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讲

【返回上级目录】

耶稣开始传道

 

读经:太4:12-17,可1:14-15,路4:14-15

内容:

一、退到加利利

1、加利利概况

罗马把以色列分为三个地区:加利利、撒玛利亚和犹太。

加利利在巴勒斯坦地的最北方,方圆96×48㎞,共有250多个城镇,也有许多会堂,

人口稠密,约有300多万人,是耶稣教导的理想之地。土地异常的肥沃,当时有句俗语:“在加利利种十棵橄榄树易,在犹太养一个孩子难”。

加利利,名字的意思是“圆圈”,可能是因为四周环绕着非犹太的国家。也因此常常接触到新思想、新风气,而成为最前进、最不保守的地区。

加利利人性情急躁,长于争辩;酷爱革新,性好改变,遇有强者起而揭竿,则一呼百应。大概是因为处于巴地的最北方,永远是任何北方入侵者的头一个目标,四周又被外邦人和恶毒的反犹太居民环绕,所以加利利是革命的温床,具有顽强的国家主义,永远是最顽强的犹太革命中心。

耶稣诞生之时,一群叛徒在西弗利夺权军火库,后城被焚,2000多革命者被钉十字架。10年后,犹太斯^造**,协助成立了奋锐党。最后,犹太斯的两个儿子被钉十字架;还有一个儿子占领马赛太堡垒,城破后960人自尽。耶稣时代的犹太人历史学家指出,即使是公元70年的革命,加利利都是罗马人难以攻击的一个坚垒。

虽然加利利很富庶,又有许多政治上的运动,但其他地方的犹太人却并不尊重加利利人。这是离耶路撒冷最远的一个省份,也是文化最落后的地区。拉比的作品中常常形容加利利人是“乡巴佬”。加利利人也是他们的笑料,因为加利利人所学希伯来话的口音很重(太26:73,参考士12:5-6)。

另外,犹太人认为加利利人对属灵的事漫不经心。有一个法利赛人在加利利服侍18年,最终毫无结果,他只有哀哭:“加利利!加利利!你竟如此恨恶神的话!”

加利利人在众先知的话语中如何,在耶稣早期的侍奉当中也如何(太11:20-24),都适切的表征了神的百姓在捆锁中,救恩先临到他们的身上(赛9:1-2)。

2、返程原因

前面耶稣专程从加利利长途跋涉赶来约翰所在的犹太旷野、约旦河边受洗,从此登上舞台,踏上拯救人类的苦旅。但是,见证装备考验之后,却返回加利利,原因何在?为什么不就地展开传道的工作?而且毕竟紧靠耶路撒冷,这里的牧场多大,为什么要折回呢?

4:12和可1:14节说是“听见约翰下了监”,明显距离耶稣的受洗有一段时日了,也说明耶稣在旷野经过试炼之后没有和约翰在一起;而路4:14说的是“耶稣满有圣灵的能力回到加利利,他的名声就传遍了四方”,仿佛一个得胜的将军凯旋归来一样。

施洗约翰为什么被抓下监呢?据太14:3和路3:19-20,我们知道施洗约翰的下监是因为他勇于指责希律安提帕的罪恶。希律安提帕是加利利的分封王,关于他的具体情况见《第四讲:五色杂陈的反应》。约翰指责他的罪恶是,在他哥哥希律腓力第一还活着的时候,用诡计骗取嫂子希罗底。希律安提帕非常恼火,就逮捕了约翰,囚禁在马凯如斯堡的地牢。

那么,是否表明耶稣是出于惧怕呢?明显不是,因为耶稣是返回的加利利正是希律安提帕的辖地。

既然圣经没有交代更多资料,我们就不作妄测。上面简介加利利的时候,与耶稣返回加利利的原因相关的信息仅供参考。

我们只能说,施洗约翰的被捕是个凶险的讯号,预示着耶稣的传道之旅不会一帆风顺。

我们为施洗约翰的真先知本色而喝彩。

二、行程和活动

明显是先到故乡拿撒勒。然后离开拿撒勒去迦百农,住在那里。两城相距32公里。

活动是边走边传:“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信福音(可1:15)。”每个安息日(周六),

进入犹太人的会堂教训人。

会堂是犹太人被掳巴比伦的时候产生的。每10户家庭建立一个会堂,每个安息日聚会学习神的律法。回归故土之后,犹太人仍然保留了这个习惯。会堂安息日聚会,平时作为学校,有专人教导孩童读书识字,教材是旧约圣经和《他勒目》。会堂领袖类似行政人员,主要是安排和邀请拉比来教导和讲道。因此,邀请过路的拉比讲道是个惯例。

会堂敬拜的程序:

