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返回上级目录】

49.真那达香膏是什么香膏?当时共有多少种香膏?各有何用?(可十四章3节)】

    当时犹太人和罗马帝国所常用的香膏约有四种:

    一、为宗教用的香膏,是在祭司和先知就职时,由监礼人用这种香膏倒在受职人头上,见诗篇一三三篇。这种香膏的膏油多用橄榄掺其他香料制成。

    二、为政府官员用的香膏,是皇帝及一切官员所用,在大摆筵席时,倒少许在每一赴席官员头发上,表示分享尊荣。这种香膏来自埃及,亦有来自中东各国者。

    三、为一般民众用的香膏,是价钱比较便宜的普通香膏。

    四、为童女香膏,又称为那达香膏,此种香膏,又有真伪,所以这里说“真那达”(英文为SPIKENARD),意即穗状那达。此种穗状那达植物,有长叶,叶亦有似心形者,花有青白二色(颇似万年青),有红色浆果(杨梅类),其根可制香膏,而且是一种特别的香膏。多产于印度北部,恒河发源的山麓,其制成品经波斯运销于罗马帝国及各地,最为犹太人所喜爱。

    犹太人为母亲者,只要力量做得到,大都为出嫁的女儿预备这种真那达香膏一瓶或多瓶,等到女儿出嫁前夕,便将一瓶香膏送给出嫁的女儿,让她带回丈夫家中。第二天打破玉瓶,将香膏盛在另一器皿中,新婚夫妇共用香膏,用以梳头。所以这种真那达香膏是童贞的记号,其实贵不只是因为值三十两银子,也是因为它是代表童贞。―― 苏佐扬《新约圣经难题》

 

【可十四4「有几个人心中很不喜悦,说,何用这样枉费香膏呢?」

         什么叫作枉费?枉费的意思颇多,基要的一点乃是额外多给,例如一块钱便可以了,你却付十块,这是枉费。又例如给五十克(格兰姆)就够了,你却给一千克(格兰姆),或者说三天可以完成的工作拖延至五日或七日,这都是枉费。枉费的意思,就是你为很小的事物,付上很大的代价。如果有人接受了超过被认为该得的,那是枉费。对于马利亚用香膏浇主这件事,十二个门徒都认为是做得过度了,那个从不称呼耶稣为「主」的犹大,当然更有感觉。因为以他来说,任何东西倾倒在主身上都是枉费。这正如今日世界对我们的估计,以为我们献身事奉神,是全然枉费的。但当我们的眼睛一被开启,看见我们主耶稣的真正价值时,那就没有一件事是配得上祂的。―― 倪柝声《旷野的筵席》

 

【可十四6~8「她在我身上做的,是一件美事。她所做的是尽她所能的。」

         当主回来时,我们要面对面看见主,我相信我们必将一切珍宝,应有尽有的都放在祂脚前。但在今天——今天我们为主做了些什么?

         「她所做的是尽她所能的。」在这里,不是说为主用了多少,乃是问还剩下多少?主的称赞是从「尽」字来的。没有尽就没有爱。爱神,是应当尽心、尽性、尽力、尽意地爱的,可是多少时候,我们待主竟还不如待一个普通的朋友!

         当马利亚打破了玉瓶,将香膏倾倒在主头上的数日以后,另有一些妇女也于清早要去膏主的身体。她们在那七日的第一日清早,有没有达成她们的目的呢?因主耶稣已经去了!只有一个人成功的膏了主耶稣的身体,那就是伯大尼的马利亚。她在主被钉十架以前,及时预先膏了祂。其他的妇女们都已太迟了,因为祂已经复活了!所以我们现今迫在眉睫的问题乃是:「今天我应在主身上做些什么」!―― 倪柝声《旷野的筵席》

 

【可十四9「无论在什么地方传这福音,也要述说这女人所做的事。」

         为什么主耶稣这样说呢?因为福音是应该产生这种奉献的行动的,这就是福音的目的。福音不单是要满足罪人,赞美神,罪人在福音里,有他所应得的部份,神应付他的需要并厚赐祝福。但我们可以这样说:这不过是福音的副产品,却不是福音的正鹄。传福音的首要目的,在于让主得到满足。但我们必须牢记,我们若不把自己「枉费」在祂身上,祂就永远得不到满足。你是否在对主奉献上做得太多了呢?可否让我告诉你一件事?在神圣的事奉上,「枉费」的原则就是得能力的原则。你在神手中真实的属灵用处,其大小乃根据你在祂身上「枉费」了多少。我们为主所做的工,乃是源于我们对祂的服事;工作的效果,也基于此。―― 倪柝声《旷野的筵席》

