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返回上级目录】

【本会注释】
1 马利亚来到坟墓那里: 3 彼得和约翰也跑去,但仍不明白复活。11 耶稣向抹大拉的马利亚显现, 19 并向他的门徒显现。24 多马的怀疑和相信。30 福音书对于拯救来说已经足够了。

耶稣复活
约20:1 七日的第一日清早,天还黑的时候,抹大拉的马利亚来到坟墓那里,看见石头从坟墓挪开了,
【本会注释】
  七日的第一日。[复活,约20:1-18=太28:1-15=可16:1-11=路24:1-12.主要注释:马太福音和约翰福音。见“复活和随后的事件”;“与逾越节有关的钉十字架”,“受难周”,“从复活到升天”,“希律家族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关于第20章中这些事件顺序的讨论见马太福音第28章的补充注释。
约20:2 就跑来见西门彼得和耶稣所爱的那个门徒,对他们说:“有人把主从坟墓里挪了去,我们不知道放在哪里。”
【本会注释】
  耶稣所爱的。见约13:23节注释。
约20:3 彼得和那门徒就出来,往坟墓那里去。
【本会注释】
  往坟墓那里去。第3-10节中记载的事清楚地显示出彼得和约翰之间不同的气质。约翰安静,自制,情感深沉(见可3:17节注释);而彼得冲动,热诚,勇往直前(见可3:16节注释)。每个人的气质都从他们得到马利亚信息后的反应表现了出来。
约20:4 两个人同跑,那门徒比彼得跑的更快,先到了坟墓,
约20:5 低头往里看,就见细麻布还放在那里,只是没有进去。
约20:6 西门彼得随后也到了,进坟墓里去,就看见细麻布还放在那里,
约20:7 又看见耶稣的裹头巾没有和细麻布放在一处,是另在一处卷着。
【本会注释】
  巾。希腊文词语soudarion(见约11:44节注释)。这些裹尸布整齐地摆放证明了这不是一起墓室抢劫的事件。盗贼不会顾及这些包裹尸体用的东西是否凌乱。
约20:8 先到坟墓的那门徒也进去,看见就信了。
【本会注释】
  信。即,相信耶稣已经复活了。约翰显然是记起了耶稣过去所说他要复活的预言。而彼得就显得有些怀疑了。路加福音上说彼得“就回去了,心里希奇所成的事”(路24:12)。
约20:9 (因为他们还不明白圣经的意思,就是耶稣必要从死里复活。)
【本会注释】
  不明白圣经。他们不明白旧约经文所预言的复活。他们像在往以马忤斯路上去的那两个门徒一样,耶稣曾用以下的话责备那两个门徒,“无知的人哪,先知所说的一切话,你们的心信得太迟钝了”(路24:25;参见第26,27节)。旧约中一处对于复活重要的预言是诗16:10节(参见徒2:24-28)。
约20:10 于是两个门徒回自己的住处去了。
【本会注释】
  回自己的住处。耶稣的母亲可能已经在约翰的家里了,“耶稣所爱的那个门徒”(第2节)必然会将耶稣复活的消息和马利亚一起分享。

