所造的,各适其用,就是恶人也为祸患的日子所造。(箴十六4)甚至尼布甲尼撒王:也被算为神的仆人(耶廿五9,四十三10),波斯王古列被称为我的牧人(赛四十四28)。其实同样的原则早已应用在以色列人所占夺的迦南诸族身上(申九4~5;利十八24~28)。

类似先知哈巴谷的诉冤,在新约启示录中也同样可见——“我看见在祭坛底下,有为神的道、并为作见证被杀之人的灵魂;大声喊着说:圣洁真实的主阿,你不审判住在地上的人,给我们伸流血的冤,要等到几时呢?(启六9~10),但神的回答是还要安息片时(启六11),使徒约翰在异象中看见象征那敌基督者的兽,如何任意而行,又与圣徒争战,并且得胜(启十三5~7)。所赐给圣徒的安慰话是:掳掠人的必被掳掠,用刀杀人的必被刀杀,圣徒的忍耐和信心,就是在此。(启十三10)。换言之,圣徒的忍耐和信心在于信任神的公义和神对付恶人的方法。他会按他的时候,使杀人的被杀,为他的子民伸冤。
── 陈终道《哈巴谷书讲义》

【返回上级目录】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安息日会心雨文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