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谁是最大的(可9:30-50)

【返回上级目录】

(本章根据:太17:22-27;18:1-20; 可9:30-50; 路9:46-48)

01  耶稣回到迦百农,没有往他经常教训人的熟悉地方去,却带着门徒暗暗地到一个临时居住的房子里。在他居留加利利的工余之暇,他的目的不是向众人传道,而是要教导门徒。 

02  基督在加利利的旅程中,再次设法帮助门徒做好思想准备来应付他面临的种种遭遇。他告诉他们,他必须上耶路撒冷去,被人杀害,然后复活。他又加上一句严厉而令人惊奇的话说,他要被卖在他的仇敌手里。可是,现在门徒还不明白他的话。虽有愁苦的黑影笼罩着他们,但竞争的情绪占据了他们的心。他们彼此争论天国里谁是最大的。他们不愿耶稣知道这争论,所以不像平时那样紧紧跟着他,却故意落在后面。因此,当他们到迦百农时,救主走到他们前头去了。耶稣洞悉他们的思想,渴望劝告他们。但他要等待有清静的时刻,就是他们能敞开心门领受他话的时候。

03  他们进城不久,有收圣殿税的人来见彼得说:“你们的先生不纳丁税吗?”这不是什么国家的税,而是宗教的捐献,是每个犹太人为维持圣殿费用而必须年年缴纳的。若拒绝捐献,就要视为不忠于圣殿这在拉比们的眼中是一件大罪。救主对拉比的规条所抱的态度,以及他对维护古人遗传的人直言不讳的申斥,使他们有控告他的借口,说他有意推翻圣殿的礼节。现在他的仇敌又看到一个败坏他名誉的机会,收丁税的人成了他们现成的盟友。

04   彼得看出在收丁税者的发问中含有暗示基督不忠于圣殿的意思。彼得由于关心他夫子的名声,没有和耶稣商量就急忙回答说,耶稣要纳的。

05  但是彼得只是部分地明了发问者的用心。当时有几等人是免纳丁税的。在摩西的时代,利未人被分别出来在圣殿里供职,他们在民中没有得到产业,耶和华说:“利未人在他弟兄中无份无业,耶和华是他的产业。”(申10:9)基督的时代,祭司和利未人仍被视为专在圣殿中供职的人,不必缴纳维持圣殿费用的年税。此外,先知也免纳丁税。拉比们要耶稣纳税,就是不承认他先知或教师的身份,而把他当作平民一样看待,耶稣若不肯纳税,就算是不忠于圣殿;反之,他若纳税,势必证明他们不承认他是先知,是对的了。

06  不久之前,彼得还承认耶稣是上帝的儿子。这时他却错过一次声明他夫子身份的机会。他对收税的人所说耶稣愿意纳丁税的话,实际上是附和了祭司和官长们否定基督神性的谗言。

07  当彼得进屋时,救主没有提起刚发生的事,只是问他说:“西门,你的意思如何?世上的君王向谁征收关税、丁税?是向自己的儿子呢,是向外人呢?”彼得回答说:“是向外人。”耶稣说:“既然如此,儿子就可以免税了。”国家的人民虽然必须向君王纳税,但君王自己的子女是免税的。照样,自称为上帝子民的以色列人必须维持他圣殿的费用,但是上帝的儿子耶稣就不必尽这种义务。祭司和利未人既然因为与圣殿有关而得免税,那么圣殿既是耶稣父亲的殿,耶稣岂不更可免税吗?

08  如果耶稣缴纳丁税而不提出异议,实际上就是承认他们向他收税是正当的,也就是否认了他的神性。他虽然觉得不妨应承此次要求,但也应否认要他纳税所根据的理由。故此他在付税的做法上显出了他神性的凭证,表明自己是与上帝原为一的,按理不该像平民一样有纳税的义务。

09   他指示彼得说:“你且往海边去钓鱼,把先钓上来的鱼拿起来,开了它的口,必得一块钱,可以拿去给他们,作你我的税银。”

10  基督虽以人性遮掩了他的神性,但在这个神迹上,却显出了他的荣耀。很明显,从前藉着大卫讲以下话的,就是他了:“树林中的百兽是我的,千山上的牲畜也是我的。山中的飞鸟,我都知道;野地的走兽也都属我。我若是饥饿,我不用告诉你,因为世界和其中所充满的都是我的。”(诗50:10-12)

