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返回上级目录】

【本会注释】
1基督被捆绑着交给了彼拉多。3犹大吊死了自己。19彼拉多受到他夫人的告诫,24洗他的手:26并且释放了巴拉巴。29基督被戴上了荆棘冠冕,34被钉在十字架上,40受辱骂,50死了,并且被埋葬了:66他的坟墓被封,并且有人把守。

耶稣被交给彼拉多
太27:1 到了早晨,众祭司长和民间的长老大家商议要治死耶稣,
【本会注释】
  到了早晨。[在公会面前的日间受审,太27:1=可15:1=路22:66-71。主要的注释在:路加福音。] 马太和马可对在犹太公会前的夜审记录的较为详尽,但只是简要的提到了日审。就如路加所记述的日审所证明的,就有关要点来说,审讯的过程几乎与夜审一样没有根据。
太27:2 就把他捆绑,解去,交给巡抚彼拉多。
【本会注释】
  把他捆绑。[在彼拉多面前的第一次受审,太27:2,11-14=可15:2-5=路23:1-5=约18:28-38。主要的注释在:路加福音和约翰福音。] 耶稣曾在客西马尼园中被逮捕他的官长们捆绑,并且被捆绑着出现在亚拿面前(约18:12,13,24)。似乎在犹太公会前受审时他的手有段时间曾被松开。
  解去。依照约瑟夫(《犹太战记》v.4.2[143,144])犹太公会开会的房屋是在圣殿区域的西南角(见“耶稣的被卖,受审和钉十字架”)。耶稣从那里被解到了罗马别墅,彼拉多的官邸。有人认为这是安东尼娅楼,就在圣殿区域的北边;有人认为是希律从前的宫殿,在圣殿区域以西不到半英里处。众所周知后来罗马的巡抚在耶路撒冷时就住在这个地方(见约瑟夫《犹太战记》ii.14.8;15.5[301;328])。
  交给。显然整个犹太公会都陪伴耶稣去了彼拉多那里(可15:1;路23:1)。
  本丢彼拉多。见对路3:1的注释。
  巡抚。希腊文hēgemō,译作“行省财政长官”更准确。一位hēgemōn是由该撒指定的市民特权阶层成员,并且直接对该撒负责。罗马的行省财政长官,或“地方官”的官邸是在该撒利亚。然而,特别是当犹太人的各种大节期的时候,“巡抚”的惯例是暂时迁到耶路撒冷,以便预防任何一种无秩序状态。总是有大众起义反对罗马的可能性,并且像逾越节这样的场合给犹太人兴起一次起义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机会。犹太领袖们期待彼拉多批准并执行耶稣的死刑(见《历》第七十七章)。

犹大的死
太27:3 这时候,卖耶稣的犹大看见耶稣已经定了罪,就后悔,把那三十块钱拿回来给祭司长和长老,说:
【本会注释】
  这时候,犹大。[犹大的认罪与自杀,太27:3-10。见“受难周”] 当在犹太公会前正式的或者说日审渐近结束时,犹大出现了,要坦白交待,很可能约在作出判决的时候。犹大要么看见耶稣即将被定罪,要么已经听见了死刑的宣判。
  定了罪。见对太26:66的注释。
  后悔。希腊文metamelomai,直译是,“后来感到懊悔”。保罗用metamelomai表示他在尖锐地责备了哥林多教会后感到的懊悔(林后7:8)。犹大的后悔像以扫的后悔。它是由懊悔组成的,并没有伴随着心意的改变。在犹大的情况中,这种后悔导致了自杀。没有品格的根本改变。
  三十块钱。见对太26:15的注释。
太27:4 “我卖了无辜之人的血是有罪了。”他们说:“那与我们有什么相干?你自己承当吧!”
【本会注释】
  我是有罪了。犹大曾满心指望耶稣会救他自己脱离折磨他的人(见《历》第七十六章)。发现耶稣不会那么做才导致了犹大的忏悔。那叛徒作为耶稣唯一的证人走上前去要证明耶稣的无辜。关于犹太人维护一个已被定罪之人的利益的司法规定,见对第二十六章的附注,注2。
  那与我们有什么相干。犹太公会完全不顾由犹大的供认而有力地引入的新证词。他的供认必定使犹太领袖们感到极其窘迫,他们的共谋从而被曝光了。显然他们曾贿赂了犹大,而这种行为是直接违反摩西律法的(见出23:8)。
太27:5 犹大就把那银钱丢在殿里,出去吊死了。
【本会注释】
  在殿里。犹太公会并没有在殿里开会,而是在紧挨着殿的一个房屋里(见对第2节的注释)。
  吊死了。这必是立即做的,因为那些押着耶稣去髑髅地的人离开该城时在路旁发现了犹大破损的尸身(见《历》第七十六章;参徒1:18)。
太27:6 祭司长拾起银钱来,说:“这是血价,不可放在库里。”
【本会注释】
  不可。这一限定很可能基于申23:18。
  库。希腊文korbanas,一个意思是“礼物”的亚兰词的音译。与这里的用法一样,korbanas很可能指礼物的储藏地。
  血价。祭司们畏缩不敢将那三十块钱放回圣殿银库里,但却急于流他们曾用那钱购买的无辜之人的血。当他们不肯进入彼拉多的审判厅,恐怕染了污秽,不能吃逾越节的筵席时,也表现了相似的拘泥细节的精神(约18:28)。
