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讲

【返回上级目录】

赶鬼与丁税

读经:太17:14-27,可9:14-32,路9:37-45

内容:

一、事件全貌

17:14  耶稣和门徒到了众人那里,(看见有许多人围着他们,又有文士和他们辩论。众人一见耶稣,都甚希奇,就跑上去问他的安。耶稣问他们说:“你们和他们辩论的是什么?”)有一个人来见耶稣,跪下, 

17:15  说:“主啊,怜悯我的儿子!他害癫痫的病很苦,屡次跌在火里,屡次跌在水里(或作:他被哑巴鬼附着。无论在哪里,鬼捉弄他,把他摔倒,他就口中流沫,咬牙切齿,身体枯干)。 

17:16  我带他到你门徒那里,他们却不能医治他。” 

17:17  耶稣说:“嗳!这又不信、又悖谬的世代啊,我在你们这里要到几时呢?我忍耐你们要到几时呢?把他带到我这里来吧!” 

17:18  他们就带了他来。他一见耶稣,鬼便叫他重重地抽风,倒在地上,翻来覆去,口中流沫。耶稣问他父亲说:“他得这病有多少日子呢?”回答说:“从小的时候。鬼屡次把他扔在火里、水里,要灭他。你若能做什么,求你怜悯我们,帮助我们!”耶稣对他说:“你若能信,在信的人,凡事都能。”孩子的父亲立时喊着说(注:有古卷作“立时流泪地喊着说”):“ 我信,但我信不足,求主帮助!”)耶稣(看见众人都跑上来)斥责那鬼,(说:“你这聋哑的鬼,我吩咐你从他里头出来,再不要进去!”那鬼喊叫,使孩子大大地抽了一阵风,)鬼就出来,(孩子好像死了一般,以致众人多半说:“他是死了。”但耶稣拉着他的手,扶他起来,他就站起来了。)从此孩子就痊愈了。

17:19  门徒暗暗地到耶稣跟前说:“我们为什么不能赶出那鬼呢?” 

17:20  耶稣说:“是因你们的信心小。 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若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种,就是对这座山说,‘你从这边挪到那边’,它也必挪去!并且你们没有一件不能做的事了。 

17:21  至于这一类的鬼,若不祷告禁食,他就不出来(注:或作“不能赶他出来”)。” 

17:22  他们还住在加利利的时候,耶稣对门徒说:“人子将要被交在人手里。 

17:23  他们要杀害他,第三日他要复活。”门徒(却不明白这话,又不敢问他。)就大大地忧愁。 

17:24  到了迦百农,有收丁税的人来见彼得说:“你们的先生不纳丁税吗(注:丁税约有半块钱)?” 

17:25  彼得说:“纳。”他进了屋子,耶稣先向他说:“西门,你的意思如何?世上的君王向谁征收关税、丁税?是向自己的儿子呢,是向外人呢?” 

17:26  彼得说:“是向外人。”耶稣说:“既然如此,儿子就可以免税了。 

17:27  但恐怕触犯他们(注:“触犯”原文作“绊倒”),你且往海边去钓鱼,把先钓上来的鱼拿起来,开了它的口,必得一块钱,可以拿去给他们,作你我的税银。”    

二、详细分解

1、门徒受窘

17:14  耶稣和门徒到了众人那里,

耶稣和门徒,上文是耶稣带着三个最爱的门徒暗暗地登山变像,因此这里的门徒就是指的是这三个门徒。其他的门徒留在山下。

这里告诉我们,登山变像之后,耶稣一行下山回到其他门徒那里。马可则记载了山下门徒遭遇窘境:看见有许多人围着他们,又有文士和他们辩论。文士和门徒辩论什么呢?耶稣走过去,想了解情况。众人一见耶稣,都甚希奇,就跑上去问他的安。用我们的俗话说:“说曹操曹操就到”。正在争论不休的时候,耶稣到了。耶稣问他们说:“你们和他们辩论的是什么?”)