11  耶稣虽然说明他并无纳税的义务,但也没有和犹太人辩论此事。因他们会曲解他的话,还会转而用来攻击他的。为避免因不纳税而触犯他们,他作了这件本分以外的事。这对于门徒是个很有价值的教训。他们对圣殿礼节的认识,不久将有显著的改变。基督教训他们,不要无谓地与既定的制度作对。他们要尽可能避免给人曲解他们信仰的机会。基督徒固然不可牺牲真理的原则,但也当在可能范围内尽力避免争执、辩论。

12  彼得到海边去了,只有基督和其余的门徒在房子里,耶稣就叫他们来,说:“你们在路上议论的是什么?”因为耶稣亲自在场,当面质问,门徒对这问题的看法同他们在路上争执时完全两样了。他们因羞耻和自责默不作声。耶稣曾告诉他们,他要为他们而死;如今他们自私的野心与他无私的爱相比,形成痛心的对照。

13  当耶稣告诉他们,他将被害并且要复活的时候,他想引他们谈论有关他们信心的大考验的问题。如果他们心中准备去接受他所要他们知道的事,后来就能避免非常的惨痛和失望了。他们在悲伤和失望时,他的话就可以安慰他们了。他虽然这么清楚地把要面临的事告诉他们,但他一提起不久要上耶路撒冷去的话,他们心里又燃起了耶稣即将立国的希望,引起了谁应担任最高职位的问题。彼得从海边回来,门徒便把救主的话告诉他。最后竟有人大胆问耶稣说:“天国里谁是最大的?”

14  救主叫门徒到他旁边来,对他们说;“若有人愿意作首先的,他必作众人末后的,作众人的用人。”在这几句话里,含有一种严肃、深刻的意义,是门徒很难领会的。基督所辨别得出的,门徒还看不清楚。他们不明白基督之国的性质,这种无知就是他们之所以争论的明显原因。但真正的原因更深于此。基督尽可以解释他国的性质来平息他们一时的纷争,但这并没有接触到根本的原因。纵使他们全明白了,日后任何位次先后的问题,还会引起新的争端。这样,在基督离世之后,教会就必受到损害。争夺最高的地位,是路锡甫的精神所产生的。这种精神原是天上大斗争的起因,致使基督离开天庭,为人舍命。这时基督视野里出现路锡甫(见注)的形象,就是那荣耀超过一切围绕宝座众天使,与上帝儿子紧密结合的“早晨之子”。他曾说:“我要与至上者同等。”(赛14:12,14)这高抬自己,妄自尊大的欲望,使天庭发生斗争,使上帝大队天军从天上被驱逐。如果路锡甫真要像至高者的话,他就永不会离弃他在天上的岗位,因为至上者的精神,是在无私的服务上表现出来的。路锡甫所要的是上帝的权柄,不是他的品德。他曾为自己追求最高的地位,凡受他这种精神鼓动的,也必照他那样去行。于是离心离德、意见分歧、争强好胜的事就无法避免。大权成了强者 的战利品。撒但的国度就是强权的国度,每个人都看别人是自己向上爬的障碍,或者是自己爬到更高地位的垫脚石。 

15  路锡甫把与上帝同等作为争夺的目标,而至高的基督“反倒虚己,取了奴仆的形像,成为人的样式。既有人的样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顺服,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2:7,8)如今十字架正在他面前,而他自己的门徒竟这样专求自己的益处这正是撒但之国的原则以致不能同情他们的主,甚至当他提到他要为他们受辱时,他们还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16  耶稣柔和而又严肃地设法纠正这个邪念。他说明在天国是什么原则在支配一切,以及在天上真正的伟大在于什么。凡以骄傲和虚荣为动机的人,只是想到自己和自己所要得的报酬,而没想到他们该如何将从上帝领受的恩惠归还上帝。这等人在天国里是无份的,因他们与撒但一伙的精神相同。