太27:7 他们商议,就用那银钱买了窑户的一块田,为要埋葬外乡人。
【本会注释】
  商议。经上没有说是在当时还是在后来的时候。很可能这种小事会推迟到逾越节之后再做。
  窑户的一块田。称作“亚革大马,就是血田的意思”(徒1:19)。“窑户的一块田”已经成了埋葬乞丐和外人的坟地的名称。那块田的位置已不为人知。
太27:8 所以那块田直到今日还叫做“血田”。
【本会注释】
  今日。即,当马太写马太福音的时候。
太27:9 这就应了先知耶利米的话,说:“他们用那三十块钱,就是被估定之人的价钱,是以色列人中所估定的,
【本会注释】
  应了。关于马太引用旧约圣经被应验了的预言的意义,见对太1:22的注释。
  耶利米。然而,该引文主要来自亚11:13,可能暗指耶18:2-12;19:1-15;32:6-9。关于事实上引文可能来自几旧约圣经作者但却被归给他们中最主要的一位的注释,见对可1:2的注释。
  以色列人。直译是,“[一些]来自以色列众子的人”。
太27:10 买了窑户的一块田;这是照着主所吩咐我的。”
【本会注释】
  吩咐。即,“命令”或“指示”。

耶稣在彼拉多面前受审
太27:11 耶稣站在巡抚面前;巡抚问他说:“你是犹太人的王吗?”耶稣说:“你说的是。”
【本会注释】
  耶稣站在。在犹太公会前日审结束时犹大所做的事(见对第3节的注释)中断了开始于第2节(见对该处的注释)的叙述,现在马太继续开始叙述。犹太公会的会员们不肯进入审判厅,恐怕染了污秽,不能吃逾越节的筵席(约18:28)。
  巡抚。见对第2节的注释。
  你是犹太人的王吗。被译为“你”的这个词处于强调位置,暗示彼拉多不能相信像耶稣这样的人会是一个野蛮的革命者,像犹太人曾在他们对他的控告中所暗示的(路23:2,5,14)。路加福音(路23:2)记载了该亚法提出的反对耶稣的三重控告:煽动诱惑国民,禁止纳税,自命为王。只有约翰(约18:28-38)或多或少扩展了耶稣第一次在彼拉多面前受审的记述,说明了对观福音书作者们此时突然说出的这个问题的背景。
  你说的是。相当于“是”(见对太26:64的注释)。在他受审的全部过程中,无论是在犹太人面前,还是在彼拉多和希律面前,耶稣只回答那些涉及他的弥赛亚身份的问题。他声称既是上帝的儿子也是犹太人的王(太26:63,64;约18:33-36)。第一个声称被犹太人认为是亵渎,第二个声称则被罗马人认为是叛逆的行为。
太27:12 他被祭司长和长老控告的时候,什么都不回答。
【本会注释】
  什么都不回答。请比较太26:63。
太27:13 彼拉多就对他说:“他们作见证告你这么多的事,你没有听见吗?”
【本会注释】
  你没有听见吗。一般人料想会大声申明自己的无辜,不管无罪还是有罪。彼拉多对耶稣的自制感到惊奇,因为对他来说这既无法解释又令人钦佩。到现在彼拉多已经完全知道对耶稣的控告全然是恶毒的(见可15:10)。所以耶稣不需要大声为自己辩护。
太27:14 耶稣仍不回答,连一句话也不说,以致巡抚甚觉希奇。
【本会注释】
  甚觉希奇。见对第13节的注释。

耶稣被判死刑
太27:15 巡抚有一个常例,每逢这节期,随众人所要的释放一个囚犯给他们。
【本会注释】
  巡抚。[在彼拉多面前的第二次受审,太27:15-31a=可15:6-19=路23:13-25=约18:39至19:16。主要的注释在:马太福音和约翰福音。见“耶稣的被卖,受审和钉十字架”;“受难周”,“从复活到升天”,以及“希律家族统治下的巴勒斯坦”。] 希腊文hēgemōn(见对第2节的注释)。约翰提供的第二次和最后一次受审的记录比对观福音书作者们提供的更为详尽,并且更加接近时间先后顺序。无疑,约翰的记录至少有一大部应该插在马太福音27章的第23节和27节之间,在第24-26节所记录的审讯达到高潮之前。
  释放。在节期特赦政治犯这种风俗是异教徒发明的(见《历》第七十七章)。为了向被征服的各行省人民表明罗马对他们的抚慰方针,意在赢得他们的支持。
太27:16 当时有一个出名的囚犯叫巴拉巴。
【本会注释】
  出名的。希腊文episēmos,“显著的”,“杰出的”,“臭名昭著的”。在这里似乎指的是最后一种意思。巴拉巴很可能是最近一次发生在耶路撒冷的暴乱首领或首领之一。同时代的历史记录表明在犹太和加利利暴乱和起义都很常见。
  巴拉巴。有些原文证据(参本册注释原文第146页)支持读作“耶稣巴拉巴”。彼拉多给百姓提供了一个选择,让他们在一个应许将人们从罗马的暴政下解救出来的自任的政治上的救主(见《历》第七十七章),和来到世上要将人们从罪的暴政下解救出来世界的救主之间作出选择。他们更喜欢服从巴拉巴的领导而不是基督的领导。
太27:17 众人聚集的时候,彼拉多就对他们说:“你们要我释放哪一个给你们?是巴拉巴呢?是称为基督的耶稣呢?”
