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章至16章 引进神国

【返回上级目录】

 此刻我们进入本福音书最后又最重要的部分,亦是全书的高潮。马可记叙了‘受难的过程’,就是耶稣在耶路撒冷被出卖、受审、受苦和受死的连串事件。不过,马可亦有记述当中所发生的一些大小事情。  11:1-16:20

  十一1至十三37 神国的警号 弥赛亚来到世上却遭人厌弃,但这种弃绝只会为人带来审判。因着这个缘故,这几章的经文都弥漫着一种哀愁的调子,因为它们不再单单展示出神的慈爱。神要以色列人作决定的时间已经来到,正如当我们面对耶稣和十字架的时候,我们要作出决定的时刻一样。以色列的将来,全在乎她如何接待这位应许中的弥赛亚。  11:1-13:37

  十一1-11 耶稣进入耶路撒冷 (参太二十一1-9;路十九28-38)   

  ‘驴驹’原文是‘小马’,但根据其他福音所记,耶稣所骑的是驴不是马,所以,也许马可并不知道那是驴,又或是他心目中的罗马读者不会在意这一点。后者大概不认识旧约先知早已预言,未来的君王要谦谦和和地骑着驴的驹子(亚九9)。  11:1-11

  第2节 第2节可能指耶稣早已跟驴的主人作好安排,又或是证明耶稣拥有超自然的预知能力。倘若‘主(The Lord)要用他’(3节)这个翻译是准确的话,那么,这个对耶稣的称呼是马可极之少用的。根据马可福音的记载,门徒一般惯称耶稣为‘夫子’(master);耶稣复活之后,他们才一致称祂为‘主’(Lord)。不过,这节经文亦可表示‘主人需要它’,接着的下半句便表示‘他[旁边的人]必立时让你们牵来。’

  于是,耶稣便骑驴进入耶路撒冷。当时的情景就像大卫或所罗门进入京城那样,有树枝和衣服铺在祂将要经过的路上(即如今天机场迎接贵宾的红地毯,或在第三世界的乡村节日中所用的棕榈叶和蕉叶)。我们对这些场合出现群众欢呼已习以为常,不过,我们要注意的是,这些人不是在政府的安排下出来欢迎耶稣,他们是自愿跑出来的。他们引用诗篇的经文来作为欢呼的口号,并且拥立这位出自大卫家、且要使以色列国恢复昔日光荣的未来君王。他们所期待的,是一位政治领袖和民族英雄,甚至可以是一位采取暴力的社会改革者,正如今天许多人的期望一样。这岂不正是耶稣打从开始,便害怕一旦祂自称是神所预备的弥赛亚时,所有人都会误解的事情吗?无论如何,耶稣就在这天以胜利者的姿态骑驴进入这个祂即将为它哀哭的京城(路十九41),去检视那里的圣殿。

    11:2

  十一12-26 耶稣在圣殿中面对质问 (参太二十一12-22;路十九45-48)   

  当耶稣正要前往圣殿,要将在殿里作买卖的人赶出来之前,祂并非因着内心的愤怒,而要咒死一棵生长健康的大树;祂只是对树的真实状况作出悲哀的批判。神对以色列的审判也是一样。正因如此,马可才将无花果树的教训分为上下两集,将洁净圣殿这件事置于中间,清楚突显出对以色列的严厉警告。

  当耶稣到了圣殿,祂可能进入外邦人院,因为非犹太人只准到此处敬拜。可是,人已不可能在此处敬拜;因外院已经变成了典型的市场,到处都是做买卖的人和挡摊。用以献祭的雀鸟和牲畜可以在这里购得,而外币亦可兑换为圣殿所接受的指定货币──上面没有罗马皇帝和异教偶像等可憎的造像。在某种意义上,这一切都是提供给敬拜者的服务,可是,嘈杂的声浪和繁忙的情景,实在不可能进行敬拜。令情况变得更糟的是,商人更以这个外院用来运送货物,就是从榄橄山到城内的捷径。

  我们从其他资料中得知,前来圣殿敬拜的人成了商贩和兑换商的剥削对象:他们以高价出售祭牲;又定出不公平的兑换率。我们还知道这盆生意是由祭司阶层所控制,他们从朝圣的百姓身上刮取丰厚的利润。

  耶稣为自己驱走商贩和顾客所提出的理由,是指出神的心意是要让祂的圣殿成为万国而不单是犹太人的殿(17节)。对阅读马可福音的非犹太人信徒来说,这句话必然给他们带来极大的鼓舞。

  耶稣这样扰乱圣殿的买卖,必然加深大祭司对祂的憎恨,于是,他们‘就想法子要除灭耶稣’(18节)。其实,凭耶稣所行的, 他们理应比别人更能识别耶稣就是他们的王。犹大国的王中,所有属神的好君王都曾经洁净圣殿,正如玛拉基书三章1至4节所言,未来的君王也要这样做。倘若耶稣会如此洁净这所地上的古老圣殿,将来祂又会如何对待新的圣殿,亦即祂的身体──基督教会?

  彼得说耶稣‘咒诅’无花果树(21节);我们必须明白,圣经中‘祝福’和‘咒诅’的意思跟今天并不相同。它们是神的严厉审判、是祂宣布讨祂喜悦或令祂憎厌的结果;祂不会无缘无故地采取行动。圣经的咒诅并非魔咒,我们无须感到畏惧,因为它们不能伤害基督徒。同样地,祝福也不是别人可以用奇幻的方法给予我们的;只要我们住在基督里,它会临到我们(约十五4)。

  在耶路撒冷的期间,耶稣和门徒似乎每晚都在伯大尼的‘安居之所’中渡过。故此,彼得在次日早晨回到城中的路上看见枯萎的无花果树。马可没有强调这个活生生的比喻是应用在以色列的身上,这本福音书的结构和目的足以显示这点。取而代之,他指出耶稣如何引用无花果树的枯干作为例子,说明有信心的祈祷之果效(23节)。但它亦同时表明,我们不能凭信心为自己想要的任何东西祈求。在祈祷的事上,耶稣是一味以神的旨意为念,并且愿意父神的旨意成就。我们若凭着信心发出这种祈求,神就必然应允我们,因为我们是祈求神的旨意得以成就(正如耶稣在客西马尼园的祈祷)。我们只能移动神想移去的山,而不是凭我们自己的意思去移动任何一座山。拉比用‘移山’来形容无法克服的困难;我们当然不能用字面的意思来理解‘移山’这观念。倘若我们以这种态度去祷告,我们就能在看见后果之前献上感恩,因为无论甚么后果一定都是出于神的心意和计划。