17  “尊荣以前,必有谦卑。”(箴15:33)天上要拣选那像施洗约翰在上帝面前自己卑微的工人,在世人面前担任重要的位分。像小孩子一样的门徒,为上帝作工是最有成效的。那不求高抬自己,只知救人的人,必能得到上天能力的合作。那最深切地感觉自己需要上帝帮助的人,就必为此恳求。圣灵必使他得见耶稣的荣耀,加强并提高他的心灵。他与基督相交之后,就出去为那些将要在罪中沦亡的人工作。他已为他的使命受过圣灵恩膏,必能成就许多有学问和属世智慧的人不能成就的事。

18  但人若高抬自己,自认是完成上帝大计所不可缺少的栋梁之才,主就必使他们被闲置在一边。这就证明:主并不倚靠他们。上帝的工作非但不会因他们的撤出而稍有停顿,反而会以更大的能力前进。

19   单让耶稣的门徒明白他国度的性质是不够的。他们需要的乃是心灵的改变,以便适应天国的原则。于是耶稣叫个小孩子来站在他们中间。随后亲切地将他抱在怀里,说:“你们若不回转,变成小孩子的样式,断不得进天国。”小孩子的天真、忘我和充满信赖的爱,是上天所看重的美德。这才是真伟大的特征。

20  耶稣又向门徒说明:他的国度不在于属世的威风和炫耀。在耶稣脚前,这些特征都不被记念。当贫富、智愚聚在一起时,都不该想到什么阶层的不同,或属世地位的悬殊。大家都同为基督的宝血所买回,同样倚靠那一位救赎他们归回上帝的主。

21  一颗真诚痛悔的心,上帝看为宝贵。他将自己的印盖在人身上,不是根据他们的地位,不是根据他们的财富,也不是根据他们的聪明,乃是根据他们与基督合而为一的程度。荣耀的王对心里柔和谦卑的人是真心满意的。大卫说:“你把你的救恩给我作盾牌,……你的温和”作为我品格上的美德“使我为大”(诗18:35)。

22  耶稣说:“凡为我的名接待一个像这小孩子的,就是接待我;凡接待我的,不是接待我,乃是接待那差我来的。”“耶和华如此说:‘天是我的座位,地是我的脚凳。……但我所看顾的,就是虚心痛悔、因我话而战兢的人。’”(赛66:1,2)

23  救主的话在门徒心里引起不敢自恃的感觉。这番训言不是针对哪一个人的。可约翰因此想起他所行的一件事,不知是否正当。他就以小孩子般的精神,将那事告诉耶稣,说:“夫子,我们看见一个人奉你的名赶鬼,我们就禁止他,因为他不与我们一同跟从你。”

24  雅各和约翰禁止这个人赶鬼,本是为他们夫子的名誉着想。这时他们才看出:他们是为自己的名誉着想。他们承认了自己的错误,接受耶稣的责备:“不要禁止他,因为没有人奉我的名行异能,反倒轻易毁谤我。”只要人向基督表示友好,都不当予以拒绝。那时有许多人,曾深深地为基督的品德和工作所感动,他们的心正在因着信而向主敞开。门徒既不能洞悉人的动机,就应当谨慎,免得使人灰心。等到耶稣不再亲身在他们中间,而将工作交给他们时,他们不可存有狭窄排外的精神,而要照着在夫子身上所看到的,表现同样广泛的同情。

25  若是别人在一切事上与我们的想法或意见不同,这并不足以作为我们禁止他为上帝作工的借口。基督才是大教师,我们不可批评人,论断人,也不可发号施令。各人都要谦卑地坐在耶稣脚前,学他的样式。凡是上帝使之甘心服务者,都可成为显明基督赦罪之爱的通道。我们应慎之又慎,免得使高举上帝真理之火炬的人灰心丧志,而截断了上帝照耀在世人身上的光辉!

26  门徒若向基督所吸引的人表示苛刻或冷淡的态度,像约翰禁止人奉基督的名行异能一样,其结果或许要使人走向敌对的路上去,以至灭亡。若是这样,耶稣说:“倒不如把大磨石拴在这人的颈项上,扔在海里。”他接着说:“倘若你一只手叫你跌倒,就把它砍下来。你缺了肢体进入永生,强如有两只手落到地狱,入那不灭的火里去。倘若你一只脚叫你跌倒,就把它砍下来。你瘸腿进入永生,强如有两只脚被丢在地狱里。”

27  基督为什么要说这么严厉的话,甚至严厉得不能再严厉呢?因为“人子来,为要拯救失丧的人。”他的门徒对于同胞得救问题的关心,能比天上的君王更少吗?每个人都是用无限的代价买来的,若令一人转离基督,使救主的慈爱、屈辱和痛苦在他身上都归于徒然,这样的罪是何等可怕?

