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讲

【返回上级目录】

路加二十三13-25

 

 

    我们在这里看到,耶稣从希律那里回来,再度在彼拉多面前受审。彼拉多提到他的时候,三次都是用「这人」。他的仇敌以前也用过同样的名称说到他。此处没有记载耶稣说的任何话,因此我们在思想他的时候,不妨将注意力集中在他周围的人身上,特别是彼拉多。

    彼拉多从这些事上得到一个好处,就是得到了希律的友谊。他和希律一向有仇,这种敌对的局面对于他,远比对希律不利。现在仇恨消除了,两人重归于好。但是我认为彼拉多在这事上也有不利之处。他又回到原先的难题中。他将耶稣送到希律的法庭,原是指望逃脱此事。但希律根本没有认真处理这个案子,他欢喜接见耶稣,想看他行神迹。耶稣对他一言不发,他就和手下的兵丁一起嘲笑、戏弄他,然后将他送回彼拉多那里。兜了一个大圈之后,彼拉多又陷于原来同样的困境中。

    本段经文中,记载了彼拉多三度想要释放耶稣。这是一个难懂的故事,因为当时是一个极其纷扰的时刻。一切司法的规则都被摒弃了。他第一次在彼拉多面前受审时,还有一些司法程序可言,但现在的审判却变成了法官和暴民的争论。这位罗马巡抚,握有整个地区人民的生杀大权,就如他所声称的,他有权释放耶稣,也有权治死他。我们却看到这样手握大权的巡抚竟和一群暴民争论不休。最后暴民赢了,彼拉多被打败了。

    让我们来思考彼拉多所作的三次尝试。故事的开头很有意义,「彼拉多传齐了祭司长,和官长,并百姓。」早先的过程并不是这样,那次聚集的都是与司法有关的人。现在彼拉多不仅传祭司长和官长,他也传来百姓。他想要当着众人释放耶稣。第一次审问时,他曾费心与祭司周旋,结果被他们逼得进退维谷。然后他把耶稣送到希律那里,想藉此推卸责任。这个计谋未成,他现在就想诉诸民意,将百姓拉到耶稣的一边。如果他的计划成功,他就可以击败祭司。「彼拉多传齐了祭司长,和官府,并百姓。」

    然后他当着官长、祭司、领袖、和百姓的面,公开宣告他审问的结果,他以法庭上的用语说,「你们解这人到我这里,说他是诱惑百姓的。」这是他们控告他的罪名。「看哪,我也曾将你们告他的事,在你们面前审问他,并没有查出他什么罪来。」他在早先的场合已经宣告说,「我查不出这人有什么罪来。」现在他又重复一遍,这是一个纯粹法律上的判决,「宣告无罪!」他接着说,就是希律也一样,没有找出他该死的罪。

    然后他作了一个惊人的建议,「故此我要责打他,把他释放了。」他的判决要求他释放这个犯人,但他说在放他之前,他要「责打他」。这是彼拉多所作的第一个不公平的决定。责打一个被宣判无罪的人是绝对不公平、不正当的。他想用妥协的方法解决这件事。杰出的政治家摩利(John Morley)在一篇论到妥协的文章里说,「在某些情况下,『妥协』。可能是我们的语言中最不道德的一个词。」他说得不错。如果不涉及原则,或者可以允许妥协;但是一个人若在原则的事上妥协,他就已经失败了。

    彼拉多实际上说,这个人是无罪的,我不会判他死刑,我打算释放他。如果我让他先受些苦,也许这些我所恨恶的人会感到满意一点。所以我先责打他,再释放他。因此彼拉多以妥协的手段作了一个不公平的建议。

    再听听他们的回答。路加还是记得非常简单扼要,「众人却一齐喊着。」注意他们是异口同声的喊。众人在祭司长和官长的影响之下,「一齐喊着说,除掉这个人,释放巴拉巴给我们。」

    有一些古卷说到,「每逢这节期,巡抚必须释放一个囚犯给他们」(17节)。有些学者相信这是路加福音里面的注解,我想他们可能是对的。不管怎样,这节经文能说明这件事;可能这就是有些版本保留它的原因。

