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本书特征

【返回上级目录】

我们用“长、阔、高、深”四个字来勾勒约翰福音的特征:

 

1、长——永恒的观念

马太福音以主耶稣的家谱开始;

马可福音以主耶稣的开路先锋约翰的工作开始的;

路加福音以施洗约翰的诞生开始;

而约翰福音不是从史实开始,乃是从生命的本源,永恒的真道开始。

他所追溯的“太初”比《创世记》的创造的起点——“起初”——更早。

四福音的作者各有不同的时空观念:

马太回顾“过去”,所以用“应验”一词达六十五次之多。

马可着眼“现在”,用“立刻”之类的词共四十一次。

路加关注“将来”,所以书中着重提到来世的故事和比喻,教导人不要只抓住今世,而忽略来世。

约翰瞩目“永恒”,因此书中多次提到生命、永生。约翰并不注重事件的时间的次序,这里的事件与事件之间有着非常清楚的属灵衔接。但在这看不见时间,也看不见地理。史百克说:“当你来看约翰福音时,你是来到一个与其他福音书不同的领域,那些书都是与地,地上的事物、空间和时间有很多的关联的。在约翰福音里,你是来到属灵事物的范畴里面。在那里空间是无足轻重的,时间也不是主要的因素,你所进入的乃是属灵历史的顺序。所以你觉得自己就好象从尼哥底母一下突然转到撒玛利亚的女人,两者只有一个属灵的衔接。”

这里并不是时间和事件的历史,而是永世的历史。

约翰福音里对主有一个重要的认识:“从天降下仍旧在天”。可见,约翰的写作有一个永恒的立场。

所以在这本书里:

没有家谱的记录——因为神的儿子是“无族谱的,无生之始,无命之终”(来73)。

没有降生的记录——因为他从太初就有。

没有升天的记录——因为他“从天降下仍旧在天”。

 

2、阔——福音的完整

约翰是一个“补网”的人。他所写的这卷书将福音推向全地。四福音显明了一条清晰的福音进程:马太(犹太)       马可(罗马)        路加(希腊)       约翰(全地)。正是约翰用“道”这一概念,使基督教这一建基于希伯来文化的宗教,与其他的文化有了共通的可能。“道”是各种文明的共同期待与追寻,众光之父早已把Logos之光照在人类的心坎上里。所以,约翰用“道”的概念将耶稣介绍给希腊人,收效很好。历史学家说,在第一世纪结束时,每一个犹太人接受耶稣,就有十万希腊人或操希腊语的外邦人作了基督徒。当然,我们华夏文明也很容易与“道”相共鸣,所以,在中国“神的道越发广传,日渐兴旺”。

这是福音在地域上的完整,约翰福音居功至伟。

第四福音的问世,拓展了福音的内容,使福音的信息更加完整。约翰写福音书的时候,前三位作者已去世,神使他如此长寿是必要的,他的写作实在是“补网”。是为了使福音信息完整。读完了前三卷福音后,我们看到了他的生平和所作、所言,我们感受到他的神秘和奇妙,所以迫切地想知道他的所是。约翰福音正是为此而写成。约翰福音犹如一个火把,引领我们达到一个目的地,就是“但记这些事,要叫你们信耶稣是基督,是神的儿子,并且叫你们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2031)。三卷符类福音只摆事实,使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但约翰不是这样,凡选记的事实都指向一个既定的大目标,使我们看见“父独生子的荣光”。

有一些宝贵的资料是约翰福音所独有的。例如,主在马可楼房为门徒洗脚以及关于彼此相爱的教导,主临别的祈祷,关于圣灵和真葡萄树的讲论……我们不能想象如果缺少这些内容,会是怎样的损失!

第四福音的许多记载是符类福音的合理补充和解释。例如前三卷记载主对彼得等“四徒”说“来跟从我”,似乎主在以前从没见过他们,而他们立刻就放下一切跟从主,使人感到突然,并有些不合逻辑;但约翰指出,他们不但在约旦河施洗约翰那里见到过主,他们还陪同耶稣到过加利利(140-4347)。三卷福音书记载了主在海边的呼召,是后来才发生的,那可算是主呼召他们做全时间的事奉。等等。实在非常需要对符类福音作必要的补充。

 

3、高——题旨的高远

同符类福音相比,约翰福音语调超越,观点卓著,题旨高远。前者仍我们看到基督在人性方面与世人的关系,后者让我们看到他与属天的子民的属灵关系。

太、路——“大卫的子孙”,“人子”——将基督连于世界;

约——“神的儿子”——将基督连于父神,也连于因信作神儿女的人。

第四福音是特别为教会的需要。首先是为了对付异端的兴起。这些异端表现为:有人高抬施洗约翰超过基督的地位。因此本书将约翰放在他应有的位置上。幻影说:否定道成肉身的事实。所以约翰对这一真理有十分清楚的阐述。哲学流派的影响,主要是二元论的,他们认为无需接受救赎的恩典。其实永生与一切的哲学无关,需要的乃是在信心里接受神的儿子。