 

【可十四10~11「要」──意志。「思」──心思。不过在意志之先,已有了心思(约十二4)。所以,魔鬼诱人的秩序如下:

1.心思里有了念头(约十二4)
2.意志赞成这念头(可十四10)
3.心思打算如何执行意志所定规的(11)
4.实行(十四43)

撒但试探的步骤,都是如此。所以,应当在动念时,就抵挡牠。

 

【可十四18~21我们的责任就是时刻听取上帝的警告和对上帝爱的呼吁作出反应,若掩耳不闻时,则咎由自取,责无旁贷,到了最后,人必须向自己所犯的罪过负责。

古希腊有一个神话,描写两个著名的旅行人士航行经过海上暗礁的方法;据说『海妖们』坐在(Sirens)礁石上唱出悦耳的歌声,引诱船员,朝着礁石驶去而自取灭亡。第一个是悠力息斯(Ulysses),当他驶近这些暗礁时,用绳索把船员紧缚在船的桅杆旁边,无论他们如何挣扎,心里虽然禁不住那些海妖诱人的甜美之声,也不能作出反应,他用强迫手法制止船员而渡过危险。另外一个是俄斐乌(Orpheus),他本身也是一个出色的音乐家。他的方法,就是每逢航行驶近暗礁时,便奏出比海妖更美妙的音乐,唱出更悦耳的歌声,使船员全神贯注,而不受海妖的音乐所诱惑。他用更大的呼吁力量去阻挡外来的引诱力,结果亦生效。

上帝就是采用后者的方法,不论我们喜欢与否,上帝决不会强硬阻止我们犯罪。祂用温柔和悦耳的声音向我们呼吁和请求,只要我们肯去听时,便不会受周围的引诱声音所迷惑,我们便会爱主更深,决心舍弃邪恶的行为了。──《每日研经丛书》

 

【可十四26唱诗的重要性】他们唱了诗,就出来往橄榄山上」。基督教是一个唱诗的宗教,基督徒是离不开诗歌的。主耶稣诞生时,世人最先听见的佳音,就是天上的歌声。唱诗不仅是为着神的需要,也为着信徒。唱诗赞美是信徒的权利,也是得胜的秘诀。祂唱了诗,才驰赴决战的疆场,可见得胜的前夕,乃是歌唱。─ 桑安柱《这时候》

 

72 彼得在鸡叫两遍以先三次不认主是何时刻?(可十四30)】

答:在古时候的希伯来人,自日落到日出的时候,一向就把夜间分为三更(士七19,哀二19,出十四24,撒上十一11)。第一更——是由日落至晚上十点,称为晚更。第二更——是由晚上十点至半夜两点,称为中更。第三更——是由半夜两点至日出,称为早更。罗马人却将全夜分成四更,其得东方诸国以后,犹太人就渐渐采用了四更法(太十四25,可六48),是以晚上为第一更——由黄昏至晚上九点。半夜为第二更——由晚上九点至半夜十二点。鸡叫为第三更——由半夜十二点至早晨三点。早晨为第四更——由早晨三点至日出(可十三35)。如此算来,彼得第一次不认主的时候,鸡就叫了第一遍(可十四66-68),大约是在半夜十二时至一时左右。到他第三次不认主的时候,鸡又叫了第二遍(可十四70-72),大约是在早晨三点多钟了。——李道生《新约问题总解》

 

50.鸡叫两遍以先,彼得要三次不认主,到底是真的公鸡叫呢?还有另外的解释?(可十四章30节)】

    圣城耶路撒冷是不许有养鸡的,因为鸡喜欢啄食虫类,犹太人认为会使圣城污秽,这是犹太法典(TALMUD)所告诉我们的。因此,这里所说的鸡叫,并非我们所想象的一只公鸡站在屋顶上啼叫,也不会是生蛋的母鸡叫。

    “鸡叫”原文是ALEKTOROPHONIA aelctoPodilJu。乃是罗马驻兵守更时所吹的号,这种号称为“鸡叫号”,等于军队的“起床号”“集合号”和粤语的“吹银鸡”等一般。

