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讲

【返回上级目录】

令人驚奇的信心

 
經文:路加福音七章1-10
?
今天我們所讀的這段經文,是大家所熟悉的一則故事;是關於羅馬軍官祈求耶穌基督醫治他的僕人的疾病。這個故事也同時記載在馬太福音書第八章。

在路加福音第七章裡總共有五十節,我們可以將它分成三個部分來看:

一、是第一到十七節,耶穌基督以他帶有聖靈力量的話語,醫好一個病重快要死的人和一個已經死了的人。

二、是第十八至卅五節,施洗約翰派學生來查詢有關耶穌基督的身分,以及耶穌基督對當代宗教領袖的硬心,連施洗約翰的洗禮也拒絕接受,令他感到非常痛心。

三、是第卅六至五十節,在描述一位被法利賽人看為「有罪的女人」,用香油膏耶穌基督的腳之故事。

當我們將上述三段敘述仔細詳讀時,就會發現作者路加的用心;作者路加在第一至十七節裡是用兩個醫治的故事,編織出耶穌基督的特有能力,這種能力是因「上主的能力」與他同在所顯現出來的結果。(五:17)然後,緊接著就是施洗約翰派他的學生,來詢問耶穌基督的身分是不是就是施洗約翰「所說將要來臨的那一位?「作者路加用第十七節這句」關於耶穌這件事的消息傳遍了猶太和附近的地區。」將兩個不同環節的故事串聯起來,使耶穌基督自受洗後與施洗約翰分開,現在又再次有了接觸。作者路加想表明一件事:施洗約翰雖在監牢裡,仍然非常關心耶穌基督的宣教工作。他在聽到自己的門徒的報告後,決定派兩個學生去問耶穌基督的身分。

依照約翰福音書的看法,施洗約翰是有兩個學生後來成為耶穌基督的學生,這兩個學生中的一個是安得烈。(參考約翰福音一:35-42)而依照路加福音書作者的看法,在革尼撒勒湖邊,被耶穌基督呼召來作學生的是彼得、約翰、雅各等三人,並不包含安得烈在內。(五:1-10)這一點是跟馬太、馬可兩本福音書記載不同。

接下來就是耶穌基督在法利賽人家做客所發生的問題;這一段很特別,它帶給我們幾個可思考的問題:耶穌基督有很好的法利賽人朋友;他也常和「有罪的人」在一起;(請注意,這個被法利賽人稱為「有罪的人」的女人,很可能是個妓女,或是嫁給非猶太人的女人,她先生並未皈依猶太人的耶和華宗教信仰。︶且他的學生中,有的是稅吏。看來耶穌基督真的是廣結善緣,有「友」無類。最令我們感到驚訝的是,他在接受法利賽人邀請一起吃飯時,仍然找機會好好修理了法利賽人,(十一:37-44)他這種行為恐怕也會被我們視為沒有禮貌,甚至是對宴席主人的一種極大羞辱,但是,在耶穌基督的身上卻是屢見不鮮。

可以和「有罪的」女人在一起嗎?如果她是妓女呢?可以結交這種在社會上被人視為「賣國賊」、「稅棍」的人為朋友嗎?或是招收為門生嗎?而我們幾乎可以發現在耶穌基督身邊的人,真是三教九流,各式各樣的人都有。或許這就是他的傳道態度--有「傳」無類。他說過:「因為,天父使太陽照好人,也同樣照壞人;降雨給行善的,也給作惡的。」(馬太福音五:45)他確實是用這種態度在傳揚上帝國的信息,這與我們今天的教會對接納加入教會者的篩選態度,以及傳教者專門以結交社會中、上層階級的人士為傲是很不相同;人的社會階級意識很明顯,即使在號稱為基督教會的團契裡也不例外。更甚者是,把社會地位看做是一種「榮譽」,帶入教會團契裡,當做是上帝賜福的象徵。但是,如果我們再回頭去看耶穌基督在自己故鄉拿撒勒所受到的款待,「他豈不是一個木匠?」這句話說出了人類共同的一個特性;喜歡那些冠冕堂皇的名號來凸顯自己社會階級的榮耀,卻不屑或忽略上帝的愛跨越了人間階級隔閡的真諦。