28  “这世界有祸了,因为将人绊倒,绊倒人的事是免不了的。”(太18:7)这世界既受了撒但的鼓动,就必反对跟从基督的人,设法破坏他们的信心。但那称为基督名下的人,若行这样的事,就真是有祸了。我们的主因那些自称侍奉他,而错误地表现他品格的人蒙了羞辱;许多人因此受了迷惑,被引入歧途。

29  凡能引人犯罪,并使基督受辱的嗜好或习惯,一定要戒除,不论要付出多大牺牲。凡使上帝的名受羞辱的事,决不能使人得益处。天上的福气不会临到违反正义原则的人身上。只要保留一个罪不改,就足以败坏自己的品格,迷惑他人。为要救自身免于死亡,我们宁愿砍掉一只脚,或一只手,甚至剜掉一只眼。那么我们岂不应当更加认真地除掉那足以使灵魂灭亡的罪吗?

30  在仪文的礼节中,各样祭物都要加上盐。这犹如焚香供奉一样,表示只有藉着基督的义,才能使所献的祭得蒙上帝悦纳。耶稣说:“凡祭物必用盐腌。”凡献身为“活祭,是圣洁的,是上帝所喜悦的”人(罗12:1),必须领受救恩的盐,就是救主的义,然后他们才能成为“世上的盐”(太5:13)在人间遏止罪恶,如盐防腐一样。但盐若失了味,若只有敬虔的外貌,没有基督的仁爱,就没有行善的能力。这种人生就不能对世界发挥救人的感化力。耶稣说:你们对建设我国度所有的能力和成效,全在于领受我的灵。为要作活的香气叫人活,你们必须领受我的恩典。这样,就不再有竞争,不再专求自己的利益和图谋高位。你们就必有那不求自己益处,但求他人福利的爱。

31  悔改的罪人,务要定睛仰望“上帝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约1:29)在仰望时,人必起变化。他的惧怕变为喜乐,疑惑变为希望。感恩的心必油然而生,石头之心必被打碎。有爱的洪流注入心内,基督就在他里面成为泉源,直涌到永生。当我们看到耶稣多受痛苦,常经忧患,为拯救失丧的人而工作,被人轻蔑藐视,受人嘲笑驱逐,从这城被赶到那城,直到完成了他的使命;当我们再看到他在客西马尼园,汗水如大血点滴在地上,在十字架上死于惨痛之中当我们看到这一切时,自我就不再想争得人的承认。我们仰望耶稣时,就必为自己的冷淡无情、昏迷麻木、自私自利而羞愧万分。我们就必不计较地位高低,但求全心全意服在基督的轭下,忠心地侍奉他。我们就必乐于背起十字架跟从耶稣,为他忍受试炼、羞辱和逼迫。

32  “我们坚固的人应该担代不坚固人的软弱,不求自己的喜悦。”(罗15:1)凡相信基督的人,虽然信心较为软弱,脚步像小孩子那样不稳,总不可轻看他们。我们比别人有更好的条件无论是教育、修养或是品质的高贵,或是基督化的熏陶,或是宗教的经验我们就欠了那些缺乏这些条件之人的债。而且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里,我们当为他们服务。如果我们是坚固的,就应扶持较为软弱的。那些常见天父圣颜的荣耀天使,欢喜为上帝的孩子们服务。那些在品格上缺点多、信心不坚定的人,是他们所要特别照顾的。天使随时在需要他们帮助的地方,帮助那些与自我作斗争而处于不利环境下的人。在这样的工作中,凡真正追随基督的人,必欣然与天使合作。 这小子里的一个若被试探所胜,以致得罪你,你的责任是把他挽回过来。不要等他先来同你和好。耶稣说:“一个人若有一百只羊,一只走迷了路,你们的意思如何?他岂不撇下这九十九只,往山里去找那只迷路的羊吗?若是找着了,我实在告诉你们:他为这一只羊欢喜,比为那没有迷路的九十九只欢喜还大呢!你们在天上的父也是这样,不愿意这小子里失丧一个。”