    罗马人将晚上分为四更(参第43条),其中“鸡叫号”是在第三更吹奏的,这种鸡叫号有“预备号”及“正更号”(在一更之中)之别,所以主那稣说“鸡叫两遍以先”(意即鸡叫号吹两遍以先)。第一次鸡叫号在半夜十二时至一时左右,第二次鸡叫号是在早上三时。这种鸡叫号就等于中国人的打更。

    主那稣在马可福音十三章35节吩咐门徒要儆醒,因为不知道家主什么时候来,“或晚上,或半夜,或鸡叫,或早晨”。这就是罗马人四更的分法。―― 苏佐扬《新约圣经难题》

 

【可十四31相信主的话,和主的光是何等的稳当!虽然我们自信甚深,然而,主是更可信的。彼得信自己(29);基督信圣经(27)。违反自己的感觉去信神固甚难;然而还不如是信所将要临到的难关。

 

73 客西马尼在哪里?求你将这杯撤去何意?(可十四3236)】

答:①客西马尼——在原文上是油榨的意思,为榨橄榄油之地,系位于耶路撒冷东,汲沦溪旁,靠近橄榄山,为救主与门徒所去的地方,称为客西马尼的一个园子(约十八1),现在还有一处园子,内中有八棵古老的橄榄树,据遗传说,那就是耶稣当时祷告的所在(太廿六36,路廿二3940),但无确凿的凭证。据犹太史家约瑟弗所记,主后七十年罗马军兵围困耶路撒冷时,为作木柱栏栅御敌,曾将周围一切树木完全砍伐了(参路十九43),故此现在所存的那些树,除非是当时不成材料的小树留种下来,就必是主当日在客西马尼园祷告之地所存的,不管景物怎样的变迁,次园确是主所喜爱常作退休安静祷告的地方(路廿二39,约十八2)。

②求主将这杯撤去——这是主耶稣在客西马尼园中俯伏在地,心里忧伤向父神祷告中的一句话,在古时的希伯来人,是常以杯来作为人生福祸定命中之一个标记(诗十六5,廿三5,赛五一1722,诗十一6),主耶稣曾经三次提到祂所要喝的杯——一是雅各约翰求坐主左右的时候(可十3738)。二是本处所说祂在客西马尼园祷告的时候(可十四36,太廿六39,路廿二42)。三是当彼得砍掉大祭司仆人耳朵的时候(约十八11)。这杯子所指的意思,是很深奥难解的,其大意乃是关乎耶稣将要受难的事,可作扼要三种的解法:

一是这杯乃为指着主钉十字架的苦难说的(太廿22,约十八11)。二是这杯乃为指着主当时的忧伤几乎要死说的(可十四3435,来五7)。三是这被乃为世人未曾尝过的苦杯,就是耶稣背负世人的罪孽所深受苦难说的(林后五21,赛五三4620)。上面的三中解释,都含有互相关连的要义,主虽说求父将这杯撤去,「然而不要从我的意思,只要从你的意思。」如此表明祂是完全遵行了父神的旨意,而完成了人类救赎的大功(约十九171828-30)。——李道生《新约问题总解》

 

【可十四47~50前不儆醒祷告,故有此失。

 

{\Section:TopicID=303}披麻布少年(可十四51~52)

         问:马司福昌十四章五十一至五十二节:「有一个少年人,赤身披一块麻布,跟随耶稣,众人就捉拿他;他却去了麻布,赤身逃走了。」此少年人是否指约瑟而言?为何赤身披麻布跟耶稣?人捉拿他,他郄丢了麻布而逃,是何妙意,望祈乞示。

       答:他是否约瑟,我不知道。第五十一至五十二节是接五十节而言。就是要表明当日门徒如何逃命而已,连麻布也不要了!―― 倪柝声

 

51.何以彼得要和差役一同烤火,到底主耶稣被钉十字架时是在什么季节,天气是冷还是热?(可十四章54节)】

    从“彼得……要和差役一同坐在火光里烤火”一语,我们可以想到当时的天气一定相当寒冷。犹太人的逾越节是在阳历三、四月之间,因此每年复活节的日子都不同。耶路撒冷的天气与香港有点相同,二、三、四月为春天,也是雨季,天气潮湿,也相当寒冷,所以

