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返回上级目录】

主接待罪人╱失羊人的比喻(十五:1-7節)

1 眾稅吏和罪人、都挨近耶穌要聽他講道。 2 法利賽人和文士、私下議論說、這個人接待罪人、又同他們喫飯。 3 耶穌就用比喻、說、 4 你們中間誰有一百隻羊、失去一隻、不把這九十九隻撇在曠野、去找那失去的羊直到找著呢。 5 找著了、就歡歡喜喜的扛在肩上、回到家裡。 6 就請朋友鄰舍來、對他們說、我失去的羊已經找著了、你們和我一同歡喜罷。 7 我告訴你們、一個罪人悔改、在天上也要這樣為他歡喜、較比為九十九個不用悔改的義人、歡喜更大。

新約聖經中,要以路加福音十五章最為人所樂道,最為人所喜愛。有人稱之為「福音中之福音」,就好像它包含了耶穌所要講最精粹的消息。

這一章,緊接在第十四章那些含有強制性的語氣之後,正像風浪過後一陣平靜,彼此極不相似使人很難想到這兩種話是出自同一個人的,然而這兩章並非相衝突,乃為互為增補。

開始之點就是我們把自己無保留的獻給衪,忠實之心是不能分割的,我們一高舉衪作我們生命中可愛的主讓衪作王,衪對我們所施的憐憫是無窮盡的,我們可能一次又一次跌倒,但是只要我們一直仰望衪,衪會赦免再赦免,直到最後,靠著衪的恩典,一切不討衪喜悅的東西統統從我們生命中除掉。

這美麗的一章用三個比喻說明一個道理:找到失羊的歡喜,找著失去的一塊錢,和浪子的歸回,這章與路七36至50有罪的女人,以及約八1至11犯姦淫的婦人相陪伴的一章。這是描寫天父和衪的天使歡迎罪人歸回的一幅恩愛圖畫,當我們為自己的罪惡眾多而灰心的時候,最好來讀這一章。

2節:為甚麼法利賽人為耶穌與這些人在一起而操心呢?因為法利賽人不能容忍耶穌破壞他們的規矩。原來宗教領袖經常謹慎地按照舊約律法保持"潔凈",事實上,他們所定的規矩更嚴於律法;相反,耶穌不甚重視這"潔凈"的概念,摸痲瘋病人,不行法利賽人所規定的洗手禮儀,更和罪人在一起,因為祂來是要把救恩帶給罪人,顯明神愛他們。

3-6節:那牧人撇下九十九隻羊去找那一隻迷路的羊似乎很愚蠢,但神對每個人的愛如此之大,以至他要逐一尋找每一個人,並在找到時大大的喜樂。耶穌跟罪人在一起,是因為他要去找迷路的羊,就是到那些被認為是已經沒有希望的罪人那裡,把神國的福音帶給他們。

4-5節:神不但赦免那些來到他面前悔改、求憐憫的罪人,更願意耐心尋找罪人,然後歡喜地赦免他們,這是何等奇妙的愛!就是這種愛,救主耶穌降世,尋找失喪的人,並拯救他們。這種奇妙的愛也是為你的,如果你覺得離開神很遠,不要失望,神正在尋找你!

失錢的比喻(十五:8-10節)

8 或是一個婦人、有十塊錢、若失落一塊、豈不點上燈、打掃屋子、細細的找、直到找著麼。 9 找著了、就請朋友鄰舍來、對他們說、我失落的那塊錢已經找著了、你們和我一同歡喜罷。 10 我告訴你們、一個罪人悔改、在神的使者面前、也是這樣為他歡喜。

8-10節:巴勒斯坦婦女收十塊錢作為結婚禮物,這些錢與結婚戒指一樣具有感情價值,失去了一塊錢是很叫人心疼的。正如一個婦人會因為找回她所失去的一塊錢而歡天喜地一樣,天使也會因一個罪人悔改而歡喜快樂。對神來說,每一個人都同樣珍貴,他因每一個失喪的人而傷心,也因找到他的一個兒女,並把他帶進他的國而喜樂。

浪子的比喻(十五:11-32節)

11 耶穌又說、一個人有兩個兒子。 12 小兒子對父親說、父親、請你把我應得的家業分給我。他父親就把產業分給他們。 13 過了不多幾日、小兒子就把他一切所有的、都收拾起來,往遠方去了。在那裡任意放蕩,浪費資財。 14 既耗盡了一切所有的、又遇著那地方大遭饑荒、就窮苦起來。 15 於是去投靠那地方的一個人。那人打發他到田裡去放豬。 16 他恨不得拿豬所喫的豆莢充飢。也沒有人給他。 17 他醒悟過來、就說、我父親有多少的雇工、口糧有餘、我倒在這裡餓死麼。 18 我要起來、到我父親那裡去、向他說、父親、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 19 從今以後、我不配稱為你的兒子、把我當作一個雇工罷。 20 於是起來往他父親那裡去。相離還遠,他父親看見,就動了慈心,跑去抱著他的頸項、連連與他親嘴。 21 兒子說、父親、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從今以後、我不配稱為你的兒子。 22 父親卻吩咐僕人說、把那上好的袍子快拿出來給他穿。把戒指戴在他指頭上。把鞋穿在他腳上。 23 把那肥牛犢牽來宰了、我們可以喫喝快樂。 24 因為我這個兒子、是死而復活、失而又得的。他們就快樂起來。 25 那時、大兒子正在田裡。他回來離家不遠、聽見作樂跳舞的聲音。 26 便叫過一個僕人來、問是甚麼事。 27 僕人說、你兄弟來了。你父親、因為得他無災無病的回來、把肥牛犢宰了。 28 大兒子卻生氣、不肯進去。他父親就出來勸他。 29 他對父親說、我服事你這多年、從來沒有違背過你的命。你並沒有給我一隻山羊羔、叫我和朋友、一同快樂。 30 但你這個兒子、和娼妓吞盡了你的產業、他一來了、你倒為他宰了肥牛犢。 31 父親對他說、兒阿、你常和我同在、我一切所有的、都是你的。 32 只是你這個兄弟、是死而復活、失而又得的、所以我們理當歡喜快樂。