向抹大拉的马利亚显现
约20:11 马利亚却站在坟墓外面哭。哭的时候,低头往坟墓里看,
【本会注释】
  马利亚却站在。抹大拉的马利亚跟着彼得和约翰去了坟墓,但显然她的速度就要慢的多了。她的心中充满了悲伤。她迷离的泪眼和忧伤的心情使她居然连天上的使者都没有认出来,而他们等在这里正是要减轻她的忧伤的。
约20:12 就见两个天使,穿着白衣,在安放耶稣身体的地方坐着,一个在头,一个在脚。
【本会注释】
  穿着白衣。天使通常都被描述为这种装束(太28:3;路24:4;徒1:10)。
约20:13 天使对她说:“妇人,你为什么哭?”她说:“因为有人把我主挪了去,我不知道放在哪里。”
【本会注释】
  妇人。见约2:4节注释。
  我不知道放在哪里。显然她没有认出他们就是“奉差遣为那将要承受救恩的人效力”(来1:14)的天使。经上没有解释她所认为在墓园里的是什么人。她问完了问题也没有等待回答就转过身去了。
约20:14 说了这话,就转过身来,看见耶稣站在那里,却不知道是耶稣。
【本会注释】
  不知道。可能马利亚的眼也像那两个往以马忤斯去的门徒的眼一样“迷糊了”(路24:16)。或者也许她的眼就是因为泪水而模糊了。
  是耶稣。这是基督复活后的第一次显现(可16:9)。
约20:15 耶稣问她说:“妇人,为什么哭?你找谁呢?”马利亚以为是看园的,就对他说:“先生,若是你把他移了去,请告诉我,你把他放在哪里,我便去取他。”
【本会注释】
  妇人,为什么哭。刚才天使也曾问过同样的问题(第13节)。这是基督复活后第一次有记载的话语。
  你。这个代词在希腊文中是被强调的。马利亚心中已经失去耶稣还能复活的盼望了,她唯一关切的就是想找回主的身体。她可以把她的主安葬在她兄弟曾经躺过的坟墓了,因为耶稣让那个坟墓空了(约11:1,38;见路加福音第7章的补充注释)。
约20:16 耶稣说:“马利亚。”马利亚就转过来,用希伯来话对他说:“拉波尼!”(拉波尼就是夫子的意思。)
【本会注释】
  马利亚。显然,耶稣呼唤马利亚的声调是她所熟悉的。当她意识到主已复活时巨大的喜悦充满了她的心灵。
  对他说。原文的证据显示这里还有一个短语,“希伯来话”(参见第146页)。
  拉波尼(拉波尼就是夫子的意思)。希腊文词语Rhabbouni,这是亚兰文词语rabbuni的音译,而后者字面上的意思是,“我的伟大的一位”,这是对老师的一种称呼形式,它的基本含义等同于“拉比”(见太23:7节注释;约1:38)。
  夫子。希腊文didaskalos,“老师”。“拉波尼”可能是马利亚对耶稣习惯使用的称呼(见约11:28)。
约20:17 耶稣说:“不要摸我,因我还没有升上去见我的父。你往我弟兄那里去,告诉他们说,我要升上去见我的父,也是你们的父,见我的上帝,也是你们的上帝。”
【本会注释】
  不要摸我。这里的希腊文可以翻译为“停止触摸我”(这暗示着马利亚正在抱住他的脚)或“停止试图拥抱”。这里显然是后一种意思。这种拒绝并不意味着马利亚接触耶稣复活后的身体有什么错或有什么罪。因为还有一种更加紧急的情况,耶稣现在不想因为接受她的崇拜而被耽延。他急着要先升到他父那里去,得到他的牺牲已蒙悦纳的保证(见《历》第八十二章)。此后不久耶稣就允许了现在他吩咐马利亚暂时不要做的举动(见太28:9)。
  我弟兄。即,他的门徒。
  我的父,也是你们的父。这里没有作,“我们的父”,这样可能是为了专门显示基督与父和我们与父之间的关系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父”和“上帝”这里显然是作为同义词存在的。
约20:18 抹大拉的马利亚就去告诉门徒说:“我已经看见了主。”她又将主对她说的这话告诉他们。
【本会注释】
  告诉门徒。马利亚立即执行了主所吩咐她的话。然而,门徒们还是不信(可16:11;路24:11)。

