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谴责耶路撒冷的罪恶并宣布审判 3章1节至8节
●「祸」:这是放在第一個字。(八福也是这样用) ●「这悖逆、污秽、欺压的城」:指耶路撒冷。 ●「悖逆」:在旧约里常表达一种拒绝遵行神旨意的顽梗心态。 ●「污秽」:或作「玷污」而不洁。 ●「欺压」:形容攻击别人的残酷行为。 ◎ 这节直译为:「祸哉!这悖逆、污秽、欺压的城!」 二、耶路撒冷的罪行:不听命令、不依靠、亲近神,政治上的首领是贪婪暴虐的, 宗教上的先知与祭司是虚假、亵渎的。3:2-4 ●「不听从命令」:希伯来文直译应作「她不听任何声音」。声音一般是 指神在律法书或先知讲到中所说的。此处指的当然是 上帝的声音。 ●「不领受训诲」:训诲或译作「管教」或「惩治」。指百姓没有从神对 他们責罚中学到教训(参考 摩 4:6-11 );或者, 他们没有听从神在生活上给他们的指引 ●「不倚靠耶和华」:希伯来文这句话的介系词片语 In the Lord 在首句, 即「耶和华她不信靠In the Lord she does not trust」; 因此解释時应該起强调的作用。 ●「不亲近她的神」:希伯来文这句话再次将介系词片语to her God放在首句,即 「耶和华她不亲近」。 ●「首领..审判官..先知..祭司」:耶路撒冷的各阶层领袖都背離职分。 ●「咆哮的狮子..晚上的豺狼」:形容残暴不仁,贪得无厌。 ●「狮子」、「豺狼」:形容人的贪婪与掠夺有如野兽般的残暴不仁。 ●「一点食物也不留到早晨」:形容政治领袖吞吃百姓的彻底程度。 ●「先知是虚浮诡诈的人」:假先知。 ●「虚浮」:希伯来字根有「因沸溢出」的意思,表达出「不受约束」、 「鲁莽轻率」、「满嘴轻浮话」的意思。 ●「亵渎圣所」:原文是「亵渎圣」、「败坏圣」。也就是「败坏分别出 来归给神的事物」。 ●「强解律法」:「凶暴的对待律法」、「施暴於律法」。 ◎先知本来应該是最忠实的,因他的任务就是忠实传讲神的话,而祭司也应是比 一般人更圣洁的,但是这里却形容先知诡诈,祭司亵渎—强烈的对比。 ◎这段话并没有直接立刻指明被定罪的城市是耶路撒冷,所以听众可能一開 始会以为这個罪恶之城是尼尼微,到了 3:5 听众才会确定这個城市是耶路 撒冷。这是一种特殊的修辞法,让听众先接受,而后才点出这個被定罪的 主角就是听众自己。 三、耶路撒冷的神是公义的,而且常常显出其公义,但不义的人不知羞耻。3:5 ◎第五节描述神的作为和前面一到四节以色列民的罪刑形成强烈对比。 ◎这段显示出耶和华的叹息,上帝既然是恨恶罪恶的,却住在不义的人 中间,还每天殷勤的显明其公义,而不义的人却仍然不知羞耻。上帝居 然会願意这样忍耐,这让人觉得很难想像。 四、耶和华已经除灭万民,看来犹大人应該会因为看到教训借镜而敬畏神、领受训诲, 而不会被除灭。无奈犹大人却仍不知悔改且殷勤努力的在一切的事上败坏自己,所 以耶和华将一并惩罚犹大。3:6-8 ●你「只要」敬畏我,领受训诲:原文是「当然」、「必然」。 ●「敬畏」:对神存信心,生敬畏。 ●「从早起来」:可译作「不断地」,表示「殷勤努力」的意思。 ● 3:8 的開头有個「所以」,合和本没有翻译出来。 ●「等候」:这动词通常含有正面的意义,在此却成了讽刺性的宣告,等 候那将来的灾难。 ●「掳掠」:古译本作「指证」(或「作证)。 ●「直到我兴起掳掠的日子」:亦作「直到我起来指证的日子」。 ●「招聚列国」、「聚集列邦」:的目的是要「把烈怒倒在列邦身上」。 这里暗示犹大也是包含在「列邦」之内。 ◎神对罪本无可容忍,除灭是必然的;却又因爱以色列的民,而给予悔改 的机会。可惜以色列仍忽视神的话。 ◎以色列人的表现似乎让上帝惊讶,因为他已经审判列国给以色列人看 了,以为他们铁定会敬畏神,领受训诲,加上他努力的在他们中间活出公 义的样子,却没想到以色列人努力的方向居然是败坏自己。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