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讲

【返回上级目录】

人子是安息日的主
六章1-5节
  有一个安息日,耶稣从麦地经过。他的门徒掐了麦穗,用手搓着 。有几个法利赛人说,你们为甚麽作安息日不可作的事呢。耶稣对他们说,经上记着大卫和跟从他的人,饥饿之时所作的事,连这个你们也没有念过麽。他怎麽进了神的殿,拿陈设饼 ,又给跟从的人 。这饼除了祭司以外,别人都不可 。又对他们说,人子是安息日的主。

  「安息日」,即一周的第七日,等於现在的星期六,自星期五日落时分开始,至次日日落时分结束。神定此日为圣日(创二3),不准以色列人作工,以记念神完成创造之工(出廿8-11)。人得不着饱足,就没有安息;人要得安息,就须享受基督作我们生命的粮(约六35)。「麦穗」,豫表基督;基督为我们经过苦难和折磨(「掐」),才成为我们的享受。 饿的人才能得饱美食(参一53);我们需要有属灵的 渴,才能从主得着饱足。主耶稣是第一粒麦子,我们蒙恩的人是许多子粒(约十二24),所以教会乃是「麦地」。如果教会只注重规条、仪式,就恐怕大家都要挨饿;在教会中,最重要的是基督自己,他怎样带领,我们就怎样跟从。

  法利赛人非常注重遵守安息日,甚至到吹毛求疵的地步。他们给安息日加上许多摩西律法所没有的繁文缛节,勉强人遵守。根据摩西律法,用手摘麦穗吃是可以的(申廿叁25),但在安息日可否摘麦穗,并无明文规定。故有一说,法利赛人所反对的,并不是在安息日摘麦穗吃,而是反对主的门徒用手『搓麦穗』,因这算是作工,触犯安息日的规条。法利赛人代表遵守圣经规条的宗教徒。他们注重那些不可拿、不可 、不可摸等类的规条(西二21),却忽略了神颁给他们这些礼仪的实际用意。对於在 饿中的门徒来说,『安息日不可作工』的规条乃是一个重担;他们即使遵守了安息日的外表形式,却失去了安息日的实际。法利赛人只注意人是否遵守安息日的规条,却不顾人在安息日有无安息;今天注重外面形式的基督徒,仍多於注重 面实际的基督徒。法利赛人为着规条而质问主耶稣--人甚麽时候落在注重外面的规条 ,甚麽时候就会站在抵挡主的立场上。

  「大卫」,豫表基督,「跟从他的人」,豫表主的门徒。大卫是旧约历史上,从祭司时代转为君王时代的关键人物。主藉此表明他是『真大卫』,他这位真大卫来了,时代也就改变了。我们读圣经,要注意圣经 面所举事物的『时代性』,例如旧约 面的献祭条例和祭司服装,我们新约时代的信徒便毋须遵行(罗马天主教的许多作法,乃是把旧约带到新约 面来)。新约初期盛行『说方言』和『神医』等灵恩,但到使徒时代末期,便几乎没有记载,可见此类灵恩有其时代性(dispensational)的需要,我们末世的信徒若倒回去追求此类灵恩,就是漠视了属灵事物的『时代』意义。(编者注:这并不是说今日不再有灵恩,乃是说不必强求灵恩,因灵恩是圣灵随己意分给各人的;参林前十二11。)

  根据摩西律法的规定,神殿内的陈设饼只有祭司才可以吃(出廿九32-33「亚伦和他儿子要在会幕门口, 这羊的肉,和筐内的饼。他们 那些赎罪之物,好承接圣职,使他们成圣。只是外人不可 ,因为这是圣物。」)。当大卫在逃避扫罗王的追杀时,他和跟从他的人吃了陈设饼(撒上廿一1-6)。大卫和跟从他的人吃了陈设饼,并没有被神定罪,这是因为大卫改变了时代,现在是从祭司时代改为君王时代了。本节是说,主这位『真大卫』来了,时代也改变了,从旧约律法时代,改为新约恩典时代。在新约的时代 ,可以不必守安息日。「陈设饼」,豫表基督做我们生命的享受。旧约律法上的礼仪规条,具有时代过渡的性质,它们不过是後事的影儿,那实体是基督(西二17);我们在新约 的信徒,既已得着基督,就没有遵守礼仪规条的必要。在不犯罪、不违犯道德的前提下,信徒在跟从主、事奉主的事上,遇有需要时,是可以有权宜应变的措施的。信徒行事为人,要紧的是时刻不离开主(跟从主),只要有主同在与同行,就没有甚麽能束缚我们。真实的安息,不在遵守死的规条,乃在得着活的基督丰满的供应--吃饱了,自然就安息了。

  主耶稣是「安息日的主」,表明他是有权柄管理安息日的,他也是赐给人安息的。他喜欢赐给人安息,而不喜欢人受安息日规条的束缚。安息日是要给人安息,不是要叫人受束缚捆绑。旧约的礼仪规条,原是要带领人认识那要来的基督(参西二16-17,加叁23-24),并不是要带给人捆绑和重担。他既然是「安息日的主」,他说可以就可以,他说不可以就不可以;在安息日该作不该作,全都在乎他。为「安息日的主」工作的人,不在安息日律法之下。基督是「安息日的主」,我们有了他,就有真安息,可以说每天都是安息日,所以不需要再去遵守安息日的规条了。今天的问题是在乎要主不要主,不是安息日不安息日。

