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返回上级目录】

撒該(十九:1-10節)

1 耶穌進了耶利哥、正經過的時候、 2 有一個人名叫撒該、作稅吏長、是個財主。 3 他要看看耶穌是怎樣的人。只因人多、他的身量又矮、所以不得看見。 4 就跑到前頭、爬上桑樹、要看耶穌、因為耶穌必從那裡經過。 5 耶穌到了那裡、抬頭一看、對他說、撒該、快下來、今天我必住在你家裡。 6 他就急忙下來、歡歡喜喜的接待耶穌。 7 眾人看見,都私下議論說,他竟到罪人家裡去住宿。 8 撒該站著、對主說、主阿、我把所有的一半給窮人。我若訛詐了誰、就還他四倍。 9 耶穌說、今天救恩到了這家、因為他也是亞伯拉罕的子孫。 10 人子來、為要尋找拯救失喪的人。

撒該是稅吏長,是一個轄下有許多稅吏的首長,稅吏是被認和娼妓列為一類的人,

7節和太廿一31,32,他們普遍被人憎恨,因為收的稅是為著給外國統治者,耶利哥是一座祭司的城,耶穌寧可去住在稅吏家中而不住在祭司家中,撒該立刻接受主並真誠悔改的見證,耶穌曾經告訴那個少年富足的官要捨棄「所有的一切」(路十八22),撒該拿出他的「一半」,8節,耶穌就宣告他是一個得著救恩的亞伯拉罕的子孫。

1-10節:羅馬人為了龐大的帝國支出,向他們所統治的國家徵收重稅。猶太人很抗拒這些稅項,因為這些稅款是用來支持一個欺壓他們的政府和外邦神祇,可是他們仍然要被迫繳納。在以色列,稅吏是最不受歡迎的人物之一,作稅吏的猶太人被同胞視為賣國賊。此外,稅吏藉欺詐同胞以肥自己,因此,難怪當耶穌說「今天我必住在你家裡」時,群眾就私下議論呢!儘管撒該不誠實,而且被視為賣國賊,耶穌仍愛他;他也作出了反應──悔改了。在每一個社會裡,都有某些人因為政治、不道德行為或生活方式而被人厭惡,被視為是「不可接觸」的。我們不要因社會壓力而避開這些人,耶穌愛他們,他們也需要聽到福音。

8節:從群眾對撒該的反應來看,毫無疑問他是一個極之奸詐的稅吏。然而,當他遇到耶穌後,就知道自己需要悔改。他藉著把財產分給窮人,以及連本帶利賠還他曾欺騙過的人的行動,來表明他內心的改變。單單口頭上說跟隨耶穌是不足夠的,你必須改變你的行為,以表明你的信心。

9-10節:撒該是亞伯拉罕的子孫,即神的選民,但他並沒有跟隨神。耶穌來是要尋找拯救迷失的人。一個人是得救或是遭撇棄,不是靠他的遺傳,而是靠他對主的信心,信心比血統更重要。不論迷失的人的背景和生活方式如何,都可靠信心得到赦免和更新。

9-10節:當耶穌說撒該是亞伯拉罕迷失的子孫時,聽眾肯定震驚。首先,他們極不願意承認這個可惡的稅吏是亞伯拉罕的子孫,另外他們也不肯承認亞伯拉罕的子孫會迷失。他們不知道一個人得救或定罪不是因他的遺傳;對主的信心比血統更重要。

交銀的比喻(十九:11-27節)

11 眾人正在聽見這些話的時候、耶穌因為將近耶路撒冷、又因他們以為神的國快要顯出來、就另設一個比喻說、 12 有一個貴冑往遠方去、要得國回來。 13 便叫了他的十個僕人來、交給他們十錠銀子、〔錠原文作彌拿一彌拿約銀十兩〕說、你們去作生意、直等我回來。 14 他本國的人卻恨他、打發使者隨後去說、我們不願意這個人作我們的王。 15 他既得國回來、就吩咐叫那領銀子的僕人來、要知道他們作生意賺了多少。 16 頭一個上來說、主阿、你的一錠銀子、已經賺了十錠。 17 主人說、好、良善的僕人。你既在最小的事上有忠心、可以有權柄管十座城。 18 第二個來說,主阿,你的一錠銀子,已經賺了五錠。 19 主人說、你也可以管五座城。 20 又有一個來說、主阿、看哪、你的一錠銀子在這裡、我把它包在手巾裡存著。 21 我原是怕你、因為你是嚴厲的人。沒有放下的還要去拿、沒有種下的還要去收。 22 主人對他說、你這惡僕、我要憑你的口、定你的罪。你既知道我是嚴厲的人、沒有放下的還要去拿、沒有種下的還要去收。 23 為甚麼不把我的銀子交給銀行、等我來的時候、連本帶利都可以要回來呢。 24 就對旁邊站著的人說、奪過他這一錠來、給那有十錠的。 25 他們說、主阿、他已經有十錠了。 26 主人說、我告訴你們、凡有的、還要加給他。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 27 至於我那些仇敵不要我作他們王的、把他們拉來、在我面前殺了罷。

