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
神迹的显明与迫害(3:1 ~ 5:42)(一)美门口的神迹(3:1-10)
1.申初祷告 ①重视祷告 ②固定祷告 ③恒常祷告 2.彼得和约翰 ①同心合意的祷告 ②同心合意的做工(4、11、12) A.不纷争嫉妒 B.恩赐搭配 a.彼得主动 b.约翰让贤 3.世人的表现 ①爱心 A.天天抬来 B.进殿的人胴济 ②有限的力量:天天 A.没有改变:根本问题没有解决,瘸腿照常。 B.但够维生:世人的爱也不是没有用 4.瘸腿得医治(4-10) ①指望得着什么 A.谦卑顺服:你看我们(4) B.仰望怜悯 ②起来行走 A.超过所求所想 B.金银没有 C.靠耶稣的名:胜过千万金银 ③赞美神 A.感恩 B.众人惊奇而信主 (二)所罗门廊下的证道(3:11 ~ 4:4)
1.起因:瘸腿的得医治(11)
2.证道内容 ①谈论当时的景况(12) A.为何希奇这事 ·人之常情 B.为何希奇我们 a.甚至会被误为天神下凡 b.彼得谦卑认识自己,没有夺取神的荣耀。 ·按时分粮 ②介绍基督:解开谜题(13-16) A.列祖的神荣耀基督(13) B.你们在彼拉多面前弃绝基督(13、14) ·反求释放凶手 C.祂从死里复活(15、16) a.是生命的主 b.使徒的见证 c.事实的体验 ③你们的无知(17-20) A.基督受害应验(18) ·万事互相效力,爱神的人得益处。 B.当悔改归正(19) C.安舒的日子必来到 D.从主而来(20) ④应验先知的话(21-25) A.摩西的预言(22-23) B.撒母耳以来的众先知(24) C.亚伯拉罕的立约(25) ⑤结论(26) A.神的赐福 B.人的悔改 3.证道结果(4:1-4) ①使徒和乞丐被关(1-3) ·为主受苦 ②许多人相信 ·神的道不被捆绑 (三)彼得在公会前的证道(4:5-22)
1.在亚那和该亚法那里(5-7) * 彼得三次不认主的地方(约18:12-14)
2.彼得被圣灵充满(4:8) * 主的预言(太10:17-20) ①交给公会 ②不要思虑怎么说 ③圣灵在里头说
3.证道内容(9-12) ①回答问题(9-10) A.问:用何能,靠谁做这事? B.答:耶稣基督的名 a.你们知道 b.祂是你们所钉十字架:承认己过 c.神叫祂复活:神的权能、接纳 ②应验圣经 A.弃石成房角石(诗118:22、23) a.主的教训(太21:42-44) b.彼得明白,想起主话(约14:25、26) B.靠主得救 4.证道的结果(13-22) ①见胆量 ②希奇 A.原没有学问 B.认明跟过耶稣 ③无话可驳(13、14) ·神迹随着 ④恐吓(15-22) A.彼此商议 a.不能说没神迹 b.恐吓不准讲 ·无理由 B.彼得回答 a.合理不合理 b.不能不说 C.再恐吓 (四)同心合意的祷告(4:23-31)
1.同心合意(23。24) ①使徒将所遭遇的告诉信徒 ②交通彼此的遭遇而了解
2.高声向神说(24) ①渴慕祈求:求主眷顾困境 ②颂赞感谢:在困境中感谢带领
3.祷告内容(24-30) ①认识神(24) A.造天地 B.帮助从祂而来(诗121:1-8) ②明白神旨(25-28) A.大卫的预言(诗2:1、2) B.应验在主耶稣身上(27) C.成就神的旨意(28) ③求主鉴察(29。30) A.因人的恐吓 B.求主叫仆人大放胆量、讲道 C.求主使神迹显明 ·因耶稣的名