2、事情原委

还没有等门徒回答,事情的中心人物发言了。有一个人来见耶稣,跪下, 

17:15  说:“主啊,怜悯我的儿子!他害癫痫的病很苦,屡次跌在火里,屡次跌在水里(或作:他被哑巴鬼附着。无论在哪里,鬼捉弄他,把他摔倒,他就口中流沫,咬牙切齿,身体枯干)。 

17:16  我带他到你门徒那里,他们却不能医治他。” 

癫痫,一种会周期性发作的病症,俗称“羊角风”;但此处的病是因鬼附引起的(参18节)。

他们却不能医治他,主耶稣曾赐给门徒权柄,能赶逐污鬼,并医治各样的病症(参101)。门徒们本应有能力去处置这个病人。他们的失败表明,他们虽然具有神给的权柄,却缺乏行使权柄所必备的信心,这种情况发生得太频繁了。

在山脚下等着这一小群人的不是抽象的神学研讨,而是比较严肃的工作;在那里,属灵的失败已经叫另外九个使徒蒙羞,而且吸引一大群人围观,失败与成功总是都会造成这样的结果。站在最前线的,照常是那些神学批评家,就是文士们;面对这次的失败,他们毫无疑问会再次质问门徒或他们拉比的神学资格。读者会诧异:这些文士与其在群众前给这些沮丧的门徒难堪,何不亲自动手赶鬼,以证明他们的正统?

有些正统的犹太人从事赶鬼的工作,大概是奉耶和华的名;事实上,耶稣在其它地方曾经诉诸这一点,来证明祂自己的行动是合法的(12:27)。其它人,包括士基瓦的儿子们在内(徒19:14),似乎没有成功,是不入流的骗子;然而还有一些人则合乎正统地奉耶稣的名赶鬼,虽然没有实际跟随耶稣(可9:38)。所以,这个行为在第一世纪似乎比较普遍。

3、伤心的主

17:17  耶稣说:“嗳!这又不信、又悖谬的世代啊,我在你们这里要到几时呢?我忍耐你们要到几时呢?

不信,没有信心;悖谬,弯曲,偏离。不信,是指对于主的能力;悖谬,是指对于主的旨意。

与其说耶稣责备的是不信悖谬的时代,不如说是责备众门徒。他们拥有主赐予的权柄,他们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可是他们的信心是如此之小!听得见主深深的叹息,他在世上的世时间不多了,可门徒仍然是朽木难雕,怎能不叫主伤心呢!

4、了解病情

17  把他带到我这里来吧!”

马可的记载非常详细:他们就带了他来。他一见耶稣,鬼便叫他重重地抽风,倒在地上,翻来覆去,口中流沫。耶稣问他父亲说:“他得这病有多少日子呢?”回答说:“从小的时候。鬼屡次把他扔在火里、水里,要灭他。你若能做什么,求你怜悯我们,帮助我们!”耶稣对他说:“你若能信,在信的人,凡事都能。”孩子的父亲立时喊着说(注:有古卷作“立时流泪地喊着说”):“ 我信,但我信不足,求主帮助!”)

抽风,指身体不由自主的抽搐、痉孪。

你若能信,许多古卷在此并无“信”字,而只有“你若能”三个字,这在希腊文是不完整的语法;因此,似乎是主在引述那个父亲的话“你若能作什么”,含有责备的语气,怪他怎可以对祂说“你若能”的话,意思是说:“问题不是我的能不能,乃是你的信不信。”

    在信的人,凡事都能,信是信靠神,让神去作,在神没有难成的事(创1814)。

但我信不足,信心的问题不在大小,乃在有无信心。故信不足的意思有二:(1)似信又不信,似不信却又相信;(2)有时相信,有时却又怀疑。

这个父亲呼求帮助,诚实地承认他信心的贫乏;而耶稣也应允,但不是照着那人贫乏的信心,而是照着他丰富的恩典。因信称义的真理,再也找不到比这个父亲在此所说的话更好的例证了。从他用了他在上面用过的同一个动词帮助就清楚看出这一点。他先前说:“你若能……求你……帮助我。”耶稣责备了那句话,所以这个父亲现在就流泪地(有些古抄本有这几个字)喊着说:“那么就照着我的本相──一个怀疑的人──来帮助我吧!”换句话说,这个人所求的,不是让他的不信能够得着“帮助”,好让他的信心能够大到配得过从神赐下的应允。