如果我們將第七章一至十節這個百夫長之僕人得醫治的故事,與馬太福音第八章五至十、十三節相比較,我們發現路加福音書是比馬太福音書詳盡得多,而且有不同的地方;作者路加清楚交待這位羅馬軍官之所以會來祈求耶穌基督的幫忙,乃是因為「聽見了耶穌的事」,為了「他所器重的僕人患重病,快要死了。「他」託幾個猶太人的長老去請求耶穌來治好他的僕人。」這點馬太福音書並沒有交代,只記明這位軍官是在耶穌基督進入迦百農城時,就親自直接去找耶穌基督給予幫忙。再者,路加福音書提出說明,這些猶太人長老之所以願意受這位羅馬軍官之託,去向耶穌基督請求的原因,乃是因為這位軍官「愛護猶太人「與」為猶太人建造會堂」。這點也是馬太福音書沒有記載的。至少,路加福音書的這種編寫方式,讓我們能很快清楚作者在本書開場白所表明的編寫過程是:「從頭仔細查考過了。」(一:3)

再者,我們可以將這個故事與約翰福音書第四章,關於耶穌基督醫治一個外邦官員的記述相比較,會發現有些資料是值得我們參考的;在約翰福音書的資料裡說,故事發生的地點也是在加利利的迦拿,但是官員的孩子是住在迦百農。這位官員聽到耶穌基督來到加利利的迦拿,就去見他,並要求耶穌基督去迦百農,這一點與路加所說的「軍官聽了耶穌的事」是一樣的。而馬太、路加、約翰三本福音書都共同見證了最重要的一點,乃是耶穌基督並沒有親自到現場為病患按手或做任何的醫治行動,只因那官員相信耶穌基督的「話」的能力,遠在他處的病患就得了痊癒。不同的是約翰福音書讓我們讀起來覺得,這位官員並不像在馬太或路加福音書裡那位百夫長的信心,足以令人「非常驚奇」。當這位地方官員來找耶穌基督幫忙時,耶穌基督曾很感概地對他說:「你們要不是看見神蹟奇事總是不信。」(約翰福音四:48)顯然地,他是相信耶穌基督有行神蹟奇事的能力,但是,他的信也僅止於是「看見」,而不像馬太或路加福音書中百夫長的「功力」之深,百夫長只要聽見耶穌基督說一句應允的話,即可顯現神蹟的。這位官員是一再勉強耶穌基督去迦百農為他兒子治病,(約翰福音四:49)耶穌基督並沒有去,而是給了一句話:「去吧,你的兒子會活的!」(約翰福音四:50)這句話與馬太福音書的「你回家去吧,照你的信心給你成全!」(馬太福音八:13)較接近。

如果我們將約翰福音書作者所記的這句:「你們要不是看見神蹟奇事總是不信。」帶入路加福音第七章廿四至卅五節來看,就凸顯了耶穌基督的話的意義:人是對耶穌基督的神蹟奇事有興趣,但是,不會因他所行的神蹟或天國的教訓起反應。這也就是為什麼耶穌基督會對當時世代感慨地說:「那麼,我要拿什麼來比擬這世代的人呢?」

現在讓我們來看今天所讀的路加福音這段經文:

第二節:那裡的一個羅馬軍官,有一個他所器重的僕人;那僕人患重病,快要死了。

這裡用「羅馬軍官」,並沒有標明軍官位階,和合本則清楚指出是「百夫長」。這是羅馬軍隊編制上,設防在地方最高的指揮官。用今天的台灣軍隊編制是等於「獨立作戰連連長」一樣,帶有一百名士兵編制的軍隊。作者路加清楚指出他託人來請求耶穌基督的原因,是「有一個他所器重的僕人患重病,快要死了。」可以看出這位軍官與僕人之間的關係,密切到他必須放下統治者的身段,出面去請被統治的猶太人長老幫忙。

第三至五節:軍官聽見了耶穌的事,就請託幾個猶太人的長老去請求耶穌來治好他的僕人。他們到了耶穌那裡,懇切地求他說:「這個人的確值得你的幫助;他愛護我們猶太人,曾經替我們建造會堂。」

這段經文讓我們看到在羅馬帝國統治下很溫馨的一面,就是這位軍官不是採高壓手段,他是用懷柔的方法,用「愛」去對待被統治者,這種方法在二千年前的世界實在很難得,更難得的是他曾經替猶太人「建造會堂」。僅這一點,就可看出這位百夫長之所以得到猶太人長老願意為他出面請求耶穌基督的原因。他愛猶太人,甚至尊重猶太人的宗教信仰,願意為他們建造會堂,不論他的動機是為了統治上的利益或是什麼理由,僅這一點,就是現今時代的政治領袖也常常是無法做到且逆道而行。我們常看到統治者或是強勢族群,常常對被統治者或弱勢族群施以宗教迫害,禁止宗教活動,訂定法令強迫改變信仰,拆毀教產、寺廟之事時有所聞。日據時代,日本政府在台灣強力推動神道崇拜就是個例子。十八、十九世紀,西方宣教士挾著西方強勢軍事力量做後盾來宣教,給東方世界帶來的反彈甚大。在中國的教案一再發生就是好例子。

