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徒 五章 1 - 11 節 亞拿尼亞夫婦 信徒被聖靈充滿,再經歷如(二:1)的情形,同心合意凡物公用(二:44)。變賣產業不是強迫的,而是自願的,也不是神的律法叫信徒遵守的,而是受聖靈感動甘心自願的。 當中,巴拿巴的真誠(四:32-37)和亞拿尼亞欺哄聖靈成強烈的對比。前者忠心愛神,神後來大大使用他(十一:22-30),後者的欺詐與他們悲慘收場。他們的死亡乃是神的一種作為,正如舊約時代亞干之死亡一樣(書七:10-26)。其目的是要作各時代的鑑戒,就是神對於貪婪之罪並宗教虛偽的不滿。神沒有在我們每次犯罪時都將我們擊斃。倘若如此,那麼各時代所有的教會必堆滿了倒斃的人。這件事是表明了神對於存心不正的人的態度是如何的,那些不理神的恆久忍耐而一直沉溺於罪中,最終必要遭受惡劣的刑罰,並且使後來的教會警惕,以警效尤。從這段經文中,可以體會到即使聖靈己經降臨,信徒仍不能免除撤但的試探,仍要極力拌倒信徒,比較(弗六:12,彼前五:8)。我們要保持警覺,免得撒但藉著你性格上的弱點,進入你內心控制你的行為,比較(弗六:13-17)。或者我們體會到正在萌芽的初期教會,受此嚴厲懲罰,會否影響人們的信心?在11節指出"全教會和聽見這事的人,都甚懼怕"神對亞拿尼亞夫婦的懲罰叫信徒戰兢害怕,認識到神是如何恨惡教會中的罪惡,同時,也認識到神是公義的,衪的審判是公正的。亞拿尼亞夫婦所犯的罪並不是吝嗇或是留下部份金錢;變賣田地以及奉獻多少,乃是出於自己的抉擇。他們的罪是欺哄神和神的百姓。這種罪行受到嚴重的懲罰,因為欺騙和貪婪會破壞教會,影響聖靈工作的效果。 11節 : 本書首次把信徒團體稱作"教會"。原文ekklesia在舊約用於神的選民的聚會(和合本)譯為 "大會", "會眾"參(申九:10,書八:35)。這群接受耶穌基督為主的人是神真正的選民。"教會"原用以指耶路撒冷和猶太全地及外邦人中的信徒團體 (八:1,十三:1,羅十六:1,4,加一:22)。後來,泛指聯合在神名下的全教會(徒廿:28, 林前十:32,十二:28,弗一:23,五:23,32,西一:18)。 五: 12-16 節 信徒大大增添 12主藉使徒的手,在民間行了許多神蹟奇事,(他們或作信的人都同心合意的在所羅門的廊下。13其餘的人,沒有一個敢貼近他們。百姓卻尊重他們。14信而歸主的人,越發增添,連男帶女很多)15甚至有人將病人抬到街上,放在床上,或褥子上,指望彼得過來的時候,或者得他的影兒照在甚麼人身上。16還有許多人,帶著病人,和被污鬼纏磨的,從耶路撒冷四圍的城邑來,全都得了醫治。 初期教會吸引信徒是因為神的能力和神蹟,教會弟兄姊妹的慷慨,真誠合一以及領袖的品格。 治病神蹟對初期教會的幫助有以下三點: * 能吸引人來信主。 * 證實使徒教訓的真實性。 * 顯明那位被釘十字架,並且復活了的彌賽亞的能力正與衪的門徒同在。 五:17-32 節 使徒第二次被囚 彼得和約翰在治癒瘸腿的人之後,他們第一次被囚,也曾被警告不要再傳講耶穌的名(四:17-21)。他們仍然宣講復活的耶穌。神也繼續作偉大神蹟(五:12-16)。信徒也繼續增加(五:14)。 使徒得著能力去行神蹟,放膽傳道,並且生活中有神同在;然而,他們卻並非可以免受憎恨和迫害。他們被捕入獄,被打,遭社會上的領袖譭謗。信心並不會使困離消失,但它叫人能用正確的態度來面對困難。當你與別人分享基督裏的信心時,不要期望每個人都有很好的反應,有些人會用世俗的道德標準來衡量,爭論,反駁,但是我們要堅持我們的信心,必須重視神的看法超過別人的反應。 21 節: 使徒雖然被有勢力的宗教領袖恐嚇,捉拿,收監,可是後來神奇地被領出監之後,他們仍然繼續去傳道,這正好顯明神的能力通過他們去作神的工,比較(四:13)。 29 節 …… 使徒知道自己應先順服誰。 五:33-42 節 迦瑪列的幫助 在第二次到公會前受審時,使徒獲得一位意想不到的援手。迦瑪列是法利賽人。這件事的同謀者撒都該人,一向就求保全自己的威望;法利賽人卻沒有政治野心。他們的名字本來就是[分別開來的人],而他們把自己從凡俗生活中分別開來,,為的是要專志於遵行律法的一切細節。這些細節約有六千之數,而他們的嚴謹生活受人高度的敬重。 迦瑪列不只受人敬重,更受人愛戴。他是極少數不以希臘文化為有罪的法利賽人之一。 當公會正想用暴烈手段對付使徒時,迦瑪列出面干預了。法利賽人有一種由命運與自由意志揉合的信仰。他們相信萬物都在上帝手中,但是人要對自己的行動負責。他們說:[一切都預知,但是仍有選擇的自由。]因此迦瑪列的觀點乃是他們一定要當心,如果他們運用自由意志去反對上帝的話。他主張,如果這事不是出於上帝,結果總不會有甚麼,他引用兩個例子: * 他首先引述丟大。在那個時代,巴勒斯坦有一連串的煽惑群眾的領袖,自命為救國者,有時甚至自立為救世主。這丟大是何許人,我們不知道。若干年後有一個名叫丟大的,他領了一班人出到約但河,許下海諾,說他能將水分開,而他可以過水不濕,他的叛亂很快便被平息了。 * 第二例子是猶大。他在主後六年,居里扭作巡撫時舉行人口調查要改編稅制的時候造反了。他認為上帝是以色列的王,以色列人只要納稅給上帝,其它的稅項都是邪惡的,而納這種稅便是褻瀆,他進行革命,可是失敗了。 公會的人聽從了迦瑪列,於是又一次威嚇了使徒之後,便釋放了他們。 他們回去,為了受苦而歡喜。他們在受迫害中歡喜,紿他們表示忠於基督和分享基督的經驗的真正機會。有分背十字架的人也有分戴冠冕。 小組討論 第五章 1。(1-11節) 亞拿尼亞和撒非喇的死對初期教會有什麼影響?對今天的教會又有甚麼警惕? 分享: 2。(12-16節) 使徒施行的神蹟證實他們所傳的福音是怎樣的?神蹟起了什麼作用? 分享: 3。(17-42節) 為甚麼使徒會再被捕及遭囚禁?主分別藉天使和迦瑪列令使徒兩次得釋放,這對神工作的方法有何提示?這兩次的後果怎樣的? 分享: 4。(19-21節) 天使為何營救使徒出監牢?使徒對天使的命令有何反應? 分享: 5。 (41-42節) 使徒在受逼害苦打時仍抱何態度?帶給我們什麼榜樣?你是否有為主受苦的心志? 分享: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