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返回上级目录】
第四段
先知的求告与歌颂(三l~19)
三章一至十九节
读经提示
1.留心上下文,试描述先知在什么心情下发出第二节的祷告?
2.先知求神复兴他的作为,按下文看来是指什么?我们为教会作相似祷告时所期望的是什么?
3.为什么先知能发出像17~19节的歌颂?对我们有什么教训?
一、求告(三1~2)
“流离歌”是古代歌曲的一种名称,可能是一种雄壮喧闹的歌曲。
本章全章就是一篇祷告和歌颂。先知在他的诗词中,不断数说神的伟大作为,然后以信心的凯歌作为全篇的结束。在此第二节的求告可分为二点:
1.先知自己在神前的战兢
三2:“耶和华阿,我听见你的名声就惧怕……”。
“名声”小字作言语。注意:这第二节的第一句和十六节的第一句意思是相同的。十六节第一句说:“我听见耶和华的声音,身体战兢,嘴唇发颤……”,而在第二至十六节之间则是在数说神的各种奇妙作为。所以全篇颂祷的开端,是先知因上文第二章神对他论及关乎迦勒底人的灾祸而感到“惧怕”,其结束则系因先知自己数说神的伟大作为而战兢。所以先知的祷告和歌颂,是在于他自己先看见了神的全然可敬可畏——“全地的人都当在他面前肃敬静默”,然后才这样求告和歌颂的。
如果我们的眼睛只看见世上邪恶权势的嚣张,没有看见神至高无上的权柄掌管一切,我们决不能有“信心的祷告”,也不会有流露真情的歌颂,因为如果我们未认识神的权能,当然不会有完全的
信赖,未看见神的崇高伟大.当然不会从心灵深处发出歌颂了。所以更深的认识神.和我们的祷告与颂赞的生活大有关系。
2.先知渴求神复兴他的作为
“复兴”含有重新再兴起已往曾经为以色列人显出的作为的意思,所以先知在这里的恳求,是根据过去神曾在以色列中施行奇妙作为这事实而求的,就是下文他所数说的各种神的大权能。
注意:本书一5神对先知说:“你们向列国观看……”、先知看见了当时的列国,虽被神用以惩戒他的百姓,却终于难免相继覆灭,连正要兴起的巴比伦,也必受惩罚,因而就回顾神以往怎样为他的百姓惩治列国的大作为,所以先知在领悟了神永古不变的权能之后,便渴求神复兴他的作为,也就是求神重新向他百姓施行拯救(参三13)。
“在这些年间,在发怒的时候,以怜悯为念。”(2节)——本句补充上句“复兴你的作为”的意思,就是求神在发怒管教他百姓的时候,还是以怜悯为念;暂时惩戒之后,就重新显出权能,施行拯救(参亚一15)。
二、数说神的大权能(三3~16)
本段申述神在古时怎样显出他的大权能,显示先知对于旧约历史,特别关乎以色列人出埃及走旷野路程的历史十分熟悉。
“提幔”属以东地。“巴兰山”(Mt,Paran)与先知巴兰(Balaam)不同名,是西乃山地之一部份(申卅三2;参士五4~5;诗六十八7~8)。“古珊”(Cushan)意即黑,可能因古实居民占多数而得名,在此与“米甸”并称,谅系米甸邻近的一族,威克利夫圣经注释认为:
1古珊可能是米甸的一部分,所以摩西的妻子西坡拉又被看为古实女子(民十二1)。
②古珊可能是现今的埃塞俄比亚(Ethiopia)。
三11:“日月都在本宫停住”——指约书亚记第十章的胜利,神曾应允他的祷告而使日月停留。
三15:“你乘马践踏红海”——追述神领导以色列人过红海经历,神使红海分开,让他百姓践踏而过。
总之,神曾为他的百姓战胜各种仇敌,不论是山岭、江河、旷野、异族的攻击、瘟疫疾病……,都不能拦阻神的旨意成就,只能成全神的计划,彰显神的权能。既然如此,先知自觉非常渺小而战兢,他岂能拦阻神要惩罚他百姓的旨意呢?他“只可安静等候灾难之日临到,犯境之民上来”(16节)。
三、信心的凯歌(三17~19)
在农业社会中,田园失收,就等于现今以工商业为中心的社会之不景气,经济大衰退。这是十分悲哀凄凉的情景,既然神的百姓难免受灾,前途悲观,先知为什么还能说:“虽然无花果树不发旺葡萄树不结果,橄榄树也不效力,田地不出粮食,圈中绝了羊,棚内也没有牛,然而我要因耶和华欢欣,因救我的神喜乐”呢?因为先知所看见的,不只是神的旨意不是人所能拦阻,更看见了这位永远得胜的神,无可抗拒之神就是他们的神。有了这样一位神,还怕什么呢?灾祸与惩戒是暂时的,神却是永远的。那现在被兴起来作为神惩治列国之工具的巴比伦,至终必同样要因她本身的罪倾覆,但“义人必因信得生”。从神所生的儿女,虽受惩戒,必再蒙怜恤,所以,信心的歌颂,全在乎看见了神的伟大权能,不在乎眼前环境的悲观。
── 陈终道《哈巴谷书讲义》
【返回上级目录】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安息日会心雨文字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