  有果效的祈祷还附带另一个条件:我们必须乐意饶恕别人,正如神饶恕我们一样(25节)。我们若不肯饶恕人,我们又怎能‘奉耶稣的名’──意即按照祂所行和所想的祈祷?这节经文显示出马可清楚知道主祷文,虽然他没有记在这本福音书中。  11:12-26

  十一27-33 ‘仗着甚么权柄?’ (参太二十一23-27;路二十1-8)   

  耶稣还要继续面对各方的攻击。愤怒的祭司质问耶稣,仗着甚么权柄做这些事。耶稣是一位温和的辩论者,祂回应说祂的权柄跟约翰行洗礼的权柄同出一辙,然后祂便反问他们,约翰的权柄是从何而来。他们不敢按自己心中所喜欢的答案回答,于是,他们便放弃这个问题(但其他人不久又会再度发问)。他们的内心是否知道自己在约翰和耶稣的情况中,都是在对抗真理?假如他们真的心知肚明,那么他们这样做只会令他们感到更苦毒,正如大数的扫罗所经历的那样(徒二十六14)。  11:27-33

  十二1-12 凶恶的园户 (参太二十一33-46;路二十9-19) 

   耶稣用一个浅白的比喻来阐释这种恶毒、蛮顽的攻击,连祭司也立即明白当中的含义(12节)。当时所有的人都能够识别葡萄园是形容以色列;即使园主表现出爱心关顾的细节也是引自旧约。先知通常都被视作神的仆人,而所有人都知道他们都曾经遭受以色列人的弃绝和恶待。但谁是园主的爱子?那些记得耶稣在受洗和登山变像时,获得父神亲自见证的,便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甚至祭司也可能知道耶稣宣称自己是神的儿子,因为他们在审讯祂和钉祂十字架的时候,都曾经提起祂自称为神的儿子。这是耶稣在接受审讯之前,两次间接承认自己是神的儿子的其中一处地方,虽然别人(不论是门徒甚至魔鬼)都可能认出了祂的身分。

  故事中园主的儿子被杀害;这是成全神的国付出的代价。但比喻的重点是在于所提出的警告(9节)。弃绝王的人本身会遭受弃绝,他们特殊的位分也会被夺去,归给别人。阅读马可福音的信徒将会在教会中见到耶稣的话果然应验,外邦人终于与犹太人获得均等的分配。匠人所弃的石头,将成为建造新圣殿──基督的教会──的房角石(10节)。耶稣讽刺祭司不明白他们自认为最熟悉的圣经。难怪他们都想捉拿祂,却也难怪他们又怕那样做。  12:1-12

  十二13-17 纳税给该撒 (参太二十二15-22;路二十20-26)   

  提出这问题的人,是那些早已弃绝耶稣,一心想设下圈套陷害祂的人。假如耶稣同意纳税给该撒,爱国人士便会离弃祂;祂若是反对,罗马人则会逮捕祂。对于无论是在罗马抑或在别处遭受逼迫的初期教会,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原因是他们都想努力做个好公民。耶稣的回答清楚表示出,如果我们要享受国家的好处,就必须以纳税或别的形式付出代价。可是,对法利赛人和希律党人来说,耶稣的回答却是话中带刺。倘若我们要将属于该撒的归给该撒,那么,我们就理应将属于神的归给神,而后者正是他们没有履行的责任。

  纵然马可没有提起,但对于在罗马国土备受逼迫的教会来说,耶稣的话可能带出更深一层的含义。如果该撒要索取属于神的东西,他们就会因着良心的缘故拒绝给予。因此,基督徒为了拒绝向该撒的偶像烧香而被处死。同样地,今天的基督徒亦为了拒绝向统治者、独裁者或一国元首下跪而受苦。除了神之外,我们不能敬拜某人、某党或某个国家。  12:13-17

  十二18-27 复活与婚姻 (参太二十二23-33;路二十27-40)  

  耶稣使法利赛人无话可说之后,又要面对控制圣殿和公会的富有贵族撒都该人的提问。他们引用一个大概是出自虚构的可笑例子,是关于一名结婚多次的妇人,纯粹是为了嘲讽耶稣相信复活这回事。法利赛人已经裁定在复活之时,这位妻子会属于她第一位丈夫(法利赛人以非常物质性的角度来理解复活,与今天通俗化的伊斯兰教相当近似)。当然,撒都该人认同这里提及由摩西传流下来的习俗,习俗的原意是为了保存寡妇一家的财产,可是,他们却完全摒弃任何有关复活的观念。他们认为生命只存在今生;无怪乎他们都努力工作、重视物质,亦往往过着富裕的生活。我们的朋友中,总不乏这类人。耶稣跟法利赛人一样,是相信复活的。祂在回应他们的问题时,首先指出以纯物质的粗糙观念来理解复活是完全错误的。正如保罗所说,我们复活后将会有另一种的身体(林前十五44)。耶稣将它与天上的使者相比。诸如性或肉体关系的问题,将不再存在。因此,我们需要摒除以纯物质的粗糙角度来理解复活和‘神的儿子’的真义,其实‘神的儿子’也不是指纯肉身的父子关系。这些偏差都成了人接受福音的绊脚石。

  根据撒都该人所接受的摩西五经,耶稣向他们指出,从列祖与永活神的关系可以了解复活的观念。他们从神那里获得永生,正如我们今天从基督那里得到永生一样,但我们得着的是一种新的生命,是要显示出神的大能。  12:18-27

  十二28-34 最大的诫命 (参太二十二34-40;路十25-28)   

  从耶稣的回应来判断,这位文士来到耶稣面前,可能真是想问一个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耶稣给他的答覆并无新意,祂只是引用文士所熟悉的圣经来回答他的问题。耶稣将爱神置于诫命的核心;爱人就成为爱神所引发出来的自然后果。假如我们试图将爱人放于首位,甚至更糟的是,完全摒弃了爱神,那么,我们将会使自己的生命摇摆不定、淹没于人生的风浪中,甚至也不能尽本分去爱人。但另一方面,假使我们说爱神,却不爱身边的人,我们只是假冒为善(约壹四20)。

  那位文士虽然同意耶稣所讲的完全正确,因此他离神的国亦不远,可是,由于祂还没有承认耶稣作他的王,他仍然未能成为神国中的一分子。他后来究竟有没有接受耶稣呢?  12:28-34

  十二35-37 弥赛亚是神?是人? (参太二十二41-46;路二十41-44)   

  现在轮到耶稣提出一个问题。以色列人一直等候从大卫王的子孙中出现一位弥赛亚,来带领他们复国。我们可以看见,正因为他们这个虚幻的盼望,耶稣不愿意公开承认自己是弥赛亚。按这同一个原则,当彼得一旦宣认祂是弥赛亚之后,祂便立即解释弥赛亚神必须受苦和受死。祂可如何指出犹太人这种属地的期望是何等错误?

