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返回上级目录】

蒙垂允的祷告

(路18:1-14)
耶稣在这段经文中说明如何祷告才蒙神的应允。祷告是住在地上的人与坐在天上的神说话交谈,也是取得恩惠的渠道。一个从来不爱祷告的人,他不一定有生命;一个在祷告方面不下工夫的同工,他不可能作按时分粮的工作,也无法完成神所托付他的使命。那么,无论是信徒或是同工不可不在神的面前屈膝祷告。
至于有的信徒一天虽多次祷告,那也不一定是蒙神垂听的祷告。
亲爱的读者!在我们的生活中既然每天都有几次祷告;但是我们的祷告是否合神的心意,我们应该如何祷告。根据耶稣在此所讲的两个比喻,分两方面解释,作为共勉!

一、恒心恳切的祷告
有时候为了一件事在神面前祷告,不超过七次,若是还未得着,我们就会放弃。耶稣非常了解每个人的心意,他知道人为了求自己所要得的东西,若得不到,就会灰心。所以向他们说了一个比喻,是要他们常常祷告,不可灰心。说:“某城里有一个官,不惧怕神,也不尊重世人。”那城里有个寡妇,常到他那里说:“我有一个对头,求你给我伸冤。”他多日不准,后来心里说:“我虽不惧怕神,也不尊重世人,只因这寡妇烦扰我,我就给他伸冤吧,免得他常来缠磨我!”主说:“你们听这不义之官所说的话。神的选民昼夜呼吁他,他纵然为他们忍了多时,岂不终久给他们伸冤吗?我告诉你们,要快快地给他们伸冤了。”

㈠祷告的原因—受人欺负;至于寡妇失去了丈夫,又受到他人的欺负;她并没有用极端的方法报复她的对头,乃是用合法的途径,要企求法官为她伸张正义。这位法官虽然是不义,他又不把世人放在眼里,更不要说是寡妇的起诉。寡妇走了好几次,他还不立案。可是寡妇却不灰心,她知道惟有法官能为他伸冤,于是就天天去,直到这位法官不得不给她伸冤为止。
基督的教会在世上真如同寡妇一般,无势可依,无权可靠,在20世纪的末叶虽算是合法的,但也得不到自由的保障。回顾历代以来被杀的圣徒,他们的灵魂在祭坛底下,大声喊着说:“圣洁真实的主啊,你不审判住在地上的人,给我们伸流血的冤,要等到几时呢?”(启6:9-10)

㈡祷告的果效—如愿以偿;这位虽然不惧怕神,也不尊重世人的法官;因寡妇的持之以恒,而不得不为她伸冤。我们所事奉的神既是公义的,他也必定为他的百姓伸流血的冤。我们从《启示录书》第6章11节得知,神虽然没有立即为他们伸流血的冤,又没有不答应他们的呼求,有话对他们说:“还要安息片刻,等着一同作仆人的和他们的弟兄也像他们被杀,满足了数目,然而要快快地给他们伸冤了。(启6:11)

二、诚心认罪的祷告
听法利赛人的祷告词虽有学问,却不灵感。按修辞学来说,是井井有条的;按几何学来说,考验严密,毫不紊乱;按逻辑学来说,一气贯通,无懈可击,按音乐学来说,高低而有节奏,合乎节拍。可是神却不垂听。
因为法利赛人的祷告,1,夸耀自己;2,控告他人;他在祷告的同时,并没有省察自己在生活中的亏欠,而以税吏来衡量自己的品格。他认为一个礼拜禁食两次,和所得的捐上十分之一,能博得神的嘉许。却不知一个礼拜禁食两次并不是神的旨意,摩西律法中也没有这样的规定。
有关所得的捐上十分之一,乃是理所当然的;并没有什么可以夸口的。再说:作一名宗教的领袖岂可像税吏那样勒索,不义,奸淫呢?
至于税吏的祷告,他在神面前并不掩饰自己所作所为的,他诚心认罪悔改,面对圣洁公义的神,他连举目望天也不敢,因为他知道自己是一个罪孽深重的人,他痛恨自己曾经作过不应当做的事,所以捶着胸说:“神啊,开恩可怜我这个罪人!”
耶稣说:“我告诉你们,这人回家去比那人倒算为义了。因为凡自高的,必降为卑;自卑的,必升为高。”
由此可知,税吏罪孽虽重,正如约翰所说:“我们若认自己罪,神是信实的,是公义的,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约一1:9)
大卫王也说:“主耶和华啊,你若究察罪孽,谁能站得住呢?但在你有赦免之恩,要叫人敬畏你。”(诗130:3-4)
可见,神不听优美的祷告词,乃听那出于心灵诚实的祷告,他不嫌税吏的罪孽深重,只要他诚心认罪悔改,就得赦免。


