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初期教会的组织管理
一、补选使徒(徒1:15-26) 1、 使徒——是个尊贵的职份;使徒们已有所认识。 2、 十二使徒,是个坚强的团队,有必要补充人选;十二使徒是教会的雏形。 3、 选举方式 ① 会众选举(120人); ② 资格——与主和使徒同在,能作主复活的见证(21-22); ③ 祷告与摇签——组织建设要合乎主的旨意(24-26)。 二、选立七执事(徒6:1-7) 1、 近因——怨言(1); 2、 根本原因——门徒增多,事务增加,但缺少事工人员(1-4) 3、 选举方式 ① 在会众中提出(2-4); ② 资格——a.有好名声b.被圣灵充满c.智慧充足的人(3)。 ③ 大众拣选出七人来,再经使徒祷告按立(5-6)。 4、 结果——大众都喜悦(5);平息怨言;神的道兴旺起来(神也喜悦,7)。 5、 选立七执事 ① 背景是,教会人数增多,这说明教会发生了变化; ② 这“变化”,意味着事务与事件的增多与发生; ③ 促使教会组织调整或健全,促成教务与事务的分开; 以解决存在的问题,圣工进行分层负责,分工合作。 三、
耶路撒冷教会 1、 受逼迫,门徒分散,使徒们坚守耶路撒冷教会(徒8:1); 2、 打发——彼得、约翰到撒玛利亚(徒8:14-17); 打发——巴拿巴到安提阿(徒11:22); 3、 说明耶路撒冷教会有中心教会的作用,有使徒坚守阵地; 在组织上进行差遣人员,仍在推行着各地圣工。 四、
地方教会的组织 1、 安提阿教会 ① 有几位先知和教师(徒13:1); ② 圣灵差遣保罗与巴拿巴(徒13:2-5),及称呼马可的约翰(参徒12;25),去远方布道; 2、 保罗与巴拿巴第一次旅行布道在各教会中选立了长老(徒14:23) 这是地方教会组织的另一说明。 3、 保罗末次到以弗所教会,召集长老们,并予以谆谆教诲(徒20:17-18,28-31)。 五、耶路撒冷会议(徒15章) 1、 有使徒和众长老(15:2下、6); 2、 有长执、使徒会议来议决教义问题——外邦人归主是否受割礼; 3、 差遣使者致信各地教会(15:30-32); 4、 说明耶路撒冷教会仍然是教会组织与管理中心的所在地(而宣道中心已渐渐转移至安提阿)。 六、
总结 1、 初期教会的组织形式,先由十二使徒掌管一切事务,后来改变为宣道与治会分开的制度(6:1-6); 2、 随着教会的发展,使徒在各地设立长老、执事管理当地教会(徒14:23;提前3:1-3;多1:5、9); 3、 教会组织是应传福音与牧养教会的需要而自然产生的,并且是由小到大由单纯到复杂。在组织庞大时,应分工合作与分层负责;为要达到群策群力之目的,也有开会商议之必要(徒15:6;箴15:22,24:3-7)。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