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返回上级目录】

五、马耳他的欢迎    (28:1-6)
神的仆人保罗虽遭遇本国之民的拒绝,可是马耳他的土人却欢迎他。在寒冷的气候下,又因下雨。土人就生火接待他们众人,真是显出接待是多么热情。
至于保罗便去拾一捆柴助火,哪知里面有一条毒蛇,因为热了出来,咬住他的手。……保罗竟把那毒蛇甩在火里,并没有受伤,这是令土人不可思议的一件事。
起先,他们以为保罗是一个天理不容的凶手,虽然从海里被救上来,结果会被蛇咬死。然而,他们不再见保罗有害,真觉得莫名其妙,于是转念说:“他是个神!”

六、协助与医治   (28:7-10)
在马耳他,有位岛长,名叫部百流,他接待保罗和他同工,尽情款待三日。
他接待了主所差遣的,也就是接待了耶稣。接待耶稣的人,他就赐给他们权柄,作神的儿女。
保罗给他的报酬,也就是医治他父亲的疾病,和其余的病者。正如耶稣所说:“无论何人,因为门徒的名,只把一杯凉水给这小子里的一个喝,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人不能不得赏赐。”(太10:42)但是,保罗在这里不仅仅只运用治病的恩赐,也可能把基督的道传给他们听。他在《提摩太后书》第2章9节说:“我为这福音受苦难,甚至被捆绑,像犯人一样,然而,神的道却不被捆绑。”保罗走到哪里,福音也传到哪里。现今在马耳他的岛上有一座教堂,称之圣保罗堂。

七、到达目的地
过了三个月,保罗和同船的人,设法坐上那在米大利过冬的另一艘客船到意大利去。那时候的船都有“破浪神”(装饰船头的人像)。航海的人所喜爱的有两个神灵,那便是“天神双子”(中文圣经译作“宙斯双子”),也就是迦斯托与坡吕克斯,这船刻了他们的像作破浪神。前次的航行是不幸的,这次倒是胜利到达了罗马。
保罗到达了罗马,他的心愿达到了,神的旨意也实现了。当保罗穿过亚比乌市时,“忽然听到一阵欢呼,只见一人从群众中跳出来,眼中流着喜乐的泪,抱着这个囚犯的颈项,如同一个儿子欢迎他久别的父亲一样。当许多人的眼睛亲切的期望看清时,这种景象接二连三地重演了。”他们见了,就感谢神,放心壮胆。《使徒行述》

八、保罗的表白与见证
保罗请住在罗马的犹太人的首领来,向他们表白,并不是向他们诉苦。他述说自己被捆绑的缘故,乃是被犹太人所控告,告他干犯本国的百姓和摩西的律法,又把他解在罗马人的手里,罗马官长审查不出他有什么该死、该绑的罪来,就愿意把他释放,只是犹太人不服,保罗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只好上告与该撒,并非有什么事要控告我本国的百姓。
此后,将有关耶稣的道讲给他们听。保罗不论何往,一开始便与犹太人同在。这是一件极其奇妙的事,因为过去30年,犹太人设法阻止他,要抵消他的工作,甚至要杀害他,他却是先给他们提出他的信息。内中有相信的和不接受的就彼此不合,就散了。
到末了,保罗的结论用以赛亚书中的话引申出来,说:“你们听是要听见,却不明白,看是要看见,却不晓得。因为这百姓油蒙了心,耳朵发沉,眼睛闭着;恐怕眼睛看见,耳朵听见,心里明白,回转过来,我就医治他们。”
然后,保罗在自己所租的房子里住了足足两年。他在这两年中,工作是有效果的,曾达到罗马的宫廷。他曾写了《以弗所书》《腓立比书》《歌罗西书》《腓利门书》或者《希伯来书》也是他写的,称之为『监狱书信』。
还有《提摩太前书》《提摩太后书》《提多书》,这三封书信合称『教牧书信』,因为内容主要为牧养教会的教训。这些书信都是在A/D. 64 至67年之间,就是保罗在罗马第一次与第二次坐监写的。《圣经手册》
最后,路加只说保罗在罗马的工作,“并没有人禁止。”为什么总不告诉我们后来如何,被处死刑,还是被释放了。
理由是这并不是路加的目的。一开始路加便给我们写《使徒行传》的计划,那是他告诉我们,耶稣如何吩咐门徒在耶路撒冷,犹太全地并撒玛利亚,直到地极,作他的见证。(徒1:8)
如今故事已经完结,三十年前在耶路撒冷开始的故事却在罗马结束。这全是神的神迹。《使徒行传》开始时的教会数目可以十计,如今却不能以万计。关于拿撒勒人耶稣钉十字架的故事,依其征服的路线横扫全世界,直到如今,没有人禁止他在世界之都罗马宣讲了。
罗马乃是地上的皇后城,又是历史的中心。福音已传到世界的中心,并且可以自由的宣讲——路加的任务也达到终点了。

再说:保罗一生为主劳苦辛勤作工,后来将自己的生命也献上——他对福音所生的儿子提摩太说:“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从此以后,有公义的冠冕为我存留,就是按着公义审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赐给我的,不但赐给我,也赐给凡爱慕他显现的人。”(提后4:7-8)

注:保罗的行程极其福音的工作,在罗马虽然划上了句号,但他传福音的深远意义却永远磨灭不了。特别是对后世的福音工作打开了一个广阔的园地,实令我们深思学习。这里面有教条与真理之别,保守与创新之争,方式方法与原则之差,让我们虚心学习吧!

【返回上级目录】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安息日会心雨文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