进神国的条件

(路18:15-17)
在本书第17章耶稣曾讲到,神的国来到不是眼所能见的。人也不得说:“看哪,在这里,看哪,在那里。因为神的国就在你们心里。”至于耶稣在这里所说的,我实在告诉你们;“凡要承受神国的,若不像小孩子,断不能进去。”
在这段经文中,耶稣指出进天国的条件,就是要求门徒要变成小孩子的样式,因为在神国的,正是这样的人。耶稣要门徒像小孩子,并不是叫他们在灵性上要做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
使徒保罗岂不是说:“认识神的儿子,得以长大成人,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使我们不再作小孩子,中了人的诡计和欺骗的法术,被一切异教之风摇动,飘来飘去,就随从各样的异端。”(弗4:13-14)
再说:耶稣为什么要门徒变成小孩子的样式,在什么情况下讲这话的?因为门徒一看到那些妇女把孩子抱到耶稣跟前,求他为孩子按手祷告。门徒心里就难受,并且就责备那些人;他们没有把小孩子放在心目中。至于耶稣用这样的一个画面,教训他们一个真理。
然而,对他们说:“让小孩子到我这里来,不要禁止他们,因为在神国的,正是这样的人。”
亲爱的读者!我们共同来思考小孩子的特征;

一、孩童的心态--谦虚--信赖
《圣经》为什么要求我们要“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箴22:6)因为孩童是受教育的最佳时期,他对悠久历史的世界有新鲜感,他需要家长和老师的教导,他虽学到很多东西,也没有自满感,肯接受别人的意见和批评。做一名信徒也要谦虚,不怕《圣经》太熟悉,不嫌道听了太多,要像使徒保罗一样,不是以为自己已经得着了,已经完全了,乃是竭力追求。我们如果抱着谦虚的心态去寻求真理,就必得着了。耶稣曾说:“因为你(神)将这些事向聪明通达人就藏起来,向婴孩就显出来。”(太11:25)
再说:孩童的心态,不但谦虚,他也信赖父母。大卫王说:“我的心平稳安静,好象断过奶的孩子在他母亲的怀中;我的心在我里面真像断过奶的孩子。”(诗131:2)一个断过奶的孩子,躺卧在他母亲的怀中,就是老虎来,他也不惊怕;因为他信任母亲会全力以赴地保护他生命的安全。所以,大卫王在患难中,他必不怕,因为他依赖能拯救保护他的神。作为基督徒应该对神的信任。无论在什么环境中都要学会依赖主,在主的怀中享受安息。