向门徒显现
约20:19 那日(就是七日的第一日)晚上,门徒所在的地方,因怕犹太人,门都关了。耶稣来,站在当中,对他们说:“愿你们平安!”
【本会注释】
  晚上。[在楼上的第一次显现,约20:19-23=可16:14=路24:33-49.主要注释:路加福音和约翰福音。见“复活和随后的事件”;“从复活到升天”。] 这次会面无疑和路24:36-48节中所描述的是一样的。它发生在两个门徒从以马忤斯返回之后的深夜(见路24:33节注释)。
  七日的第一日。这是从罗马人的时间来计算的,他们将午夜当作一天开始的时间。犹太人是将日落作为一天开始的时间,根据这种计算方法,耶稣和他门徒的相会发生在那一周的第二天。
  因怕犹太人。这个短语可以用来解释“门都关了”或“门徒聚集[门徒所在]”。但从希腊文的结构和上下文的意思来看,它所修饰的还是前一个短语。他们现在聚集的地方就是从前他们庆祝逾越节时所在的那个楼房(见路24:33)。门徒们似乎不可能再找到比这里更好的藏身之处了。然而,把门锁上以防备敌人这一点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参见《历》第八十四章)。下面的译法显明了这两个句子之间的关系,“门徒所在的地方,因怕犹太人,门都关了”。
约20:20 说了这话,就把手和肋旁指给他们看。门徒看见主,就喜乐了。
约20:21 耶稣又对他们说:“愿你们平安!父怎样差遣了我,我也照样差遣你们。”
约20:22 说了这话,就向他们吹一口气,说:“你们受圣灵!
【本会注释】
  你们受圣灵。这是约14:16-18;16:7-15节之应许初步的、部分的应验。圣灵完全的沛降发生在五十天后的五旬节(徒第2章)。
约20:23 你们赦免谁的罪,谁的罪就赦免了;你们留下谁的罪,谁的罪就留下了。”
【本会注释】
  谁的罪。耶稣现在向他的门徒说话时将他们当成了他在地上教会的代表,他将照顾教会中个体成员属灵利益和需要的职责交托给他们,让他们共同行使教会的职能。耶稣已经向他们解释过最终将如何对待犯错的人员,首先是个别地(见太18:1-15,21-35节注释),之后要行使教会的权柄(见太18:16-20节注释)。现在耶稣又向他们强调了关于后一种情况的忠告。
  教会要忠诚地作工,尽力挽回犯了错误的成员,鼓励他们悔改并转离他们的恶道。当有显著的证据证明人已与上帝和好,教会要接受犯错之人真诚的悔改,解除对他们的控告(去“赦免”他的“罪”),并恢复他的教籍。这种赦免是上天所认可的;其实上帝已经接受并赦免了悔改的人(见路15:1-7节注释)。但是,圣经上所明白教导的认罪和悔改是直接向天上恩典的宝座发出的(见徒20:21;约一1:9),灵魂从罪中得以释放只有通过基督的功劳和他的中保(约一2:1)。上帝没有把这项特权交给任何会犯错误的世人,因为他们还经常需要神圣的怜悯和恩典,即使是那些教会中被任命的领袖。见《历》第八十四章;见太16:19节注释。
  谁的罪就留下了。当犯错之人缺乏真诚悔改的凭据时,他的罪就被“留下了”。上天会认可教会的决定,因为当一个人与他的同胞龌龊不断时他是不能与上帝和好的。那些轻视上帝在地上所定代表的劝告的人是不能得到上帝的喜悦的。关于早期教会中这一行动原则的解释见徒5:1-11节。