  在殿里听见耶稣提问的每一个人,都同意诗篇一一○篇是大卫所写;他们亦必然同意诗篇中的‘我主’,是指神所膏立的弥赛亚。那么,大卫这位尊贵的先祖,怎可能称他的后裔弥赛亚为‘我主’,让后者登上一个更高的地位?凡置身在一个尊敬祖先文化的人,都会立时看出这个问题。这是令人难以想象的,除非这位弥赛亚不仅是凡人,否则不能在身分上凌驾于他的祖先。不管这篇诗篇是否由大卫所写,亦不管这是否诗篇的原意,皆因这些都不是重点所在;最重要的是,耶稣所提出的问题,是祂同时代的人所能共鸣的。  12:35-37

  十二38-44 文士和寡妇 (参路二十45至二十一4;太二十三1-36)  

  我们在这里看见两幅鲜明对比的图画,反映出拒绝和接纳神国价值观的两种人生表现。拒绝者正是热爱权力、地位和财富的文士。他们外表装作虔诚,却侵吞像寡妇等无助人士的家产,也许是透过不断要求他们作出宗教上的奉献。另一方面,我们看见一位甘愿将赖以维生的所有金钱,乐意尽献给神的穷寡妇(44节)。在我们所认识的基督徒中,也准会见过本身贫乏,却甘愿慷慨解囊的人。耶稣在加略山上的牺牲,正是这种忘我的奉献,而祂要求我们所作的,也是这种奉献。我们在十四章3节将看见另一位妇女也作出类似的奉献:她打破一瓶至贵的真哪哒香膏,浇在耶稣的头上。  12:38-44

  十三1-37 末日的预兆 (参太二十四;路二十一5-37)   

  耶稣已经对神国以外的人给予很多忠告和提醒;如今,祂要提醒神国以内的人了。耶稣提出了将来的审判──这只是对门徒的一次考验,不过,却是极真实的考验。整个讨论是因着耶稣预言圣殿被审判而引发(2节)。与耶稣最亲密的‘圈中人’(这次还包括安得烈),必然相信圣殿被毁将是末日的开始,他们都渴望知道那时会有甚么预兆。也许,今天的基督徒也是基于这种好奇心的驱使,试图推算出基督再来的日期。然而,耶稣却将这个问题直接转化为对每个世代基督徒生活态度的挑战,这亦是圣经中所有这类预言的功用。

  最首要的是儆醒(5节),尤其是提防那些似是而非的骗子,也不要被可怕的情景所吓怕。这些提醒适用于早期异端发祥地的罗马,而马可写这卷福音书时,正是数名野心家争夺王位的‘四王分立’时期(主后68年)。信徒将无可避免地遭受逼迫,但他们却可视之为靠圣灵为主作见证的良机。(这是马可福音直接提及圣灵的少数经文之一。)马可记载耶稣预言‘福音必须先传给万民’(10节),几乎相等于马太福音结尾时的大使命(二十八19)。马可是否已从保罗和其他使徒的传福音努力中,瞥见这使命的逐渐展开?

  耶稣更预言在这种压力下,连最亲密的人伦关系也会破裂(12节),相反地,耶稣也指出谁是祂的真正家人(三34-35)。在面对逼迫时,许多人都将会体验到家人互相出卖的情况;而这种似乎被众人所恨恶的痛苦,却发生在我们身上,只因我们是基督徒(13节)。然而,耶稣的预言附带着应许:忠心忍耐到底的人,却终必获得永生,即使他不能享有世上的平安。

  4位门徒所问的是:‘甚么时候’。耶稣用极其审慎、隐晦的说话,暗示它将会是拜偶像的罗马大军凯旋式进入耶路撒冷圣殿的时候。马可不敢公开报导这件事(何况他正身在罗马),尤其是从说话本身来看,在写福音书的期间似乎尚未发生。从第14节括号内的话看来,他肯定这段经文读者能够明白。耶稣所用的说话是引自但以理书,它首先是指到主前二世纪压逼犹太人的安提阿古伊彼芬尼(Antiochus Epiphanes)亵渎圣殿的事。那次最可憎厌的,是在圣殿内设立偶像,污秽圣殿。跟着的几节经文,似乎是描述罗马大军进占巴勒斯坦地时,犹太人经历的可怕苦难。这件事发生在基督死后一代之后,犹太基督教会都普遍受苦。根据传统的说法,基督徒都紧记耶稣的提醒,逃往约旦河东的珀拉(14节)。

  对我们来说,一个更急逼的提醒,就是要防备假基督和假先知(22节)。他们在基督之后的时期便不断涌现,以致充斥于今天基督教会某些有问题教派的极端分子括号内的话看来,之中。当我们重新发现‘神迹奇事’的时候,就当紧记它们可能是假的,又或是假先知的记号;我们必须谨慎提防(23节)。也许,耶稣正是为此原因而极少在祂的事工中行神迹。

  讲到这里,耶稣的预言完全吻合了主后70年前后所发生的事:当时罗马大军严重摧毁了巴勒斯坦地,而多人亦群起争夺王位。昔日马可福音的读者必然认出经文所提的事,纵使当中有某些部分对我们今天来说并不清晰。  13:1-37

  第24节 由第24节起,当中所描述的事情似乎是象征末日的来临(但是马太福音二十四章却提出另一种看法)。在这些末后的日子,旧约中象征世上最伟大能力的太阳、月亮和众星都要坠落,而人子将要从荣耀中降临召聚祂的选民(26-27节)。‘地极’是引自但以理书第七章的图画,不过,这句话可能包含对外邦人传福音的暗示。它不可能单单指从世上各方招聚忠心的犹太人回来。

  这个日子显然是距离主后70年犹太战事之后很久的一段时期,尽管一个更深广的审判会紧随末世而临到,像巴勒斯坦春去夏来般肯定临到。这里所提的无花果树发嫩长叶,极不可能是指犹太人归回巴勒斯坦,重建以色列国。这比喻可能像那些在第三世界依然广泛应用、而西方却不再常见的流行谚语。

  耶稣所讲的正像旧约常见的预言──从近在咫尺的目前直接指到非常遥远的将来;我们就像看见两座大山,却看不见它们中间的峡谷。正因如此,祂便可以说‘这世代还没有过去,这些事都要成就’。许多亲耳听闻祂教训的人,在主后70年可能仍活着。‘这世代’当然不是指全部犹太人都会存活,但那些明白这句话是同时指目前的情景和遥远的将来的人,却可以这样去理解它。