這和太廿五14-30按才幹受責任的比喻有些地方不相同,但是所解釋的是相同的真理:我們如何使用我們的財富和時間是要對主負責任;當主耶穌再來的時候有賞賜也有責罰;我們在此世界受的訓練是為著將來在那世界的生活,這是一個說明主耶穌二次再來的比喻,在這比喻中所說的「往遠方去」(12節:),以及按才幹受責任的比喻中所說的「過了許久」(太廿五19),暗示衪第一次來和第二次再來之間有一段很長的時間,聰明的「童女」預先為此有準備。(請參閱帖後二章和彼後三章註)。

11-27節:這個故事顯明在耶穌升天及再來期間,跟隨他的人應做些什麼。我們就生活在這段期間,所以這些對我們也是直接適用的。我們獲得了豐富的資源,耶穌期望我們善用它,來建造擴展神的國。他要問我們每一個人:「你用我所賜給你的做了些什麼?」我們在等待神的國榮耀降臨時,應為他作工。

20-27節:為什麼王這樣嚴厲對待這個沒有賺到金錢的僕人?他要刑罰這個人是因為(1)他不關心主人的國度;(2)他不遵行主人的旨意;(3)他只忠於自己;(4)他沒有運用這些錢來做什麼。像這個故事的王一樣,神已給你恩賜,叫你為他的國的利益而善用這些恩賜。你是否希望這國增長?你是否相信神會公平地統治這國?你是否像關心你自己的利益一樣,去關心別人的利益呢?你是否願意忠心的使用他所交託給你的呢?

耶穌最後一週(第十九章29節至第廿四章)

進入耶路撒冷(十九:28-40節)

28 耶穌說完了這話、就在前面走、上耶路撒冷去。 29 將近伯法其和伯大尼、在一座山名叫橄欖山那裡。就打發兩個門徒、說、 30 你們往對面村子裡去。進去的時候,必看見一匹驢駒拴在那裡,是從來沒有人騎過的。可以解開牽來。 31 若有人問為甚麼解牠、你們就說、主要用他。 32 打發的人去了、所遇見的、正如耶穌所說的。 33 他們解驢駒的時候,主人問他們說,解驢駒作甚麼。 34 他們說、主要用他。 35 他們牽到耶穌那裡、把自己的衣服搭在上面、扶著耶穌騎上。 36 走的時候、眾人把衣服鋪在路上。 37 將近耶路撒冷、正下橄欖山的時候、眾門徒因所見過的一切異能、都歡樂起來、大聲讚美神、 38 說、奉主名來的王、是應當稱頌的。在天上有和平、在至高之處有榮光。 39 眾人中有幾個法利賽人對耶穌說、夫子、責備你的門徒罷。 40 耶穌說、我告訴你們、若是他們閉口不說、這些石頭必要呼叫起來。

這是在衪死之前的那個禮拜天,耶穌作為歷久所豫言的彌賽亞而來世上,三年之久衪用不斷的行程和神蹟,用十二門徒和七十人的行程和神蹟,向全國宣告衪自己的身份,衪知道那些領袖們已經決定將他賜死,衪已經準備受死,衪的時候到了,拋棄一切的防備,以一種偉大公開遊行示威的姿態,作為最後一次喚起聖城注意,衪在那些期待的群眾高喊和散那的歡呼進城;這是一件能叫石頭歡呼起來的重大事件,(路十九:40),百姓是歡樂到極點,他們要解除痛苦的日子就要到了,耶穌騎著一匹驢駒,因為有豫言說這位彌賽亞君王要這樣到來(亞九:9)。這並不是耶穌突然做的決定;而是衪早已準備好的一件事。

整個故事趨勢表明衪是在實行衪早已豫定的計劃。衪差門徒到村子裏去牽一匹驢駒。馬太提到伯法其這個村莊,馬可衹提到伯太尼(可十一:1)。耶穌必定是早已安排好驢駒在等衪,可能衪在伯大尼有許多朋友。這句「主要用牠們」(英文標準修訂本是多數「牠們」,中文和合本用單數「牠」)是一個口令,使牠的主人知道耶穌所安排的時間已經到了。