二、孩童的动作--清洁--正直
人的动作是显明他的本性。智慧王所罗门说:“孩童的动作,是清洁正直的,都显明他的本性。”(箴4:8)
例如;人去偷窃,杀人,纵火等罪,都是手所做的。所以,耶稣的兄弟雅各说:“有罪的人哪,要洁净你们的手……”(雅4:8)
先贤约伯的遭难,而受到他最知心的朋友的误解,认为他所受的与他所作所为的有关。但是约伯知道自己所受的,并非因他作过什么得罪神的事,乃是神在考验他。他说:“我是清洁无过,我是无辜的,在我里面没有罪孽。”(伯33:9)约伯的动作不但清洁而又正直。经上说:“乌斯地有一个人,名叫约伯;那人完全正直,敬畏神,远离恶事。”(伯1:1)
以上这两处经文告诉我们,先贤约伯,他虽作爸爸,有十个子女,可他的动作却像小孩子,既清洁又正直,神的国也就是这样的人能进去的。
大卫王岂不是说:“耶和华啊,谁能寄居你的帐幕?谁能住在你的圣山?就是行为正直,作事公义,心里说实话的人。”(诗15:1-2)


青年官寻永生

(路18:18-30)
这段经文的重点是在于『永生』二个字。『永生』即永远不死的生命。永生是人人所羡慕的。可是人却不知道如何才能得到永生?据说:秦始皇为了长生不老,听人说在渤海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有仙人和不死之药。于是差遣徐福带童男童女三千人入渤海去求仙丹。结果仙丹不得,三千人无法覆命。据说漂流过海,成了日本民族之祖先。秦始皇没有长生,反而早亡。
汉朝孝武帝为了长生,也差遣方士入蓬莱相求,谁知也是一场空梦。
明朝许多术士以炼丹为业。据说吃了丹药可以成仙长寿。明朝的皇帝多有吞丹的,哪知丹内多为汞(水银)和砒霜所制。有一位吞服过量,竟一命呜呼。
可见,人既然想长生不老,为何反而早死。《圣经》很清楚地告诉我们。“罪的工价乃是死。惟有神的恩赐在我们的主耶稣基督里,乃是永生。”(罗6:23)所以这位青年官来到耶稣面前,说:“良善的夫子,我该作什么事,才可以承受永生?”
犹太人既然相信死人复活之道,也就是相信人有永生。其『永生』因犯罪的缘故而失去;可是却不知道怎样行,才能承受永生。所以这位青年官借机来请教耶稣,这原是好的;但是他却不接受耶稣所提的宝贵建议,是犯了绝对的错误。后来从耶稣的口中既然得悉如何能得到永生,却又因爱自己的财产,而宁愿放弃永生,结果一生处在悲哀之中。经上说:“他就忧忧愁愁地走了。”
关于青年官寻永生,根据这一段经文所描述的,分底下四个方面解释,作为共勉!

一、追寻的原因
有的人不但对永生不感兴趣,甚至连短暂的几十年时间也活的不耐烦;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据统计,我国每年至少有25万人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那么,青年官为何不因地位、名利、财富、爱情、健康而满足呢?以此说明人的地位越高,财物越多,也就越怕死。
有一位富翁,整天被关在家里。因为他一步都不敢出门,原因是怕死。他想坐飞机怕遇空难;乘汽车怕出事故;搭轮船怕覆舟;走路怕摔死;结果只能在家里等死。
这位青年官也是如此,物质的增加,地位高升,更使他的心灵不安。想到自己的年日有限,虽然有丰足的物质享受,内心的世界却无法满足。是的!人的心不是任何东西可以满足的;智慧王所罗门说:“神造万物,各按其时成为美好;又将永生安置在世人心里。”(传3:11)
人的心若失去永生,就感到空虚。所以,这位青年官跑来向耶稣请教。“良善的夫子,我当作什么善事,才可以承受永生。”
耶稣对他说:“你为什么称我良善的,除了神一位之外,再没有良善的。”
耶稣回答这句话的意思,是为了要试验这位青年官的诚意,看他根据什么说他是良善的;那些文士和法利赛人都说他是贪食好酒。是税吏和罪人的朋友。他为什么称呼耶稣是良善的夫子;耶稣看他认不认识和他说话的那位,就是他祖宗亚伯拉罕所侍奉的神。他心中的真诚实意究竟是什么?
接下来说:“诫命你是晓得的;不可杀人,不可偷盗,不可奸淫,不可作假见证,不可亏负人,当孝敬父母。”
试问:耶稣为何向他提及『诫命』?是因为他认为怎样行,才能承受永生。意思是:你若要承受永生,必须要遵守诫命。他对耶稣说:“夫子,这一切我从小都遵守了。”
从表面上看这位青年官,他是位正人君子,是犹太公会的好议员。是他父母亲的骄傲。经上说:“耶稣也爱他。”一位品德素质好的人,耶稣当然会爱他。不过他也不是一个完全人;所以耶稣对他说:“你还缺少一件,去变卖你所有的分给穷人,就必有财宝在天上,你还要来跟从我。”
青年官听了之后,他想得永生的代价太高了。他绝对办不到。不能像其他的门徒撇下一切所有的,来跟从耶稣过着清贫的生活,所以忧忧愁愁地走了。