【本会注释】
  称为基督的。犹太公会的会员们曾在彼拉多面前控告耶稣自称“是基督,是王”(路23:2)。基督这个称号来自希腊文,相当于希伯来文弥赛亚的音译(见对太1:1的注释)。照基督时代的犹太人的看法,预言中的弥赛亚被想像成一个军事领袖,注定要把他们的国家从罗马的奴役下解放出来。彼拉多无疑很清楚弥赛亚或基督这个称号的意义。他提出释放耶稣暗示,为了交涉的目的,彼拉多承认耶稣是一个囚犯,可以假定犯有所控告他的罪,而且这样他也就符合根据惯例得蒙特赦的要求了。
 
太27:18 巡抚原知道他们是因为嫉妒才把他解了来。
【本会注释】
  因为嫉妒。彼拉多已经猜出了犹太公会的恶毒动机,他提议让他们在基督和巴拉巴之间作出选择,可能故意要向百姓证明也使自己满意,他已经发现了他们的领袖们的伪善。犹太人曾控告基督是反抗罗马的,但是他们却希望释放公然犯有谋反罪行的巴拉巴。
太27:19 正坐堂的时候,他的夫人打发人来说:“这义人的事,你一点不可管,因为我今天在梦中为他受了许多的苦。”
【本会注释】
  他的夫人打发人来。传统认为彼拉多的夫人名为克劳迪娅·普罗克拉,显然她的信是紧接在彼拉多派人把巴拉巴押来之前到达的(见《历》第七十七章)。彼拉多已经相信耶稣是无辜的,而来自他夫人的信提供了一个超自然的确认。
  在梦中。请比较赐给尼布甲尼撒的梦(见对但2:1的注释),以及赐给曾来见耶稣的博士们的梦(见对太2:1的注释)。
太27:20 祭司长和长老挑唆众人,求释放巴拉巴,除灭耶稣。
【本会注释】
  挑唆众人。犹太领袖们努力影响没有思想的暴徒们的决定,构成了绝对的证据,证明他们对耶稣的控告是伪善的。支持耶稣的人许多都来自加利利和比哩亚,他最近曾在比哩亚作工,从这些地区来的朝圣者很可能睡在城外,这么早的时候还没有进城。犹太领袖们极其害怕的一件事就是这些对耶稣友好的朝圣者们会努力释放耶稣(见对太26:59的注释)。这些老谋深算的领袖们显然决心要在可以作出这种努力之前解决这个问题。约瑟夫多次形容为暴动者的耶路撒冷暴徒们,那时完全处于宗教领袖们的控制之下。彼拉多期待耶稣的某个朋友会代表该囚犯说句话。他显然不知道在他的审判席前的那群暴徒,即使不是全部也主要是由对耶稣不友善或者至少对耶稣漠不关心的人组成的。因此彼拉多的计策失败了,他肯定大感震惊,极其懊恼。
  求。直译是,“为他们自己求”。犹太领袖们提议释放一个犯了正是他们控告耶稣所犯之罪—是一个假弥赛亚—的人(见对第16节的注释),并且主张定真弥赛亚的罪!不妨以另一种方式来看这个问题,如果耶稣实际上是他们所信仰的政治上的弥赛亚,要是他使自己成了犹太人的王,领导他们反抗罗马,他们无疑就会急于群集到他的旌旗之下了!
太27:21 巡抚对众人说:“这两个人,你们要我释放哪一个给你们呢?”他们说:“巴拉巴。”
太27:22 彼拉多说:“这样,那称为基督的耶稣我怎么办他呢?”他们都说:“把他钉十字架!”
【本会注释】
  我怎么办他呢。彼拉多缺乏道义勇气作出他所知道是正确的判决。像他一样,现今许多人都想方设法回避这问题(见对第24节的注释),但是他们迟早必须作出支持还是反对基督的最终决定。
太27:23 巡抚说:“为什么呢?他做了什么恶事呢?”他们便极力的喊着说:“把他钉十字架!”
【本会注释】
  他作了什么恶事呢。彼拉多代表着罗马的皇权,却与耶路撒冷的暴民争论这个问题!不仅如此;他在这场争论中还成了最差的。确实,他们无法回答他的问题,因为唯一正当的回答就是耶稣一件恶事都没有做过。但是他们在逻辑上所缺乏的就用野蛮的叫嚷来弥补。
  极力地喊着说。像一群狼在捕食后嚎叫一样,耶路撒冷的暴民们实际上:“持续喊叫着,甚至更大声了。”
  应该注意的是,记载在约19:1-16中的各种事件适合接在这里叙述(见《历》第七十七章)。这些事件由彼拉多进一步要释放耶稣的努力构成。
太27:24 彼拉多见说也无济于事,反要生乱,就拿水在众人面前洗手,说:“流这义人的血,罪不在我,你们承当吧。”
【本会注释】
  生乱。暴民们迅速失控了,一场暴乱近在眼前,彼拉多为此为要向他的罗马上级交帐(参徒19:40)。彼拉多开始认识到,他所做的任何要获得百姓和他们的领袖们同意释放耶稣的努力,都只会增加他们无理的狂怒。
  洗手。关于最终导致彼拉多作出这个行动的策略,见约19:12-16。彼拉多曾再三宣布基督是无罪的,并且如果可能的话,就努力要释放耶稣,如果不可能的话,就规避宣布审判的责任(约18:38等)。(1)他曾企图说服犹太人去自己处理这个案件,在律法的规定之内(约18:31)。(2)他曾把耶稣送到希律那里去(路23:7)。(3)他曾企图把耶稣作为逾越节特赦的囚犯释放了(约18:39)。(4)他曾鞭打了耶稣,希望引起人们对他的同情,从而救他脱离死刑(路23:22)。与别的古代民族相比,罗马人以他们在处理被告个人时敏锐的正义感闻名,彼拉多无疑也有这种态度。皇帝提庇留是以严厉对待凡虐待他的任何国民的罗马官员闻名的。因为不体谅并且残忍地对待犹太人,彼拉多已经招致了皇帝的不悦,部分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他在五年后被免职了,其后不久就自杀了(《历》第七十七章;参约瑟夫《犹太掌故》xviii.3.2;4.1,2等)。彼拉多不愿惹怒犹太人,然而他既然知道耶稣是无辜的,如果他发命处死耶稣的话,也可能受到皇帝的责问。