於是耶穌騎著驢駒進入耶路撒冷,這隻從來沒有人騎過的驢駒,特別適合於神聖的用途。在潔凈禮中所使用的純紅的母牛犢,一定是未曾負軛的(民十九:2,申廿一:3);載負耶和華約櫃的牛車必須是從來未作別用的牛車(撒上六:7)。

這場合特別神聖的氣氛,藉著這從來未有人騎過的驢駒表明出來。

群眾接待耶穌猶如一位君王,在衪面前鋪上衣服,正如耶戶被立為王的時候,他的朋友們所做的事一樣(王下九:13)。他們割下棕樹枝,不斷地揮舞。他們是以對香客的致敬,向衪致敬道:「奉主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詩一一八:26)。這是對香客來守逾越節:的敬意的稱呼。他們喊著:「和散那!」。「和散那」意即「現在拯救吧!」這是在病苦之下的百姓向他們的君王或上帝求救的呼喊。百姓在這裏的呼喊,是引用詩篇一一八篇25節::「耶和華啊!求你(現在)拯救。」「高高在上和散那」,意思是「惟願在高過諸天之上的天使,來向上帝呼喊現在拯救」。

這裏的「和散那」可能已經失去它原來的意義,衹是變成一種歡迎與類似「萬歲」的喝采與呼喊;但它主要的是人們在艱困的日子,求拯救,求幫助的呼喊,是受迫害的人民向他們的救主與君王所發出的呼喊。

30-35節:到這時候耶穌已廣為人所熟識,每個來到耶路撒冷過逾越節:的人都曾經聽到過他,而且曾有一段時間大部分人都歡迎他。所以門徒只說聲:「主要用它」,小驢駒的主人便高興地把它交給門徒。

36-37節:耶穌要應驗撒迦利亞書9章9節的預言:「看哪,你的王來到你這裡,他是公義的,並且施行拯救,謙謙和和地騎著驢,就是騎著驢的駒子。」為了宣告他實在就是彌賽亞,耶穌選擇了一個所有以色列人都會聚在耶路撒冷的時間,一處最多群眾可以看到他的地方,以及一種宣告他使命的明確方法。人們都變得狂熱起來,他們現在確知很快便會得到釋放。

38節:那些讚美神賜給他們一位王的人,希望耶穌是國家領袖,使國家恢復以往的榮耀,因此他們聽不進先知說的話,看不見耶穌真正的使命。當他們發覺耶穌不是要達到他們的願望時,都轉過來攻擊他。

為耶路撒冷哀哭╱潔淨聖殿╱身處險境(十九:41-48節)

41 耶穌快到耶路撒冷看見城、就為他哀哭、 42 說、巴不得你在這日子、知道關係你平安的事。無奈這事現在是隱藏的、叫你的眼看不出來。 43 因為日子將到、你的仇敵必築起土壘、周圍環繞你、四面困住你、 44 並要掃滅你、和你裡頭的兒女、連一塊石頭也不留在石頭上。因你不知道眷顧你的時候。 45 耶穌進了殿、趕出裡頭作買賣的人、 46 對他們說、經上說、『我的殿、必作禱告的殿。』你們倒使他成為賊窩了。 47 耶穌天天在殿裡教訓人。祭司長、和文士、與百姓的尊長、都想要殺他。 48 但尋不出法子來、因為百姓都側耳聽他。

這段經文分別記載三個不同的事件。

1。為耶路撒冷哀哭。從橄欖山下來,整個壯麗的耶路撒冷便盡入眼簾。耶穌來到路旁,停下來為耶路撒冷哭泣起來。衪知道這座城的命運。這時候猶太人從事政治活動和陰謀,結果導致耶路撒冷於主後七十年被毀滅,整座城變成廢墟。猶太人的悲劇在於如果他們接納基督,放棄他們對政治的熱衷,這慘劇便根本不會發生。

耶穌的眼淚就是上帝的眼淚,衪為著世人背叛衪底旨意的愚拙,以致捲入不必要的痛苦和災難中而感傷痛。

2。耶穌潔淨聖殿。路加的敘述是很簡短的;馬太的較為詳盡(太廿一12,13)。

這是在禮拜一那天,衪在三年之前剛開始工作之時作過同樣的事,(參約二:13-22),在聖殿範圍以內,沿著所羅門廊那些市攤行獲的財利,使祭司的家族非常富足,耶穌對此濫用神的殿來牟利大發義怒很明顯的有兩次潔淨聖殿的工作,相距是三年:這一次是在衪工作的末了,在衪最後的一個禮拜。上一次,是在衪公開工作開始的時候。在