  正如启示录的一个英文书名(the Apocalypse,意即‘揭示将来’),这章经文亦经常被称为‘小启示录’,因为耶稣在这里亦揭示将来。我们读这章圣经时,必须紧记3件事。第一,在面对政治危险的当儿,开诚布公的坦率言论是不可能的。第二,象征性的语言是要向我们揭示事情,而不是要在我们面前故弄玄虚,使我们困惑;它本身并无任何‘神秘’之处。第三,一切都是为了使我们在此时此地作个更忠心的基督徒,而不是帮助我们预言或推测将来的事(37节)。甚至‘子’(耶稣另一个宣称自己与神拥有的独特关系)也不知道这些事的日子(32节),就正好表明这点。可是,我们拥有一个应许,就是一切都要废去,但耶稣的话却永远长存(31节)──这是旧约中指到神话语永存的一句话。

    13:24

  十四1-52 神国的降临 我们立即会看到耶稣的审讯。  14:1-52

  十四1-11 受膏的王 (参太二十六6-13)

  耶稣和门徒仍然留在伯大尼,一方面肯定是为了安全的缘故,而另一方面亦因为耶路撒冷早已挤满了进城过逾越节的人。耶稣在长大麻疯的西门家中,宁静地享用祂最后一餐。我们不认识这位西门(可能是耶稣治好的麻疯病者),但为马可提供资料的见证人,以及马可本人都显然认识他。只有约翰告诉我们,膏耶稣的是伯大尼的马利亚(约十二3),因此,西门可能是这一家的父亲。类似的受膏故事,福音书中出现过好几次,但不像是描述同一件事或同一个女人。

  我们对这名女子所知的,就只有她拿着一分极贵重的礼物,以及引来11位门徒、耶稣和犹大的极端不同反应。11位门徒对浪费这样昂贵的物资感到愤慨。当然,将它变卖了所得的金钱,足以供应穷人的衣食需要。然而,耶稣虽然完全认同穷人的需要(7节),祂却看见此刻有一件比照顾穷人更重要的事。犹大国的每一位君王在接受加冕之前都会受膏,而此刻耶稣是藉着这名妇女而并非先知受膏。而且,还有更深一层的意义:为耶稣身体安葬的事作好准备。这个女人知道她的王必要受死;她已经认识福音。正因如此,普天之下,凡福音传到的地方(另一处令马可欣喜的经文),都会记念她为爱而作出的奉献。

  犹大却视这一切为连篇废话。他立即去见祭司长,要趁着还有机会出卖耶稣时,可以获得多少报酬。我们在圣经中所认识的犹大并没有甚么崇高的目标或爱国的情怀;贪爱钱财是导致他失足的原因,事实上,不论是在富裕或贫困的国家,这也是许多教会领袖绊跌的理由。正因如此,耶稣才屡次提醒人不可贪爱钱财。假如犹大不能明白那女人的行动,那么,他也无法理解十字架的意义。我们不能在事奉神的当儿,同时又事奉玛门(太六24)。  14:1-11

  十四12-31 最后晚餐 (参太二十六17-35;路二十二7-34)  

  耶稣似乎在次日的清晨,便打发两位门徒进城预备逾越节的晚餐。按照犹太人的律法,要在城内进食逾越节的筵席,故此,耶稣不能继续留在伯大尼。正如预备驴驹一事一样,耶稣似乎早已与一名朋友或跟随者安排借用所需的楼房。这里没有任何超自然的神迹,就即如彼得的船或约瑟的坟墓,都是耶稣所借用的。不过,耶稣知道那人会拿着一瓶水迎见他们,可能是出于类似旧约先知的预知能力,除非这是出于耶稣安排的一种记认。我们在新约圣经找不到任何地方,是耶稣应许将这种预知能力赐给基督徒的,虽然彼得和保罗曾经显示出这种能力。因此,我们不应祈求或期望获得这种能力,对于那些自称拥有这种能力的人也必须小心提防。

  马可似乎指出这次就是逾越节的筵席,但约翰却表示翌日才是真正的逾越节(如此,耶稣便是在逾越节的羔羊被宰的时候受死)。假如约翰是对的话,那么,耶稣这次筵席便是预备的筵席。这可以解释为何没有提到有羔羊,而只有饼和酒,因为耶稣本身就是羔羊。对于经文上的差异,可以有几个可能的解释。有人指出当时的耶路撒冷采用两套不同的宗教历法,逾越节有不同的日期。另一些人则认为,马可是用罗马人的方式来计算‘一日’,即由今天清早至翌日清早才算‘一日’;而约翰则用希伯来人的方式来计算,即由今天黄昏至翌日黄昏才算‘一日’。姑勿论这是那一日,这个晚上,耶稣首次举行‘主餐’来标志祂的死。

  坐席时,耶稣还提醒我们要留意两种人性的软弱。耶稣告诉门徒,他们当中有一人将会出卖祂(18节)。他们完全想不出那人是谁,而且,他们仍满有自信,统统拒绝相信那会是自己。虽然彼得通常都会自告奋勇地起了带头作用,但这次表现自信的不单是他。不错,即使这次出卖耶稣的悲剧也是神计划中的一部分,但这并不表示出卖的人可承担较少罪责(21节)。犹大并非一位软弱无援的受害者,注定要出卖耶稣(这是某些像伊斯兰教的‘宿命论’宗教的危险看法),他是蓄意去选择这条路,虽然神早已知道这一切。

  马可对筵席的描述非常简单。马可心目中的读者并不熟悉犹太人的习俗,也似乎不会感到很大的兴趣。如往常一样,一家之主为饼向神献上感谢(并非‘祝福’它),正像我们今天吃饭前的谢饭一般;然后,擘开饼,递给各人。耶稣在行给五千和四千人吃饱的神迹时,所做的也是这样(那两次也是主餐的写照吗?)。不同的地方,就是当耶稣将饼递给门徒吃的时候,对他们说,这饼是代表祂的身体,而祂的身体即将为他们在十字架上舍弃和擘开。耶稣用的亚兰语是没有‘是’这个字的。耶稣所讲的便是‘这──我的身体’。因此,我们不可对祂的话作粗糙的字面解释。此举可避免我们用迷信的方法来理解饼的作用,就如将饼碎带回家中给患病的孩子吃,期望他因此而痊愈。主餐是奥秘,不是魔术。也许,耶稣同时表示,正如我们需要吃面包或吃饭来维持肉身的生命,我们亦必须凭信心全然倚靠祂来维持属灵的生命。

