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返回上级目录】

一, 复习与背景:

路加福音1-3章讲到主耶稣传道的预备:1章讲施洗约翰的出生,2章讲主耶稣的降生,3章讲施洗约翰的传道。第四章讲主耶稣传道的开始:魔鬼试探、在家乡被拒及在迦百农的赶鬼治病传道。5-6章讲到主召门徒及传讲门徒行为规范。7-8章讲到主所行的各样神迹,包括百夫长的仆人得医治、拿因城寡妇的儿子复活、平静风浪、格拉森赶鬼及患12年血漏的妇人得医治和睚鲁12岁的女儿复活,在第8章还特别讲到撒种的比喻。第9章讲到差遣12门徒的事、主耶稣的登山变像及向门徒启示自己基督的身份。第10章讲到差遣70门徒的事,这与好撒玛利亚人的比喻及马大、马利亚家中的事均是路加福音所独有的。第11章讲主祷文及与法利赛人的冲突,第12章警戒门徒在遭遇各样环境中当如何处理。第13章讲到人当如何进神的国并主关于耶路撒冷预言的事。

二,分段和主要内容:

本章的中心在于讲论神的国。1-9节讲到在神的国里人必须悔改才得以免去死亡;10-17节讲到在神的国里叫人的生命脱离捆绑比持守外表宗教的敬虔更为要紧;18-35节主向人启示神国的奥秘,特别提醒法利赛人这种国度观念与他们作为肉身之亚伯拉罕的后裔或是他们所看重的耶路撒冷城是何等的不同。

三, 启发性问题及应用:

问题1:1-5节主耶稣要告诉我们什么?
这一段所要告诉我们的就是:人脱离灭亡的唯一方式便是悔改。当有人提到加利利人的事时,主知道此人的心,因众人以为这些加利利人是因为罪比别人大而落入这种结局。主一针见血地指出并非如此,而是“你们若不悔改,都要如此灭亡”(3节)。加利利被称为“外邦人的加利利地”(太4:15)。主知道以色列人有极强的地域观念,并不看好加利利地(见约7:52)。于是他自己又讲了一件发生在耶路撒冷的事:在耶路撒冷的人与加利利人一样也遭死亡的命运。目的要告诉这些自义的人,他们并不比别人强。主给众人的警戒是同一句话,“你们若不悔改,都要如此灭亡”(5节)。

读经一定要对自己读。这一段话的意义极深,每天都在我们的生命中发生:当别人遇见灾祸时,你我是怎样一种心态?是否幸灾乐祸?是否觉得别人活该?或是他们的罪比我重才落入这种下场?你怎样看待别人生病?出车祸?被Lay Off?没有工作?离婚?是否你觉得自己比别人强?若是这样,我们就有祸了。神说:“我所看顾的就是虚心痛悔,因我话而战兢的人”(赛66:2)。作基督徒要紧的乃是自己在神面前能站稳:不是看别人有多倒霉,而是看自己本身的光景如何, 作一个真心悔改的人。

问题2:不结果子的无花果树有何所指(6-9节)?
这个比喻与1-5节相连,同样是要呼召人悔改,指出那些死在罪中的人就象是被砍下的无花果树。而那些活着却不悔改的人也不必高兴,只不过是主宽容他们,给他们留下时日以便悔改。若不悔改,到时他们的结局也是一样-死亡。这个比喻的重点在于人要结出果子来,与悔改的心相称。信仰的果效乃是自己的生命发生变化,而不是用宗教知识去定别人的罪。

问题3:主在安息日释放被鬼附18年之久的女人,这件事有何特别意义?
16节把主迫切愿意释放他儿女的心全然显明:“况且这女人本是亚伯拉罕的后裔,被撒旦捆绑了这十八年,不当在安息日解开她的绑么?”体会“不当”这二字!当主怜悯的心肠显明出来时,他的仇敌只有惭愧的份(17节),众人也因此而得欢喜了。1-9节是针对那些自己不悔改却要定别人罪的人来说的。10-17节是针对那些自以为敬虔、注重宗教外表之人来说的。在主的眼中,叫人脱离捆绑比固守一个外表的宗教礼仪更为要紧。真正叫神得荣耀的事不是靠守礼仪,乃是叫人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

这里面有一个很要紧的原则:对于今天许多人所定的相对制度,当这些制度对于人有保护和造就时,就该持守;但是这些制度反成了对人的辖制、捆绑而不得自由时,则该把这一切搁置一边。我们工作的重心当放在使人自由、丰盛上,而不是放在如何持守规条上。