二、追寻的态度
《圣经》描述他追寻永生的态度比较生动,是值得每位基督徒所学习的;在《马可福音》第十章17节说:“耶稣出来行路的时候,有一个人跑来,跪在他面前,问他说:‘良善的夫子,我当作什么事,才可以承受永生。’”
这节《圣经》是描述他追寻的态度;

㈠ 跑; 可能他是远远地看见耶稣和门徒在步行。那时,交通工具又少,他虽有钱也买不到现代的自行车、摩托车,汽车等;只能靠着两条腿步行,若是一步一步地踏过去,怕追不上耶稣。因此,失去追寻的机会。所以他拼命地跑,表明他追寻的心切。
亲爱的读者!我们是跟在耶稣后头行天路,却不能慢慢吞吞的,写《希伯来书》的作者告诉我们:“要奔那摆在我们前头的路程。”(来12:1)
使徒保罗说自己是竭力追求,忘记背后,努力面前。向着标杆直跑。(腓3:13-14)
《雅歌书》第一章4节,佳偶说:“愿你的爱吸引我,我们就快跑地跟随你。”
有的年青人追求女朋友,不惜任何代价。女朋友走到哪里,他就跟到哪里。我们应该也有这种心态,追随着耶稣基督的脚踪。

㈡ 跪; 这位青年官跑到耶稣跟前,就情不自禁地跪在耶稣的跟前。
试问:倘若是你能做到吗?我觉得太不可思议。不过,这当然是一个奇怪的场面。一个家道富裕,身居显要的上层社会人士,却跪在一个出身卑微的拿撒勒人耶稣的面前。因为当时的耶稣却被人视为不法之徒,是律法的破坏者;他倒称呼耶稣是良善的夫子。
耶稣既是良善的夫子,地是那么脏、那么硬,他怎么跪得下去呢?有一个晨更聚会,我看有的同学是站在那里,有个别的同学是坐在那里,为什么不能与大家一同跪下来呢?这位青年官用双膝跪在耶稣的脚前,表示他对耶稣的尊敬。
现代的信徒,叫他来坐在靠椅上听道还差不多;要叫他作一个跪下的基督徒,绝非一件容易的事。就是每逢安息日纪念耶稣祷告,跪垫虽是海绵做的,有的信徒也不愿下跪。
作诗的人说:“来啊!我们要屈身敬拜,在造我们的耶和华面前跪下。”(诗95:6)
我们既是神所造的,必须要抱着恭敬的心侍奉他。跪下来的基督徒,他不但敬畏神,也在神面前自卑。

㈢ 问; 有人说孔夫子不懂礼。孔子说:『什么是礼?』不懂就问,这就是礼呀!知道就说知道,不知道就老老实实地承认不知道,这就是真正的聪明。”
根据孔夫子所说的;这位青年官,他不但懂礼,并且也是一位相当聪明的人。他认为不懂就问,何必不懂装懂呢?虽然敬拜神,而不知如何得永生的人,不止是他一个。可以说:犹太人都不懂,也包括那些有知识修养的人士和那些宗教领袖,不过他们不闻不问。青年官认为不懂就应该问,免得失去永生的福分。
青年官来向耶稣请教,表明他是抱着一颗谦虚的心寻求主。人最可怕的就是不懂装懂。虽不知道如何行,才能得永生,又不向别人请教。
在我们教会当中,有的人信主的时间虽长,连耶稣是谁也说不清楚,为什么要信耶稣?信耶稣有什么好处也不知道;既不知道又不问,作一辈子糊里糊涂的信徒。真可怜啊!