  倘若饼是犹太人的一般食粮,酒(通常用水冲淡)是一般的饮料,那么,两者便是人赖以维生的东西。耶稣就如犹太人一般在用膳之前,为到葡萄汁向神感恩。与别不同的是,耶稣告诉门徒,杯中的葡萄汁代表了祂的血,这血是为多人流出来的立约之血。  14:12-31

  第24节 第24节在‘约’字之前,是否有‘新’这个字并不重要。耶稣所指的是耶利米书三十一章31节提到的新约,靠着这新约,我们的本性将会完全改变,神的律法已写在我们的心版上。当耶稣说祂的血是‘为多人流出来的’,祂是指以赛亚书五十三章12节的神的受苦仆人而说的,这仆人要承担多人的罪。故此,我们可以将耶稣的死视为赎价、立约的牺牲和为罪献上的祭;每次当我们前来领受主餐时,这3点都具有重大的意义。然而,如果留有苦涩沉淀物的杯是一幅受苦的图画,它同时亦是一幅喜乐的图画(25节)。这顿在耶稣钉十字架之前的晚餐,是天上‘弥赛亚筵席’的胜利图画,我们每一位信徒将会在荣耀中与基督一同分享。

  因此,这位君王就像犹大国的诸王一样举行了王的筵席。祂随之预言了门徒的第二个软弱的表现。它使门徒变得较易忍受,因为他们知道神已经预见这一切(祂永远不会期望我们表现得比实际能力更刚强),而且,他们其后在熟悉的加利利会有高兴的重聚(28节)。马可多次提到加利利和耶稣在那里的事奉,一半是因为耶稣在那里开始祂的事奉,而另一半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加利利的人口中拥有一半是外邦人,隐含着将来对外邦人的使命。根据考古学所显示,其后加利利的确成了初期基督教发展的重要中心。耶稣在这里的应许连接着天使的应许(十六7),说门徒会在加利利见到复活了的基督。虽然马可本人没有记下这应许的应验,但我们可以从马太福音二十八章16节看到它的应验。

  耶稣不单预言彼得不认祂,更预言了这件事会在何时发生(30节),纵使彼得满有自信地矢口否认。(这里所提到的,可能真的是公鸡啼叫的时间,但亦可能是指到罗马人在夜间吹响号角报时的习惯。)我们往往指出彼得是个曾经不认基督的门徒,但其实我们必须记着,所有门徒都曾坚称自己不会不认耶稣,但他们却全都失信了。

    14:24

  十四32-42 客西马尼园 (参太二十六36-46;路二十二40-46)  

  在逾越节的期间,许多前来过节的人都在靠近耶路撒冷的地方扎营,耶稣可能因这理由不想回到伯大尼,而宁愿在客西马尼园(意即‘榨油器’)渡过一夜。但祂在那里便要一夜无眠。祂带同与祂最亲密的3位门徒,在极大的属灵压力下祈祷。我们绝不可以为祂能够轻易接受各各他的考验;此刻的祈祷正表明那是何等艰难的任务(参路十二50)。三位睡意惺忪的门徒──尤其是彼得──必然听见和记得耶稣对他们所讲的话(36节),然后再告诉马可,因为在场再没有其他人了。他们甚至记得耶稣用亚兰文以亲切的‘阿爸’,来称呼祂的父神(这个对神的称呼其后便被初期教会所采用;罗八15)。所有犹太人的小童,至今仍然在家中用‘阿爸’来称呼自己的父亲。

  耶稣的祈祷十分简单:祂不想面对十字架,但倘若这是神的道路,祂就会去面对。如此祂便战胜了祂的仇敌。在祂祷告的当儿,门徒却不理祂的提醒,依然睡着了。他们此刻已经向试探屈服,无怪乎他们其后更节节挫败了。正如彼得后来才明白,任何失败其实都不是突如其来或意料之外的。  14:32-42

  十四43-52 王被捉拿 (参太二十六47-56;路二十二47-53)   

  若没有犹大的协助,祭司不可能在那晚在耶路撒冷周围扎营的众多百姓中找到耶稣。凡见过印度教节日朝圣者在神殿旁扎营的人士,都会明白这点。即使他们找到耶稣的所在地,他们也无法在漆黑中找出耶稣,而且,犹大深知跟随祂的加利利人可能会反抗。正因如此,有良好配备的圣殿警察也出动(并非如某些所言的城市匪帮)。在夜间捉拿疑犯并非罕有的;疑犯的警觉性会减弱,由他所认识的朋友或邻里救助的机会也相对减少。正如所料,彼得(这里没有指明是谁;可参约十八10)真的拔刀相助,可是被耶稣阻止了。

  我们可能对警方的密探和收受利益的告密者司空见惯,但犹大的卖主行为却仍然使我们震惊。在脸上亲嘴是当时犹太人文化表示敬意的方式,也是门徒对老师的一种行礼,可惜,它却成了预先安排的暗号。令各人诧异的是耶稣的镇静反应。祂甚至指出,他们无须安排这场戏。他们可以随时在圣殿中捉拿祂,只要他们不怕百姓可能作出的反应。接着,祂吐露了祂为何能够镇静接受被人捉拿的秘密:原来祂早已知道这一切都在神的计划和心意中(49节)。

  随之出现的那位少年人的身分,引发很多的讨论。不少人认为他是约翰马可本人,最后晚餐的地点可能正是他的家(其后的教会在他母亲的楼房中聚会;徒十二12)。假如祭司能够在捉拿耶稣的同时,一并捉拿跟随耶稣的人,他们一定会这样做,只是,门徒全都逃走了(50节)。也许,这可以解释彼得其后为何在大祭司的房子附近怕被人认出。另一方面,这可能是目睹此过程的人的一个无关紧要的忆述,马可只是忠于事实地记录下来。无论这少年人是谁,他最后也像其余的人一样离开了耶稣,逃走了。  14:43-52

  十四53至十五47 王的加冕 初期教会喜欢将耶稣视为‘作王的基督’。他们谈到祂那紫色的王袍、荆棘的冠冕、藤的权杖、士兵的喝采、十字架上的公告和彼拉多的致辞。从马可编排他的文稿资料来看,王的这一切形象亦深印在马可的脑海中。当他描述这位更伟大的君王时,他是否想起该撒在罗马京城接受加冕时的情景?  14:53-15:47

  十四53-65 王的受审 (参太二十六57-68;路二十二63-71)  

