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
求主救脱诡诈与争斗(一二○1~7) 从本诗开始至一三四篇共十五篇诗,称为上行之诗。甚么叫上行之诗?大致有几个主要说法: 从圣殿妇女院至以色列院共有十五级石阶,他们每上一级唱一首歌。 上行这字意思是走上去(go up),描写以色列民众在三大节期间走上(go up)耶路撒冷之时,在路上合唱之歌。 认为「上行」(go up)这动词形容被掳后从巴比伦归回的情况(拉七9译作「起程」),所以认为这些诗集在大回归行动时所唱。 还有一说认为上行是指日晷上升之度数,是希西家王生病将死,祷告蒙救,神使日影退十度,加增了希西家王十五年寿命,希西家因感恩而写了十首诗歌,加上大卫王四首、所罗门王一首而成,目的为记念延长了的十五年的寿命。这十五篇诗分五组,每组三首(每组中必有一首具作者名),次序总是: A.忧愁苦难,B.倚靠主,C.在锡安平安享福。本篇则是每组之A部分,描述忧愁苦难。 希伯来文学常在开头把结论或结果写出,所以诗人在第1节就把整件事讲完:急难中求告,祂应允了(1)。 诗人所身受的,不是疾病灾害,而是诡诈的舌头、说谎的嘴唇。虽然是柔软的器官,却比剑更锋利,与毒蛇猛兽同居还比与诡诈的人相处好得多(2)。 诗人也很确实知道诡诈的人必受到神的惩罚,他们绝对不能逍遥法外(3~4)。 诗人描写自己如处身外邦地方,米设与基达距离以色列极远,是南北两面的外邦地。这些人恨恶和平,喜爱争战。与爱和平的人同住是一大福气;与争斗的人同居乃是咒诅。同住一夜已是危险,长久同居岂非「有祸了」(5~7)。 祈祷 求主助我保守自己的舌头,不出恶言、谗言、诡诈之言,让我多谈论的作为。──《新旧约辅读》 第一百二十篇(不可与处) 一、题目:求神救脱离诳言诡舌之人(上行诗一) 二、作者:不明。 有人以为是希西家王,因亚述国的将军拉伯抄基向他说狂话,希西家会向神呼求(参列王纪下十八章十九至廿五节)。 三、大纲: 1、神会垂听祷告(一节) 2、恳切向神呼吁(二节) 3、警告谎诡之人(三至四节) 4、寄居恶人中间(五至六节) 四、中心节 “我在急难中求告耶和华,他就应允我。 五、小引: 从本篇起至一百卅四篇,共十五篇均称为‘上行之诗’,这些诗是以色列人向神的圣殿圣城上行的时候所唱的,他们一面行路,一面唱诗向上走。他们每逢从各处到耶路撒冷过节的时候,就欢喜唱这些诗;或者从远方回到本国,从被掳之地巴比伦归回的时候,在途中也可能唱过这些‘上行诗’。这几篇‘上行诗’乃表示民众心中充满顺从神的公义,并欢喜遵行神的旨意。他们以这种心志往圣殿去崇拜,他们厌恶周围那些诡诈的人和他们的恶言。他们甚愿脱离这样的环境,他们热爱和平,不愿意和那些好争战的人同伙。 六、详解: 第一节“我在急难中求告耶和华,他就应允我。”这是诗人的见证。他随时遇到困难,就用此妙法。这是最聪明的办法,因为与恶人辩理辩不清楚的。‘急难’的事能使我们更亲近主,更倚赖主,爱主更深。‘急难’对于信徒既有这样好的功效,就当存感谢的心迎接它。‘急难’对于我们品性上的修养,也有美好的帮助,如同使徒保罗所说:“患难生忍耐;忍耐生老练;老练生盼望;盼望不至于羞耻”(罗马书五章三至五节)。 第二节“耶和华阿,求你救我脱离说谎的嘴唇,和诡诈的舌头。”柔软的嘴唇所出的话,可能像刀剑一样能害人、杀人。恶人的舌头邪恶诡诈,“好像剃头刀,使刺伤人”(诗篇五十二篇二节)。口中的言语如同火一般,若被魔鬼吹起就马上成为急烈的火焰。许多虔诚的人,因别人几句不良的谎话而受害,甚至不可收拾。义人若落在这种情形之中,最好的办法就是向神呼吁,他必按公义为你伸冤。 第三至四节“诡诈的舌头阿,要给你什么呢;要拿什么加给你呢;就是勇士的利箭,和罗腾木的炭火。”受恶人说话的损害虽然厉害,但义人宁愿被人陷害,也不愿做说谎的人,他知道说谎的人将来必受报应。神公义的利箭必要射中他的目标,东方人有一个故事说:有二人行在旷野地方,到了一棵罗腾树底下,他们抬起那树掉下来的枝子,点着了火,煮食物吃,吃完就走了。过了一年,他们又行过那地方,他们没有留意脚下沙土,忽然觉得他们的赤脚被土中的炭灼着。原来一年前所点炭火,还没有熄灭,恶人所点的火可能过了很长的时间,还会继续燃着再烧他们。 第五至七节“我寄居在米设,住在基达帐棚之中有祸了。我与那恨恶和睦的人许久同住。我愿和睦;但我发言,他们就要争战。”米设是基利家一带的野蛮民族,他们后来退到北方黑海一带。基达就是阿拉伯的古名,这些人历代都是以色列人的仇敌。阿拉伯人有时白天招待客人,到了夜间就对客人抢劫了。他们的性情靠不住,所以住在他们的帐棚之中有祸了。爱和睦的义人,最好勿与那些战争的人同伙。 ── 包忠杰《诗篇注解》
□ 本书版权所有---蔡有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