1、  崇拜。在崇拜中献上祷告。

2、  读经。有七人起来读经。古希伯来文已经不大为人所了解,因此便由精通亚兰文的

翻译家将之译成亚兰语或希腊语。

3、  教导。没有专职的教师,也没有专人负责讲道。管会堂的可以随意邀请杰出人士起

来演讲。演讲过后进行讨论交谈。

三、传讲的信息

耶稣传讲的信息与约翰讲的相同。但是,因为传讲的人不同了,所表达的内涵就有本

质的改变了。

 

传讲人

身份

角色

信仰对象

约翰

信息客体、传令官

耶稣

人亦神

信息主体

神、耶稣

  

   “近了”在原文只表达一种紧迫性,没有“立刻出现”的意思。有关天国的奥秘,向全世界传福音,教会被建立等等的神的计划,当时仍是隐藏的,没有向人透露(太13:11,17;弗3:3-12)。

   这一位非属地的弥赛亚所带来的不是巨变式的外在得胜,不是揭竿起义,而是和平的治理那些回应之人的内心;不是从推翻政府开始,而是从推翻人们内心的罪恶开始。他没有像犹太人所熟悉所期望的弥赛亚那样:或是激情澎湃的陈词、慷慨激昂的演讲;或是宣称自己有特异的本领,会行神迹。这一位弥赛亚与他们的期望相差甚远!

四、马太的公式

耶稣在加利利地区的传道工作,太1:15-16说是应验以赛亚先知的话(赛9:1-2)。

这样的阐释方式我们已经在太1:23-242:151823等处见过。正如在这个系列分享

的第一讲里面讲过,这说明《马太福音》是针对犹太人写的。这里我们要问的是:这样的联系旧约与新约,是否正确?会不会是马太个人的理解甚至是牵强附会?还有怎么解释新约引用的经文与旧约原来的经文的文字上才出入现象?

首先,我们看耶稣自己的做法。在自己故乡拿撒勒的会堂,耶稣读《以赛亚书》61:1-2,并且解释说:“今天这经应验在你们耳中了”(路4:16-21)。赛61:1-2是关于弥赛亚的预言。那么,耶稣就等于清楚告诉他们:他就是这段预言当中的弥赛亚。耶稣被抓,彼得见老师有难就拔刀相助,被耶稣制止(太26:51-54)。第54节表明耶稣清楚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在不断应验着旧约的预言。去以马忤斯的路上,两个门徒遇见复活的耶稣,耶稣和他们谈到旧约与自己有关的预言(路23:25-27)。

再看看耶稣的门徒的做法。一个埃提阿伯的太监,从耶路撒冷做完礼拜转回,坐在车上念《以赛亚书》537-8,著名的“弥赛亚篇章“。但苦于无人教导,无法明白所念的内容。传福音的腓力被圣灵提醒,赶到这个太监那里,指出这个弥赛亚就是耶稣,并且为太监施洗(徒826-39)。

最后我们说到圣经的本身。圣经不是人的作品,是神感动并且使用人写成的。使徒保罗说:“圣经都是 神所默示的(注:或作凡 神所默示的圣经),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叫属 神的人得以完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提后3:16-17”。这样,《马太福音》这样的联系旧约新约就不是出于人意,更不会牵强附会;而是在圣灵带领之下的完全正确的联系和解释。

至于新约引用的经文与旧约原来经文在文字上的出入,原因主要是跟一个著名的旧约译本《七十士译本》有关系。

犹太人自被掳时代开始,就往外地移民。到公元前三、四百年左右,这种现象更为显著。亚历山大时代,曾将许多的犹太人移到他所建立的希腊殖民地去,被移居非洲北部的亚历山大城的犹太人特别多。这些犹太人完全在希腊文化里长大,不懂希伯来文,所以不认识犹太人的宗教和文化背景。

犹太的领袖很关心这件事,请求耶路撒冷的犹太人来帮助他们。据传统说,公元前两百多年间,耶路撒冷派了72位学者来到亚历山大城,得到埃及王的支持,将全部旧约译成了希腊文。就是《七十士译本》。这些犹太学者虽然精通希腊文,但到底《七十士译本》是翻译的书,而且有些旧约的思想不太容易表达,所以有些表达方法比较特别。

在主耶稣时代,很多犹太人都熟悉这个译本,新约的作者也不例外。他们既然熟悉《七十士译本》的希腊文体裁,而且与他们所写的神学思想上类似,所以新约圣经有时带上《七十士译本》体裁的特色,自是意料中事。这就是新约的希腊文有时出现受希伯来文影响的语句。但实际上,这种特别色彩的地方并不多。

五、反思反省

1、  施洗约翰有什么值得你学习的地方?

2、  你知道耶稣这位弥赛亚要建立的国度是什么样的国度吗?你与这个国度有什么关

系?

3、  犹太人对耶稣的反应对你有什么警戒?

4、  圣经这本书是人编撰的作品吗?何以见得?

【返回上级目录】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安息日会心雨文字部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