   这段经文描述了耶稣在公会(犹太人的最高法院)接受审讯,引发到祂承认自己拥有弥赛亚或基督的身分(62节)。这表示祂宣认自己就是众人所期待、出自大卫子孙的君王。这项自称并不构成亵渎的罪,但是,当这个自称的身分与神的儿子,以及但以理书中天上的人子连为一体时,倘若这并非事实,当然是属于僭妄之言了。问题却在于控告耶稣的人,从来没有反省耶稣所说的有没有真确的可能性,便一口否定了祂。  14:53-65

  第54节 第54节为记述彼得不认主这件事埋下伏笔,然后,焦点移到要找寻任何大小、真假、足够的依据去定耶稣的死罪。时至今天,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用钱来买假见证仍然并不困难。在某些地方,愿意‘出售’假见证的人,连同收费写讼书的人,会在法院门外守候,为文盲的诉讼人提供服务。全公会的人早已作出裁决(漠视公正在今天也并不罕见),然而,即使公会的人也明白,要证实谎言比证实真理更困难。这次聚集就像进行初步聆讯。根据一条在超过一世纪以后才写成、却可能早已生效的犹太人律法规定,全公会的人要到早晨才可以合法聚集(十五1),他们也不可在大祭司的房子里聚集,亦不可在同一天进行审判和作出定罪的裁决。倘若在彼拉多面前的审讯并不公正,那么,在公会面前的审讯便属于不正常。对于罗马统治时期遭受逼迫的基督徒来说,这起了安慰鼓舞的作用,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所面对的审讯和裁决也是同样的不公正。基督既能忍受,他们也有信心能够忍受。

  纵使如此,祭司们只能找到耶稣预言圣殿被毁,和祂声言(马可福音没有记载)祂将会在3天内重建圣殿(参约二19),来作为对祂的指控。耶稣论到有关圣殿的预言,其实是指到祂将来的复活和祂要建立新的属灵的殿(祂的身体──基督的教会)。然而,他们却按字面来解释,变成对神的圣殿的口头恐吓,这实际上是非常严重的罪。

  耶稣一直对这一切不作回答,直至大祭司直接问祂是谁(61节)。祂立即宣认了神子和弥赛亚的身分,再补充说是天上的人子。祂的回答听起来就好像在说:‘你为何不直截了当地问我,而要麻烦费劲地提出种种愚蠢的指控?’对大祭司来说,这简直是喜出望外的回覆。他难以相信耶稣会将祂在事奉期间一直隐藏起来的秘密,在法院上和盘托出。此刻,神的时间已经临到,耶稣再没有需要隐藏。

  大祭司正式撕裂外袍,表示他听见僭妄的话。虽然他们要待早上由全公会的人作出宣判,但宣判死刑已是无可避免的了(正如今天某些原教旨主义思想的宗教国家),随之而来的是残忍和懦弱的嘲讽(65节)。我们知道时至今天,这些事情仍出现在一些被定罪者,甚或是囚犯完全享受不到人权的国家;世界并没有改变。公会的嘲弄虽然苦毒,却与其后彼拉多手下的士兵所作的有所不同。罗马兵丁的嘲弄是政治性的;如今这些差役的嘲讽则更可恶,因为是出于宗教的动机。以色列就这样弃绝了她的王。

    14:54

  十四66-72 祂被弃绝 (参太二十六69-75;路二十二55-62)  

   我们不知道彼得为何进到院子里;也许,他心里有着一些疯狂的念头,想用耶稣早先在客西马尼园阻止他使用的武力来拯救耶稣。他在火光的映照下,很快便被人认出,而他连续两次的否认仍无济于事,因为他那道地的加利利口音将他出卖了(70节)。在无计可施之下,他惟有用起誓来换取脱身,他的发咒起誓相当于‘如果我认识这个人,我就不得好死’(71节)。鸡啼之声立时传来,彼得猛然醒悟;这个自以为强者的人,立即整个人崩溃,放声哭起来(希腊文亦可表示‘用斗篷将羞脸遮掩’)。倘若‘第二遍’(只在某些抄本中出现)这几个字是正确的话,它便是指到天明之前的第二次鸡叫。  14:66-72

  十五1-15 王和巡抚 (参太二十七1-26;路二十三1-25)   

  天上的能力此刻正面对罗马的势力;这对罗马的读者来说更具特别意义。公会已经将昨夜他们所作的宣判合法化,但他们却没有权力去执法。如果要将耶稣置诸死地,祂就必须经过罗马法院的定罪。彼拉多对纯宗教的指控并不感兴趣(参徒十八15),所以,他只向耶稣提出他作为罗马政府代表所感兴趣的问题(2节)。‘你说的是’的翻译可能是正确的,虽然别的译本将耶稣的回答译得较为含糊。耶稣没有否认祂拥有王的身分;祂只是指出祂所作的王与世人对王的观念截然不同。正如祂接受大祭司的指控;祂现在也接受巡抚的相同指控。对于大祭司所提出的其他指控,祂却不予理会(4节),使彼拉多甚觉希奇。同样地,希奇不等于相信。彼拉多不相信耶稣自称为王会对罗马构成任何威胁,也不相信祂能够即时自立为王。马可是否想藉此向罗马政府重申,初期教会不会构成政治上的威胁?

  在彼拉多面前聚集的群众中,至少有一半似乎对耶稣没有任何特殊的兴趣;他们一心盼望巡抚能释放一位名叫巴拉巴的着名自由斗士。大祭司对巴拉巴其人不感兴趣。他们属于上层阶级,他们若作出任何对抗统治阶层的行动,将会为本身招致重大的损失。他们决心利用巴拉巴来达成他们要耶稣受死罪的计谋。正如当今许多国家都会在国家节日或宗教庆典上宣布大赦囚犯。彼拉多想借助这个方式来摆脱这种困窘的处境;群众则视之为拯救他们心目中的大英雄的良机;大祭司却认为这是要求判耶稣死刑的绝好机会。结果,群众和大祭司得偿所愿,而彼拉多则中了自己的圈套,再没有退缩的余地。

  当彼拉多在第9和12节提出了两个故意带有侮辱性的问题时,他必然知道这一定置耶稣于死地无疑。要大祭司承认耶稣是王,和期望他们会求他释放耶稣,简直是荒谬的。他原以为犹太人使他陷入困境而藉此嘲讽他们。结果却是很明显:巴拉巴获释而耶稣要钉十字架(倘若没有耶稣的出现,被钉十字架的便是巴拉巴)。钉十字架是一种专为奴隶和叛国者而设的酷刑,要将受刑者残酷地折磨至死;巴勒斯坦地一直广泛使用这刑罚。彼拉多愈要求群众提出理由,群众就愈发大声叫喊,拒绝提供任何理由。彼拉多这名道德的懦夫,为了避免一场似乎一触即发的暴乱,终于让步了(15节;参太二十七24)。但马可清楚写出他的想法:只有不公正的罗马官员才会将一名不构成任何危险的宗教老师裁定死罪,即使彼拉多本人也必然知道这项指控是虚假的。正如今天出现逼迫的大多数情况一样,以政治而非宗教为考虑的因素。  15:1-15

