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返回上级目录】

23:1-5  耶稣在彼拉多面前受审

 

1          把耶稣解到彼拉多那里的原因,见约18:31-32注。

 

2          犹太公会以耶稣自称是神的儿子、亵渎神、因而定 死罪,但

            为使罗马巡抚同意处死耶稣,便撇开宗教原因,改从政治入手

            ,控告耶稣图谋作反。(参考附注:巡抚彼拉多任内的过失)

 

3          耶稣和彼拉多的对话。见约18:33-38; 19:9-11

 

 

23:6-12  耶稣被希律盘问

 

7          耶稣来自加利利,而该地是由希律安提帕管辖(见太2:22注)。

 

11        「华丽衣服」:「华丽」原作「光明」,描写有钱人(雅2:2

            )和天使(徒10:30; 15:6; 19:8)的衣著。

 

 

23:13-25  耶稣被判死刑

 

13-15   彼拉多申述耶稣的无辜。

 

16        彼拉多建议以鞭打代替死刑。

 

18-23  群罪坚持钉死耶稣,释放巴拉巴(见可15:11注)。

 

25        彼拉多终於判耶稣死罪。

 

            「交给 ...... 行」:就是依照犹太人的要求,把耶稣交由罗马兵

            丁钉十字架(见太27:27-31; 15:16-20)。

 

 

 

思想问题(第23章上)

 

1 你会怎样描述22:63-23:12提到的几种人:看守耶稣的人,宗教领

  袖、彼拉多、希律。他们对耶稣的态度如何?

  那种人是他们今天的化身?

  你有什麽领受呢?

 

2 耶稣受了什麽苦?参腓2:5-8; 彼前2:19-23

  你今日因为神国度的缘故又受了什麽苦呢?

 

3 本章18节里,喊叫除掉耶稣的「众人」不仅是公会的成员,也包

  括一般百姓(参13)。

  试比较百姓先前对耶稣的态度(参19:48; 21:38)。

  为何他们有此改变(参太27:20)?

  这对人性有何提示?

 

4 群众容易受人煽动,或在强权下噤若寒蝉。

  基督徒怎样才可以持守真理?

  可否用高压方法传教?

 

5 希律盼望看到耶稣显神迹的动机何在?

 

6 试从本章找出彼拉多投降的步骤。

  支配他的动机是什麽?

  「他们的呼喊终得胜」(23),是否表示彼拉多在这罪上无分?

  (参14-16, 22, 23)。

 

 

23:26-43  耶稣被钉十字架

 

26        「古利奈」:是非洲北部吕彼亚省的重要城邑。

 

            「他们 ...... 跟随耶稣」:见太27:32注。

 

27        「妇女 ...... 痛哭」:可见仍有赞同耶稣、同情耶稣的人。

 

28-30   在耶路撒冷遭神审判、沦於敌人手上之时(见路21:20-24注)

            ,当代人和他们的儿女将备受痛若,以致无子女的反为有福

            (参诗127:3),死亡反而是解脱。

 

31        「这些事 ...... 怎麽样呢」:意思是「无辜者(耶稣)既受这样

            的若难,何况恶人(犯罪的犹太人)呢?」

 

33        「髑髅地」:亦即「各各他」(见约19:17及注)。

 

34        耶稣求神赦免的「他们」,包括置 死地的犹太人和罗马人。

 

            「拈阄 ...... 衣服」:见约18:23注。

 

36        「拿醋 ...... 喝」:见可15:36注。

 

38        「牌子」:见约19:19-22及注。

 

41        这个强盗与彼拉多、希律(14-15)、百夫长(47),都声称

            耶稣是义人。

 

42        这强盗相信:死亡不是耶稣的终局,在此之後 还会得著王国。

 

43        「乐园」:原出波斯文;旧约的希腊文译本曾用来形容伊甸园

            (创2:18)。

            其後这词指义人在来世享福之处(见林後12:4; 2:7)。

 

 

参考:

 

十架七言

 

 

23:44-49  耶稣之死

 

44        「申初」:即下午三时。

 

45        「殿里 ...... 两半」:见可15:38注。

 

47        「百夫长」:负责在场监督兵丁执行死刑。

 

            「看见 ...... 义人」:当时的奇异情景(黑暗、地震、石崩、见

            27:51) ,  与耶稣的态度,言语、使百夫长不期然承认耶稣

            是与神有密切关系的义人,并间接尊崇神的作为。

 

48        「捶著胸」:表示悲伤、懊悔。

            在场妇女的名单,见太27:56; 15:40

 

 

23:50-56  耶稣的安葬

 

50        「议士」:即公会成员之一。

            他对耶稣的看法,见约19:38

 

51        「亚利马太」:见太27:57注。

 

53        犹太人殡殓的习俗,见约19:38-42注。

 

            「石头 ...... 葬过人」:见太27:60及注。

 

54        「预备日」:即安息日前一天。

 

56        「预备了香料香膏」:见可16:1注。

 

 

 

思想问题(第23章下)

 

1 主耶稣的受难将在场者的真面目显露出来,试将他们分为两大类

  。

 

2 主在十字架上所说的话反映 那方面的特性?

  这与路加一贯对 的描绘是否相符?参简介「主题特色」。

 

3 十四世纪一位有名的修士曾说过:「十字架的爱之大,必能盖过

  个人的忧伤。」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返回上级目录】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安息日会心雨文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