    从别的福音书中,我们知道彼拉多要他们在耶稣和巴拉巴之间作一个选择。一般人都以为,彼拉多是依照惯例,让他们在耶稣和巴拉巴之间作选择。事实不然。他没有依循惯例。我们知道彼拉多有一个习惯,在这节期释放一个囚犯。马太说到,他「随众人所要的」释放一个囚犯。但这一次他没有让他们自由选择,他只限他们在两个人中间选一个。他实际上说,按照常例,你们可以在节期中任意选一个囚犯,将他释放;但是今年不同,我只给你们两个囚犯去选择。你们可以选巴拉巴,也可以选耶稣。我相信他一定以为他们会毫不考虑地选耶稣,因为这巴拉巴是「在城里作乱杀人」而被捕的。他们却没有控告耶稣杀人。他们控告他诱惑百姓生乱,但他未用暴力。

      我们在此暂停下来,看看巴拉巴的故事。他因作乱杀人而被下在监里。换句话说,他在耶路撒冷生乱子,导致有人在暴乱中被杀害。因此他被控作乱和杀人的罪。我们通常将巴拉巴看成强盗,这是不对的。他一定是个政治领袖,因叛乱被捕。他的名字颇有暗示性,Bar Abbs,父亲的儿子。这与其说是一个名字,还不如说是一个头衔。我们不知道他的真正名字。但我个人认为,我们可以知道。有一两个古老的抄本,俄利根(Origen)认为是可信的,他们给他一个名字——耶稣巴拉巴,和主的名字一样。这也许无法被证明,但我个人毫不怀疑它的正确性;也就是巴拉巴是一个假弥赛亚。在犹太人的历史上,有一段时期许多假弥赛亚兴起。这个人也自称是弥赛亚,并且采用巴拉巴这个头衔。我不敢武断的说,他的第一个名字是不是耶稣,但他的另一部分名字巴拉巴却实在是一个头衔,暗示他是弥赛亚。他在耶路撒冷作乱,想要推翻罗马政权,建立他自己的国度。那就是巴拉巴。他不是一个寻常的强盗。

    我们从彼拉多提出那个中心问题的方式,可以看出巴拉巴的第一个名字是耶稣。他说,那称为基督的耶稣,我怎么办他呢?」他为什么说「那称为基督的」?我个人相信,他是要将他与那称为巴拉巴的耶稣分别出来。你们既然选择释放那称为巴拉巴的耶稣,我怎么处理这个称为基督的耶稣?

    对我而言,这是了解整个情况的关键。如果巴拉巴确实是假弥赛亚,那么祭司和众人的选择就更有含义了。这些官长并不相信巴拉巴的自称是弥赛亚,但如果要他们在一个造反作乱、满手血腥的人,和一个从未使用过暴力的人之间作选择,他们却宁愿选巴拉巴而舍耶稣。我看见他们所作选择的后面,是他们对弥赛亚的主张、使命,和对神全能旨意的误解。他们对神国的想法纯粹是属物质的,耶稣在他的教导中一再提到此事,他私下与彼拉多谈话时也说到,「我的国不属这世界;我的国若属这世界,我的臣仆必要争战。」

    巴拉巴曾经想建立属这世界的国度,他也为此争战,流人的血。耶稣说过,不!这不是神国的方式。因此,众人是在两个对神国的不同观念之中作选择。他们把耶稣带到彼拉多面前,控告他谋反生乱;但是他们却选择释放另一个因作乱杀人而下在监里的人,这是何等的矛盾啊!

    彼拉多听了他们的选择,就第二度试着想释放耶稣。他第一次是建议鞭打他,好将他释放。第二度的尝试非常简略,也很戏剧化。「彼拉多愿意释放耶稣,就又劝解他们。」希腊文中的动词「劝解」有大声疾呼的意思。他们的回答非常突然、简单。「他们喊着说,钉他十字架,钉他十字架!」

    但彼拉多还不死心。他作了第三度的尝试。显然他停顿了一会,等四周的喊叫喧嚷平息之后,再次向他们请求。他说,「为什么呢?这人作了什么恶事呢?我并没有查出他什么该死的罪来。」接着重述一遍他那不义的、不公平的建议,「所以我要责打他,把他释放了。」为了你们满意,我会责打他,给他苦头吃,虽然他是无罪的。然后我就放他走。