  十五16-20 讽刺的加冕礼 (参太二十七27-31)  

   大祭司院中那幕残忍的戏弄场面,现在再次由彼拉多的士兵重演。一件紫色的袍,以及利用巴勒斯坦土地上随处生长的荆棘编成的一顶冠冕,便足以上演一幕被嘲弄的王。士兵所发出的庆贺,是他们会向像希律王,甚或凯撒本人发出的,但此刻只是一场戏弄。巴勒斯坦的一般平民,一向害怕罗马士兵的残忍和欺压。我们从路加福音三章14节约翰对悔改的兵丁所说的话中,便知道他们即使不是施行酷刑,也是经常以强暴待人。因此,对于他们的鞭打和吐唾沫,甚至施行毒打,将即要行刑的犯人打个半死,我们也不用感到出奇。不过,最终至少有一位罗马长官因自己对十字架上的所见所闻而深受感动,不得不承认耶稣是神的儿子(十五39)。(我们在使徒行传第十章也看见彼得给一位罗马百夫长施洗。)  15:16-20

  十五21-47 钉十字架 (参太二十七32-61;路二十三26-56)   

  如今我们是在王接受加冕过程的核心,因为此刻我们正是步上‘十架苦路’──从巡抚的衙门走到钉十字架的地方。时至今天,在耶路撒冷每周仍有基督徒纪念这段耶稣走过的最后路程。

  从经文看来,马可时代的基督徒群体似乎并不认识这位西门,反而认识他的两个儿子。倘若出现在罗马书十六章13节的是同一位鲁孚,那么,至少有罗马教会的信徒认识他。西门可能因着替耶稣背十字架,而最终相信了耶稣。按照一般情况,被定罪的人要自行背负十字架前往钉十字架的地方,但是,耶稣必然因为遭受毒打后过于虚弱。有些时候,犯人甚至在钉十字架前因毒打而致死(鞭打的数目并没有限制)。那些置身于仍然施行笞刑的国家的人民,将会明白到它所构成的严重伤害。

  ‘各各他’(加略山或髑髅地)是因其形而得名。其遗址今天已筑满教堂,但附近一个有时被称为‘哥顿的加略山’(Gordon's Calvary)的山坡,却可以让人想象到它原来的面貌。‘没药调和的酒’可能带有苦味,但却是一种麻醉剂;它是耶路撒冷一群敬虔的妇女拿来给耶稣镇痛的(23节)。耶稣拒绝接受它,为的是要在这场最后的重要战役中保持头脑清醒。按照一般惯例,行刑者的衣服是施刑者的酬赏,而士兵采用拈阄的方法来决定谁人获得哪件衣服,因为每件衣服都值不同的价钱。

  马可在记述耶稣钉十字架的过程时,没有如现代作者所能采用的方式,试图激动我们的情绪。他单纯地记录事实,因为这已经足以感动我们。也许,马可受罗马背景影响,他计算时间的方式似乎有别于希腊的方法(参约十九14),所以,我们不能肯定耶稣被钉十字架的确实时间。不论是在过往或是现在,亚洲和非洲也有不同的计算时间方法。最重要的是,耶稣的确为我们而受死。

  耶稣作王的情景,再一次展示在我们各人眼前,在十字架上所钉的罪状,成为彼拉多对祭司们的最后嘲弄,群众嘲讽地称呼祂为弥赛亚、以色列的王;因只有外邦人才会称祂为犹太人的王。祭司和百姓在十字架下的讥诮,却成了支持耶稣确实曾自称为王、为弥赛亚和救主的最有力证据。否则,他们的冷嘲热讽便毫无意义。他们所要求的神迹(32节)是没有可能的。倘若耶稣要以受苦的弥赛亚的身分来拯救我们,那么,祂就不能救自己脱离十字架。况且,后来祂要让人们看见一个更伟大的神迹──复活的神迹──他们依然不肯相信。这正解释了耶稣在祂事奉的初期,便道出了祂给予法利赛人的答覆(八12)。信心可以使人在耶稣所做的一切事情上看见神迹(sign, 或译记号);但任何神迹都不能叫人相信神。

  正午时分的黑暗天色(按照马可的计时方式),象征了神的审判(摩八9)。究竟是甚么构成的黑暗,我们并不知道。它可能是该区其中一次障蔽视线的风沙。它不可能是日蚀,因为逾越节正值月圆时分。黑暗似乎象征了神的愤怒──不单只向那些弃绝祂儿子的人发怒,更为了耶稣在那一刻成为我们的赎罪祭,为我们所承担所有的罪。还有甚么理由使耶稣呼喊诗篇二十二篇的说话,说神已经离弃祂呢?(34节)我们难以明了这种隔绝对这位从太初开始从来没有与祂慈爱的天父分离过的耶稣所包含的意义;然而,它却史无前例地清楚显明罪是何等的可布。耶稣从心底发出呼喊,马可亦一如往常地将祂当时讲的亚兰文翻了出来。站在旁边的人不知是一知半解还是故意误解,竟将祂的呼喊视为对以利亚的呼叫;原来根据犹太人的传说,当犹太人落入极大的危难时,以利亚便会回来施行拯救。

  也许,在士兵的嘲弄声中,也有一些士兵是表示同情的,因为有一位士兵用他定额分配到的醋、鸡蛋和水,混成饮品给耶稣喝。耶稣先前拒绝喝那用没药调和的酒,但这次祂可能喝了(约十九30),为了补充一点气力来作出最后的胜利呼声。之后,耶稣‘大声喊叫’,便死了。根据约翰福音的记载,耶稣最后的一句话是‘成了’(约十九30)。驻守刑场的罗马军官听见耶稣的喊叫,明白到发出这样喊叫和在这种景象中受死的,必然是‘神的儿子’(39节)。(希腊文的含义是‘一个儿子’,但在意义上却没有多大分别;他只是一名士兵,并非神学家。)初期教会将这句话视为以色列人所拒绝、却由一位外邦人口中所发出的认信;倘若我们对马可的认识是正确的话,这件事必然对他和他的教会构成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某种意义上,马可福音是围绕着彼得在该撒利亚腓立比,以及百夫长在十字架下对基督的认信而写的。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彼得不认主与百夫长承认主的互相对比。这名百夫长日后很可能成了基督徒,纵使马可没有作出交代。后来有传说他远赴英国传福音,但这大概只是一个为激励信仰而虚构的故事。

