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返回上级目录】

14:1-2  杀害耶稣的阴谋

 

            「除酵节」:见太26:17注。

 

            「当节 ......生乱」:逾越节之前一两周,外处来的朝圣者纷纷

            涌至耶路撒冷(见申16:16),群情兴奋,易受煽动。

            (参约12:12-13, 18

 

 

14:3-9  耶稣在伯大尼受膏

 

(参考:有罪女人以香膏抹主)

 

 

3          筵席日期、妇人身分,见太26:6-13注。

 

            「哪哒香膏」:是从印度名叫哪哒的植物提炼出来的名贵香油。

            古时最上乘的香油是用玉瓶盛载。

 

4          「有几个人」:尤其是加略人犹大(见约12:4)。

 

5          「三十多两银子」:原文为三百得拿利,约等於工人一年的薪

            酬。

 

6-8      参太26:12; 12:7注。

 

 

14:10-11  犹大出卖耶稣

 

这事与上段的关系,见约12:4-6

 

 

14:12-16  预备逾越节的晚餐

 

13        「两个门徒」:即彼得和约翰(见路22:8)。

 

            「人」:见路22:10注。

 

 

14:17-26  逾越节的晚餐

 

 

17-21  耶稣预言犹大出卖 

 

17        「晚上」:逾越节的晚餐是从晚上开始至深夜(平常犹太人吃

            晚餐的时间是在黄昏),晚餐中各项目的意义和次序,见附加

            资料及补论:「犹太人逾越节晚餐的程序」。

 

20        详情见约13:23-27及注。

 

            「蘸手在盘子里」:见附加资料及补论:「犹太人逾越节晚餐

            的程序」。

 

 

22-26  设立主餐(圣餐)

 

为饼和杯祝谢:见太26:26-30; 22:19-20注。

 

 

24        「立约的血」:见路22:19-20注。

 

25        「直到 ...... 日子」、

26        「唱了诗」:见太26:29, 30注。

 

 

14:27-31  预言彼得不认主

 

27        「我要 ...... 分散了」:引自亚13:7。预言的应验,见下文50

 

30        「鸡叫」:见路22:34注。

 

 

 

 

思想问题(第14章上)

 

1 耶稣为什麽觉得那女人所作的是一件「美事」?

  我们的事奉要怎样才能蒙神悦纳呢?

 

2 其他人对那女人的批评有没有根据呢?(参4-5

  耶稣是反对他们行善吗?

  从这件事思想「爱神」及「爱人」这两大诫命二者之关系。

 

3 比较犹大的决定和那女人所作的事,这两件事的背後,表明他们

  二人的价值观念有什麽不同之处?(参约12:4-6

  基督徒对事物的价值观,如何影响他们人生的抉择?

  试检讨你的价值观念。

 

4 本章21节对神的预定和人的责任有何提示?

 

 

 

14:32-42  在客西马尼祷告

 

32        「客西马尼」:见太26:36注。

 

33-34  「惊恐 ...... 要死」:见约12:27-28注。

 

35        「那时候」:见约2:4注。

 

36        「阿爸」:是犹太小孩对父亲的亲昵称呼。

            在祷告中对神采用这称谓,是耶稣首创的(参串29)。

 

            「这杯」:见可10:38注。

 

            「然而 ...... 你的意思」:见太26:39注。

 

38        「你们心灵」:原文单作「灵」、可能指神的灵。

            (参诗51:12

 

 

14:43-52  耶稣被捕

 

43        「许多人」:包括一队士兵和法利赛人的差役。

            (见约18:3及注)

 

44        「亲嘴」:见太26:48注。

 

47        「有一个」:即西门彼得。

 

            「大祭司的仆人」:名叫马勒古(见约18:10)。

            这事的结果,见路22:51

            耶稣对彼得此举的评语,见太26:52-54

 

51        教会传统上认为这人就是本福音书的作者约翰马可。

            麻布外衣是富人的衣著。

 

 

 

思想问题(第14章中)

 

1 主耶稣设立圣餐的意义是什麽?参林前11:23-26

  我们守圣餐时须怎样行才不会忘记这圣礼的意义呢?

  参林11:27-29

 

2 监於彼得的经历,我们对可能面对的试探应采取什麽态度呢?

  你相信彼得所许下的诺言(31)是出自真心吗?

  他为作麽不成功呢?

 

3 留意主耶稣在客西马尼园祷告的原因及态度。参32-36节。

  主的榜样有否加增你对祷告的认识?参来5:7-9

 

 

 

14:53-65  耶稣在公会受审

 

53        综合四卷福音的记载,耶稣受犹太当局盘问的过程可能分为几

            部分:

                1 被亚那问及门徒和教训内容(约18:12-14, 19-23);

                2 在大祭司及公会面前被人作假见证诬告,询及弥赛亚身

                        分(太26:57-66; 14:53-64);

                3 天亮後被公会正式裁定死罪,解往巡抚彼拉多的官府。

                        (太27:1-2; 15:1

 

54        详情见约18:15-16

 

58        「我要 ...... 所造的」:见约2:19-21注。

 

61        「当称颂者」:指神。

 

62        耶稣的回答,见太26:64注。

 

63        「撕开衣服」、

64        「僭妄」、「该死」:见太26:65注。

 

65        「吐唾沫」、动手打:表示厌恶、弃绝(申25:9; 50:6)。

 

            「说预言」:即在蒙上眼睛时说出是被谁打(见路22:64)。

 

 

 

思想问题(第14章下)

 

1 门徒为什麽不能与主一同警醒呢?

  试列出你祷告生活的障碍,并思想改善之法。

 

2 犹大以「亲嘴为记」,出卖耶稣;我们与人交往,曾否做出表里

  不一致的行动,出卖别人呢?

 

3 祭司长和全公会要「找见证控告  ...... 却寻不著」。

  从这方面入手,思想主耶稣的为人。参来4:15

 

4 从主的被出卖,客西马尼的经历及门徒的背弃,思想与基督一同

  受苦的意义。参腓3:10及西1:24

 

5 从彼得与其他人的对话中找出他三次不认主的原因。

  你有同样的遭遇吗?

  我们怎能胜过软弱呢?

 

6 彼得与犹大同样对主不忠,试比较二人不忠的异同。

  为什麽彼得日後还能被主使用而犹大的下场如此悲惨呢?

 

 

 

14:66-72  彼得三次不认主

 

66        「在下边院子里」从上文54节看来,彼得不认主的事与公会

            对耶稣的审讯同时发生。

 

            「大祭司的一个使女」:按约18:17的记载,这使女是看门的。

 

68        按拉比的律法,彼得的话相等於正式的否认。

 

            「到了前院」:为要避免再遭人盘问。

 

69        这次,除了那使女之外,还有其他人认出彼得的身份。

            (见太26:71; 22:58)。

 

70        「你是加利利人」:加利利的犹太人操独特的口音。

            (见太26:73

 

72        「鸡叫了第二遍」:两次相距约一小时(参路22:59)。

 

            「彼得想起」:路22:61更说当时耶稣转过身来看彼得。

 

            「鸡叫两遍」:只有马可记载耶稣预言这细节。

【返回上级目录】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安息日会心雨文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