三、追寻的对象
青年官不求在高等学府任教的拉比,而是求于没有上过学的拿撒勒人耶稣。因为耶稣虽然没有上过学,但是听过他讲道的人,没有一个人会认为他是没有知识的,不聪明的人。相反会感到耶稣是一位有知识及很有智慧的教师、辅导员。耶稣的知识广博!领会精细。他的言词深入而浅出;他的应对敏捷又周全。他的言词纯朴又动人,所以才能吸引知识界的人士也来领教。
因为耶稣是人类智慧和福乐的源头。经上说:“神所积蓄的一切智慧知识,都在他里面藏着。”(西2:3)
在当时的世代,除了那些心高气傲的宗教领袖之外,没有一个人会说耶稣是没有学问的。在他十二岁那年,他在耶路撒冷听道与辩论。“凡听见他的,都稀奇他的聪明和应对。”又说:“耶稣的智慧和身量并神和人喜爱他的心,都一齐增长。”(路2:47,52)
故此,青年官到耶稣面前寻求永生,是绝对无误的;因为耶稣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儿子。使徒彼得说:“耶稣有永生之道。”(约6:68)
耶稣也曾向他讲解永生的门路,同时教导他得永生的秘诀。可惜,他因爱财富的缘故,而放弃永生。

四、追寻的变因
耶稣向他提出要求,说:“你要变卖所有的分给穷人,就必有财宝在天上,你还要来跟从我……。”
有人解释:『变卖一切所有的』,是指着骄傲、嫉妒、自私、贪婪……其实这样解释是不合乎原意的。也许用《圣经》的话来认同自己的观点。这是一种错误的理解。
故此,我们先对论耶稣的要求是否有点过高;要青年官变卖房屋,田地,葡萄园等,又要辞去自己热爱的事业,来跟从他;与他同甘共苦,是否值得。这是值得青年官所考虑的。于是,他想宁可放弃永生的福分,追求今生的享受。因为得永生的代价太高了。所以,他听见这话,脸上就变了色,忧忧愁愁地走了,因为他的产业很多。
可想而知,他的财产却成了他得永生的第一障碍;倘若他是一个穷的叮当响的人,也许极愿意跟从耶稣的脚踪,像其他的门徒一样。
青年官追寻的变因,提出底下两小点,供读者参考;

㈠ 爱财产胜于爱穷人;财产虽丰富,也是属于身外之物;人虽穷,毕竟是有生命的物体。但是耶稣要求他变卖一切所有的分给穷人,目的是叫那些赤身露体的有衣穿,饥饿的有粮吃,流浪者有家可归。
假如,他达到耶稣的要求,这样作能体现他的爱心,和守诫命的精神;他爱穷人的心也不是徒然的。乃是把这些财宝存在天上。财宝若在天上,就是贼不能近,虫也不能咬的地方。“因为你们的财宝在哪里,你们的心也在那里。”(路12:33-34)
耶稣曾经说过:“无论何人……只把一杯凉水给这小子里的一个喝。我实在告诉你,这人不能不得赏赐。”又说:“这些事你们既然作在我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作在我的身上。”(太10:42  太25:40)
智慧王所罗门说:“怜悯贫穷的,就是借给耶和华,他的善行,耶和华必偿还。”(箴19:17)
亲爱的读者!社会上有慈善机构。他们把这些钱用来捐助贫困生,救济落难者。我们作为基督徒,不能对穷人置之不理。耶稣说;“有求你的,就给他;有向你借贷的,不可推辞。”(太5:42)
再说;青年官却舍不得变卖一切所有的分给穷人。故此,他虽是一个从小就遵守诫命的,心中却没有爱的人。诫命的总纲就是爱。就是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其次又要爱邻舍如同自己。他不爱看得见的穷人,怎么会爱那不能见的神呢?既然不爱人又不爱神,怎么又是从小就遵守神的诫命呢?他所说从小就遵守的诫命,仅仅是守诫命的字句,却没有进入精意。