我们不需要求神加添我们的信心到配得救恩的程度,仿佛一种“适合的信心”似的;那仍然是借着行为称义,而不是因信称义。相反地,这个父亲正在向耶稣祈求的乃是实际的帮助,在他儿子的得医治上彰显出来的,而且深受感动地承认他没有足够的信心配得这样的帮助。他来到耶稣面前,这一点就显出信心来,而那就够了。这才是因信称义。与此类似的乃是所谓十字架上“被弃绝的呼喊”(可1534)。甚至在那个时刻,一个看似绝望的呼喊在另一个含义上其实是信心的表达,因为它是向神发出的。

我们常常也像这个父亲一样这样的软弱。我们应当像这个父亲一样,安静在神的面前,把我们的情形诚诚实实的告诉神,去掉虚伪和粉饰,求神怜悯。

5、主的医治

17:18  耶稣(看见众人都跑上来)斥责那鬼,(说:“你这聋哑的鬼,我吩咐你从他里头出来,再不要进去!”那鬼喊叫,使孩子大大地抽了一阵风,)鬼就出来,(孩子好像死了一般,以致众人多半说:“他是死了。”但耶稣拉着他的手,扶他起来,他就站起来了。)从此孩子就痊愈了。

主只用一句话,鬼就乖乖听命。再次表明主是掌管万有的主,是有权柄的神。也表明撒旦在神许可的范围内活动。

主一出手,受窘的门徒立刻得到解脱。

6、咨询原因

17:19  门徒暗暗地到耶稣跟前说:“我们为什么不能赶出那鬼呢?” 

17:20  耶稣说:“是因你们的信心小。 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若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种,就是对这座山说,‘你从这边挪到那边’,它也必挪去!并且你们没有一件不能做的事了。 

17:21  至于这一类的鬼,若不祷告禁食,他就不出来(注:或作“不能赶他出来”)。” 

暗暗地,是指私下里。

是因你们的信心小,从下文可知,这里的信心小,并不是“真实却微弱的信心”,而是指他们的信心性质贫乏到相当于不信的地步。

若不祷告禁食,牠就不出来祷告是信靠神;禁食是舍弃自己合理合法的权利,付上代价,以表示完全信靠神的决心。禁食所以有功效,并不是因为禁食的行为,而是因为禁食的存心与态度(参616-18)。

门徒当时在赶鬼时没有祷告,也没有禁食。门徒或者以为他们已经拥有赶鬼的权柄,就以为他们无论何时都能凭着自己赶鬼,而忘了赶鬼的能力是来自神。

我们在这里看到信心的中心地位:没有信心,什么事情也不会发生。耶稣讲到移山的时候,使用的是犹太人所熟悉的一个谚语。一位真正能够说明并解释经文,也能够辩明并解答问题的伟大的教师,就是众所公认的移山填海者。要拆毁、根除、粉碎山岭,乃是“要除去困难”的常用语。耶稣说的决不是要我们按照字义来了解。其实一般人很少有移除一座真实山岭的必要。祂的意思乃是:“你若有足够的信心,一切的困难都能够解决,即使最艰巨的工作也能够完成。”人对神的信心,是移除那阻碍他们路途的困难之山的装备。

当然,这里也并不是说信心足够大,就可以心想事成、万事顺利。正如我们以前讲过,“信心”就是对祷告范围的限制,就是说是建立正确认识神、按照神旨意祈求的基础之上。这样,没有一件不能做的事了。

耶稣的解释使门徒恍然大悟,原来是他们信心太小,单单依靠自己的经验和习惯。明显这样的做法不是无往而不胜,这一次就遭遇了失败。因为这一类的鬼,若不祷告禁食,他就不出来。

