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言

【返回上级目录】

一、作者:

本书的作者是谁,书上虽然没有标明,但自古以来都被公认为马可,而没有人能否定,当主耶稣被捉拿的时候,本书记载:“有一个少年人,赤身披着一块麻布,跟随耶稣,众人就捉拿他,他却丢了麻布,赤身逃走了。”(可145152),那个少年人是谁,作者故意不说,正如约翰福音几次提到作者自己之时,都故意不说他的名字一样,而且除了本书之外,其他三福音都没有提起这件事,由此可知,本书的作者确是马可。

 

二、马可小传:

马可这个名,在圣经上一共出现了十二次,其中,三次说称呼马可的约翰(徒1212251537),七次单叫马可(徒153839;西410;提后411;门24;彼前513),两次单叫约翰(徒13513)。他生于耶路撒冷,出于富有的家庭,是原始教会众门徒的聚会处之一,彼得被天使救出坚之后,第一站便先到了这个加,与众门徒见面,然后再往别处去。(徒121217

历代相传,马可是彼得的传译员和随员,大约在公元五十四年,他跟随彼得到了罗马,作彼得和保罗的同工,公元六十三年,彼得在罗马写《彼得前书》之时,马可正在他身旁(彼前513),由彼得称他为“我儿子马可”一句可知,彼得对他的爱护,必定无微不至,也许他信从福音,加入门徒行列,是由于彼得的带领;如此推测,乃因保罗也常称提摩太为他的儿子。(林前417;提前12;提后1221

公元四十四年,马可跟随巴拿巴和保罗去安提阿(徒1225131),公元四十五年至四十八年,保罗首次旅行布道时(徒1311535),马可曾做保罗和巴拿巴的帮手(徒1315);不久,未知何故,竟离开保罗和他的同人,回耶路撒冷去了(徒1313),公元五十至五十二年,保罗第二次旅行布道时(徒15361822),为了可否带马可同行的问题,与巴拿巴起了争论,结果,因意见歧异而彼此分开,各奔前程。(徒153641

公元六十一年前后,保罗首次被囚禁在罗马之时(徒281630),马可已经与保罗修复旧好,再做他的同工(西410;门24),公元六十六年前后,保罗第二次被囚禁于罗马之时,马可已成为保罗在传道工作上不可缺少的好同工了。所以保罗特地吩咐提摩太说:“你来的时候要把马可带来,因为他在传道的事上于我有益处。”(提后411

 

三、资料来源及著作地:

公元六十一年,保罗首次被囚禁于罗马之前,马可早已在罗马(西410;门24),由此可知,马可跟随彼得到罗马之后,彼得前往他处,马可仍然留在罗马,也可以推测,大约公元五十五年至六十年,本书完成于罗马,而成为《路加福音》(公元六十一年,完成于罗马)的资料来源之一。

第二世纪的希拉波立主教帕皮亚(Papias Bishop of Hierapolis)说,马可是彼得的传译员,把彼得所讲的都写下来。所谓“传译员”,乃是说马可有传述彼得之教训的恩赐;也就是说,马可把彼得的口述写成了福音述,传达于罗马的基督徒。帕皮亚又说,马可跟随彼得去传道。

亚历山大利亚(Alexandria)的革利免(Clement,公元九十九年末)在他所著作的书上说,彼得在罗马传道的时候,马可受宫廷高官的邀请,记录彼得的口述便是《马可福音》的资料来源。

依据近代批评学研究的结果,认为《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的资料,一部分来自《马可福音》,而《马太福音》著作于公元七十年耶路撒冷沦陷前,《路加福音》则著作于公元六十一年,由此可推测,本书的著作时期当在公元六十年之前。

 

四、本书的特色:

 1.文字虽然未经润饰,却极其简洁有力;

 2.坦诚记述作者自己软弱、可耻的事,而不以为耻;

 3.将主耶稣的感情和行动的微妙处,描写得极其生动

(这是确定本书为记录目击者彼得之口述的重要根据);

 4.详细叙述主耶稣的工作,简述祂的教训,表明耶和华的仆人(赛5213);

 5.着重于树叶速受难之记述,比例上多于其他的事迹;

 6.对于年代或事迹之前后关系,不特别留意;

 7.对于耶稣的形象之描述,比其他三福音更逼真;

 8.本书虽然是用希腊文写的,但其中却也参用几个拉丁字。

 

五、著作的目的及对象:

本书既不列出耶稣的家谱,又不叙述祂的降生和出外传道以前的生活;而一开始就逐项详述祂的工作,到卷末又以升天后的工作为结束。尤其是关于祂的受难和复活,描述得更加详细。但教训部分,却只作简要得叙述,作者的目的乃是要读者明白,耶稣是神的仆人,是事奉的实践者,而不只是神道的阐述者。更可贵的是,祂是人类的救主,正如卷首所提示的,耶稣是神的儿子基督,是福音的中心人物。

 

本书的对象是外邦的基督徒,尤其是归主的罗马人,持此看法的理由是:

①不象《马太福音》多处引用旧约圣经,而且列出耶稣的家谱,以证明祂是亚伯拉罕的后裔;

②没有“犹太主义”的倾向;

③逐字解释希伯来语的意思,以及犹太人的宗教礼仪和风俗。

 

六、本书内容简介:

本书以耶稣的服事为主题,以施洗约翰的工作为开端,最后以耶稣的受死和复活为结尾,全书共有十六章,以八章二十六节为分界线,可分为前后两篇。在前篇(11826),作者以耶稣的言论和行动证明,祂是神的儿子基督;在后篇(8271620),则以耶稣的言论、受难和复活证明,祂是神的儿子基督。

在前后两篇之下,又可分为七段,如下:

第一段是:准备阶段(1120);

第二段是:耶稣在加利利的工作(121723);

第三段是:耶稣在外邦的工作(724826);

第四段是:耶稣走向十字架之路(827950);

第五段是:耶稣在犹太的工作(10152);

第六段是:耶稣的受难周(1111547);

第七段是:耶稣的复活和升天(16120)。

【返回上级目录】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安息日会心雨文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