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7:1-9 与兄弟的对话
2 「住棚节」:是犹太人於阳历九、十月间举行的一连七天的节 期。期间,百姓居住在以树枝临时扎搭的棚内,记念他们祖先 四十年飘流旷野的经历,并感谢神厚赐一年丰收。 (利23:39-43; 申16:13-15)
3-4 在耶稣弟兄的心目中,犹太的耶路撒冷才是弥赛亚公开彰显自 己的地方。耶稣如果行异能并自认是弥赛亚,便应上耶路撒冷 守住棚节及大显身手。
「你的门徒」:指居於耶路撒冷和犹太的门徒, 见2:23; 3:26; 4:1。
6-9
耶稣因指责世人的恶行而遭人恨恶,所以必须选择适当时候才表明自 己弥赛亚的身分,但 的弟兄与世界的关系良好,时间先後对他们并 不重要。
8 「我现在不上去」:有古卷作「我不上去」,但意思相若,指 「我不会像你们所想的立刻上去。」
7:10-13 分歧的印象
「犹太人」:在此明显与众人有别(13),乃指宗教领袖,见 1:19注。
7:14-24 耶稣的教训和自辩
15 耶稣并无受过拉比正式的训练,所以 对圣经的解释令听众难 以置信。
21 「一件事」:指5:1-9所述的事。
22-23 摩西律法规定所有男婴必须於出生的第八天接受割礼(利12:3 )即使该日为安息日亦不例外。如此,叫人全然得医治的善举 (5:5-9),岂不更可以在安息日进行吗?
7:25-31 基督的出身
27 按当代一些人的想法,弥赛亚虽然诞生在伯利恒 (42; 太2:5起 ),但一直到他公然表露身分时,都是隐藏在某处的,身世不 详的(参太24:23-27),所以明显来自加利利(41, 52)的耶稣 , 便不可能是弥赛亚。
28-29 犹太人虽知道耶稣肉身的出处,却不晓得 属天的来源。
7:32-36 耶稣预言自己离世归父(见33)
35 「散住希利尼人中的犹太人」:即侨居罗马帝国境内别处的犹 太人。
「希利尼人」:即希腊人。
7:37-39 预言信者受圣灵
37 按当时的习俗,住棚节期间,犹太人每天用金瓶从西罗亚池( 见9:7) 汲水 , 然後将水倒进圣殿祭坛旁的银盘,藉此记念摩 西击石取水的神迹(出17:6)。 此外,并诵读有关活水的经文 (如亚14:8; 结47:1)。耶稣在此宣称自己是生命和恩典的泉源 ,能满足人属灵的饥渴。
37-38 「人若 ...... 信我的人」:亦可译做「人若渴了,可以到我这 里来;信我的人,请喝吧!」这样,下文「从他腹中」的「 他」指耶稣,整段强调耶稣为活水源头──赐圣灵者。若采 和合本现有的翻译,「流出活水的江河」则指圣灵居信徒心 中所引起的外在流露。
39 「还没有 ...... 灵来」:参14:26; 15:26; 16:7。
「得荣耀」:约翰福音一贯以耶稣的死、复活、升天为 得荣 耀的途径,见串43。
7:40-44 群众的议论
42 「大卫後裔」:见串47。
「从 ...... 伯利恒出来」:见弥5:2(太2:6)。
「耶稣为大卫後裔」这一点,是早期教会重要的宣称(见 太1:1注; 罗1:3; 提後2:8); 诞生於伯利恒这事实,记於 太2:1; 路2:1-7。
7:45-52 官府的不信
46 差役的使命显然是要趁适当的机会逮捕耶稣(参32),但他们 深受 话语震撼,无法下手。
48 「官长」:在此指祭司长之流。
49 「不明白律法」:百姓不像法利赛人般熟习律法并付诸实践。
「是被咒诅的」:参申28:15。
51 尼哥底母暗示法利赛人对耶稣的宣判不合律法规定。
52 加利利人操特别口音(参太26:73) , 为犹太地居民所轻视。 严格来说,法利赛人的话并不准确,因旧约的约拿先知正出自 加利利。
思想问题(第七章)
1 耶稣不独遭遇犹太同胞的反对,且遭弟弟的不信与讥讽。 你可否想像一下 的处境和难处?
2 耶稣的言行对当时犹太人产生什麽影响? 他们中间为什麽会起了纷争? 有什麽拦阻犹太人相信 是基督?参23, 27, 41, 48节。
3 人如何晓得一个信息是否来自神?参17-18节。
4 赐生命的信仰与当时犹太人默守律法的信仰有何分别?
5 人当按什麽原则判断事情(参24)? 这原则当如何应用於生活中?
6 尼哥底母在祭司长和法利赛人面前所说的话(51)表明他是怎样 的人? 你听到同伴糟践耶稣之时,会有怎样的反应? 比起尼哥底母如何?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