但是,约翰福音更是为着教会生命的丰满。它是要将教会带到与主联合的地步,好叫教会成为彰显他的器皿,归于他。

约翰福音不是重在对付罪人,乃是对付那些有宗教信仰的人。

史百克指出:当我们来看这本约翰福音的时候,我们要特别脱离涉及属地的事物,这样我们就会立刻觉得我们是在使徒保罗所说的“诸天界”里。这不是马太的语气,马太的语气主要是针对犹太人的;也不是马可和路加的语气,它们都各有其一面的侧重。但约翰福音的音调并不是属时间的,乃是属永远的,不是属地的,乃是宇宙性的。当我们来看约翰福音的时候,我们看见它是超越过任何地域的限制和应用,我们也立刻看见是在以弗所和歌罗西书信的境界里。约翰福音的气氛是那种气氛,约翰福音的范围是那种范围,约翰福音所强调的就是那一个。你若听约翰福音声调,你会发现的有一个特别奇妙的东西和使徒保罗的声调是一样的,特别是在我们所提到的那两卷书里。

鹰是约翰的记号,它飞得最高,看得更远。

 

4、深——真理的深度

约翰福音的属灵教训必能使饥渴的人得到饱足,这对任何一个初读者或是深入研究者都不例外。书中既无难句使学识浅薄的人不能领会,也无含糊不清的字义使热心追求者感到困惑。从头到尾都是浅显易懂,但其中深刻的意义又难以用语言表达,因其深度无限,越研究越会发现新的启示。

巴斯德说:“谁能找到一本比约翰福音更深入浅出的书?有谁能美妙地表达出比这本书更荣耀、更伟大的真理?”

读约翰福音就是“把网撒在水深之处”,让我们摸到真理和生命的深处。

我们对约翰福音知道得越多,我们就越觉得宝贵。约翰想念耶稣70年之久。日复一日,圣灵向他启示耶稣言谈的意义。所以当他到了一百岁,要数算他尚存的日子的时候,他就和朋友坐下来回忆往事。他记得主曾说过:“我还有好些事告诉你们,但你们现在担当不了;只等真理的圣灵来了,他要引导你明白一切的真理。”(约1612-13)。有许多事情是他70年前所不明白的,70年来,圣灵不断向他启示。他把这些事情记下来,而这正是那永恒的荣耀向他初露曙光之时。

“酒是陈的香”。约翰用一生默想所得的亮光,照亮了前三卷福音的篇章。如果说马可福音是最简洁的书卷,马太福音是最系统的书卷,路加福音是最优美的书卷,那么约翰福音无论在思想的高度、深度、广度上都是无与伦比的。

所以AH••NGreen-Armytage说:

马可最适合福音使者用,因为它对耶稣生平有简明清楚的记载;

马太福音最适合教师用,因为它很系统地记录耶稣的教训;

路加福音最适合牧师用,它描写耶稣是众人的朋友,处处洋溢同情;

约翰福音则是一本供人沉思默想用的书。

约翰福音较为注重基督所说的话和神迹的深层意义。所以在同一事件中,你读约翰福音,如果没有进入它的深度,你即使是读约翰福音,但是你仍旧是在符类福音里面。这是我们特别要注意的。

我们举一个例子,你就可以明白。“洁净圣殿”这件事记在约翰福音二章十三至廿二节,同时在太211213;可111517;路194546都有记载。但是符类福音的主要意义在于是要恢复圣殿在敬拜上的纯正。在耶稣的时代,这殿的特征是“以迦博”——神的荣耀离开了,万民祷告的殿成了污秽的地方、交易的地方、吵闹的地方、混乱的地方。符类福音告诉我们这殿必须恢复它原来的光景:

圣洁的殿——它的性质;

父神的殿——它的归属;

祷告的殿——它的功用。

但是读约翰福音,你如果停留在这里,那么你就根本不懂约翰福音。同符类福音相比,约翰福音的引述经文不同,前者是赛567,用意很明显——为了恢复圣殿的正确用途。后者引用了诗699“我为你的殿心里焦急,如同火烧。”这与变质的祭司、麻木的民众对神的事奉形成鲜明的对比。在约翰的记载中有两句话是解开这段经文的钥匙:

21节“但耶稣这话,是以他的身体为殿。“这段经文将约翰所要表达的思想披露出来。

22节显明这是约翰默想的结晶。

约翰要表达的是什么呢?我想用两个字来表达很妥当:“代替”。我们如果联系上下文就知道,一至四章充满了新老交替的景象:

二章一至十二节,新酒代替了犹太人洁净之礼;

三章,从灵来的新生命代替肉身来的旧生命;

四章,心灵诚实的敬拜代替祖宗遗传的敬拜;等等。

在“洁净圣殿”这件事上,约翰试图告诉我们:本物的“真像”已经来临,“影儿”自然就黯淡失色。约翰版的“洁净圣殿”让我们看见生命本物对影儿的代替:

——神的羔羊代替祭牲赎银;

——以马内利代替物质圣殿;

——赤子之灵代替仪文宗教;

这样的领受是否已经摸到它的最深处?不!面对约翰福音,只能祈祷说:求主助我进深!

【返回上级目录】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安息日会心雨文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