  在犹太人中,洗手象征无罪的证据,这是众所周知的,在某些情况中也是律法所规定的(见申21:6,7,参诗26:6;73:13)。然而,不论彼拉多可能多么想设法逃避处死耶稣的责任,他仍是有罪的。
太27:25 众人都回答说:“他的血归到我们和我们的子孙身上。”
【本会注释】
  他的血归到我们。犹太人急于接受处死耶稣的责任;他们看来几乎要自夸他们的行径了。使徒们后来控告说该国的领袖们乃是杀害基督的人(徒2:23;3:14,15;7:52),但那些领袖们却忘记了自己先前已经接受的责任,反而怨恨使徒们的控告(徒5:28)。
  我们的子孙。上帝并不因为父母的罪惩罚他们的儿女;然而,父母所做错误的决定和错误的行为自然会对后代产生影响(见出20:5;见对结18:2的注释)。在公元70年耶路撒冷被苦苦围攻的时候,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之后的一代(见对太24:15-20的注释),犹太人遭受了他们毁约之日所作重大决定的不可避免的结果(见《历》第七十七章),他们藉着宣布:“除了该撒,我们没有王”(约19:15)撤消了与上帝所立的约,自从那时以来,作为一个民族,他们遭受了近19个世纪的痛苦。
太27:26 于是彼拉多释放巴拉巴给他们,把耶稣鞭打了,交给人钉十字架。
【本会注释】
  把耶稣鞭打了。在第26-31节中,马太像在别处常作的一样(见本册注释原文第191,192页),偏离了严格的时间先后顺序,他的目的是要在转而叙述兵丁们之前,先完成对彼拉多的叙述(第26节;参第31节)。第27-31节的戏弄实际上发生在第26,31节所记载的鞭打和交给人去钉十字架之前。耶稣受了两次鞭打,第一次的目的是要引起暴徒们赞成释放耶稣(路23:16,20,22;约19:1;《历》第七十七章),而第二次的目的是钉十字架之前的初步惩罚(太27:26;可15:15;《历》第七十七、七十八章)。约瑟夫(《犹太战记》ii.14.9[306])说犹太地后来的罗马抚巡弗洛汝斯曾在处死耶路撒冷的某些居民前鞭打他们。关于犹太人执行鞭打的描述,见对太10:17的注释。
  交给人。彼拉多同意了把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的要求,并且因而作出了判决(见路23:24)。在这么做时,彼拉多放弃了每一点公义与怜悯,听任了嗜杀的犹太领袖们和那些跟从他们的人。

兵丁戏弄耶稣
太27:27 巡抚的兵就把耶稣带进衙门,叫全营的兵都聚集在他那里。
【本会注释】
  兵。即,罗马士兵,因为这发生在彼拉多直接的权限之内。意大利的第二步兵大队那时驻扎在巴勒斯坦。
  衙门。希腊文praitōrion,“衙门,官邸”(可15:16;见对太27:2的注释)。要么指房屋本身,要么指与它毗连的庭院。
太27:28 他们给他脱了衣服,穿上一件朱红色袍子,
【本会注释】
  脱了。希腊文ekduō。原文证据(参本册注释原文第146页)在读作脱了和enduō,“穿上”之间有分歧。
  朱红色。希腊文kokkinē,一种用昆虫的干尸制成的染料。马可(可15:17)说是“紫色”,希腊文porphura。古时候朱红和紫色的某些色度混合的几乎不分彼此,所以两个观察者很容易用两个词形容同一种颜色。这件“袍子”可能是一个士兵的斗篷,或者是彼拉多从前穿旧丢弃的一件外衣。它被扔在基督的肩上,模仿帝王的紫袍嘲笑他。
太27:29 用荆棘编做冠冕,戴在他头上,拿一根苇子放在他右手里,跪在他面前,戏弄他,说:“恭喜,犹太人的王啊!”
【本会注释】
  冠冕。希腊文stephanos,一般表示胜利者的“冠冕”。stephanos通常由树叶或花朵编成的花环组成,这种冠冕可以作为在运动竞赛和战争中获胜者的奖赏。折磨耶稣的人完全没有意识到他完全适合戴得胜者的冠冕,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戴这冠冕的人藉着他的死,胜过了“一切执政的掌权的”(西2:15),并且赢得了今世与永恒最伟大的胜利。
  荆棘。可能是一种有柔韧枝条和许多尖刺的灌木,在巴勒斯坦较暖和的地方很常见,在学术上以Zizyphus spina Christi闻名。
  苇子。这用来模仿皇帝的权杖。
  跪在。献上嘲弄的效忠。
  犹太人的王。暗指关于耶稣被定罪并处死的控告(见对第11,37节的注释)。
太27:30 又吐唾沫在他脸上,拿苇子打他的头。
【本会注释】
  吐唾沫在他脸上。请比较耶稣在犹太公会前受审后所遭受的虐待(见太26:67)。
太27:31 戏弄完了,就给他脱了袍子,仍穿上他自己的衣服,带他出去,要钉十字架。
【本会注释】
  带他出去。[钉十字架,太27:31b-56=可15:20-41=路23:26-49=约19:17-37。主要的注释在:马太福音和约翰福音。“耶稣的被卖,受审和钉十字架”;“与逾越节有关的钉十字架,受难周,从复活到升天”。] 时间可能在早上8:00到9:00之间。关于彼拉多的审判厅很可能位于的地点,见对第2节的注释。从彼拉多的审判厅到髑髅地的路线不得而知,因为事实上这两个地点都不能确定。耶路撒冷现代的Via Dolorosa传统上被认为是走向十字架的道路。这种传统假定在彼拉多面前受审发生在安东尼娅楼里,就在圣殿区域的北边(见《犹太战记》ii.15.5[328]),而且现代的圣墓教堂就矗立在古各各他的所在地(见对第33节的注释)。这种传统上的鉴定最早可以追溯到4世纪君士坦丁的时代。请比较太26:36;27:33。