這一次,衪趕出作買賣的人,在上一次衪趕出牛羊,在這一次,衪叫聖殿為「賊窩」;在上一次叫「作買賣的地方」。

聖殿,是希律造的,用大理石和金子建築,是無法想像的華麗,周圍有四個庭院,按著等級:為祭司,為以色列人,為婦女,為外邦人,邊沿有有蓋的柱廊,有極白的大理石柱子,每根四十英尺高,是用一整塊石頭做成的,東邊的稱為所羅門的走廊,作買賣的人就在那裏,整個的範圍有一扇巨大的牆圍著,每邊有一千英尺,約有普通四條街屋合起來那麼大。

這事件的背景是在人人都可以進入的外邦人的院子發生的。這是經常擁擠忙碌的地方,在逾越節:期間,世界各地的朝香客更是擁擠到了極點。由於耶路撒冷的聖殿聞名於世界,因此隨時都會有許多外邦人在那裏。

在外邦人的院子裏進行兩種買賣。一種是兌換銀錢,每一個猶太人必須付半個舍客勒的聖殿稅,必須在接近逾越節:時繳付。在一個月前,在各鄉鎮搭一個棚,錢可以在當地繳交;過了規定的日子,就只能在聖殿付了。所以有一大群來自各地的猶太朝香客在那裏付錢。因為猶太人不用希臘和羅馬的錢幣奉獻,要把這種錢換成古代希伯來的錢幣,在換錢時要收取一便士手續費;若是貨幣的價值超過半舍勒,還要為超額的兌換再付上一便士。所以許多朝香客不但要付上半舍客勒的聖殿稅,(約七便士),還要付上二便士兌換費,這筆錢若以工人每天工作僅得三便士的工資來計算就很可觀了。這些商人常常欺詐不明兌率的外來人,從中獲取極大的利益。

賣鴿子的事情更壞了。多數來拜訪聖殿的人,必須帶某種祭物。例如婦人在生產後要潔淨自己,或者一個大痳瘋的病人要獲得治愈的證明時(利十二:8,十四:22,十五:14,29),就必須獻上鴿子。在外面買一隻祭牲是十分容易,但是祭牲必須毫無瑕疵。有檢驗官來查驗,他們自然拒收從外面來的牲畜。在外面的一對鴿子賣四便士,到聖殿裏就要賣七十五便士之多。這些賣祭牲的畜棚稱作「亞那的義賣所」(BazaarsofAnnas),就是大祭司亞那家族私有的產業。這種最壞的商業壟斷暴利,無良心的剝削那些貧窮與虔誠的朝香客,引起耶穌忿怒的就是這種剝削。

馬太記載這段經文是以耶穌在聖殿裏醫治瞎眼與瘸腿的人為結束。(太廿一14) 他們還在那裏,耶穌並沒有把所有的人全部趕走,只有那良心上有罪的人逃避耶穌的怒目,而凡需要衪的人就留下來。

耶穌不會使有需要的人空手的回去。要注意的是耶穌的怒氣永遠不是衹有消極的一面,它絕不會停止在攻擊錯誤的事上,卻時常繼續積極地去幫助那需要的人。

一個真正偉大的人,他的怒與愛常常合併在一起。對於剝削單純者,阻礙追求者的人有怒;對於大有需要的人有愛。忿怒毀滅的力量,必須常與愛心醫治的力量攜手同行。

3。身處險景,耶穌仍然在聖殿教訓人,這份勇氣直叫人難以置信。這一刻,掌權者仍然奈何衪不得,因為百姓對耶穌的話十分服貼。但每說一句話,便要多冒一分險;衪知道問題只在或遲或早,結局應快到了。基督徒的勇氣,應該與主的勇氣相配。

衪留給我們一個榜樣,叫我們永不要恥於表明自已是屬於誰的,以及表明自己所事奉的是誰。

42-44節:耶穌這些話在四十年之後應驗了。在公元66年,猶太人反抗羅馬人的統治。三年後,羅馬維斯帕先王派遣他兒子提多來掃平叛亂。羅馬軍隊攻打耶路撒冷,攻破外圍城市,卻不能攻下這城。最後他們採用圍困戰術,在公元70年攻陷這個再無抵抗之力的城市,並放火焚城。在提多的大屠殺中,一共有六十萬猶太人死於刀下。

47節:百姓的尊長是指誰呢?這可能包括政治、商業及法律界中的佼佼者,他們有很多理由想除滅耶穌。其一,耶穌曾經把在聖殿裡做生意的商人趕出來;此外,他傳道的內容常常針對不公義的事,而他的教訓又對窮人有利;還有,他受歡迎的程度會引起羅馬人的注意,而他們卻希望盡量避免與羅馬人有任何交往瓜葛。

【返回上级目录】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安息日会心雨文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