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
37:1-40 这是一篇智慧诗 重点是针对恶人享福而义人受苦的问题。 1-11 诗人劝勉义人在极迷惘的时候仍须信赖神 义人看见恶人万事亨通,自然心怀不平,甚至满肚子嫉妒;义人在这 样的情况下,要谨记神是唯一的倚靠,而且有一天,恶人终必遭受惩 罚(2, 9-10)。 3 可译作「当倚靠耶和华,竭力行善,就必安居乐土,享受康宁 」。 7 「默然」:可作「静止不动」,强调因倚靠神所带来的平静安 稳(参赛30:15)。 10 「也要归於无有」:是「不存在」的意思。 12-20 比较义人和恶人的结局 本段继续阐释恶人的最终命运,他们必自食犯罪之果,完全消灭;但 义人却要得到神的扶持,产业要一代一代传给子孙。 14 「弓」、「刀」:比喻恶人加在义人身上的暴力和欺凌。 20 可译作:「恶人和耶和华的仇人都要灭亡,要像野花一样凋谢 ,像烟雾一般消散。」 21-31 义人终必蒙福 年纪老迈的诗人(25)凭著自己的经验,证实义人和他的後代必会有 好的结局。 21 「恶人借贷而不偿还」:恶人落在极贫穷的光景中,不但要向 人借钱,借了也无力偿还。 25 义人虽会遭遇艰难,却不会「永远」被神丢弃;神终会向他施 恩。 28 「圣民」:忠心於神的子民。 32-40 重申恶人和义人的不同结局 他们不同的结局就是「恶有恶报,善有善报」最适切的注释。 33 「审判的时候」:义人为恶人诬告,故遭受审判。 35 根据古译本,此节可作「我曾见恶人专横霸道,像一棵挺然高 耸的利巴嫩香柏树」。 37 「好结局」:或作「繁多的子孙」。 38 可译作「犯法的人却必全部灭亡,恶人的子孙必被铲除。」 思想问题(第37篇) 1 「心怀不平」、「生出嫉妒」是出於对作恶、行不义的人的自然 反应,但作者对此有什麽告诫呢?参1-2, 7-10节。 2 恶行可以形成一种风气,别人眼见恶行得逞,便会争相仿效,但 义人却应怎样? 他的善行有什麽保障? 3 恶人作恶而致富,义人行义却未必道路通达,不过作者却指出义 人始终强过恶人(16),这是为什麽,参11, 17-19, 22, 29, 34节。 4 本篇道出义人必有好结果,但有否应允义人境遇顺利呢? 参11, 14, 19, 24, 32节。 义人在危难中可有什麽盼望? 5 试从本篇找出有关义人行善的描述。义人以什麽为他们行为的准 则? 6 本篇的信息给你什麽激励或提醒?
□ 本书版权所有---蔡有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