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讲
讨论外邦人人信主的问题(15:l-35)(一)保罗和巴拿巴第二次上耶路撒冷(15:1-5) ◎第一次是为救济的事(11:29、30)
1.因在安提阿有人教训信主要受割礼(1) ①保罗和巴拿巴与他们大大争辩(2) A.为真理竭力争辩 B.关乎未来圣工的发展 ②上耶路撒冷见使徒和长老 A.教会定规 ·教会不能解决的事由总会排解 B.和本会的几个人 ·有几位见证人 C.为所论的割礼
2.经过之地(3) ①腓尼基、撒玛利亚 ②随处传说外邦人归主 A.众弟兄都欢喜 B.传讲的对象和旅行传道不一样,是已信主的。 a.使徒当初一路在撒玛利亚传福音(8:25) b.四散的门徒走到腓尼基传主耶稣(11:29) C.为了整合内部的观念 a.外邦人归主的问题若不清楚,会影响福:旨的拓展。 b.教会内部有问题,对外发展受影响。
3.到了耶路撒冷(4、5) ①使徒、长老 A.接待他们 B.他们述说神的同工 ②几个法利赛教的信徒(5) A.仍坚持必须行割礼 B.不明白圣经 C.拘泥所见过的(西2:18-23) a.自高自大(18) b.不持定元首(19) c.仍服从律法的规条(20) d.徒有智能之名(22-23) ·教会发展到某一程度,就会出现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必须设法解决,才能使福音进一步突破发展。 (二)耶路撒冷的会议(15:6-21)
1.案题:外邦人信主,是否要行割礼?
2.提案人:保罗、巴拿巴
3.出席人员:使徒和长老,包括:彼得、巴拿巴、保罗,雅各
4.地点:耶路撒冷
5.时间:第一次和第二次旅行传道之间
6.会议情形 ①彼得发言(7-11) A.外邦人从我口中得听福音且相信(7) B.神也作见证(8) a.祂知人心 b.赐圣灵与我们一样:神接纳 C.藉信洁净了他们的心(9) a.不分外邦人、犹太人, b.神所拣选,不可当作俗物(10:15) D.为何放轭在门徒颈上呢?(10) a.试探神 b.犹太人所不能负的:重担 E.得救的真意(11) a.因主的恩 b.我们和他们一样 ·因彼得之前有哥尼流全家信主美好的见证,所以,碰到了割礼的重要问题时,他能以见证配合真理,将得救的真理阐明清楚:也对当时的会议,作了重大的影响,使会议有一致的决议,对将来福音的工作有极大的帮助。 ②巴拿巴和保罗发言(12) A.见证外邦中的神迹奇事 B.众人都默默无声 ·我也该安静听人说话 ③雅各发言(13-21) A.雅各的身份 a.是教会的柱石(加2:9) b.主的兄弟(加1:19) c.主的仆人(雅1:1) B.他们住了声,雅各就说(13) ·等人讲完话再说,否则别人听不清楚所讲的,重要的话变成没份量。 C.发言内容(14-21) a.引述彼得的见证(14) Ⅰ同工的搭配 Ⅱ倾听彼得所讲
b.应验先知的话(15-l8) Ⅰ藉神迹明白道理 Ⅱ明白圣经
c.定案(19-21) Ⅰ权威的决定 (Ⅰ)根据圣经 (Ⅱ)根据见证 (Ⅲ)有真理的爱:不难为外邦人(19) Ⅱ写信吩咐该禁戒的(20) (Ⅰ)偶像的污秽 (Ⅱ)奸淫 (Ⅲ)勒死的牲畜 (Ⅳ)血 (三)耶路撒冷的公文(15:22-29)
1.送信者(22、23) ①保罗和巴拿巴 ②巴撒巴的犹大和西拉 A.全教会定意拣选的:代表教会 B.在弟兄中作首领的
2.发文者:使徒和长老(23) * 他们也是弟兄:职称不同,没有大小之分。
3.受文者:安提阿、叙利亚、基利家、外邦众弟兄。 4.公文内容(23-29) ①问安(23、29) ②关于割礼的事(24) A.用言语扰乱 B.惑乱 C.我们没有吩咐 ③所差派的人(25-27) A.保罗和巴拿巴:为主名,不顾性命。 B.犹大和西拉 a.我们同心定意所拣选的:具代表性 b.也要亲口述说 ④所决定的议案(28,2
9) A.圣灵和我们所决定的(28) a.不将重担加身 b.神的轭是轻省的 B.不可少的几件事——禁戒祭偶像的物、血、勒死的牲畜、奸淫 (四)保罗和巴拿巴回安提阿(15:30-35) 1.奉差遣回来(30-33) ①聚集众人,交付书信(30、31) A.众人欢喜 a.念了 b.因安慰的话 B.分争解除 ·公文具有耶路撒冷总会的威信 ②用话劝勉、坚固他们(32) A.犹大和西拉同心关怀 B.不愧是作首领的弟兄 ③犹大回到差遣的人那里(33) A.住了些日子 ·有时间相处,不要匆促离开。 B.平平安安地回去 a.忠信的使者,叫差他的人舒畅(箴25:13)。 b.学习被差派 2.仍住安提阿(35) ①和许多别人 A.有许多同工 B.教会并不是非我不可 ②一同教训人:对内牧养 ③传主的道:对外宣道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