7、再次预言受难

17:22  他们还住在加利利的时候,耶稣对门徒说:“人子将要被交在人手里。 

17:23  他们要杀害他,第三日他要复活。”门徒(却不明白这话,又不敢问他。)就大大地忧愁。

他们还住在加利利的时候,指在他们即将跟随主踏上往耶路撒冷最后一段旅程(参19:1)之前的时候。

这次,彼得没有再开口拦阻,因为已经有了教训在先,马可交待了门徒却不明白这话,又不敢问他。因此,我们不能苛求彼得和门徒。

8、交纳丁税

17:24  到了迦百农,有收丁税的人来见彼得说:“你们的先生不纳丁税吗(注:丁税约有半块钱)?” 

17:25  彼得说:“纳。”他进了屋子,耶稣先向他说:“西门,你的意思如何?世上的君王向谁征收关税、丁税?是向自己的儿子呢,是向外人呢?” 

17:26  彼得说:“是向外人。”耶稣说:“既然如此,儿子就可以免税了。 

17:27  但恐怕触犯他们(注:“触犯”原文作“绊倒”),你且往海边去钓鱼,把先钓上来的鱼拿起来,开了它的口,必得一块钱,可以拿去给他们,作你我的税银。”   

丁税是“半舍客勒银子”赋税的专门名词;源于古时犹太人一过二十岁,即须每年奉上半舍客勒银子,作为赎生命的礼物,供维修会幕或圣殿之用(参出3012-16),故又称“圣殿税”。

一块钱,这一块钱的价值刚够交纳耶稣和彼得的圣殿税。王室的人可以免税;耶稣是神的儿子,不用交税来维持神殿。但耶稣不愿触犯征税的人,还是交了。耶稣的做法使我们想起了他在受洗的时候所说的话:因为我们理当这样尽诸般的义(注:或作‘礼’)。3:15

无论是居住在巴勒斯坦还是其它地方,犹太成年男子每年都要缴半舍客勒的税银以维持圣殿的礼拜之用。这和向罗马人缴税(2215-22)不同;这样作,表现一种爱国主义的自豪感。不过这中间也存在矛盾:撒都该人不同意缴这种税,昆兰人一生只缴纳一回。那么,耶稣抱什么态度呢?他是否也要像对待其它事情那样,采取一条特立独行的路线,从而脱离广大的犹太爱国群众呢?耶稣的回答确实独特,但又不冒犯别人──他表示他没有纳税的义务,但情愿这样做,为的是避免冲突;因为起了冲突,就可能给他的使命带来不必要的危害。

  公元七十年圣殿被毁之后,罗马人规定把这笔圣殿税改为缴纳给罗马犹皮得神庙,从此以后,纳税便失去了爱国主义的意义,反倒成了犹太人屈从异神权力的标志了。马太记述这事,至少为《马太福音》成书于公元七十年前作了旁证。

这笔税金在理论上是一种义务,若有人没有付税,圣殿有权可以扣押他的财物。

收税的方法经过仔细的组织。在亚达月的第一天,就是我们年历的三月间,在巴勒斯坦所有的市镇与村庄之中都有布告,宣布付税的时间已来到了。到了该月的十五号,在每个市镇乡村都搭起摊子来,人们就在摊子上付税。如果到亚达月的二十五号还没有付税,只能直接付到耶路撒冷的圣殿中去。

我们在本段经文中看到耶稣付了圣殿的税金。收税的官吏到彼得那里问他说,他的先生是否付税?这个问题大概包含恶意的企图,他们盼望耶稣拒绝付税。因为耶稣一旦不肯付税,正统派的人士就可以有把柄来控告祂

三、反省反思

1、主的门徒已经有权柄治病赶鬼,为什么这次却失败了?给你什么教训?

2、孩子的父亲对耶稣的认识和信心存在哪些问题?他的祷告有什么是值得你学习的?

3、“儿子就可以免税了”,耶稣这话是什么意思?既然不用交丁税,为什么后来还是交了?

【返回上级目录】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安息日会心雨文字部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