這位羅馬軍官對猶太人的態度,讓我們學習到:宣教不是靠武力建立起來的,宣教是在傳揚上帝的愛,也唯有如此才能長久。

依照路加福音四章卅一至卅七節,記述耶穌基督在加利利的迦百農會堂裡,醫好一位被污鬼附身的人,因這件事使「大家驚訝不已。」(四:36)「於是耶穌的名聲傳遍了那一帶地區。」

(四:37)這位羅馬軍官「聽見了耶穌的事」(七:3)想是與這件事有必然的關係。他相信耶穌基督有能力治好被污鬼附身的病,必定有能力使生命垂危的僕人得到醫治。

第六節:於是耶穌跟著他們去,快到那裡的時候,軍官託幾個朋友來告訴耶穌說:「先生,請不必勞駕,你到舍下來,我不敢當。」

這就奇怪了,既然已託人去請耶穌基督了,為什麼又再託人去說「不必勞駕」呢?我想這位軍官愛猶太人,又為猶太人蓋會堂,他必定很清楚猶太人的禁令和生活習俗;猶太人因自認是上帝神聖的選民,自視甚高,不喜歡也看不起外邦人,甚至認為外邦人就是不潔的族類,這是他們吃東西之前為什麼要先洗手之因,是怕所食用的東西是經過外邦人之手,再轉到自己手上的。他們並且禁止進外邦人的家,以免使自己因此變成不潔的人。(參考使徒行傳十:28)這一點很可能是使這位羅馬軍官發現,要耶穌基督去他家醫僕人之病,將會造成強人所難的局面,因此,臨時改變想法。

但是,路加這位作者告訴我們耶穌基督的態度並不如此,耶穌基督既然敢突破猶太人最為忌諱的安息日問題,也敢公然呼召稅棍來當學生,結交「有罪的人」,則進入外邦人的家,又算是什麼呢?何況這位外邦人是那樣愛猶太人!因此,這一節說,當耶穌基督聽了那些受託的長老說明後,並沒有任何猶豫,隨即要「跟著他們去」那羅馬軍官的家。作者路加用「於是耶穌跟著他們去」這句話,不僅描寫出耶穌基督排除掉那來自信仰傳統之驕傲,所造成人世間不同族群間的隔閡,也闡明了上帝愛世人的創造本意,而且,作者路加也用這位羅馬軍官的敬虔方式表明出,真正相信耶穌基督為彌賽亞、是救主的,不是自認為上帝選民的猶太人,乃是外邦人。這由羅馬軍官再次託朋友去時,稱呼耶穌基督為「主啊」這個態度表明出來。

作者路加這種批判猶太人持上帝選民之身分而驕的態度,以及讚揚外邦人的謙卑的手筆,由作者在描述耶穌基督於自己故鄉拿撒勒被拒時所說的這句話可看出:「在先知以利沙的時代,以色列中有許多患痲瘋病的,但是除了敘利亞人乃縵,也沒有一個人得到潔淨。」(四:27)

或是作者在記述耶穌基督醫治好十個痲瘋病人的故事,也可看出作者這種看法。(十七:11-19)

第七至八節:「我自己也不配來跟你見面。只有你吩咐一聲,我的僕人就會好的。就像在我上面有指揮我的長官,下面有受我指揮的兵士;我命令這個人去,他就去,命令那個人來,他就來;對我的奴僕說『你做這個,』他就去做。」

作者路加充分展現出他寫此卷福音書的特殊筆調:對外邦人相信耶穌基督是主的態度上,有強烈的認同感,不只是在這位羅馬軍官身上發生,而且在被猶太人鄙視的撒瑪利亞人身上,作者更是發揮得淋漓致盡。(參考十:25-37,十七:11-19)

這位羅馬軍官謙卑地說明自己是「不配」見耶穌基督的面。依照馬太福音的寫法是,這位軍官親自去向耶穌基督求,並且在見到耶穌基督時,是說:「主啊!」試想想看,那有象徵統治權力的軍官會向被統治者的平民稱呼「主啊」的?但是,這件事卻發生在這位羅馬軍官與耶穌基督之間,而作者路加並且進一步地說,這位軍官是連派去的使者也是如此的態度。作者路加筆下的這位統治者--羅馬軍官已經發現,耶穌基督能夠在各地用聖靈的力量醫病、趕鬼、傳揚上帝國信息,那種來自上帝主權的力量,早已勝過政治王國主權的範圍,不是羅馬帝國所管轄得到的,相反的,連羅馬帝國也應該是在這種上帝國主權管理之下。