    接着呢?「他们大声催逼彼拉多,求他把耶稣钉在十字架上。」多少世纪以来,我们还能听到那一群因仇恨而失去理智,蛮横残忍的人所发出的呼喊。他们叫嚣着要流他的血,于是彼拉多就将拿撒勒人耶稣交给他们钉十字架。只因为一群半疯狂的人所发的怒吼,他就下了判决。我怀疑历史上还有什么事比这个更可悲了。「他们的声音就得了胜。」

    彼拉多那一整天都听到两个声音;也许还有其它的声音,但至少有两个。一个是他妻子的声音,她打发人传话给彼拉多;另外他听到更多的,就是他的良心所发出的声音,那声音一整天都在对他说:你要择善而行,不管天崩地裂,不管罗马政府是否将你革职,你都应该选择对的事,勇往直前;要依从你的良心。但是,「他们的声音就得了胜。彼拉多这才照他们所求的定案,把他们所求的那作乱杀人下在监里的释放了;把耶稣交给他们,任凭他们的意思行。」

    就如我一开头所说的,这里的中心人物是彼拉多。我们后来又看见他出现一次。他们杀害了耶稣之后,又回来找彼拉多,要求派兵丁看守他的坟墓。他的回答带着讽刺,「你们有看守的兵,去吧!尽你们所能的把守妥当。」

    从圣经以外的历史,我们知道那一天披拉多得到了什么。他牺牲了他的良知。他被召回,被革职了。然后历史的记载就中断了,人们常常想,他以后的遭遇如何?关于他的传说不胜其数,但有价值的却不多。

    但这个问题还是值得一问的。我们不能武断地下判断,但至少可以考虑几个可能性。弗兰西(Anatole France )在他的书「珍珠之母」(Mother of Pearl)中,说到有关彼拉多的故事。他的说法是最令人惊异的。这故事名叫「犹太地的巡抚」。弗兰西想像彼拉多被革职之后,因为已聚敛许多财富,他就回到故乡西西里,过着不问世事的奢华生活。这个故事说到有一天他遇到旧日的朋友,两人谈论起犹太人,和在犹太地的那段日子。最后他的朋友说,「那时有一个年轻的加利利人,名叫耶稣,是从拿撒勒来的,他因为某种罪名而被钉十字架。我不太清楚他犯的是什么罪。本丢,你记得有关这个人的事吗?」

    「本丢彼拉多紧蹙着眉,用手顶住前额,一付陷人沉思的样子。沉寂片刻之后,他喃喃说道,『耶稣?拿撒勒人耶稣?我根本不记得有这个人。』」

    弗兰西的故事在此结束。我想他写了许多事来导向这个结局,以显示一个人可能变得多么迟钝麻木,以致于连亲手作过的事都忘记了。他的猜测实在可悲,但也可能是事实。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科普替教会(Coptic Church)(没有人能武断的说他们信仰错误)中有一种传说,或者是一个传统,认为彼拉多后来受妻子的影响成了基督徒,并为教会接纳。他的妻子被列为科普替教会的圣徒之一,在他们的日历中,十月一十七日是圣普劳科拉节(StClaudia Procula),就是记念彼拉多的妻子普劳科拉。

    另外有一个故事,说到彼拉多回到罗马后,有人发现他参加了墓窟中的信徒聚会,向拿撒勒人承认他的罪。

    我不知道那一种传说是真的,你也无法知道。但我知道弗兰西的说法有它的可能性。我看见有些人确实丧失了一切道德意识、一切良知,遗忘了拿撒勒人耶稣,他们实际上也说,我一点不记得他了。另外,我也知道,彼拉多也可能受了他妻子或别人的影响,有一天他跪下来说,「哦!拿撒勒人耶稣,我有罪了,我有罪了,求你施恩怜悯我。」这样,我将要在天上与他见面,因为耶稣为众人死,也为彼拉多死。

    我们必须在此告一段落,但不要忘了这个故事里的警告。这里讲到一个人,他存心想要作对的事一整天在他的良知和利益之间挣扎,最后,暴徒的声音嬴了,他犯下罪,违反了正义,也违反了神。

【返回上级目录】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安息日会心雨文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