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返回上级目录】
第三段
责备耶路撒冷的罪(三1~7)
三章一至七节
读经提示
1.读全段,按先知的责备列出耶路撒冷的官长与有什么罪过。圣灵是否在我们心中有过相似的责备?
2.按全段列出神所憎恶的是什么?神的本性是怎样的?神对他百姓的期望是什么?
三1:“悖逆、污秽、欺压的城”——指耶路撒冷(见下文2、5节)。耶路撒冷是神圣殿的建造地,理应是圣洁光明之城。从启示录中之“新耶路撒冷”从天而降,可见神的旨意是要使这地上的耶路撒冷被分别为圣,可以作为天上耶路撒冷的预表,岂知这应当圣洁光明之城竟变成悖逆污秽欺压的城,充满各种因悖逆神而有的罪污!
一、耶路撒冷的“四不”(三2)
1.不听从命令——先知耶利米曾有一段时间和西番雅同期作先知,耶利米形容耶路撒冷人的刚硬,不听从神的呼声(英译命令作“voice”指神呼唤之声音)说:
“原来以色列家和犹大家,大行诡诈攻击我,这是耶和华说的。他们不认耶和华说,这并不是他,灾祸必不临到我们,刀剑和饥荒我们也看不见,先知的话必成为风,道也不在他们里面……”(耶五11~13)。
又说:“自从你们列祖出埃及地的那日,直到今日,我差遣我的仆人众先知,到你们那里去,每日从早起来差遣他们,你们却不听从不侧耳而听,竟硬着颈项行恶,比你们列祖更甚,你要将这一切的话告诉他们,他们却不听从,呼唤他们,他们却不答应”(耶七25~27)。
2.不领受训诲——“训海”英译作“改正”,意指神藉先知指责他们的罪过,劝导他们改正行为,他们却不肯领受,正如耶利米说:“你毁灭他们,他们仍不受惩治,他们使脸刚硬过于盘石,不肯回头”(耶五3下)。本章下文说:“我说你只要敬畏我,领受训海,如此你的住处,不致照我所拟定的除灭,只是你们从早起来,就在一切事上败坏自己”(三7)。
3.不倚靠耶和华——本书第一章已提及犹大人一面敬拜耶和华,一面事奉各种假神,不专心倚靠耶和华就是不倚靠耶和华。他们倚靠外邦假神保护的结果,使他们梦想或可靠赖那些一向侵扰他们的强国,拯救他们脱离另外的仇敌。其实他们真正的灾祸不是仇敌的侵害,乃是他们不专诚倚靠耶和华。
4.不亲近神——这并非说他们完全没有献祭或停止了一切宗教礼仪,乃是说他们只用嘴唇亲近神,按仪式亲近,心却远离神。在神看来就是不亲近神。就如夫妻之间,倘若其中一方面有口无心,表面热情,却是同床异梦,则在心灵上实际已甚为疏远。现今不少信徒与主的关系,可从他们有口无心的祷告,和对神的家的漠不关心看出他们与神已疏远了!注意:先知宣告耶路撒冷有祸,其中理由之一是“不亲近神”。基督徒们应常在圣灵光照中自省,为什么不喜欢亲近神?为什么渐渐与神疏远?
二、耶路撒冷的领袖们(三3~4)
这两节毫不保留地揭露了耶路撒冷领袖阶层的罪恶。他们对全城或说全国人民的罪行,负首要的责任,因为这些领袖阶层的邪恶,更加深全国人民趋于堕落。在此论及三种领袖之罪:
1,首领(3节)——“他中间的首领是咆哮的狮子”,即饥饿觅食的狮子。“他的审判官是晚上的豺狼”——豺狼虽不像狮子凶猛,却常在夜间结队而出,群攻狠噬,残忍可怕,甚至单只的猛虎也会受它们欺负。在此以豺狼形容以色列的官长剥削百姓,毫不顾惜,就像这些野兽吞吃食物,一点也不留到早晨。
2.先知(4节上)——“他的先知是虚浮诡作的人”——先知应当忠实传讲神的话,但耶路撒冷的先知却是虚浮诡诈的人,喜欢吹嘘、矜夸,不说诚实话,只夸张自己,讨人的喜欢,骗取人民的信任,图谋个人的利益。
3,祭司(4节下)——“他的祭司亵渎圣所,强解律法”——祭司是在圣所中事奉神,理当比一切人更敬虔圣洁。他们最重要的责任是保持圣所的圣洁,不容玷污。岂知亵渎圣所的正是这些祭司。他们为着自己的好处,强解律法。按以西结书论及祭司之强解律法曾这样说:
“其中的祭司强解我的律法,亵渎我的圣物,不分别圣的和俗的,也不使人分辨洁净的和不洁净的,又遮眼不顾我的安息日。我也在他们中间被亵慢”(结廿二26)。由此可见当日犹大国宗教衰落之情形。
今日教会中也有高呼关怀社会,“神学本色化”,并讥笑攻击分别为圣的真理,结果不是教会改变了社会,而是教会被社会同化。不是神学本色化,而是神学全然失色,成为世俗反叛神之文化俘虏和傀儡。
三、耶路撒冷的耶和华(三5~7)
三5:“耶和华在他中间……”
1.耶和华是在他们中间的神(5节上)——“他”英译作“her”。这单数的“她”指整个犹大国,也就是指在他的百姓中间。犹大人似乎忘记了神是在他们之中。他们的一切行事已把神撇在一边
2.神“是公义的,断不作非义之事”(5节上)——但神的百姓竞多行不义,“不知羞耻”。注意“他的公义无日不然”(5节中),不是偶然发生的一种正义感,或因自己遭受委屈因而愤愤不平。那些怀疑神的公义的人,应当虚心观察他每早晨显明他的公义,他从没有一天改变他公义的德性。我们不能认识他的公义,乃是因为自己的生命败坏,良心丧失了标准,对人自己既“不义”,又不知“羞耻”,怎能判别别人的是非?更不配论断神的公义了!
