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返回上级目录】

 保罗泛海至罗马
(27:l-28:l5)

本段所论保罗泛海之事,历代讲道家每借以为信徒渡过今世苦海的喻言。最可庆幸的是信徒于此狂风怒浪中,终蒙拯救。本段言及“得救”二字,计有九次之多,如言“得救的指望——关乎救命的事——以及得救上岸”等语。而且亦有许多字,形容得救的必须,如“受损伤——遭破坏,性命难保——指望尽绝——失丧  搁浅——冲坏——抛弃”等等,皆是说到蒙救的必要。至保罗此次泛海的程途是显分四程:第一程从该撒利亚至每拉(27:1-5),第二程从每拉至佳澳(27:6-12),第三程从佳澳至米利大(27:13-28:10),第四程从米利大至罗马城(28:11-15),兹以途中之遭遇略述之:

一、启程前往(27:1-12)      约主后59年秋(或谓60年),罗马巡抚腓力斯解送保罗往罗马城。与之同渡者有路加与亚里达古,按罗马律,囚犯每人可携二仆,若亲友等则不准与偕;谅路加与亚里达古,或权作保罗之仆,始能与之同行。此外亦有“别的囚犯”,或其中有已经定案,送至罗马戏院与野兽战斗者。保罗此行既有路加跟随,途中情况,记载必详,兹不具论。保罗等由该撒利亚首途,次日即到西顿,该处邑民曾亲聆耶稣的训教(路6:17;太l5:21);至司提反遇难后,信徒四散,有至西顿传道者(徒11:19),教会于以设立。谅保罗前两次赴耶路撒冷,时亦曾经过此地(11:29-30,15:1-2),保罗此时因得百夫长的优待,准其至该地教友那里去,“受他们的照应”。此后以风不顺,即贴着居比路背风岸而行,以地中海秋季常有暴风,自西向东而吹,又后亦经过“基利加旁非利亚前面的海”,前保罗曾屡次于此各处布道,且基利加也是他的本省,今于舟次,遥望各处教会,并其故土,未免有今昔之感,但以此行正合他往罗马的素愿,故虽为拘囚,也就不以为意了。及至每拉海口,即往返地中海的行旅,买舟换船之地,百夫长就遇见一只亚力山大的船,即罗马皇为预防罗马居民之饥迫,所备之粮船,此时船中亦满载麦子(38节),既为官船,百夫长即有主权,遂令人“上了那船”。因被风拦阻,就贴着革哩底背风岸而行(按革哩底岛,乃保罗的知友提多牧师的传道处(多l:5),岛中居民,信道者颇多,后保罗以闻该处教会有异端邪说(多1:l0-14,3:9),及不规的行为,亦曾达信于提多,使知如何善尽牧师的职分。船行多日,始至佳澳。及至“已过禁食的节期”(约在阳历九、十月间),天气渐寒,时风大作,船行甚危,于是船主与百夫长等遂共议进行的方策;百夫长等以保罗品学兼优,道高望重,且明知其无罪被控,故乐与周旋,因而保罗得以囚人资格,列席会议(9-11节),以表发其意见。

二、海中遇险(27:13-26又32-41节)
(一)波涛的危险      百夫长等既不听信保罗的话,复拔锚前行;讵料不多几时,狂风大作。此处路加所记保罗与同人在惊涛骇波中危险万状的情形,如“狂风扑下……被风抓住……敌不住风……用缆索捆绑船底……滩上搁了浅……浪逼得甚急……物抛在海里……太阳和星辰多日不显露……狂风大浪催逼”等语,足可以作我们在此苦海当中,与魔风孽波奋斗的表现。
(二)众人的失望      众人于此狂风巨浪中,尽力与波浪奋斗,终觉徒劳无补;遂“任风刮去……任船漂去……多日没有吃什么…‘得救的指望就都绝了”,虽舟中人各自为谋,指无生路,亦不过徒叹奈何而已。
(三)保罗的镇静      此时舟中人,固张惶失措,坐以待弊,即船主百夫长等,亦皆束手无策,此中苦况,非局外人所能道。独有保罗,心神安静,不惊不扰,绝无失意悲观的态度,是为何故呢?
1、凭信仰的能力     于险患未来之先,保罗未尝无先见之明,言“这次行船,不但……大遭破坏,恐我们的性命也难保”;但保罗深信,当夜主应许他,必要在罗马为主作证之言(23:11),必不落空,纵有何不测,亦乐顺承主旨,无须过虑。历来主的真仆人莫不是抛了信心的锚,于主前依顺信托,而历险如夷。
2、得上主的指示      保罗既有坚深的信仰,纵不得主特别的指示,亦决不能如众人之惊慌绝望。看24节主必将同船的人都赐给你之言,谅保罗必曾为全船的人祷告,因蒙主垂允,特遣使者前来慰抚,言不但其个人必要照着主的应许,立于该撤面前,连同船的人,也都赐给他了。于是保罗不但深信个人必要得救,且知众人亦不至失落一个;遂于众人惊慌无措时,作了众人的劝慰师,一再地安抚众人(21-26节又33-38节)。且能以身作则,于众人悬望忍饥,不进饮食时,先于众人拿着饼,祝谢神,擘开吃。众人这才放心,进了饮食,于此可见信徒在危难中的态度,究与世人有何不同。

