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讲

【返回上级目录】

民意天心

彼拉多要叫众人喜悦(可一五:15)

耶稣在世的时代,不是所谓民主时代。不过,在彼拉多的审判座前,群众的权势,似乎是压倒了真理。(可一五:1-15)

耶稣被犹太的宗教人士,带到巡抚衙门,站在该撒的堂前受审,但没有可证实的政治罪状。巡抚彼拉多绝不是个仁慈的人,但也不是个愚蠢的人;他听了祭司长那许多矛盾的控诉,即使耶稣没有为自己辩诉,在罗马法律的条文中,也找不出判他死刑的依据。巡抚自然知道他们的道德情况,对那些张口闭口耶和华的名的宗教人,根本没有甚么尊敬感,也晓得耶稣遭受反对的真正原因,是因为他们的嫉妒;这种导致犹太人分争的事件,他早就经验得多了。

明天就是逾越节了。彼拉多想到了往例,这个方便之门,可以使他避免表明对真理的态度:"每逢这节期,巡抚照众人所求的,释放一个囚犯给他们。”当时刚好有一名在押待决的囚犯,名叫耶稣巴拉巴 (意为:拉巴之子耶稣)。彼拉多带著讽刺意味的问他们:"你们要释放哪一个耶稣?要我释放犹太人的王给你们吗?”那个巴拉巴是造反的杀人犯。稍微有理性的人,都会知道选择。

但是,在他面前的群众,不同于一般的人民:耶稣是当夜被捕的,在大祭司的私邸,经过非法的连夜审问;现在一清早聚合在巡抚衙门,该是谁控制的群众?而且好多名祭司长,在人丛中煽动怂恿,结果是他们要求释放巴拉巴给他们。当然,可能为耶稣说话的人,不是逃走了,就是畏怯噤不敢言。

彼拉多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但他再说话时的声音,却低到只有少数人听得见:"那么,你们称为犹太人的王,我怎么办他呢?”众人的声音说:"把他钉十字架!”

彼拉多顺从了局部多数的"民意”,把无罪的人钉在十字架上。虽然,他"拿水在众人面前洗手”(太二七:24),也不能表明无辜。"惧怕人的,陷于网罗。”(箴二九:25)

多数人的声音,不一定是神的声音。犯罪堕落的人,"良心”的声音,不一定是神的声音。如果以多数为选择的标准,是非常危险的事。应当明白真理,坚守真理。但另一方面,耶稣是"按著神的定旨先见,被交与人”,不是意外,神使他在十字架上受死而复活,为人类成就救恩。(徒二:23)感谢主!

【返回上级目录】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安息日会心雨文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