3.“已经除灭列国的民”(6节)——神已经兴起巴比伦作为除灭列国之工具(参哈一5~6)。这些悖逆神的列国,神使他们的城楼毁坏,街道荒凉。这不正是神显明他公义的凭据吗?这不就是神的选民很好的鉴戒吗?但一向蒙神恩眷的百姓,竟忘记神的公义了!许多基督徒只在自己受委屈时想到神是公义的,在自己顺情欲行事时,却忘了神是公义的!
4.神对选民的劝告和失望(7节)——神所要求他百姓的并不苛刻:“你只要敬畏我,领受训诲,如此你的住处,不致照我所拟定的除灭。”换言之,犹大人所遭遇的亡国厄运,根本原因是不敬畏耶和华,不听神的训诲。虽然他们已濒临亡国边缘,但若他们现在开始真正听从神的话,神仍然应许说:“如此,你的住处不致照我所拟定的除灭”。但他们却不理会这些宝贵的应许,“从早起来,就在一切事上败坏自己。”一觉醒来;对神的一切劝戒训诲全都忘记,依然故我,行神所憎恶的事。
第四段
复兴的远景(三8~20)
三章八至二十节
读经提示
1.8节提及神招聚列国而予以惩罚之预言。会在什么时候应验(参亚十二9)?
2.全段所描写复兴之美好远景已否应验?为什么?
这段是关乎以色列日后复兴的远景。在小先知书中,除了约拿与那鸿这两卷专论尼尼微的预言之外,其余各卷都在卷末提及末后的日子将有的雅各家的复兴。本书也正是这样,先知在责备犹太人之罪恶之后,便提及将来以色列家复兴的美好盼望。注意这全部复兴的美景,都是由神主动要实现的。
一、列国受罚与余民复兴(三8~13)
在此第八节神宣告他要聚集列国,然后他的恼怒倾在他们身上。“你们要等候我,直到我兴起掳到巴比伦,当然是他们的痛苦,但他们从巴比伦被掳归回之后,便真正丢弃了拜偶像的罪,在灵性方面蒙了新的恩典。
但本节所论的“掳掠的日子”的真正意义,应当是指末后大灾难(亚十四2),那是雅各家遭难的日子,因本节下半节说神要招聚列国,然后将烈怒倾在他们身上,这次序和大灾难结束时,列国报应的次序相合(参亚十二9,十四2;珥三2)。所以第八节的话对以色列人来说,既含有警告性质(与上文第七节的意思相连),又含有盼望。因为当以色列人受列国的攻击践踏之后,他们的弥赛亚便要降临在地上,审判列国,建立他的国度。
第九节以后所描写的——“那时我必使万民用清洁的言语,好求告我耶和华的名,同心合意的事奉我……以色列所剩下的人,必不作罪孽,不说谎言,口中也没有诡诈的舌头,而且吃喝躺卧,无人惊吓”——这种无罪的光景在历史上从未应验过(参亚十二9,十三1~2,十四1~2)。
有人把第九至十三节的话解作是福音传遍天下,因而地上的人不分种族,都说诚实话,并同心合力事奉神,作为这段预言之应验。这种解释是为了符合否认有千年国这段时期的讲法。但这种解释并不能使这段的预言应验。福音传到今天已经将近二千年了。人的谎言、骄傲……的罪并未减少,更未见得世人(甚至教会),有什么会同心合意事奉神的迹象,反倒是罪恶增加,人心更骄傲,世人更同心地事奉撒但。事实上福音的广传不是要使这罪恶的世界变成天国,乃是要拯救失丧的灵魂,使得救的人数满足(罗十一25),然后基督才能降临,建立他的天国在地上。那时地上的人、才会用清洁的言语,同心事奉神。以色列人才会有“吃喝躺卧,无人惊吓”的日子。
二、以色列家的欢乐(三14~20)
二14:“锡安的民哪,应当歌唱,以色列阿,应当欢乎……”。
按先知西番雅说这预言的当时,绝无这种可令他的全民族欢乎歌唱的情景,就算他们从巴比伦回国重建圣殿时,也不像这里所描写的景象,更未见那种“你必不再惧怕灾祸”(1节下)的情况,或是神要为他们惩办一切苦待他们的人(19节)。所以十四节以后描写耶和华在他们中间作王的欢乐景象,与第八至十三节的意思是衔接的。在大灾难结束,列国受报应之后,便是禧年国度的开始,那是以色列家欢乐歌唱、赞美、称颂神的日子。所以第十四至二十节所描写的,就是以色列人在千年国里的欢乐情形。
── 陈终道《西番雅书讲义》
【返回上级目录】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安息日会心雨文字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