六章6-11节
  又有一个安息日,耶稣进了会堂教训人。在那 有一个人右手枯乾了。文士和法利赛人窥探耶稣,在安息日治病不治病。要得把柄去告他。耶稣却知道他们的意念。就对那枯乾一只手的人说,起来,站在当中。那人就起来站着。耶稣对他们说,我问你们,在安息日行善行恶,救命害命,那样是可以的呢。他就周围看着他们众人,对那人说,伸出手来。他把手一伸,手就复了原。他们就满心大怒,彼此商议,怎样处治耶稣。

  「枯乾」,萎缩、乾涸、枯死。「有一个人右手枯乾了」,枯乾的原文是完成时式,表示那手并不是生来就枯乾的,乃是因受伤或患病导致目前肌肉萎缩的状态。「会堂」,象徵犹太教所代表的一切宗教。「在那 有一个人右手枯乾了」,手代表事奉工作;枯乾表示缺乏生命的活力。这是一幅写意图画,象徵人在宗教 面,想要为神作甚麽,却甚麽也作不来。我们的事奉工作(手),若是凭着道理教训而作,并非凭着圣灵的引领和感动而作,就都是『枯乾』的事奉。教会中若缺少生命的供应,也就缺少事奉的能力;你所在的教会若是缺少事奉的肢体(枯乾了手),就表示生命的供应出了问题,所以应当从问题的根源着手改善--多有积极的供应。基督徒应当常常举起圣洁的『手』,随处祷告(提前二8);但若灵命软弱,就会缺少祷告,甚至不会、不愿、不肯祷告。

  「窥探」,从旁观察、秘密地监视;「治病」,伺候、使暖和;「控告」,责备、在众人面前揭发。按照犹太教拉比的教训,除非人到要死的地步,否则不可在安息日治病,因认为治病是触犯在安息日不得作工的规条。在文士和法利赛人看来,那个右手枯乾的人(参6节)并没有生命的危险,因此不可在安息日医治他。「在安息日治病不治病」,这话表明法利赛人不是怀疑主耶稣『能不能』医治,而是要看他在安息日『作不作』医治。「在安息日治病不治病」,安息日原是给人享受安息的,但这 人在安息日有病,却又不能治病,表示在宗教 的人,仅有安息日的外表,而无安息日的实际。教条主义者最大的缺点,就是在他们的心目中,只有道理而没有人情,因此重视守规矩过於体恤别人。守安息日是为维持传统的规条,治病是为供应实际的需要;当教会中遇到有真实的需要时,我们是否还固执传统的作法呢?

  那人若不肯遵照主的话「起来,站在当中」,就不会有蒙主医治的结果;我们蒙恩的条件,乃是肯起来接受主的话。顺服主第一步的话语,才会带来主第二步更重大的话语。

  「命」,魂生命。安息日是为人设立的,不是人为安息日而存在的。主看重人过於一切。主的真正仆人,作工必不受规条的限制;我们若真是为基督而作工,就是「行善」,外表上虽有时好像是『犯规』,却能叫被服事的人得着真实的供应。主为救人命而不顾安息日的规条,这是表明他来是要解救人脱离宗教礼仪的辖制。行善和救命是要抓住机会的。错过行善的机会,等同行恶;错过救命的机会,等同害命。在人需要我们帮助的时候,我们若袖手旁观,也就是伤害了他;但若伸手帮助,也就是救了他。抓住机会行善的原则也可应用在话语上。人在言语上的难处乃是:不应当说的话却喜欢说,而应当说的话却不敢说。主忠心的工人,该讲的话是不可有一样避讳不讲的(参徒廿27)。

  「周围看着」,环顾、向四周瞪目;「复了原」,恢复、还原、重建。这个手枯乾的人,是听从主的话,先「把手一伸」,然後「就复了原」;这是信心的原则。我们凭信跟随主,也当根据主的吩咐,先有行动,然後就必看见主恩典的供应。主对我们所说的话,就是灵,就是生命(约六63)。我们若接受主的话,信而顺从,就必得着生命的医治。神的话 没有一句不带能力的(参一37)。主发命令要人行事时,也必赐人以遵从他命令的能力。枯乾手的人原本不愿把手伸出来给人看--人的短处都不愿给别人知道--但主的话一显明(「伸出手来」),就好了。「复了原」,这话表示主的医治是完全的;主在我们身上的工作,能把我们作到完全复原,使符合神心意的地步。

  「商议」,提出建议、供给策划、共谋策略。可见他们颠倒本末,看重『道理』过於『人』。法利赛人为着维护律法的规条,竟想杀害神的圣者;许多热心教义的基督徒,也往往为了维护教义,不惜大动干戈。宗教徒只懂为律法的字句热心,而忽略了律法字句的真谛实意,以致杀人还以为是事奉神(约十六2)。在基督教历史上,也不乏信徒为道理相争,不惜藉助世俗的政权来杀害异己的事例。

【返回上级目录】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安息日会心雨文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