㈡ 爱享受胜于爱生命; 他若听从耶稣的话,变卖一切所有的分给穷人,自己岂不是一无所有的吗?什么都没有,生活岂有享受呢?现代人,若是赌博输了,或做生意亏了,变卖房产还债是有的;若是为了治病,变卖财产的也许有;但是为了周济穷人,却没有一个人愿意这样作,你我也不例外。
青年官不肯变卖一切所有的分给穷人,也许是为了生活的享受。有钱人过惯了奢华宴乐的生活,若是一无所有的话,还有什么福可以享受。其实,他打错了算盘,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无价之宝,不是金钱能换的。尽管人生都富有,享受物质是暂时的,天国的福分是永恒的。
亲爱的读者!你看了这个故事,有何感想?假如,你也像这位青年官一样,拥有万贯财产。你该如何选择?

 

知难而上

(路18:31-34)
耶稣虽取了人的形象,但他里面有神的灵命;人虽不知道明天的道路,又将会发生什么事?因为耶稣却知道未来的事,他若与我们一样,那么,他就不是神;因为神是全知的,他说:“我从起初指明末后的事,从古时言明未成的事。”(赛46:10)把这道题根据此段经文分底下三点解释,作为共勉!

一、面对苦难不回避
人遭遇的天灾人祸,是因为无知,若知道前面的危险,不会让悲剧发生,尽量想方设法回避;可是耶稣却明明知道患难在等待他,所以对门徒说:“看哪,我们上耶路撒冷去,先知所写的一切事都要成就人子身上。”
耶稣既然知道在耶路撒冷等待着他的,是十字架,残酷的刑罚,他却不回避。有一次,彼得听到耶稣的话,就拉着他、劝他说:“主啊,万不可如此!这事必不临到你身上。”
耶稣转过来,对彼得说:“撒旦,退我后边去吧!你是绊我脚的,因为你不体贴神的意思,只体贴人的意思。”(太16:21-23)
可想而知,耶稣若回避,不上耶路撒冷去受苦,是中了撒旦的诡计,是体贴人的意思。但是他在世的一生要行完神的旨意,所以向着患难前进,让先知的预言在他身上成就。

二、鞭打戏弄甘愿受
神的百姓要将神的儿子交给外邦人。让外邦人来惩治他。这是任何人所无法忍受的;就是以色列国的第一任王——扫罗,他也不愿死在未受割礼的非利士人手里。宁可伏在自己的刀上死了。(撒上31:4)
耶稣却被犹太人交在罗马人的手中。他非但不逃避,也不选择自杀。只是默默忍受罗马兵丁的鞭打、戏弄、凌辱,他不出怨言。好象羊被牵到宰杀之地。又像羊羔在剪羊毛人的手下无声,他甘愿忍受人间苦痛,你心有何感受?……

三、舍去生命必复活
耶稣既知道自己会被他们悬挂在十字架上流血舍命。他们只能杀耶稣的身体,却不能夺去他的灵魂。所以,耶稣对死不畏惧。他知道自己死后的第三日必定复活。这些事对门徒来说,他们一样也不懂得,意思乃是隐藏的,他不晓得所说的是什么。
然而,耶稣所说的这些预言都应验了。他们才明白。在五旬节圣灵降临下来的时候,彼得站起来为耶稣作见证说:“他既按着神的定旨先见被交于人。你们就藉着无法之人的手把他钉在十字架上杀了。神却将死的痛苦解释了。叫他复活,因为他原不能被死拘禁。”(徒2:23-24)
世界大预言家诺查丹玛斯,他所说的预言也不能实现。因他是人。惟有耶稣,他所说的话如同银子在泥炉中炼过七次,所以句句得以应验。