问题4:22-30节对我们有何警告?
主耶稣在这里所谈论的叫当时的众人大吃一惊:这些人对自己进神的国很有把握,因为他们说:“我们在你面前吃过、喝过,你也在我们的街上教训过人”(26节)。但没有想到主却说,“我不晓得你们是哪里来的;你们这一切作恶的人离开我去吧!”他们本以为自己是亚伯拉罕的后裔,必与列祖们同在神的国中,外邦人是无份的,但却不知自己竟被关在外面,哀哭切齿,而从东西南北均有人在神的国里坐席。至于那些在神国里的,也有本来在前,却成了在后的;而有在后的,却成了在前的。

今天我们又如何呢?神的话不是白说的。当时的众人如何诧异,今天的众人一样是如何诧异。我们也是在神面前吃、喝的人(吃饼、喝杯),主自己的话也在我们中间传播,但我们会是那些哀哭切齿之人吗?主这些话既对众人说,亦不是对我们说吗?“将来有许多人想要进去,却是不能”(25节)。这“将来有许多人”岂不是指我们这些后世的人说的吗?“要努力进窄门”,这是主明确的教导!你我努力了吗?

问题5:主耶稣在对待希律和耶路撒冷城的态度有何不同?这对我们有何提醒?
对于来自政治方面的压力,主并不放在眼里,因为这些人不能把他怎么样,在希律面前如此,在彼拉多面前亦是如此(约18:36)。主的国不属这世界。但对于神所拣选的子民,主耶稣却是常常心痛。原本在神的国度中为大的城却成了拿先知下手的地方(33节)。体会33节中所说的,“先知在耶路撒冷之外丧命是不能的。”主在拿撒勒说过,“我实在告诉你们,没有先知在自己家乡被人悦纳的”(4:24)。真先知在自己家乡不蒙悦纳,并在耶路撒冷丧命。历世历代拿先知下手的,向来是在“所谓”神家里的人,而且是“最敬虔”的人。主啊,这人会是我吗?

四, 难点:

18-21节的比喻是什么意思?
这里有两个比喻:一个是芥菜种长成大树,另一个是面酵全团都发起来。关于这两个比喻的解释,通常有两种:一种是正面的,另一种是反面的。反面的解释是说:芥菜种长大成树,甚至天上的飞鸟来宿在其上,是表明基督教的国度变质很快、很大,以致“天上的飞鸟”也来宿在其上,而这里的飞鸟他们通常解释作“魔鬼”(见太13:4,19);而且酵在圣经中通常是指着罪来说的,因此酵使全团发起来通常是指着罪的扩张和腐蚀。这是反面的解释,主要是基于“飞鸟”和“酵”这两个字的用法。但从圣经中来看,字的用法并不是绝对的。在太13章中撒种的比喻里讲到“飞鸟”,英文是用fowls,指魔鬼。但在太6章中讲到神看顾天上的飞鸟时,同样用的是“fowls of the air”。而在太13中讲芥菜种的比喻时,讲到天上的飞鸟,用的是“birds of the air”,马太特别把fowls与birds给分开。在路加福音或马可福音中,均用的是“fowls of the air”。中文均是翻译成“天上的飞鸟”。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是讲到神的国,即神要掌权的地方,更正确的方式也许是从积极的角度来理解,即这两个比喻均是正面的:芥菜种的比喻是指神国是从一棵芥菜种开始的,只要有生命、有内涵在其中,百种中最小的,亦可长成大树,叫天上的飞鸟(神所怜悯眷顾的)也来宿在其上。主耶稣在讲到人活泼的信心时,亦用芥菜种来比喻(太17:20),是针对活力来说的。虽然酵在圣经里多是指罪来说的,就象蛇一样,但主也说“要灵巧象蛇”(太10:16)。这里所取的意义是蛇的灵巧,而不是蛇的诡诈。酵亦是如此,所讲的乃是神国的感染力-福音的大能。因此这两个比喻更可能是从正面而来理解。

但如果主在这里用这两个比喻作为双关语,他的本意就含有两个方面的意思,也不是完全不可能。

这两个比喻给我们很好的提醒:一定要作一个在小事上忠心的人,而且要在神面前有真实的信心。因为这一点小事及信心可以象芥菜种或面酵长起来,来扩张神的国度;我们也要弃绝不信的恶心和各样的污秽,因为这一切也有其相应的扩充能力,而给神的国度带来莫大的亏损。

【返回上级目录】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安息日会心雨文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