耶稣被钉十字架
太27:32 他们出来的时候,遇见一个古利奈人,名叫西门,就勉强他同去,好背着耶稣的十字架。
【本会注释】
  古利奈。利比亚的一座城,在北非。古时候在古利奈有一大批犹太侨民。在耶路撒冷有被认为是古利奈人和其他人的会堂(徒6:9)。
  勉强。耶稣因最近所受的折磨而昏倒了,不能照风俗所要求的背负他的十字架。耶稣的门徒们原可以走上前来帮他背,但是惧怕使他们不敢表示出对他的任何效忠。西门能背那十字架是何等的特权啊,因此他就分享了基督的苦难。现今,我们的特权是通过在面对不受欢迎、轻蔑的评论和虐待时保持对原则的忠诚来背负耶稣的十字架。
太27:33 到了一个地方名叫各各他,意思就是“髑髅地”。
【本会注释】
  各各他。希腊词Golgotha的音译,它反过来被译为亚兰文Golgotha'(希伯来文Gulgoleth),意思是“髑髅”。拉丁文圣经将这个表示髑髅的词译为Calvaria;,英文名卡瓦利Calvary(路23:33)。有人宣称圣墓教堂的所在地就是古时的各各他,该堂远在现今所知的耶路撒冷古城的内部,但在基督的日子可能位于耶路撒冷第二墙的外面。关于各各他的这一定位的证据是根据4世纪的一个传统说法。耶稣是在“城门外受苦”的(来13:12)。这个地点离城并不远(约19:20)。据认为羊门曾位于该城的东北角,离圣殿不远(尼希米时代的耶路撒冷城墙),而各各他似乎离这个门不远(见《历》第六十三章)。请比较太26:36;27:31的注释。
  髑髅地。这很可能指的是钉十字架之地的那座小山的形状,而不是像有些人假想的指人的髑髅暴露在那里。那些指着现代耶路撒冷北墙外几百英尺处的某个形状像髑髅的小山,认为那就是髑髅地的人,并没有充分考虑这个事实:该地区古时的地表经过数千年风化和人手的改造,很可能已经大大改变了。现今企图确定该地点在任何一个详细的位置都完全不可作为定论。
太27:34 兵丁拿苦胆调和的酒给耶稣喝。他尝了,就不肯喝。
【本会注释】
  醋。原文证据支持(参本册注释原文第146页)读作oinos,“酒”,而不是oxos,“醋”,依照拉比H#isda(约公元309年)所说:“当一个人被带出去执行死刑时,会给他一杯酒,里面含有一点乳香,以便麻痹他的感官”(《他勒目》Sanhedrin43a,宋西诺版,第279页)。这个风俗意在减轻被定死罪之人的痛苦。
  苦胆。马可福音(可15:23)说那“酒”里调和了没药(见对路7:37的注释)。
  不肯喝。关于原因,见《历》第七十八章。
太27:35 他们既将他钉在十字架上,就拈阄分他的衣服,
【本会注释】
  将他钉在十字架上。就如他曾预言的(见太20:19;26:2)。钉十字架的行动是由罗马士兵们执行的(约19:23)。据说那些被钉十字架的人有时在被暴露并耗尽精力12小时后才死去,可是在别的情况下要两到三天才死去。马可福音(可15:25)说,耶稣是在第三个小时(巳初)被钉十字架的,照犹太人的计算方法,是在上午约9:00点钟的时候。
  分他的衣服。他的衣服被分成了四份,参与钉十字架的兵丁每人一份;他们为他的里衣拈阄(约19:23,24),正如诗22:18中所预言的。
太27:36 又坐在那里看守他。
【本会注释】
  他们看守他。即,他们保持警戒。罗马当局颁布了死刑,而罗马士兵执行了死刑。
太27:37 在他头以上安一个牌子,写着他的罪状,说:“这是犹太人的王耶稣。”
【本会注释】
  他的罪状。约翰(约19:20)说,他的罪状是用百姓通用的希伯来文(亚兰文),学识与文化的语言希腊文,和罗马帝国的官方语言拉丁文写成的。约翰还说(第19节),那个“名号”的措词是彼拉多的。犹太人抗议(第21节),显然是因为那名号似乎对他们的国家是一个侮辱。彼拉多因对犹太领袖们在这个案件中给他带来的压力感到怨恨—甚至到了要胁迫他的地步—所以就不肯予以更改(第22节)。
  犹太人的王。约翰(约19:19)无疑给出了这个“名号”的全称,而每个对观福音书作者给出的都是缩略的称呼(太27:37;可15:26;路23:38;见对太第三章的附注,注2)。这个“名号”也是一条罪状,由被定罪之人的名称、居住所在地、和过犯组成。犹太恼怒的事实是,这条罪状构成了罗马的一个警告,警告任何佯装作犹太人的王的人都会有同样的命运。这暗示着永久屈服于罗马,一个最令骄傲的犹太人感到懊恼的前景。
太27:38 当时,有两个强盗和他同钉十字架,一个在右边,一个在左边。
【本会注释】
  强盗。希腊文lēstai,“强盗”或“土匪”(见对太26:55的注释)。耶稣的十字架被竖立在中央,就是留给犯罪集团魁首的位置。
太27:39 从那里经过的人讥诮他,摇着头,说:
【本会注释】
  摇着头。作为一种轻蔑和嘲笑的姿势(见诗22:7;109:25;赛37:22;耶18:16)。
太27:40 “你这拆毁圣殿、三日又建造起来的,可以救自己吧!你如果是上帝的儿子,就从十字架上下来吧!”