第九節:耶穌聽見這話非常驚奇,轉身向跟隨著他的群眾說:「我告訴你們,像這樣的信心,就是在以色列人當中,我也沒有見過!」

耶穌基督對這位羅馬軍官如此高度的信心,表示了極大的肯定,作者路加用「非常驚奇」來描述。這個字眼出現在馬可福音書第六章六節,耶穌基督在被自己鄉親拒絕時的反應是「非常詫異」,這兩處地方所用的希臘文都是同一個字。這樣對照起來成為一幅極其鮮明的圖案:一方是拒絕耶穌基督到如此令耶穌基督感到「非常詫異」,另一方則是外邦人羅馬軍官對耶穌基督之高度信心亦令他「非常驚奇」。所以耶穌基督會說:「像這樣的信心,就是在以色列人當中,我也沒有見過。」

第十節:那些被差派來的人回到軍官家裡,看到軍官的僕人已經好了。

作者路加似乎忘了交代或漏掉如同馬太福音書作者所寫的結尾:「然後耶穌向那軍官說:『你回家去吧,照你的信心給你成全!』」作者路加直接就描述當那些受差的人回到家裡時,生病的僕人已經好了。其實,作者路加是用這種方式在表明:當這位軍官透過這些家人來向耶穌基督做信仰告白時,耶穌基督已因羅馬軍官如此高度信心而醫好他僕人的病了。

我們看到耶穌基督身上有聖靈的力量,這種力量是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的。不是在某些地方聖靈才會有效,不是這樣的,聖靈是上帝的力量,祂不受時、空所限制。當羅馬軍官的信心感動耶穌基督時,聖靈的力量就已從耶穌基督的身上顯現出來,醫好了那位病重垂危的僕人,就像那位患血漏十二年的女人,緊跟在耶穌基督的身後,因她心裡相信可從摸耶穌基督的衣裳來得醫治,結果血漏十二年的病果然得到醫治。她是如此相信,並且伸手去摸,結果真的是「有能力從耶穌身上出來。」(馬可福音五:30)換句話說,只要誰相信耶穌基督,而且依所相信的去實踐,聖靈的能力就會從耶穌基督的身上轉達出來到相信的人的身上。

這個羅馬軍官的故事應該有值得我們反省深思的地方:

一、唯有謙卑的心回到生命之主的面前,我們的生命才能得到醫治。

我們看到這位在政治、軍事上有統治能力及權柄的羅馬軍官,是如此地卑微自己,他是真正的認識到真正生命的主是上帝,不是人的政治、軍事力量。

長老教會的創立者約翰?加爾文在宗教改革運動中,為我們長老教會訂立了一個很重要的信仰原則:一切榮耀歸於上帝#T=。什麼樣的人才會如此呢?唯有真正謙卑自己的人才能辦得到。

這位羅馬軍官把自己形容成「不配」見耶穌基督的面,使我們想起作者路加提及耶穌基督所說的比喻,一位稅吏到聖殿的禱告態度,是「遠遠地站著,連抬頭望天都不敢。」(十八:13)這樣的人才會知道榮耀上帝的真諦。

沒有謙卑之心的人,是無法了解生命的意義的,因為唯有謙卑之心的人,才會知道人的生命是多麼地有限與軟弱。

二、上帝拯救的愛澤被所有相信的人。

這位羅馬軍官並不是猶太人,不是猶太人所謂的「上帝的選民」,但是,他聽過耶穌的事,也相信耶穌基督有能力醫治他的僕人,因此,他派人去祈求耶穌基督的憐憫,並且信心之大,大到只求耶穌基督賜給他一句醫治的話就夠了,結果他得到了。這位羅馬軍官並不是猶太人,不是屬於「選民」的族群,但他有比「選民」更大的信心。(七:9)

同樣地,我們也應該清楚,在我們的社會裡也一定有許多人,他們並不和我們同屬於一樣的信仰團契,但他們對上帝的信心與對我們的愛,並不亞於我們自己同屬團契裡的兄弟姊妹,我們應該相信上帝拯救的愛也一樣會及於他們。不論這些是屬於任何信仰的團契,凡是相信上帝在耶穌基督救恩裡的每一個人,都是上帝醫治、拯救的對象。我們千萬不能有把上帝的愛限制在某一種信仰型態,或某一種信仰族群裡的念頭,因為我們沒有這種資格,更沒有這種能力。 

【返回上级目录】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安息日会心雨文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