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级目录】
神的旨意
(21:1-14)
一.
捆锁与患难临到
1. 圣灵指证耶路撒冷之行有捆锁与患难临到,但保罗为了完成他的职事与使命,不以性命为念,为要完成神的旨意 (20:23-24)。
2.
他们
(门徒)
被圣灵感动,对保罗说不要上耶路撒冷 (21:4)。
3.
先知亚迦布预言:他用腰带捆住自己的手脚,表示保罗要被捆绑,交在外邦人的手里。保罗却不听劝,众人只能顺服,愿主的旨意成就 (21:11-14)。
二.
保罗立志成就神的旨意
1. 保罗立志成就神的旨意
(20:24)。
2.
保罗的心意明显与众人的感动相反 (21:13)。
三.
感动与圣灵感动
“感动”不一定是圣灵的感动,圣灵的感动应该符合圣经的原则,如果没有加上个人的爱好和动机,就是神的旨意。若圣灵感动了人,人却因为自己的欢喜、爱好和不同的处境,再把神的话表达出来,所表达的可能是搀杂了个人的感受,就不一定是神的旨意。神所启示的,可能是多方面与全面的,而人则可能只表达某一方面。
我们常常说“感动”,但我们所说的“感动”可能是来自:
1.
自己个人的喜好:
例如:我喜欢某人,就说“他是神为我安排的”。
2.
环境的引导或安排:
非常的自然,但不一定是神的旨意。
3. 心理作用:
我们常常不易分辨心理作用与神的旨意。
4. 良心:
这往往是一种指标,良心也可能加上了自己的喜好。因此,良心只能是个人的判断,不一定是神的旨意。
5. 圣灵:
圣灵与神是三位一体,来自圣灵就必须符合神的旨意。
四.
圣灵的感动与人的反应
1. 以弗所的长老苦劝保罗不要上耶路撒冷。
2. 先知亚迦布有没有想到神最终的旨意?
3. 保罗也说圣灵的感动
(罗9:1-3)。
a.
保罗的良心被圣灵感动,关心及爱护同胞。纵然如此,他也没有说这是神的旨意。
b. 保罗看神的旨意,他是被召作外邦人的使徒。
五.
保罗看神的旨意
1. 在这一次神的带领中,他一定要去耶路撒冷。
2. 不惜受苦,也要完成路程。
3. 因为这是他从神所领受的,也要完成使命。
4. 他最终的目的是要成就神的旨意。
六.
如何分辨神的旨意
1. 要分辨这不是个人的感受。
2. 要认识神对这个世界和人类的最终心意。
3. 要与圣经一贯的教导相符。
4. 要与大使命一致。基督徒常说感性的术语:“神告诉我们
……”、“神的旨意……”、“神要我去作……”,要小心这些想法可能是心理作用,是主观的,也可能是错的,不一定是神的旨意。
卢文牧师自己不经常谈及神的旨意,除非是事情已过去和已经成就;或明显有圣经的根据。所以我们要寻求神的旨意,在未清楚前,不要说得太肯定。
当我们面对抉择时的考虑因素:
1. 不要让强烈的情绪控制自己。
2. 要避免心理作用与环境因素。
3. 要不住的、较长时间的祷告。
4. 要让圣灵引导。
5. 要让心中长久的平安为我们作主。
a. 平安……保守心怀意念
(腓4:7)
b.
基督的平安作主
(西3:15)
6.
所作的决定要与圣经的真理印证。
7. 要与神的使命
(旨意)
相印证。
【返回上级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