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本书结构
关于本书的结构,我们归纳如下: 1、法则VS作为 诗曰:“他使摩西知道他的法则,叫以色列人晓得他的作为。”(诗103:7)。 约翰福音分为两个部分:“法则”与“作为”。 1:1-18,是“法则”。 这首十八节经文,不仅仅是约翰福音的序言,更是本书的总纲。它归纳了神行事的“法则”。 1:19-21:25,是“作为”。 “法则”解释了其后的每一个“作为”。 前十八节经文是这奥秘的总开启,整本书从这里展开,也归结到这里。之后所选择的每一个“兆头”(神迹或讲论),都是用以证明这神圣的“法则”。 因此,本书大纲可以胪列如下: 壹、导论、道之法则(1:1-18) 1)道之关系(1:1-13) 2)道之临在(1:14) 3)道之超越(1:15-17) 4、道之启示(1:18) 贰、叙事、道之作为(1:19-21:25) 1)道面向世界(1:19-12:50) 2)道面向门徒(13:1-17:26) 3)道荣耀得胜(18:1-21:25) 2、与会幕的对应 约翰福音与会幕有奇妙的对比关系,这是圣经学者常常提及的。我们知道会幕里有七件圣物,约翰福音恰是照着会幕七件圣物,依次领我们进入它们所代表的属灵实际: 首先,它领我们到祭坛,在第一章两次说:“看那,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 三章,又领我们到铜洗濯盆,说:“人若不是从水和圣灵生的,就不能进神的国。” 在四至六章,领我们到了摆放有食物和水的陈设桌前,这就是主对撒玛利亚妇人所说的活水,以及第六章主把自己比作“生命的粮”,人若喝这水,就永远不渴,人若吃这粮就永远活者。 八、九两章,带我们到金灯台前,主两次提到说:“我是世界的光”“跟从我的,就不在黑暗里走,必要得着生命的光”——主医治好那生来就瞎眼的人,是一个生动的例证。 十四至十六章,藉着着主对十一个门徒长篇安慰的谈话。我们就如来到金香坛前,学习奉主名祷告,且因奉主名发出的香气蒙神悦纳。 十七章,我们的大祭司耶稣,为我们献上至诚的代祷,这好象领我们穿过幔子进入至圣所,让我们看见主耶稣怎样在神面前履行了大祭司代求的职责。 十八、十九章,在加略山顶,他如立约的柜,用他自己一次献上,永远有功效的宝血洒在施恩座前。 这样,约翰将七件事比作会幕里的七件圣物。最后揭开了与会幕里耶和华荣光对应的耶稣复活的形象。在主复活的那天晚上,他忽然向门徒显现,问安说:“愿你们平安。”把手和肋旁指给他们看,使他们确信他已经复活了。临走前,还做了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向他们吹一口气说:‘你们受圣灵。’”这就是每一个基督徒所要经历的“荣光”。 就这样,约翰福音从赎罪的祭坛开始,一直带领我们进到充满基督荣光的施恩座前。 3、启示论的视角 按着启示论的视角,全书可以分为: 1)神子本来的荣耀(1:1-5) 2)神子降世的荣耀(1:6-18) 3)神子对以色列人的启示(1:19-12:50) 4)神子对门徒的启示(13:1-17:26) 5)神子受苦的荣耀(18:1-19:42) 6)神子复活的荣耀(20:1-21:25) 4、道路、真理与生命 导论(1:1-18) 叙事(1:19-21:25) 1)主是生命——这生命已经显现出来(1:19-12:50) 2)主是真理——他的门训课程(13:1-17:26) 3)主是道路——由受苦进入荣耀的行径(18:1-21:25) 5、归纳性的结构 1:1-18,导论:耶稣是道(Logos),并且,道成肉身。 写下这中心思想以后,1:19-21:25,开始叙述耶稣的生平故事。约翰福音特有的叙事风格: 叙事特征:选择性+目的性。 叙事模式:恩典+真理=荣耀。 全书脊椎:八个“兆头”+八篇“讲论”。 全书焦点:七个“我是”。 我略加解释: 叙事特征:选择性是因为作者深知,主所行的事若一一地写出来,“所写的书就是世界也容不下了”(约21:25)。目的性是指约翰福音所选择的内容,都是为着一个一个中心——耶稣基督是神的儿子,和一个目的——叫信他的人因他的名得生命(约20:31)。因此,约翰福音并不注重事件的时间次序。第四福音的境界不是历史的,乃是永恒的。 道成肉身的主既是“有恩典”,又是“有真理”的。约翰的叙事也是按这个模式——“有恩典,有真理”。所以本书不仅有八个“兆头”——关乎恩典,也有八篇“讲论”——关乎真理。而且常常是先有“兆头”,后有“讲论”。神的独生子乃是以他的恩典(兆头)和真理(讲论)的交织,彰显他无与伦比的荣耀。 在这些讲论中,最耀眼的是主对自己独特的宣告:“我是”。这是“道就是神”之强烈的宣告。若不认识神的名字——“我是”,没有一个人能离开埃及。希腊原文“我是”语气十分强烈,意味着主是用最强烈的语气来表明他自己。 犹太领袖没有弄错,约翰也希望我们更加明白,他就是——“我是”。 当时的人——不!所有的人!——都要被带到这位宣告他是“我是”的耶稣基督面前。人们对他的态度——信与不信——就决定了他们的今生和永远。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