 

被人嫌弃的乞丐

(路18:35-43)
巴底买人生最大的缺憾就是在光明中度黑暗的日子,以乞讨维生,也是眼疾造成的。他最大的荣幸就是能遇见耶稣。得蒙主的医治。人虽嫌弃他,耶稣却爱他。他蒙主医治的过程如下:

一、久候主临
他若靠凭自己的力量去寻找耶稣的话,好象在大海里捞针;总比坐在路旁等候主还难。自从他听到耶稣的名声就开始过等候的生活。他把一切的希望都寄托在耶稣身上。若听到有人经过,总要问个究竟,他不让得医治的机会错过。今天刚好是耶稣平生最后一次经过耶利哥。他听到吵闹的声音,就问是什么事。有人告诉他,是拿撒勒人耶稣经过。他长久等候的主已来临……。

二、急呼呐喊
他听见所经过的是拿撒勒人耶稣;因此,就大声喊着说:“大卫的子孙耶稣啊,可怜我吧!”哪知,他的呼求却遭到责备,但责备他的是在耶稣前头走的人。他们认为给耶稣引路可以耀武扬威,却不知耶稣是同情有难的人……。
他们虽责备巴底买,不许他作声,却不能封住他的口。所以,他越发大声喊着说:“大卫的子孙,可怜我吧!”他的急呼呐喊,却使主动了慈悲的心肠。
有的信徒虽遇见了耶稣,嘴巴不张开,有的不敢开口,巴底买如果像他们的话,只能终身瞎眼,虽有人鼓励他们祷告,他们还是不敢开口。

三、笃信不疑
耶稣虽是来自拿撒勒,但他有超然的能力,在他没有治不好的病。现今的大部分信徒只相信耶稣能赶鬼,却怀疑耶稣能治绝症。巴底买如果与我们一样,他也不会向耶稣呼求,既知道耶稣不能医治他,又何必求他呢?他向耶稣呼求,是因为他相信耶稣能使他重见光明。当他被人领到耶稣跟前时,耶稣问他说:“你要我为你作什么?”他说:“主啊,我要能看见!”主说:“你可以看见,你的信救了你了。”
由此可知,巴底买得到主的医治,关键在于『信』,他若不信,虽求也得不着。
耶稣的兄弟雅各说:“只要凭着信心求,一点不疑惑,因为那疑惑的人,就像海中的波浪,被风吹动翻腾。这样的人不想从主那里什么。”(雅1:6-7)
耶稣说:“在信的人,凡事都能。”(可9:23)是的,大麻风的人相信主,就得洁净,瘸腿的人相信主,就能行走;瞎眼的人相信主,就得看见等等。我们藉着祷告祈求,若得不着,只怪自己没有信心,别怀疑耶稣是无能。

四、紧跟主踪
瞎子的眼睛开了,立刻看见了,他并没有拔腿就走,先回去把这件事告诉他的父母亲,乃是紧紧地跟随耶稣的脚踪,一路归荣耀与神。
此时的耶稣是上耶路撒冷去,他的脚是踏上十字架的道路,巴底巴也开始走新的路程,走舍己的道路。
耶稣曾经说过:“若有人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太16:24)
走主所走的道路,肉身是受苦的,生命却更新。然后,巴底巴也许跟随耶稣到刑场。
亲爱的读者!你的眼睛是否明亮?你有否求过主开你的眼睛?诗人说:“神啊,求你开我的眼睛,使我看出你律法中的奇妙。”(诗119:18)
使徒保罗说:“求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神,荣耀的父,将那赐人智慧和启示的灵赏给你们,使你们真知道他。并且照明你们心中的眼睛,使你们知道他的恩召有何等指望……”(弗1:17-18)

【返回上级目录】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安息日会心雨文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