4.祷告完了(31) ①聚会地方震动 ·神同在的印证 ②都被圣灵充满 ③放胆讲道 ·不怕外在的恶势力 (五)一心一意的生活(4:32 ~ 5:11) ◎前言:保罗说:“在基督里若有什么劝勉,爱心有什么安慰,圣灵有什么交通,心中有什么慈悲怜悯,你们就要意念相同,爱心相同,有一样的心思,有一样的意念,使我的喜乐可以满足。”(腓2:1、2):使徒时代的生活就是一心一意的最佳写照。 1.大家凡物公用:没有一人说他的东西是自己的(32) ①教会之间(林后8:9-l5) A.效法主耶稣:富足成为贫穷 B.目的是为了均平 ②父子之间:父为子积财,子奉养父亲 ③夫妻之间:不要互存积蓄 2.见证主复活(33) ①使徒大有能力,见证主复活。 ②生活影响信仰 ·生活相处得好、信仰无后顾之忧,放心做见证,, 3.众人都蒙大恩(33) ①生活的合一 ②灵性的赐福 4.没有一个缺乏的(34):照各人所需(35) ①多收的没有余,少收的没有缺 ②保罗没缺乏(腓4:15-18) 5.好的见证人(36、37) * 巴拿巴 6.不好的借镜:亚拿尼亚夫妇(5:1-11) ①卖了田产(1、2) A.私自留下几分 B.其余的放在使徒脚前 C.教训 a.奉献不诚实,神不喜爱(林后9:7) b.受人影响:人人将田产卖了(徒4:34) ·怕人不怕神 ②彼得责备(3。4) A.撒但充满 a.欺哄圣灵 b.不是欺哄人 B.用地的主权,是自己 a.不是非卖不可:还没有卖不是自己的么? ·可见卖田产没有硬性规定 b.卖了价银仍可做主 ·非一定全部奉献 c.此种规定可说甚为合理 ③结局:夫妻同亡(5-10) A.亚拿尼亚听见断气(5、6) B.妻子也同亡(7-10) a.她也知道其余的几分(2) b.同心试探主的灵(9) ·不好的同心如同亚当夫妇 C.教训 a.神是轻慢不得的(加6:7、8) b.落在永生神手里,可怕(来10:29-31)。 c.当用虔诚敬畏的心事奉(来12:28、29) ·全教会甚惧怕(徒5:11):洁净的面团不容许有一点点的酵,全体一心一意的生活,不容许亚拿尼亚夫妇这种不诚实的存在。 (六)使徒第二次被审(5:12-32,40-42)
1.原因(12-18) ①使徒行了许多神迹(12-l6) A.同心合意聚会 B.百姓尊重他们 C.信而归主很多 D.生病全都医治 ②大祭司满心忌恨(1 7。1
8) ·拿使徒在外监
2.主开监门(1
9-25) ①使徒进殿教训人(20.2
1。25) A.使者的吩咐:.把生命之道讲出来 B.胜过监牢的拘禁 ②差役找不到(22-25) A.监牢紧闭,看守的人也在外面, ·神要救人也不一定要开监门 B.祭司长心里犯难 ·用脚踢刺
3.公会前的审问(27-32) ①问: A.不是禁止吗? B.你们倒把道理充满了耶路撒冷 C.想叫这人的血归到我们身上 ·作贼心虚 ②答: A.顺从神是应当的 B.耶稣复活,作君王、救主,将悔改的心,赦罪的恩赐给人。 C.我们和圣灵同作见证 ·不畏恶势力,置死生于度外。 4.结果(40-42) ①被打又禁止(40) ②离开公会,心里欢喜(41)。 A.算是配为这名受辱 B.运动员受操练是因教练看得起 ③继续传耶稣是基督(42) A.每日在殿里,在家里不住的教训人, B.神的道不被捆绑 (七)公义的迦玛列(5:33-40)
1.是众百姓所敬重的敦法师(34) ①思想稳重 ②行为正直 ③公正不阿 A.公会的人恼怒想杀使徒(33) ·因使徒不妥协的回答(29-32) B.不讨好群众 一些政客失去立场;所谓“西瓜靠大边” C.在公会中站起来 a.吩咐人把使徒带开 ·可见他有权势;不为了保有权势而不敢说公道话 b.内部问题不便外人参与 2.为使徒辩护(35-39) ①小心怎样办理:经过冷静的分析 A.丢大,犹大灭亡后,附从的人四散(36、37) B.耶稣死后,使徒竟不被监牢拘禁(19) ②提供意见:任凭他们(38、39) A.若出于人必败坏 B.若出于神必不败坏,反攻击神。 ·初期真教会受攻击,甚至说出:不过几年真教会就消灭,但越受攻击越茁壮。 ③迦玛列的辩护绝无私心,完全出于敬畏神的良心 3.公会的人听从了他(40) ①救了使徒们 ·公义如光发出(诗37:6) ②本想杀他们(33) 4.保罗受敦其门下(22:3) ①按照祖宗严紧的律法受教 ②却有冷静分析的头脑 ·因此,顽固的保罗在大马色的路上会改变。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