【本会注释】
  你这拆毁。这乃是重申犹太公会提出来反对耶稣的罪状(太26:61)。
  你如果是。这些话使人想起撒但在旷野的试探中接近基督时所发出的挑战(见对太4:3的注释)。从表面看来,耶稣不可能是上帝的儿子。就连他的门徒们也曾完全丧失了他可能是上帝儿子的希望(见路24:21;参《历》第八十章)。撒但通过被鬼附的人们说话,再一次将他最锋利的箭瞄准了耶稣对他天父的信心(见《历》第七十七、七十八、七十九章)。这种对十字架的嘲笑反映了大祭司在犹太公会前向耶稣提出的问题(太26:63)。
  上帝的儿子。见对路1:35的注释。
太27:41 祭司长和文士并长老也是这样戏弄他,说:
【本会注释】
  祭司长。这里所提名的三类成员组成了犹太公会,他们中的许多人显然在耶稣被钉十字架的现场,目睹了他们嗜杀阴谋的高潮。领导这个国家的是什么人啊。他们是多么残忍、无情、完全缺乏怜悯和同情啊,却因看到他们的受害人受苦而欢欣鼓舞。在黑暗的欧洲中世纪,那些背道的宗教领袖们也是如此;现今在逼迫猖獗的地方也是如此。
太27:42 “他救了别人,不能救自己。他是以色列的王,现在可以从十字架上下来,我们就信他。
【本会注释】
  他救了别人。耶稣曾救人们脱离疾病、被鬼附和死亡。可能那些嘲笑耶稣的人想到了最近拉撒路的复活。
  不能救自己。要是耶稣当时救自己的话,他就会丧失拯救别人的能力。救赎计划就会被破坏。犹太领袖们虽然并不明白这个,但却说出了一个深奥的真理。基督不肯救自己乃是神圣之爱的最高表现(见约15:13)。正是因为耶稣此刻选择不救他自己,他才能救别人。在十字架上,基督给出了在太10:39中所说原则的一个榜样。在旷野的试探中,耶稣曾面对为自己的利益使用神圣能力的问题,那时他就作了决定不这么做。
  如果他是以色列的王。他曾声称是(约18:33-37)。照他头上的题字所宣布的,他是因这个声称被定死罪的。说话的人暗示,如果不能从十字架上下来,就证明耶稣不是他所声称的,而且他也配得所临到他的命运。
  我们就信他。照犹太人的想法,繁荣乃是神圣眷爱的证据,而逆境则是上帝不悦的证据。在约伯的经验中所举例说明的教训没能改变他们的苦难观(见对伯42:5;诗38:3;39:9的注释)。在耶稣的传道期间,有许多次他都设法驳倒他们的错误观念,但是没有成功(见对可1:40;2:5;约9:2的注释)。这种错误的受苦观乃是撒但设计来蒙蔽那些目睹耶稣在十字架上所受苦难之人的心思的策略。对一般的犹太人来说,上帝会允许弥赛亚受耶稣所受的苦难是不可想象的;所以耶稣不可能是他所声称的那一位。
太27:43 他倚靠上帝,上帝若喜悦他,现在可以救他;因为他曾说:‘我是上帝的儿子。’”
【本会注释】
  他倚靠上帝。撒但藉着诡计多端的假冒为善攻击基督对他父的信心(见对第40节的注释)。当耶稣经历客西马尼的经验以及现在他被挂在十字架上时,撒但不遗余力地,无论使用多么残酷虚伪的手段,都要动摇救主继续持守对他父的爱和支配一切的天意的信心。这爱乃是救主有力量忍受并胜过那恶者一切火箭的根据地(见《历》第十二章)。
  救他。折磨耶稣的人无意间用的正是预言的话语(诗22:8)。
  喜悦。希腊文thelō,在这里的意思是:“愿望”。
  他曾说,我是。见对第40节的注释。
太27:44 那和他同钉的强盗也是这样的讥诮他。
【本会注释】
  强盗。见对第38节的注释。关于那悔罪强盗的记述,见对路23:40-43的注释。

耶稣的死
太27:45 从午正到申初,遍地都黑暗了。
【本会注释】
  午正。即,中午,依照犹太人的算法。约19:14的“第六小时”是罗马时间,约为早上6:00。非正典的彼得福音(第5部分;见本册注释原文第128页)说“在中午,犹太全地都黑暗了”。依照可15:25,耶稣被钉十字架时约在“第三小时”,或上午9:00的时候。所以他现在已经在十字架上约两到三个小时了。
  黑暗。这是一场超自然的黑暗(见对路23:45的注释)。它决不是由一次日蚀引起的,因为已经过了月望。
  遍地。从这些话看不出这场黑暗的范围有多远。
  申初。约下午3:00。
太27:46 约在申初,耶稣大声喊着说:“以利!以利!拉马撒巴各大尼?”就是说:“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为什么离弃我?”
【本会注释】
  耶稣大声喊。关于耶稣在十字架上说出的七句话的概要,见对路23:34的注释。十架七言中,马太和马可只记录了这一句。路加和约翰各记录了三句,可是是不同的三句。
  以利。见对诗22:1的注释。以罗伊的形式(可15:34)乃是相当于希伯来文的亚兰文的音译。
太27:47 站在那里的人,有的听见就说:“这个人呼叫以利亚呢!”
【本会注释】
  呼叫以利亚呢。可能痛苦和疲乏使耶稣发出的声音不清楚了。犹太人的遗传已经使以利亚成了虔诚人在绝境中的保护圣徒(《他勒目》Sanhedrin109a,宋西诺版,第747,748页;Shabbath33b,宋西诺版,第157页;`Abodah Zarah17b,18b,宋西诺版,第90,94页)。
太27:48 内中有一个人赶紧跑去,拿海绒蘸满了醋,绑在苇子上,送给他喝。
【本会注释】
  醋。希腊文oxos(见对第34节的注释)。Oxos是酒因发酵变酸了(见对民6:3的注释)。关于这件事的预言,见诗69:21。
太27:49 其余的人说:“且等着,看以利亚来救他不来。”
【本会注释】
  且等着。祭司们嘲笑地提出等着瞧他们所曲解的耶稣对以利亚的呼求会不会得到以利亚的应允,来减轻耶稣的痛苦或者解救他。
  原文证据可以被引用(参本册注释原文第146页)支持加上:“另一个人拿枪刺他的肋旁,水和血就流了出来”。
太27:50 耶稣又大声喊叫,气就断了。
【本会注释】
  大声。请比较路23:46;诗31:5。
  气就断了。希腊文aphēken to pneuma,直译是,“发出了气息”(见对路8:55的注释)。马可和路加用的词是ekpneō,直译是,“呼出”(可15:37;路23:46)。
  他的死胜过了阴间(启1:18)和所有邪恶的势力(西2:15)。可是与他的父同在的感觉已被收回,所以当他挂在十字架上时,他“不能透过坟墓的门看到未来”(《历》第七十八章),“[现在]所有不蒙天父喜悦的感觉就消失了”(《历》第七十八章)。耶稣并不是在失败里死的。他完全知道胜利是他的,并且确信他自己的复活。
太27:51 忽然,殿里的幔子从上到下裂为两半,地也震动,磐石也崩裂,
【本会注释】
  幔子。即,将圣所和至圣所分隔开的幕布(见对出26:31-33;代下3:14的注释)。只有大祭司才能进入至圣所,而且他一年只能进去一次。幔子被撕裂,以及随之发生的迄今极神圣之地被暴露在人面前,乃是天庭的信号,说明预表性的崇祀已经结束了—预表已经遇到了实体。这发生在常规献晚祭的时刻,当祭司即将宰杀每日献为燔祭的羔羊的时候。时间很可能约在下午2:30,或者依照犹太人的算法,约在“第九小时”(见对第二十六章的附注,注1;参《历》第七十八章;《善》第二十二章)。
  从上。表明这不是由人手完成的。
太27:52 坟墓也开了,已睡圣徒的身体多有起来的。
【本会注释】
  身体,多有。只有马太记载了这件与耶稣被钉十字架和复活有关的事。请比较诗68:18;弗4:8。应该注意的是,在基督死时坟墓开了的同时,复活的圣徒们直到耶稣复活以后才起来(太27:53)。基督应该从坟墓里与他一同带出一些曾被撒但拘禁在死亡的牢房里的俘掳是多么适当啊。这些殉道者与耶稣一同出来,变成了不朽坏的,后来与他一起升到了天上(见《历》第八十一章)。
太27:53 到耶稣复活以后,他们从坟墓里出来,进了圣城,向许多人显现。
太27:54 百夫长和一同看守耶稣的人看见地震并所经历的事,就极其害怕,说:“这真是上帝的儿子了!”