在晚间要烤火。

    作者本人于1962年曾往古城耶路撒冷过受难节及复活节,礼拜四晚上曾住在以马忤斯附近的旅店中。晚上下毛毛雨,我盖了三张毛毡,犹觉不胜寒。第二天受苦节,千万朝圣的人都身穿冬大衣,于是我明白主那稣被钉在十字架受苦节,千万朝圣的人都身穿冬大衣,于是我明白主那稣被钉十字架受苦时,不单是痛,而且也冻,是双重的痛苦。―― 苏佐扬《新约圣经难题》

 

【可十四66~72还有一点十分可贵的──这件事的数据源是出自彼得的口,以前我们已经在绪论中提过,马可是从彼得的讲道内容中取材而写成这本福音书的。由此可见,彼得对自己否认主的事直认不讳,而且重复申说:『这是我当时所做的事,但那奇妙的耶稣,仍然不住的爱我。』

从前有一个十分受人景仰的布道家,名叫北宾劳(Brownlow North),他虽然是上帝所器重的人,但少年时代的生活却是放荡不羁。有一主日,他在苏格兰阿伯丁讲道之前,有一个人把一封信递给他,内容讲及他以前的可耻行为,并且提出警告,倘若他胆敢站在讲台的话,便把这件事当众揭发出来,北宾劳不慌不忙拿着这封信,一同行到讲道台去,向会众读出这封信,并且对这件所谓耻辱的事,直认不讳,然后他述说基督如何饶恕和改变了他的生活,基督如何使他变成一个新造的人,他用自己的可耻,但已经悔改的行为变一块磁石,吸引人归信基督。彼得所做的就是这样了。他大胆的告诉别人:「我伤害了祂;我使祂失望;但祂仍爱我,而且饶恕了我──祂当然也可以同样的对你啊!」──《每日研经丛书》

 

【可十四72「立时,鸡叫了第二遍,彼得想起耶稣对他所说的话,鸡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认我。思想起来就哭了!」

         我们也许以为我们与彼得差不多、甚至以为可能比他更好一点,因为他曾被试探而跌倒了。不错,但他的跌倒岂不是比许多人的从不跌倒更好吗?他不认主,但他并非没有感觉,他一想起主所说的话,就出去痛哭了!凡神的话语,在一个基督徒身上没有激发能力时,那他就是一个可怜的基督徒,并且不配称基督徒。因为祂的话语,乃是洁净和更新的工具。只要我们对此有所认识,并让祂来做工,那么即使我们实在是大失败,我们也不是长久淹留在一个无所知觉的可怜光景里。―― 倪柝声《旷野的筵席》

 

【心灵固然愿意,肉体却软弱了】

读经:可十四27~52

   一、人有心灵和肉体之分

         1.『心灵』:在原文只有『灵』没有『心』

         2.『肉体』:狭义只『身体』,广义指『外面的人』(林后四16)

   二、一幅『心灵愿意,肉体软弱』的图画

         1.彼得『极力的说…』,众门徒都是这样说(31)

         2.结果门徒(包括彼得)都离开祂逃走了(50)

   三、肉体都是软弱的

         1.凡是『人』都会软弱,没有一个例外(林后十一29)

         2.连主耶稣自己也是被软弱所困(来五27)

   四、肉体软弱的情形

         1.惊恐起来,极其难过(33)

         2.心里甚是忧伤,几乎要死(34)

         3.说着了,因为眼睛甚是困倦(40)

   五、人的血气之永不足恃

         1.彼得拔刀,只能削掉人的耳朵(47)

         2.少年人(血气旺盛),想要跟随,结果赤身逃走了(51~52)

   六、如何在软弱中仍归神所用?

         1.不要从我的意思,只要从你()的意思(36)

         2.总要儆醒祷告,免得入了迷惑(37)

── 黄迦勒

 

【浇香膏和立约】

花费;枉费

   一、浇至贵的香膏

         1.打破玉瓶

         2.把膏浇在耶稣的头上

         3.一件美事

   二、逾越节的筵席

         1.为主预备

         2.设立饼杯

         3.客西马尼园

   三、耶稣被捉拿和受审

         1.犹大出卖耶稣

         2.耶稣却不言语,一句也不回答

         3.彼得三次不认主

── Chih-Hsin ChangAn Outline of The New Testament

【返回上级目录】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安息日会心雨文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