  马可没有提到马太福音所记载的地震,或是耶稣复活以后所出现的地震;不过,他却提到地震所带来的其中一个后果。圣殿中遮着至圣所、防止敬拜者端视至圣所的布幔从上到下裂为两半。如今到神面前的路已经开通了,不论是外邦人或犹太人、平民或祭司,都可以进去。

  有些妇女远远地观看耶稣被钉十字架的情景,她们过去一直以金钱、食物和爱心的服侍,来支持耶稣和门徒(41节)。如果有人以批评的心态指出今天的教会主要由妇女组成,我们可作的回应是,即使耶稣在生时,妇女们从来就不是少数的。倘若耶稣有一群男人作祂的门徒,祂也有一群忠心的妇女成为祂的跟随者,在这里可以知道一些妇女的名字。其中两名妇女在安息日开始之前,目睹耶稣的身体被人匆匆忙忙地临时安放好。任何虔诚的犹太人都不会让尸体在日落之后仍暴露在户外,尤其当次日是安息日。

  神总是有适当的人在适当的时候为祂工作。此刻为神工作的人名叫约瑟,他拥有足够的势力可以要求取去耶稣的身体(一般来说,被处死刑者的身体是属于罗马政府的),他亦拥有足够的财富去拥有一个在磐石中凿出来的坟墓,来暂时安放耶稣的身体(46节)。按照习俗,人们滚过一块石头来挡住墓门,防止野兽或盗墓者伤害尸体。两位马利亚亲眼看见安放耶稣的地方,表示她们在安息日过后再回来时,一定不会认错。有两位‘见证人’见过墓地,而她们都是妇女。倘若有些国家仍不接纳妇女在法庭上的见证,与男性具有同等的分量,这段经文实在提供了一个值得三思的革命性思想。  15:21-47

  十六1-20 王的确证 马可对耶稣复活的记载在第8节结束得相当突然。读者想了解这突然结束的可能原因(倘若这样结束并非出于偶然),可参阅本书的导论。第9-19节可能是作者其后想为本福音写一个较为完善的结论而补充的。在可信性最高的抄本中找不到这部分,所以,新国际译本将这一段分开来印。  16:1-20

  十六1-8 王的复活 这8节经文表明耶稣在十字架上的最后呼喊‘成了!’的意思乃‘使命完成!’今天,我们从香港道风山上所竖起的一个十字架上,看见有中文字写着这句话,同时也在巴西首都看见得胜的基督的石像。

  安息日在星期六的黄昏结束。商店会在那时开始营业,于是妇女可以购买作葬礼用途的香膏。她们要等到星期日的清晨(基督徒自此称这日为‘主日’),才能去膏耶稣的身体。这些准备工夫正好成为有力的证据,证明即使与耶稣最亲密的门徒也没有预期耶稣会复活,所以不可能将整件事虚构出来。假如他们相信耶稣将要复活,他们为何还要去买香膏,或是前来膏祂?为何还要操心谁人将石头滚开?(3节)要是耶稣没有复活,这块石头将会构成一个真正的难题。这几名妇女确知耶稣被安放在那个坟墓(十五47);不可能会认错。祂们当然知道石头是多重,单凭3个女性的力量实在不可能将它移开(膏尸的工作通常由妇女负责)。

  当她们来到墓前,她们发现石头已经滚开,墓里甚么也没有,只见一个穿着白袍的少年人坐着。他将耶稣已经复活的大喜信息告诉她们,并且嘱咐她们去通知门徒。马可虽然没有明说这位少年人是天使,但发光的白袍通常被视与天使有关(正如我们在九章3节登山变像的故事中所见)。将他视为只是门徒的其中一位,实在是不合理的。在天使充满希望的说话中,特别提到失败了的可怜的彼得。马可会不会也以这句话,来对在罗马或其他地方身受逼迫而退缩的基督徒的特别安慰?最可喜的是,门徒将会如祂所应许的在加利利的平静生活中再次见到耶稣(十四28)。

  我们可能预期马可跟着说,这几名妇女立即兴奋地将这个大喜信息带回门徒那里,可是,事实上,他只说妇女逃跑了(正如先前男士们所做的一样),因为她们既惊且喜(‘发抖’、‘惊奇’并不是准确的翻译),于是便‘甚么也不告诉人’。我们从别的福音书中得知,妇女后来有机会亲自看见了复活的基督,才能够将内心隐藏的情感转化成活的信心,出去为主作见证(约二十18)。也许,彼得本人也能够向马可所属的教会亲自见证他见过主(7节)。

    16:1-8

  十六9-20 补篇 正如我们在导论中曾经提到,初期教会跟我们一样面对同一个问题:为何马可福音完结得那么突然,尤其是别的福音书对耶稣复活后的显现有详尽的记述。十六章9至21节似乎是出于两次的努力(9-18节和19-20节),来更圆满地完成整本书。当中主要是取材自别的福音书和使徒行传,再从初期教会的传统加上一些补充。这一段不能称为圣经的一部分(即是不能与这本福音书的其余部分相提并论),但它却是为了‘完成’耶稣事迹记载的一个诚实的尝试。  16:9-20

  第9-18节 第9-18节主要取材自约翰福音,说明抹大拉的马利亚如何成为第一位见到复活了的耶稣的人。第12-13节提到耶稣在以马忤斯路上向两位门徒显现(路二十四13-32),第14节亦在其他福音书找到类似的记载,虽然没有清楚注明确实的地点。

  第15-18节相当于马太福音二十八章18节的大使命,马可曾于十三章10节简略地表述过。洗礼是委身于基督的象征;不信本身便构成罪。这里所提及的大部分神迹都可以在其他福音书或使徒行传找到(除了喝毒物而不受害,相信这是出于初期教会的传统)。有一个重点是我们要明白的,就是即使这位初期教会的作者也不认为这些神迹会经常发生,或是在任何人身上都可以再发生的。我们绝不可假定它的真实性而去试探神,好像某个尝试捉毒蛇的基督教小教派。这些都是神国的神迹。倘若神迹发生,我们必须心存感恩地接受,但我们的心思必须专注在神的国而并非神迹上。

    16:9-18

  第19-20节 第19-20节可能是进一步的补充。当中简单地记述耶稣的凯旋升天、使徒的宣教使命,以及门徒如何藉着所产生的果效来证实所传的道。

  正如上面提过,这段经文并非圣经的一部分,因此,我们不可以引用来制定任何教义,但它们仍不失为反映出初期教会信仰的珍贵资料,只要所载与圣经一致,我们都可以接受。

【返回上级目录】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安息日会心雨文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