【本会注释】
  百夫长。即,负责钉十字架的一位。关于“百夫长”这个词的注释,见对路7:2的注释。依照传统说法,这个百夫长的名字是彼得纽,有人说是郎基努(Acta Pilati xvi.7;彼得福音,片段1.31)。
  上帝的儿子。参《历》第八十章;见对但7:13;路1:35的注释。
太27:55 有好些妇女在那里,远远的观看;她们是从加利利跟随耶稣来服事他的。
【本会注释】
  好些妇女。有许多相信耶稣的女门徒,她们中有些人陪伴着他并服侍那一小群人的需要(见对路8:2,3的注释)。约翰(约19:27)还提到了耶稣的母亲。
太27:56 内中有抹大拉的马利亚,又有雅各和约西的母亲马利亚,并有西庇太两个儿子的母亲。
【本会注释】
  抹大拉的马利亚。见对路第七章的附注;见对路8:2的注释。
  雅各的母亲。可能是“革罗罢的妻子马利亚”(约19:25)。
  西庇太两个儿子的母亲。可能是可15:40的撒罗米(参太20:20)。

耶稣的安葬
太27:57 到了晚上,有一个财主,名叫约瑟,是亚利马太来的,他也是耶稣的门徒。
【本会注释】
  到了晚上。[安葬,太27:57-61=可15:42-47=路23:50-56=约19:38-42。主要的注释在:马太福音和马可福音。见“耶稣的被卖,受审和钉十字架”;“与逾越节有关的钉十字架,受难周,以及从复活到升天”。] 即,钉十字架那天,星期五下午晚些时候。耶稣死时约是下午3:00(见可15:34-37),在耶路撒冷的纬度,该年的这个季节日落约在6:30。
  一个财主。马可形容亚利马太的约瑟是“尊贵的议士,也是等候上帝国的”(可15:43)。路加补充说他“为人善良公义”,犹太领袖们的“所谋所为,他并没有附从”(路23:50,51)。约翰形容他是“耶稣的门徒,只因怕犹太人,就暗暗地作门徒”(约19:38)。安葬耶稣的预备,由亚利马太的约瑟安排,应验了以赛亚的预言(赛53:9),说到弥赛亚会“葬在财主的坟墓里”。
  亚历马太。拉玛的希腊文形式。有几座城镇名叫拉玛,但是并不知道哪个是新约的亚历马太。见对撒上第一章的附注。
  约瑟。约翰补充说尼哥底母(见约3:1;7:50)和约瑟一起为耶稣的安葬作了安排(约19:39)。
  耶稣的门徒。约瑟和尼哥底母都曾被犹太公会故意地排除在审讯耶稣之外,因为他们过去曾说过支持耶稣的话,并且阻止过要止息救主声音的计划(见对太26:66的注释;参《历》第八十章)。现在他们大胆地走出来,要做耶稣别的朋友不能做的事。在耶稣被钉十字架时,尼哥底母目睹了耶稣三年前曾说过的人子要被举起来的预言的应验(约3:14,15),对他来说,这日的生动景像构成了基督神性的确证(见《历》第八十章)。
太27:58 这人去见彼拉多,求耶稣的身体;彼拉多就吩咐给他。
【本会注释】
  去见彼拉多。尼哥底母去买香料薰抹耶稣的身体(见对约19:39,40的注释),很可能就在约瑟去见彼拉多的时候。时间短促,因为这任务必须在日落前完成(见对太27:57的注释)。必定需要极大的勇气才能走出来,向一个已被定罪并且作为一个罗马叛国者被处死的人,而且是已经被犹太最高法庭污蔑为一个亵渎者的人表示同情。在与门徒们的怯懦相比之下,约瑟和尼哥底母的勇气越发闪耀出了光彩。
  求。约在同时犹太领袖们来见彼拉多,请求在安息日前把耶稣和那两个强盗的尸首拿去(约19:31)。摩西律法要求被钉死在木头上的罪犯的尸首在日落前要被拿掉(申21:22,23)。尸首在安息日仍挂在木头上被认为是特别严重的冒犯,尤其考虑到这个安息日乃是一个“大日”的事实(约19:31,42)。请比较约瑟夫《犹太战记》iv.5.2(317,318)。按照事情自然发展的程序,耶稣作为罗马的一个反叛者,原会被可耻地埋葬在最卑劣的罪犯专用的坟地里(见《历》第八十章)。
  彼拉多就吩咐。在吩咐约瑟去保管耶稣的尸首前,彼拉多曾从百夫长那里获得了对他已死的正式确认(可15:44,45)。一个被钉十字架的人在六个小时内就死了,这是非同寻常的。通常死的痛苦要持续更多小时,有时甚至几天。
太27:59 约瑟取了身体,用干净细麻布裹好,
【本会注释】
  细麻布。请比较可15:46。
太27:60 安放在自己的新坟墓里,就是他凿在磐石里的。他又把大石头辊到墓门口,就去了。
【本会注释】
  自己的新坟墓。路加(路23:53)说明那里头还从来没有葬过人。约瑟自己的坟墓离耶路撒冷这么近的事实,暗示亚历马太已经不是他的居住地了。亚历马太很可能是他出生地的城市,他的家庭拥有地业的地方。