12節:小兒子所得的那分家產是家產的三分之一,大兒子可得三分之二(參申217),雖然有些父親會提前把遺產分給兒子,自己退休不再管理產業,但在大多數情況下,兒子應在父親死後才得到這分家產。這裡特別的地方是小兒子主動提出分家產,這種做法顯出他蔑視父親作為一家之主的權威。

15節:根據摩西的律法,豬是不潔的動物(參利12-8;申18),不能用來食用或獻祭,猶太人甚至不去摸它們。要一個猶太人降卑餵豬已是一個極大的羞辱,更何況是吃豬的食物呢!這個小兒子是真正陷入絕境了。

17節:有些人要到最壞的地步才會醒覺。這個小兒子渴望得到自由,過自己喜愛的生活,這與今天許多人所渴望的一樣。也許要使他們經歷極大的哀傷和慘痛,才會去仰望惟一可以幫助他們的神。你是否試圖我行我素,走那小兒子所走的路呢?如果是,要立即懸崖勒馬,免得你和你家人過於悲傷。

20節:在前兩個故事中,那兩位尋索者主動地尋找丟失的羊和錢,因為它們不能自己回來。在這個故事裡,那父親觀望等候,他是面對一個有自己意志的人,他的兒子若回來,他已準備好迎接他。神的愛是不變、忍耐和接納的,他會尋找我們,給我們回應的機會,但他不會強迫我們到他那裡去。像這位父親一樣,他耐心等待我們醒覺。

24節:那塊錢不是因為自己的錯誤而丟失(18),那隻羊是因為愚蠢地溜走而迷路(參13-4);這個小兒子則是因為自私而離去的(112)。

不論罪人因為什麼原因而失喪,神的大愛都會臨到罪人那裡,尋找他們。

30節:在這個浪子的故事裡,父親與大兒子的反應成為對比。父親是樂於寬恕和滿有喜樂的;大兒子則是不願意寬恕和滿懷仇恨的。父親因為喜樂,所以寬恕小兒子;大兒子因為懷恨,所以拒絕寬恕他的兄弟。苦毒與喜樂的分別在於我們寬恕人的能力。假如你拒絕寬恕人,你便是錯過了一個經歷喜樂和與人分享喜樂的大好機會。

32節:這個故事中的大兒子代表法利賽人,他們因為罪人被迎接到神的國裡而憤憤不平。他們認為自己為神犧牲又做了很多善事。當神寬大地赦免一些似乎比我們差許多的罪人,我們也心有不甘時,我們便與法利賽人一樣。

我們讀完了"浪子回頭"這故事後,現在讓我們停下來,看一看這比喻中的真理。

(一)這則比喻不應稱為「浪子的比喻」,因為小兒子並不是位英雄。 這應稱為「慈父的比喻」,因為所要說明乃是慈父的愛,而不是描述兒子的罪。

(二)這則比喻對上帝的饒恕有極詳盡的描寫。這位父親必定是天天都等待和盼望兒子的歸來,因此相離還遠,他便見到兒子歸來了。當小兒子回到家裏,他便寬恕他,不究既往。有些人把對別人的寬恕看成一種恩惠,就是饒恕了別人之後,仍然在言談之間,或暗示或恐嚇,提醒那人他過去所犯的罪行,老是揭他的瘡疤。

有一次,林肯被問及如何處置那些反叛的南人,他們最後被打敗了,並且被逼回歸美國的聯邦。發問的人期待林肯會進行極度殘忍的報復,但林肯回答說: 「我會以他們從來沒有叛離般的對待他們。」上帝愛的奇妙,就在衪待我們如此。

故事還未結束。大兒子確實為了他兄弟回來而難過。他代表了自義的法的賽人,他們寧可見到罪人被毀滅,也不願見到他們得救。在他們身上反映出一些要不得的態度。

(一)他的態度表示,他多年來對父親的順服,乃是基於一種倫理的責任,而不是出於一份愛心的服侍。他埋怨沒有獲得他應得的回報。

(二)他的態度表現極缺乏同情心。他稱呼那浪子為你的兒子,而不是我的弟兄。他便是那種自以為義的人,高興的為別人落井下石。

(三)他的思想特別卑劣。故事中沒有人提及到娼妓,而他是始作俑者。很明顯的,他對弟弟的懷疑,乃基他有此歪念。

在這裏我們再一次的了悟到這奇妙的真理,那就是向上帝認罪,要遠比對人容易的多。在衪的審判中,上帝要比許多正統人士來得仁慈。上帝的愛遠遠超越人類的愛。在人拒絕寬恕人的時候,上帝卻仍在寬恕。面對著這樣無邊的大愛,我們只有感激,敬愛和讚美衪!

三種失去的東西最後,我們要注意,這三個比喻並不是以三種不同的方法來陳述同一事物。當中是有分別的。羊的走迷,純粹是因為是愚蠢。牠從不思想;不少人本來是可以遠離罪惡的,假如昔日曾稍加思索。錢幣的遺失,它本身並不負任何責任。

不少人是由於別人的引領而誤入歧途;而上帝對那些誤導別人的,不會視為無罪。小兒子是故意的走迷,冷然的背叛了他的父親。

上帝的慈愛能夠粉碎人的愚笨,戰勝罪的誘惑,甚至可以擊敗人心故意的背叛。

【返回上级目录】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安息日会心雨文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