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 言
序──最后的诗章 有时,偶是青天,经常是有黑云; 有时需要荆刺,方能显你能力; 现今已过一生,年日逐日飞滚, 回顾一生境遇:日成月,月成年, 马太福音纲要(一至十二) 第一大段 王的降生(一1至二23) 第一章 主耶稣的家谱与降生(一1-25) 一、王的家谱(一1-17) 二、王的降生(一18-25) 第二章 世人对主降生的反应与主的逃亡(二1-23) 一、人的反应(二1-12) 二、下埃及(二13-23) 第二大段 王的显出(三1至七29) 第三章 王的先驱(三1-12) 一、施洗约翰其人 二、天国近了 三、应当悔改 四、认罪、受洗 五、圣灵与火的洗 第四章 王的公开显现(三13至四25) 一、耶稣受洗(三13-17) 二、主受试探(四1-11) 三、起头的工作(四12-25) 第五章 天国的人和完全的律法──山上教训之一(五1-48) 一、小引 二、天国的人所具的品格(五3-16) 三、完全的律法(五17-48) 第六章 隐藏的人和信心的生活──山上教训之二(六1-34) 一、三种暗中的义(六1-18) 二、信心的生活──先求义(六19-34) 第七章 神的政治和呼召门徒──山上教训之三(七1-29) 一、神怎样管理祂的儿女(七1-12) 二、作门徒的呼召(七13-29) 第三大段 权能的显彰和见弃于子民(八1至十二50) 第八章 神迹──国度的权能(八1至九8) 一、神迹乃是神的记号 二、医病(八1-17) 三、胜过自然、鬼魔、罪(八18至九8) 第九章 恩典──天国的福音(九9-35) 一、呼召马太(九9-13) 二、回答禁食问题(九14-17) 三、管会堂的女儿复活(九18-26) 四、医治两个瞎子(九27-31) 五、开哑巴的口(九32-33) 第十章 差遣使徒(九36至十一1) 一、庄稼熟了(九37-38) 二、差遣(十1-4) 三、使命──运用主的权柄(十5-15) 四、艰难(十16-23) 五、前途(十24-33) 六、要求(十34-42) 第十一章 主被弃绝和得安息的呼召(十一2-30) 一、约翰的质问(十一3-6) 二、为约翰的见证(十一7-19) 三、主观的刚硬──有祸了(十一20-24) 四、被弃绝仍感谢(十一25-26) 五、与主同轭(十一27-30) 第十二章 更大的一位(十二1-50) 一、人子是安息日的主(1-8) 介言 {\Section:TopicID=157}圣经为何需要解释? 话语的后面有某种事物,把话语打开,如同打开舞台的幔子,看见后面的事物,这是启示,这叫做解释。不解释,对你对别人都没有多大用处;要读圣经必须解释,不能懒惰,必须寻求里面的意思。 思想懒惰的读经,不多花工夫的读经,这种信徒占一大半;还有一小半是思想野蛮。这两班弟兄都不懂读圣经,神的话语是细嫩的,经过粗鲁的手没有不受伤的。 年轻的弟兄姊妹读圣经要殷勤;此外,要求神救我们脱离野蛮、粗鲁的思想。用思想不过多,也不过少;要刚刚好。甚么样的人就读出甚么样的圣经来。 马太福音是全部新约中最难读的一卷,比启示录难十倍。读马太福音有个目的,是要领我们学习怎样去想、去问。该问而不问,是不明了;若问的是不该问的,就破坏了圣经。我们要明了解经的原则。 {\Section:TopicID=158}关于福音书 福音书是一班传福音的人所写的。他们把一切关于主的事,无顾忌的都告诉人。马太是一位传福音的人,马太福音是马太所传的福音。但马太、马可、路加三本福音所讲的内容都差不多,那么为甚么要写三本而不并为一本?好像头三本重复太多了。福音书共是四本,约翰福音所载的与前三本完全不同,有其独立存在的价值;但是头三本内所记的事实既都差不多,为甚么要分写三本? 头三本在历史上的事实固然差不多,但神既定规有三本,则必是神不根据历史事实而有其分写的必要。所以,三本都存在,原因不在于历史故事。许多人一直注意这三本书的历史,看那里相同,那里不同;这路走错了。因为这三本福音书的目的根本不是为历史的缘故。把注意力放在区别这三本福音书的异同,路就走错了。 历史差不多,故事差不多,但神要写三本。那理由不在历史里,乃是在主身上;是主的历史,主的故事,所以要到主耶稣身上去转。你的思想这么转就对了。换句话说,主耶稣不是一个简单的人,而是多方面的人。所以需要从多方面看,才能明白这多方面的主耶稣。因此才需要三本福音来说出祂三种人格不同的彰显。 每一本福音书都有它专门注重的一方面。四本福音书都是说主耶稣的生命。我们知道神的生命只有两种性篔:一是光,二是爱。主耶稣的生命也是这两种基本的性质。约翰福音是说主爱的生命;马太、马可、路加,是说主光的生命。马太、马可、路加是说主把事显露出来。以弗所书五章十三节说:显露的是光。约翰一书说主如何彰显神自己,而神自己就是爱。四福音也启示祂自己:在马太福音说祂作王;在马可福音说祂作奴仆;在路加福音说祂作人,或在神面前作祭司;在约翰福音说主如何作神。这四方面乃是主在地上最主要的点,所以在新约一开头,就让人看见四福音。这好像四根大柱子,四样中缺一样,人就不认识祂。荣耀的王、卑微的奴仆、完全的人、完全的神,这四方面你都要认识。以西结书中所说的四活物有四个面孔,和启示录所记的四活物,面孔都是狮、牛、人、鹰;三个是地上的,一个是天上的。狮是百兽之王;牛最会服事,是劳苦的,一年到头劳苦的负重;人;天上的鹰,高高在上,说出主耶稣是神。 利未记里有五个祭,四个祭是为流血的,一个祭是素祭,不为流皿的。现在且不说素祭,只说另四个祭,就是燔祭、平安祭、赎罪祭、赎愆祭。这四个祭的特点:燔祭的目的是人完全得着神的喜悦;是奉献的祭。约翰福音称主是爱的儿子,满足神的心。路加福音说到一个“人”,与神和好,所以是平安祭。马可福音是赎罪祭。马太福音是赎愆祭。马可福音中,主的死基本上是为赎罪;马太福音中,主的死是满足神公义的要求。(“我的神,我的神,为甚么离弃我?”马太,马可均有“为甚么”一词,因这二本是为赎罪;路加、约翰福音不是为赎罪,所以没有。) 所以利未记的四祭可分为两类:一是馨香的祭,一是不馨香的祭。但马太福音与马可福音又有所不同,在马太福音中主所看重的是“债”,所以说:免我们的“债”;而另一福音书(路加)中的主祷文用的是“罪”。马太福音中所用的比喻,“债”的比喻特别多;因为罪在马太福音中是愆,你犯罪使神吃亏,所以要赎愆祭。所以马太福音中,主受死是补足神的亏。赎愆祭不只是求赦免,并且是拿东西去还。所以主在马太福音中是去还,是为还债而死,不是为赦免而死。 从上面所举的例子可知:各卷福音书的历史是一样的,而历史所记的人,却是多方面的。“马太福音”特别讲主作王。── 倪柝声《马太福音透视》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