  凿。在耶路撒冷附近地区有很多天然洞穴和凿成的墓穴。在古时,它们通常用作墓地。在着手造一个典型的坟墓时,一个人很可能要在每面墙上寻找一个凹处,就是可以放尸首的地方。在坟墓的主体后面往往有一个小房间,先辈们的尸骨被收集在那里,为要给新死的人在坟墓里腾出地方。约瑟慷慨地奉献墓地解决了一个门徒们无法解决的问题。
  把大石头滚到。很可能是一块形状像旋转磨石的石头,放在一个小槽里以便滚动关闭墓门。
太27:61 有抹大拉的马利亚和那个马利亚在那里,对着坟墓坐着。
【本会注释】
  抹大拉的马利亚。即,马大的妹妹马利亚(见对路第七章的附注;参《历》第六十二章)。马利亚是星期五下午最后离开坟墓的人之一,她也是在星期天早上第一个返回到那里的人(太28:1;参《历》第六十二、八十二章)。
  那个马利亚。很可能是“约西的母亲马利亚”(可15:47)和雅各的母亲马利亚(可16:1)。关于陪伴耶稣和他的门徒们并照顾他们需要的虔诚的妇女们的注释,见对路8:2,3的注释。“那个马利亚”和抹大拉的马利亚在复活之晨很早就在坟墓那里了(太28:1)。

封石妥守
太27:62 次日,就是预备日的第二天,祭司长和法利赛人聚集来见彼拉多,说:
【本会注释】
  次日。[把守坟墓的兵丁,太27:62-66。见“耶稣的被卖,受审和钉十字架”;“受难周”。] 这事只有马太记录了,可是它也出现在非正典的彼得福音中(第8-11部分;见本册注释原文第128页)。“次日”,就是按周来说的安息日(见路23:54,56)。
  批评者们曾作出精心的努力要使人不相信马太在这里的叙述。批评者们曾污蔑说,犹太当局既知道耶稣曾预言过他的复活,他们安息日那天还去见彼拉多,彼拉多会同意他们的请求,罗马士兵会为了贿赂共谋作假汇报,而且当天使显现滚开大石头时,他们被吓倒在地上,这些都是难以置信的。固然,就灵感记录本身来说,马太是我们唯一的资料来源。但可以指出的是,彼拉多和犹太当局在这里的表现和他们的品行完全相称,并且这一事实构成了该故事的真实性的强有力的内证。福音书的记录说明祭司和官长们是横行无忌不择手段的。而且,他们前两天深感忧惧,因为担心他们毁灭耶稣的险恶计划可能不会成功(见对第二十六章的附注,注2),加之他们猜疑他确实就是弥赛亚,会导致他们去做马太在这里归给他们的事。彼拉多曾软弱地默许了他们要流耶稣的血的坚持不懈的要求(见约19:12),他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他也会照着这个请求做。当时正是逾越节的时候,鉴于以往他与犹太人打交道的困难经验,他无疑会不遗余力地安抚他们(见对太27:24的注释)。
  预备。见对可15:42的注释。
  祭司长。见对太26:59的注释。
  法利赛人。见本册注释原文第51,52页。
太27:63 “大人,我们记得那诱惑人的还活着的时候曾说:‘三日后我要复活。’
【本会注释】
  我们记得。耶稣在公开讲话时曾暗示过这个(太12:40),并且更清楚地说过这一点,可是却有隐含意义,是作为对求神迹的回复说的(约2:19)。显然他们明白耶稣的意思,即使这样,在他受审时,他们还是准备曲解他的话(见对太26:61的注释)。
  那诱惑人的。或,“冒名顶替者”(修正标准译本)。见对约7:47。犹太人和批评基督教的异教徒在第2和第3世纪经常控告耶稣是一个欺人者。
  三日。见本册注释原文第248-250页。
太27:64 因此,请吩咐人将坟墓把守妥当,直到第三日,恐怕他的门徒来,把他偷了去,就告诉百姓说:‘他从死里复活了。’这样,那后来的迷惑比先前的更利害了!”
【本会注释】
  第三日。在这里(第63,64节),“三日后”和“第三日”显然是同义词。见本册注释原文第249页。
  迷惑。照他们所说,先前那“迷惑”人或欺骗人的,就是耶稣是预言的弥赛亚的观念(见对太26:63-66的注释)。“后来迷惑”人的就是声称他已经从死里复活了。
太27:65 彼拉多说:“你们有看守的兵,去吧!尽你们所能的把守妥当。”
【本会注释】
  看守。希腊文koustōdia,“守卫,”一个来自拉丁文的外来语。
  尽你们所能的。这些讽刺的话使人想起他先前说过的:“我所写的已经写了。”彼拉多在这里说的话是相称的。他看不起犹太领袖们,照准他们的请求乃是出于对他们的轻蔑。犹太当局阻止复活的努力只会导致那件大事以更确实更具决定性的证据实现。
太27:66 他们就带着看守的兵同去,封了石头,将坟墓把守妥当。
【本会注释】
  将坟墓把守妥当。关于封墓的方法,见《历》第八十章。

【返回上级目录】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安息日会心雨文字部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