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讲
馬太福音五章 17-20 節 【耶穌和律法】 衪不是要棄掉律法,只是要把神的律法從人為的桎梏與虛假的詮譯中釋放出來。 神的兒女己因基督的拯救脫離了律法的咒詛,不再會因為無力完全實行律法而被定罪,但在生活中須體現律法所包含的道德精神,不是靠此得救,而是有了基督的新生命之後應結出的果子。 太五:19 節 有些人只會告訴別人要這樣做,要那樣做,自己郤不去實踐神的律法。耶穌澄清這點,指出遵守神的律法比解釋律法更重要;真正將律法付諸實踐比學習神的律法和教導人去遵守艱難得多! 太五:20 節 "義" 請參考以下經文作比較: (路十八:11-12; 羅三:20; 九:31;十:3; 腓三:5-7) "義"是指對神所定律法的信守。信徒在此事上所能達到的完美程度,必須勝過法利賽人和文士。法利賽人對遵守律法要求得非常嚴格,我們又如何能勝得過法利賽人的義呢?其實耶穌所指的是好行為的本質。法利賽人的弱點是只遵守律法的表面意思,郤沒有讓神改變他們的內心。 耶穌說,聽衪話的人需要另一種義---- 愛與順服。所以,我們的義----好行為必須是: 1。 來自神在我們心中的工作,而不是來自我們自己的能力; 2。 以神為中心,而不是以自己為中心; 3。 為了得神的悅納,而不是為了別人的認可; 4。 超越律法條文的表面,遵行其裏面所包含的真義。 為甚麼說 "律法的總結就是基督"? 一方面是衪成全了律法的目的(太五:17),在地上成為眾人效法的榜樣; 另一方面跟基督相比,所有律法都要終止了,因為律法沒有拯救的能力。 "義" 有兩個定義: 1。 信心的義 ---- 就是因信而得的義。 2。 律法的義 ---- 是因為他們不為信心求只為行為求。 如果想藉著律法得救,除非從不犯罪,過著完美無瑕的生活。神為甚麼知人不守律法,郤又賜下律法呢?保羅說,其中一個理由就是讓人知道自己的罪(參加三:19)而且,律法是基督的影子,藉著獻祭,人們得以知道基督的工作,就是成為真正的祭牲(參來十:1-4)。這種拿動物來獻祭的宗教禮儀,一直要維持到基督的降臨。 律法指明基督,拿動物獻祭也是指明基督。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