解除多马的疑惑
约20:24 那十二个门徒中,有称为低土马的多马;耶稣来的时候,他没有和他们同在。
【本会注释】
  多马。[在楼上的第二次显现,约20:24-29=可16:14.主要注释:约翰福音。见看见复活和后来的事情;从复活到升天。] 见约11:25节注释;参见可3:18节。
约20:25 那些门徒就对他说:“我们已经看见主了。”多马却说:“我非看见他手上的钉痕,用指头探入那钉痕,又用手探入他的肋旁,我总不信。”
【本会注释】
  看见主了。将这里和马利亚的信息作一比较(第18节)。
  我非看见。上帝总是为人的基本信心提供充足的证据,那些愿意接受这些证据的人总能找到到他那里去的道路。同时上帝不会强迫人违背他们的意志而相信,因为那样做会剥夺他们自由选择的权利。如果所有的人都像多马,那么后世就不会得到关于救赎主的知识了。实际上,亲眼看到复活之主而信的人不过区区数百。但是对于那些凭着信心接受他并相信他名的人(见约1:12节注释)上天为他们保留了一项特别的福气──“那没有看见就信的有福了”(约20:29)。
  我总不信。这句话在希腊文中用特别强调的语气表达出来。
约20:26 过了八日,门徒又在屋里,多马也和他们同在,门都关了。耶稣来,站在当中说:“愿你们平安!”
【本会注释】
  过了八日。即,将时间端点算在内的“八日”或下一个星期日(见第249页;见马太福音第28章的补充注释)。按照犹太人的时间计算方式,这次会面发生在一周之后,可能还是在晚上(见第19节注释)。关于这种时间计算体系见第248-250页。
  一些人认为耶稣与他门徒的第二次会面发生在一周的第一天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他们强调这是复活日礼节的开端,是一个神圣事件,标志着将星期日分别为圣,定为敬拜的日子。事实上,如果以上所说的是这次聚集的目的,那么我们还想看到更多的证据。但实际上,经文中没有暗示这种目的,一丝一毫也没有。另一方面,经文中告诉了我们这次聚集在此时发生的真正原因──怀疑的门徒多马正好在场,耶稣来就是要加强他的信心。
  门都关了。可能和上次一样,是惧怕犹太人(见第19节注释)。
  愿你们平安。这次的问候语和上次也是相同的(第19节)。
约20:27 就对多马说:“伸过你的指头来,摸(原文作看)我的手;伸出你的手来,探入我的肋旁。不要疑惑,总要信。”
【本会注释】
  伸过你的指头来。主知道多马的心里在想什么,他一到就把注意力直接投向了那怀疑的门徒。多马要的凭据,尽管不合理(见第25节),但主还是给他了。没有证据证明多马真的上去摸主的钉痕和肋旁。实际上,主看透了他怀疑的心思,只这一点就足以让他相信他的主已经复活了。
约20:28 多马说:“我的主!我的上帝!”
【本会注释】
  我的主。希腊文短语ho kurios mou。多马使用的是这个称号最高的意义(见约13:13节注释)。在七十士译本中,Kurios(主)是从希伯来文YHWH翻译过来的,这个神圣的名字在英文中有时翻译为耶和华(见卷一第171-173页)。多马借着这个称号就将他面前的这位和旧约中的耶和华联系在一起。这种承认后来显然成了信心的一种标志(见林前12:3)。
  我的上帝。希腊文短语ho theos mou。在七十士译本中,Theos(上帝)是从希伯来文'Elohim翻译过来的,神圣的称号“上帝”。 Theos在新约中一般指天父(罗1:7;林前1:3;等等),但是这里,和约1:1节中一样(见该处注释),这个词将神性赋予基督神性。关于上帝的位格,有许多事是多马不能清楚明白的,尽管这样,他的认识是深刻的,超出了先前其他门徒对耶稣的认识(例如,见太16:16)。
约20:29 耶稣对他说:“你因看见了我才信;那没有看见就信的有福了。”
【本会注释】
  看见了我。显然多马没有接受耶稣的邀请(第27节)去摸他的钉痕和肋下枪刺所留下的伤疤。但是他至少要求了要亲眼看见的证据。他不肯相信其他门徒所作的见证。耶稣责备了他的不信,同时他也肯定了那些不靠自己感官的确认就愿意相信的人。
  有福。希腊文词语makariori(见太5:3节注释)。

本书的目的
约20:30 耶稣在门徒面前另外行了许多神迹,没有记在这书上。
【本会注释】
  神迹。[约翰福音的结语,约20:30,31;21:24,25.]希腊文词语sēmeia(见第208页)。本节中的“许多”可能是指其他福音书中所记与耶稣生平有关的那些神迹,就是已经流传开的、读者们已经熟悉的神迹。
约20:31 但记这些事要叫你们信耶稣是基督,是上帝的儿子,并且叫你们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
【本会注释】
  记这些事。约翰在这里总结了他写本书的目的以及材料选择的计划。他不是要写一部详细的历史著作或对耶稣的生平作一详尽叙述。他所选择的那些“神迹”是要构成他写作中主题和目的的基础。
  耶稣是基督。耶稣是基督在他人性中所取的名字(见太1:21节注释)。这是他个人的名字,是他被当时代人认知的名字。对于许多人来说,耶稣只不过是一个木匠儿子的名字而已。约翰的目的是要显示出,人们所知道的耶稣,的确就是弥赛亚。关于“基督”的意思是“弥赛亚”见太1:1节注释。
  上帝的儿子。见路1:35节注释。
  生命。希腊文词语zōē(见约1:4;8:51;10:10节注释)。见约6:47节;见约3:16节注释。

【返回上级目录】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安息日会心雨文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