三、得救上岸(27:27-31又42节-28:10)      神既已明言将同船的人都已赐给保罗(27:24),而且保罗亦深信“神怎样说,事情也必怎样成就”;何以“保罗对百夫长和兵丁说:‘这些人若不等在船上,你们必不能得救’”呢(27:31)?难道神的旨意,也可以人事破坏吗?而且当兵丁要杀众囚犯的时候,幸蒙百夫长的拦阻,众囚犯始得免于难(27:42-43);难道神的旨意,还须人的帮助方能成功吗?曰唯唯否否,神固有旨意,人亦有本分,神的旨意,虽未必以人事而破坏,但神的旨意,却每借人事而成全;而且人的本分,亦每含括于神的旨意之中。譬如传道救人,虽有神命,亦有人事,但神的定命,与人的自由,究相合不分;因人的自由,每不出神预旨之外啊。
(二)岛人的待遇信徒的行事(28:1-10)      1、岛人的待遇。保罗等既已得救上了岸,始知已至米利大岛。岛人待之甚优,当时衣物尽湿,遂先生火,后款待,备及周到,甚至一连三月,尽情招待,临行亦把“所需用送到船上”,可见岛人之纯朴,非通都大邑之民情可比。2、信徒的行事。一到岸上,于众人烤火之际,“保罗拾起一捆柴。放在火上”,可见其任至何境地,莫不常存服役于人心;且于岛上行种种神迹,医愈多人的病患;既居留此岛历三月之久,亦必时尽传道之职,而路加亦必赞襄之,于口传之外,亦有神迹为证,当然于岛上所收效果不少,不过路加未详记耳。

四、终至罗马(28:11-15)
(一)自岛起程    他们来米利大住了三个月,蒙岛人的厚待,非常快慰;但冬天已过,仍须前行,因该处不是他们的家园,亦非他们的目的地,于是即上了亚力山大的船,起程前往,从此可见信徒的灵程未尽,是决不可迟延不前的。
(二)拜会弟兄    自岛起程以后,经过叙拉古、利基翁等海口,后到部丢利,该处亦有教会,保罗特别趁机拜访,会众极欲保罗多留数日。特请与同住七天;按保罗身为拘囚,何以能随弟兄们的请愿逗留数日呢?谅以百夫长已与保罗为友,前曾宽待之(27:3),今复相处数月之久,情意颇厚,必更欲宽待之,因此特假保罗以布道良机,与城中弟兄相晋接。此可见保罗如何深得人心,到处受人欢迎,并其如何随机作工,以尽其爱会之诚。
(三)教会欢迎    当保罗到罗马之前,“那里的弟兄们一听见我们的信息就出来,到亚比乌市……迎接”,按亚比乌市去罗马,尚有一百二十余里,此可见会众欢迎的热诚。保罗一见会众如此的欢迎:l、即感谢父神。会众既行一百二十余里来欢迎,保罗何以不感谢会众的美意,而竟感谢父神呢?乃以信徒的爱情,莫非由神而来,除非在主内,决无如此的情意,自不能不归荣与神。2、即放心壮胆。传道士的精神力量,固多源于灵感;但会众的爱戴,亦足令其深深受慰,而愈激其奋发前进。保罗今见会众百里远迎,极显仰慕深情,不由得心被感发,胆量亦壮,急去成就主的事工,保罗至此则遵亚比安御路,直向罗马而去,虽尚有百余里之遥,但以会众之接迎,快乐之情溢于言表,觉如已到罗马无异,故言“这样,我们来到罗马”。读者须细味此“来到罗马”之言,不记于l5节之末,而反插于l5节之前,其故乃以此时在保罗心中,觉目的已达,确如已到罗马无异;谅此百二十余里之行程,与欢迎的弟兄,且行且谈,行程之苦皆消归乌有,不一时即到罗马,故于不知不觉之间,即言“这样,我们来到罗马”,是路加的文法,乃描写其精神,非拘于形迹啊。
本书提到几位百夫长,各有如何之品行?保罗在船上遇难之态度,如何表现信徒的资格?保罗如何随时尽其传道之天职?看保罗到处受人欢迎,可知其德教有如何之流行?罗马信徒何以能欢迎保罗于百里之外呢?
讲经要题信徒泛海
(一)海中的危险
1、可靠的舟船——不可靠的舟船(世人所靠的救法)。
2、有形的波涛——无形的波涛(27:14-15)。
3、可见的绕累——不可见的绕累(27:18)。
4、海中的沉沦——罪中的沉沦。
5、乐登的海岸——乐登的道岸(27:44-28:1)
(二)上主的护佑
1、赐以适时的际遇(27:2-3又43节)
2、使有先见的灵明(27:9-l0)
3、在忧急时的慰藉(27:2-6)
4、在软弱时的力量(27:33-37)
5、于患难中的保护(27:30-32又43-44节)
(三)信徒的态度
1、对于上主有信托
2、对于个人极镇静
3、对于难友多劝慰

【返回上级目录】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安息日会心雨文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