33  “你们……当自己小心,恐怕也被引诱。”(加6:1)要用温柔的心去见那犯错误的弟兄,“趁着只有他和你在一处的时候,指出他的错来。”不要向别人暴露他的过错羞辱他,也不要将一个信奉主名之人的罪或错误公诸大众,使基督的名受羞辱。你必须向犯错误的人坦白地说明真相,必须使他看出自己的错误,好叫他改正过来。但你不可以审判者自居,定他的罪,不可强辩自己有理,要用全副精力把他挽救回来。对待心灵受了创伤的人,要用最仔细的方法和最灵敏的机智。惟有从那在髑髅地受苦的主身上涌出来的爱,才能在这样的事上成功。弟兄当用慈爱柔和的态度来对待弟兄。要记得,你若能成功,就是“救一个灵魂不死,并且遮盖许多的罪。”(雅5:20)

34  或许这一番努力仍不能奏效。耶稣说:“你就另外带一两个人同去。”第一个人所没有办到的事,或许可以藉着共同的努力得以成功。同去的人既然与发生的问题没有直接关系,他们就更能不偏不倚地处理问题。这样,他们的劝告对犯错误的人就能有更大效力。

35  如果他还不听,那么只得将这事交给全体信徒。但在没有经过以上的努力之前,决不可采取这最后的步骤。代表基督的教会既然受理这事,教友就要联合祷告,并用爱心的劝导来挽回这犯错误的人。圣灵必藉着他仆人的话语,劝化这迷路的人归回上帝。使徒保罗受圣灵感动说:“好像上帝藉我们劝你们一般,我们替基督求你们与上帝和好。”(林后5:20)人若拒绝教会全体的规劝,那就是割断了他与基督的关系,也就是与教会断绝了属灵的交通。耶稣说,从此以后,“就看他像外邦人和税吏一样。”但仍不可看他是与上帝的怜爱隔绝的人。先前作他的弟兄的不可藐视或疏忽他,倒要温和慈爱地对待他,看他为基督仍要寻找归回他羊圈的一只迷羊。

36  基督所赐关于对待犯错误之人的指示,更详细地说明那藉着摩西所晓谕以色列人的教训:“不可心里恨你的弟兄,总要指摘你的邻舍,免得因他担罪。”(利19:17)就是说:人若疏忽基督所指明的义务,不设法挽回那犯错误的罪人,他也与那人的罪有份了。因为我们所能制止的罪恶,若是置之不问,我们就要为那罪负责,正如同自己犯了一样。

37  但是我们应该只向那犯错误的本人指出他的错误。我们不可将这事作为我们中间议论和批评的话题,即使在告诉教会之后,也不可任意向他人说起。公布基督徒的错误,只能作非信徒的绊脚石。而且讨论这些事,只能使自己受损害,因为我们常注意什么,就受什么影响。当我们诚心设法纠正一位弟兄的错误时,基督的灵就必引领我们尽量保护他,免受自己弟兄的批评,更要保护他免受不信之人的非难。我们自己都是常犯错误的人,都是需要基督的怜恤和赦免的。我们希望主如何待我们,主吩咐我们也要如何彼此相待。

38   “凡你们在地上所捆绑的,在天上也要捆绑;凡你们在地上所释放的,在天上也要释放。”你们是上天的代表,所以你们工作的果效是存到永远的。

39  但我们并不是单独地负担这么重大的责任。无论何处有人真心服从基督的话,那里就有基督与他同在。主不单在教会的聚会中莅临,而且无论何处,只要有几个门徒奉他的名聚集,他必在他们中间。他说:“若是你们中间有两个人在地上同心合意地求什么事,我在天上的父必为他们成全。”

40  耶稣说出“我在天上的父”这句话,是提醒他的门徒,他用他的人性与他们联合,分担他们的试炼,同情他们的忧患,同时也用他的神性与无穷上帝的宝座连接一起。这是何等奇妙的保障啊!天上的众使者,在感情和工作上与人联合,去拯救失丧的人!而且天上一切的权柄,在引人归向基督的工作上,与人的才能也联合起来了。

【返回上级目录】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安息日会心雨文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